Discover
山下声

11 Episodes
Reverse
【本期节目介绍】新一期山下声,我们邀请了歌唱家韦唯。她从公众视野消失了十年,外界猜疑的声音逐渐变成遗忘的沉默。后来,在一次演讲中,她用熟悉的声音平静低沉地告诉大家真相——她曾放下一切、独自进山,才把自己救回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翻山寻松的修行,旁人很难切身体会韦唯经历了多少挣扎,才重新回到人群。在山下有松庭院,她娓娓道来那些充满波折与疼痛的生命故事。直到天色暗去,话音落下,我们也感同身受了她在山上,相信黎明总会如约而至的心情。【主题引言】如果将身体比作一把大提琴,那么慢性疼痛像是琴弦逐渐绷紧、断掉的过程。48岁那年,韦唯身体的最后一根弦断了。脊柱强直不仅让她无法动弹,甚至连呼吸与思绪都牵引着痛苦。身体崩坏的背后,积攒着常年累月的压力。上世纪80年代,韦唯在国际舞台上一夜成名。后来无论走到哪里,《亚洲雄风》几乎成为韦唯的代名词。她总是爆发着巨大的能量,用尽全力去唱那些大时代叙事的歌曲。在当下,这样的歌曲不再流行,“拼命努力”的集体情绪也已经过时。而韦唯曾用命去交换过那些“重要的事”,或许是盛名下繁重的身体与心理劳动,或许是消耗的婚姻与单身育儿的责任。为了活下去,即使得不到理解与支持,韦唯仍决定中断所有工作与社会关系,上山修养。在山上,她不再为时代歌唱,做回了野生的人,与土地、大树、野草、山泉融为一体。重获健康下山后,她出现在音乐节,轻盈又自由地唱着:“再见吧/自我牺牲的时代/狂欢吧/享受最当下的自在。”本期对谈,周轶君与韦唯聊了聊:从黄金年代一路走来,她如何面对名利?透过不同关系,她如何思考自我?在山上的日子,她有哪些特别的体验?归来后,她又将如何建立新的生活?【内容提要】Part 01 成名,是承受“名”02:24 第一次上台:舞台是最安全的地方06:43 原来一夜成名是这种感觉09:43 最佳上镜小姐奖与80年代审美12:38 在集体生活中度过青春24:26 任何人都难以承受盛名Part 02 所有的关系都需要学习30:36 不愿把上一辈的影响传给下一代37:00 做母亲时,放下ego(无我)41:53 孩子生来是教育我的43:19 在婚姻关系中做自己1:00:12 再多的浪漫,不如精神相通Part 03 上山,做野生的人1:00:34 脊柱无法动弹的疼痛1:06:19 上山休养,冥想“我不是我的身体”1:07:43 疼痛对艺术家意味着什么?1:09:50 音乐节“激活全新维度”1:12:50 再见吧,自我牺牲的时代1:13:15 重唱《亚洲雄风》的新感受1:19:20 走近年轻人的精神世界1:26:44 野生状态:抱树、赤脚行走【节目中提及的人物与作品】陈冲《四小天鹅》《九九艳阳天》《上甘岭》林青霞梅艳芳惠特妮·休斯顿迈克尔·杰克逊《小河淌水》《亚洲雄风》《All There Is》《Where We Are》《Follow Your Dream》席琳·迪翁《巴黎圣母院》《我是歌手2》路德维希·范·贝多芬韦唯、陈婧霏《自在》刘欢《我和你You And Me》韦唯、胡里奥·伊格莱西亚斯《鸽子》文淇【Songmont官方账号】感谢收听。欢迎在以下平台,搜索“Songmont山下有松”关注我们,持续将分享更多精彩内容给大家。微信公众号 Songmont山下有松小红书 Songmont山下有松抖音 Songmont官方旗舰店微博 Songmont山下有松INSTAGRAM Songmont_official天猫 songmont旗舰店
【本期节目介绍】新一期山下声,我们邀请了法国著名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这是她首次在中国录制播客对谈节目。于佩尔素日喜欢看展,来到山下有松空间,周轶君邀请她一起逛了逛正在展出的“心游的回响”。晶石与种子,阿富汗娃娃与柏林墙残片,来自世界各地的物件,向一位来自异国的神秘访客诉说着它们的故事。而于佩尔自己的故事,被她隐藏于百位电影角色之下。她身上迷人的复杂性,让我们无比期待这次对谈的发生。尽管无法使用母语,但并未影响两位女性互相倾听与尽情表达。初夏,山下有松庭院里盛开着法式浪漫的紫色,周轶君与于佩尔聊起了她的表演哲学、电影女性叙事与坚定的自我。【主题引言】伊莎贝尔·于佩尔曾说:“我们正在失去拥有模棱两可和复杂性的权利。也许是因为事情被过度概括,所有事情都被过度评论。保持微妙很难,你必须这样,或者那样。”这仍是我们正在面临的困境,以特定的社会标准,约束自我、审判他人。成为一块和谐的样板,并不值得鼓励。当我们走进于佩尔的电影世界,不难发现,她饰演的上百位女性角色,大都展现了人性复杂又隐秘的一面。她们挑战了观众的接受程度,但在于佩尔看来,那些所谓的不正常,是任何寻常人都可能有的特质。从进入电影行业至今,于佩尔从不认为女性应该符合某种标准,但她的角色必须是叙事中心。对待角色,她以“无我”的状态,做到了极致的包容与尊重。而回到生活里,她也成为了自己人生的主角。她绝不插手他人的人生,即便是教育儿女。一张冷静的面孔之下,暗涌着强大的自我。这让周轶君想起:“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出自老子《道德经》)”本期山下声对谈,周轶君与于佩尔从她们的职业与生活经验出发,探讨了中法文化中关于自我的哲学。于佩尔认为自己很幸运,做着热爱的事情,一切都不那么难了。或许,保持热忱,也是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内容提要】Part 01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06:00 来中国参加综艺,被吓到了吗?08:07 最好的表演是隐藏自己09:33 于佩尔身上的道家哲学12:00 全是冷漠脸,表演会很无聊13:15 让不同角色穿不同鞋子走路16:58 电影和社会不能只有一个维度19:02 很早以前的电影,也做不到复杂性22:05 喜欢掌控与冒险的女性角色Part 02 我只是做了我喜欢的事情27:58 为什么还在这么努力地工作?28:34 我很幸运一直在做喜欢的事29:24 过马路比拍电影更冒险30:18 我只是期待未知,而非失控32:29 喜欢中国电影中,对生活的探讨33:53 选导演比选剧本更重要34:45 与男、女导演工作的区别Part 03 Herstory她的故事37:11 我一直是不自知的女性主义者38:04 我扮演的女性必须是叙事中心44:17 我没有教女儿任何事情45:53 会反抗是一件健康的事47:12 如何在信任关系中做自己?52:41 屏蔽别人对外貌的评价【节目中提及的人物与作品】《日本的西多妮》话剧《樱桃园》老子《道德经》演员刘丹《钢琴教师》香特尔·阿克曼《她》《将来的事》洪尚秀毕赣贾樟柯《好东西》《狗阵》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安托瓦内特·福克《编织的女孩》《科帕卡巴纳》话剧《美狄亚》【Songmont官方账号】感谢收听。欢迎在以下平台,搜索“Songmont山下有松”关注我们,持续将分享更多精彩内容给大家。微信公众号 Songmont山下有松小红书 Songmont山下有松抖音 Songmont官方旗舰店微博 Songmont山下有松INSTAGRAM Songmont_official天猫 songmont旗舰店
【本期节目介绍】新一期山下声,我们邀请了周轶君与蒋奇明、王一通对话。见面前,她就预感到了难度:“他们都比我小十几岁,对我来说,是有些陌生的心灵世界。”前段时间,山下有松与他们共同创作了一支短片《我自成风》,讲述了与风有关的成长故事。在青海拍摄现场,他们是演员与导演,一起在风沙里完成拍摄,用作品诠释“风是什么”。回到山下有松空间,他们展现了更多好友间的日常状态,与周轶君分享了他们各自人生的“风”。内向的人往往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因而这场同为创作者的对谈,并未像周轶君担心的那样困难。小雨淅沥的下午,三人围坐在圆桌前,聊了聊创作、名利与友谊。【主题引言】风是什么?我们在对抗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在愈发原子化的当下社会,我们共同经历着一种处境——展露个性意味着危险,强调独立又带来孤独。而在蒋奇明与王一通的身上,我们看见了一种可以参照的解法:在风里,保持棱角,亦保持自省;在日常,深度连接,并彼此看见。对蒋奇明而言,对抗的风是自己。他常常为了完善角色,与自己较劲。他喜欢以深度体验与观察来打磨表演,于是在他塑造的小人物身上,总有许多令观众无法忽视的细节。然而,当成名压缩了私人空间,四处散步观察的工作方式,变得愈加困难。风,变得不再只是自己。对王一通而言,对抗的风是华而不实。他喜欢幻想,却从不以想象构建未来;他为灵感而兴奋,却不得不将创作只当成工作。当思考无法停滞,风,成为一个开放式问题。他们各有自己的棱角,却能互相理解、启发与欣赏。在短片《我自成风》尾声,王一通自认为脚本非常抽象,但蒋奇明基于强大的感受能力完成了表演。王一通曾怀疑导演会在拍摄现场落泪,直到他目睹了蒋奇明的这场戏。本期山下声对谈,将揭开我们泪洒现场的幕后故事。同时,请跟随周轶君与蒋奇明、王一通的交流碰撞,一起思考如何在庞杂现实的风中,守护好自己所珍视的小世界。【内容提要】Part 01 《我自成风》幕后故事02:23 i 人不喜欢扯闲篇儿03:26 男性友谊是一个陌生的话题03:56 素,是演员的最高境界07:54 拍《我自成风》时“抱头痛哭”09:15 导演怎么可能在现场感动落泪呢?11:43 蒋奇明羞于聊表演14:54 我俩私底下主要是相似16:15 风是填空题17:13 蒋奇明的风是自己18:19 体验便利店打工,重要的是去理解人20:43 当公众人物后无法再好好观察人Part 02 作为创作者的棱角22:41 高光时刻之后只有下坡路?23:36 演员是一份好工作,还是事业?25:30 王一通抽象的文本VS 蒋奇明具象的表演27:53 用最笨的方式去体验和感受29:15 做演员被动的一面29:50 方言与口音对表演的重要性33:04 真正的表演,是隐藏自己34:39 虚荣心,要尽早满足Part 03 棱角之下,彼此看见36:30 我俩都有养狗的梦想38:51 享受在戏剧舞台下做观众41:14 蒋奇明有一种保持不变的定力44:20 “破”方法论45:38 在锋芒之处收敛,在收敛之处闪光48:39 执着于当下,做好眼前的事49:48 旧时光总是更浪漫50:14 不让自己失控,才能走得更长远51:30 与山下有松合作的信心来自审美【节目中提及的人物与作品】《宇宙探索编辑部》加里·奥德曼克里斯托弗·诺兰马龙·白兰度梁朝伟丹尼尔·戴-刘易斯希斯·莱杰《小丑》音乐剧《拉赫玛尼诺夫》伊莎贝尔·于佩尔凯特·布兰切特契诃夫《海鸥》《漫长的季节》【Songmont官方账号】感谢收听。欢迎在以下平台,搜索“Songmont山下有松”关注我们,持续将分享更多精彩内容给大家。微信公众号 Songmont山下有松小红书 Songmont山下有松抖音 Songmont官方旗舰店微博 Songmont山下有松INSTAGRAM Songmont_official天猫 songmont旗舰店
【本期节目介绍】新一期山下声,我们邀请来老朋友艺术家陈丹青。见到山下有松创始人付崧与王捷时,陈丹青很惊讶:“原来你们这么年轻呀。”这两位谦和的后辈,与他来之前想象的“企业老板”不太一样,更意外地发现了20年前的缘分。当时,两位美术学院的学生敲开了陈丹青的门,初生牛犊般向这位不太“学院派”的老师发问,女学生还十分不见外,试图借走陈丹青收藏的CD。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惑,而陈丹青总是包容走向他的年轻人。如周轶君说:“我想最近大家都觉得有一些动荡感,或者(纵观不同年代)发生了很多剧烈的变化。人如何在这些不同的时代里面自处?我很想听听陈丹青老师的见解。”这场对谈从愤怒开始,逐渐深入到我们共同关心的事:当全球加速进入 AI 与直播时代,世界性的语言退步现象,让交流与表达变得困难。身处其中的我们,正在经历着巨大的情绪震荡。如何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自处?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真诚地对话、彼此看见?保持愤怒与困惑,是陈丹青与世界交互的方式。因此,年轻人总能与他共鸣,而他也相信年轻人自有办法,在众声喧哗中,以触动人心的表达产生巨大的能量。录制结束后,陈丹青直言不讳:“你们这些企业全部加起来,让西方焦虑得一塌糊涂。”中国青年与中国品牌正跨越语言,受世界瞩目,“讲好中国故事,这些年在做,慢慢来。”【内容提要】Part 01 陈丹青今日不设防,从愤怒开始01:39 白宫吵架事件是一场电视秀08:06 直播镜头下的情绪震荡,重要决定变得轻率15:14 传播信息的人,掌握了权力18:44 爱看农村短视频,野草丛生,众生喧哗23:05 年轻一代本能厌恶上一代人的经验26:50 我这人不设防,过5分钟就开始乱讲29:14 放松的人?我错了无所谓,对了也无所谓Part 02 从自画像到自拍,背后的自我意识33:44 中国没有画家画自画像35:05 自画像是自我意识的觉醒38:05 不要简单定义自画像是“自恋”41:41 自拍泛滥到这个程度,我愿称其伟大45:12 自拍是为了刷存在感,人人存在5秒钟48:58 离开西藏我还要画西藏,烦死了51:34 与过去的美学趣味告别,不要再那么傻Part 03 语言变得乏味,全世界都不会说话了56:11 AI吐出来的语言,没有人味儿59:14 我没有被同质化,因为长久没上过班01:01:05 白宫的吵架,没有唇枪舌战的质感01:04:35 我对指点江山的“聪明人”保持警惕01:08:49 今天的世界,书太多了01:12:35 当我在看“脸”时,我看见了什么01:17:15 人对“观看”很贪婪,要不停投喂眼睛Part 04 发出自己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01:19:21 他们焦虑、困惑,哪一代年轻人都是这样01:22:07 为世界的变化焦虑,戒掉手机试试看01:25:20 糟糕的经验,我不要现在的年轻人经历01:29:10 不要为你的时代负责,不要有太多的热忱01:31:16 中国青年如何与世界对话01:33:29 讲好中国故事,慢慢来01:35:10 我被认为是老说话的人,实际是做事情的人01:37:47 中国年轻企业加起来,让西方焦虑得一塌糊涂【节目中提及的人物与作品】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唐纳德·特朗普詹姆斯·戴维·万斯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阿道夫·希特勒埃隆·马斯克尤瓦尔·赫拉利《智人之上》翁贝托·埃科巫鸿柏拉图尼采贾樟柯金宇澄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阿城陈丹青《多余的素材》陈丹青《退步集》余秋雨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欧仁·德拉克罗瓦文森特·梵高列奥纳多·达·芬奇赵孟頫董其昌桑德罗·波提切利马萨奇奥多米尼克·吉兰达约委拉斯贵兹《宫娥》爱德华·马奈保罗·高更岳敏君那喀索斯罗兰·巴特卡戴珊家族安迪·沃霍尔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陈丹青《西藏组画》马塞尔·杜尚鲁迅王家卫执导《繁花》温斯顿·丘吉尔胡适勒内·笛卡尔布莱士·帕斯卡伏尔泰斯蒂芬·茨威格玛丽莲·梦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马塞尔·普鲁斯特维克多·雨果比尔·马赫理查德·费曼《别闹了,费曼先生》约翰·冯·诺依曼以赛亚·伯林木心张爱玲【Songmont官方账号】感谢收听。欢迎在以下平台,搜索“Songmont山下有松”关注我们,持续将分享更多精彩内容给大家。微信公众号 Songmont山下有松小红书 Songmont山下有松抖音 Songmont官方旗舰店微博 Songmont山下有松INSTAGRAM Songmont_official天猫 songmont旗舰店
【本期节目介绍】新季第一期,我们邀请到Songmont品牌大使文淇。如周轶君说:“我想和这个人聊天,当我看到文淇的时候,我对她很好奇,因为她展现出了一种复杂性。”这场在不同经历、年龄、职业的两位女性间展开的漫谈,不局限于你问我答,更是思想与情感的流动——从出走至尼泊尔的见闻谈起,继而围绕文淇的演员身份,深入对话,从小时候开始的演绎生涯,文淇穿梭于不同的城市、片场、人群,一直处于「流浪」状态的她,如何找到自我的轮廓与本心。【内容提要】Part 1 在陌生之地流浪,碰撞出自我的形状10:07在菩提树下,等待一场安眠11:41烧尸庙所见,死亡是一件平静的事12:07接纳一切发生,与野性共存,为意外庆祝13:16加德满都的大堵车,永远在路上,放下目的,享受此刻13:52作为游客,可以从自身抽离,观察他人的活法14:26人需要时间做一些没有目的的事Part 2 作为小孩却不能「做小孩」20:14我小时候是个看着野心勃勃的女孩28:17要强,但不想成为最显眼的31:01女人不可以坐开工箱38:09年轻人口头上说躺平,但还会拼尽全力40:39快速配对时代,爱消失了吗?50:05不再为了努力和野心感到羞耻Part 3 不要丧失感受痛苦的能力52:51宁愿痛苦,不要麻木1:00:07 与其可惜时代改变,不如想我们要留下什么?1:08:26只有女性主义稀松平常了,才可以真正的忽视掉性别问题1:10:33 对演员职业道路有野心,还是对人生可能性有野心?1:11:12 在迷茫之时,争取一个台阶,再走下一步1:17:39 有很长的路要走,是一种福气【节目中提及的人物】韩雪刘元崔健《嘉年华》《血观音》韩炳哲《爱欲之死》奥尔罕·帕慕克北野武安妮·埃尔诺《年轻男人》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陀思妥耶夫斯基杨紫琼邵艺辉《好东西》马丁·麦克唐纳《三块广告牌》赫立格尔《箭术与禅心》伊莎贝尔·于佩尔梅丽尔·斯特里普【Songmont官方账号】感谢收听。欢迎在以下平台,搜索“Songmont山下有松”关注我们,持续将分享更多精彩内容给大家。微信公众号 Songmont山下有松小红书 Songmont山下有松抖音 Songmont官方旗舰店微博 Songmont山下有松INSTAGRAM Songmont_official天猫 songmont旗舰店
【本期节目介绍】当代艺术家曹斐,以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性视角而闻名。在其作品《多托邦》里,她引用了《未来主义宣言》中的一句话:「我们已经生活在绝对之中,为什么还要向后看呢?」「向后看」,我们应该看向什么?这是曹斐的创作中一直包含的主题,她通过创作「向后看」,看到制造业大机器背后的工人,诉说他们每一个人的理想。在曹斐正在进行的「红霞」项目当中,她围绕着已经被废弃的红霞影剧院,挖掘其所处片区的口述史进行创作,尝试去记录每一个与红霞曾有联系的人的故事。社会快步向前,人将何去何从?曹斐认为,也许其中的一个路径是「向后看」——向后看到自己,看到值得保存的记忆,值得珍重的遗产,看到每一种不愿意割舍的关系和美好,在此基础之上,创造更坚实的未来。【内容提要】Part 1 抢救红霞影剧院:循着过去的线索,创造未来04:24一部微缩的中国电子工业史,以红霞电影院的形态出现06:17艺术家的口述史方法:回归到社区本身,去锚定一个时代09:51街区、筒子楼、锅炉房:给那些注定消亡的事物进行绘图12:17如果裹挟着过去向前走,会怎么样?Part 2 从元宇宙到多托邦:哪一种是过时?哪一种是未来?17:34 当一个东西足够过时的时候,你就想去追究它21:42过去的回忆不再储存的话,如同被永久拆除25:08也许元宇宙只是虚拟世界走向大众的尾声28:49 科技会让明天更好吗?34:40也许有一天,人类不再需要劳动来获得认同Part 3 从广州到北京,再到全球:浪潮来了,我们就投身其中39:50学院大墙外的生猛的社会变迁、小人物、工厂吸引了我47:28未来世界是视觉的、是流动的、是屏幕的、是可编辑的、是可售卖的49:22 App其实是比现实更现实的52:22在数字化的今天,想象力被终结了56:29具身的经验被技术的界定取代Part 4 艺术家可以保持轻装上阵,去观察流动的时代变化1:03:02和附近发生关系,做城市漫游者1:07:55回望过去是残忍的,需要勇气处理情感的重量1:11:37偶像回收站,串联了那一个时间里的所有1:14:39当代艺术不只停留于美或丑的讨论上1:16:35在短视频的世界里创作和感受1:17:47找到当下被技术包裹下的自洽方式1:20:32当今观众的耐心,对于艺术家也是种有趣的挑战【曹斐作品】《失调257》,1999年,4 : 3彩色有声单频影像,25分41秒《三元里》,2003年,4 : 3黑白有声单频影像,40分2秒《牛奶》,2005年,5 : 4彩色有声单频影像,18分58秒《谁的乌托邦》,2006年,5 : 4彩色有声单频影像,20分20秒《我·镜》,2007年,4 : 3彩色有声单频影像,28分《东风》,2011年,16 : 9彩色有声单频高清影像,11分14秒《11.11》,2018年,16 : 9彩色有声单频高清影像,60分58秒《亚洲一号》,2018年,2.35 : 1彩色有声单频高清影像,63分21秒《红霞》,2019年,16 : 9彩色有声单频高清影像,56分17秒《新星》,2019年,2.35 : 1彩色5.1声道单频高清影像,94分《元纪录》,2022年,9 : 16彩色有声单频高清影像,27分07秒“多托邦”项目,2022-2024年【其他人物及作品】Carrie Mae Weems,摄影师韩炳哲《非物》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刘慈欣《三体》王小帅《我11》张猛《钢的琴》【Songmont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 Songmont山下有松小红书 Songmont山下有松抖音 Songmont官方旗舰店微博 Songmont山下有松INSTAGRAM Songmont_official
【本期节目介绍】Suzi de Givenchy的姓氏,来自纪梵希家族,如众人所知,她的丈夫是纪梵希创始人的侄子。Suzi出生于香港,四岁跟随母亲从香港移居纽约,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她又为爱搬到巴黎,从香港、纽约再到巴黎,“异乡人”的身份在Suzi的人生持续上演,她如何适应,如何继续前行,又如何坚持自我底色,找到属于自己的家?五十二岁时,Suzi加入时尚行业,成为一位模特,她信奉“不修图哲学”,让真实的自己持续在场,用自己的脸庞与观念,持续挑战人们对于美,对于衰老,对“黄金年龄”的定义,她说:“我进入时尚行业的主要原因,就是想展示多元的人,希望我们都能找到归属。”【内容提要】Part 1 是异乡人,更是我自己01:25 哪怕在自己的国家,也感觉是异乡人02:16 与其跟随,做自己才是更好的融入05:26 艰难时刻,用浪漫的眼光看生活08:08 妈妈用尽全力给了我生活,我没有理由放弃09:37 孩子所受的教育,并非是一成不变的11:16 爱在哪里,家就在哪里Part 2 52岁进入时尚行业,她想挑战什么?13:36 Suzi的「不修图的哲学」16:47 一位模特,但是不喜欢照镜子?21:11 我正在挑战一些人关于美、关于变老的观念24:15 没有开始冒险的「最好年纪」,只有「最好时机」25:52 最好的自己便是盛年28:17 持续在场,就能改变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Songmont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 Songmont山下有松小红书 Songmont山下有松抖音 Songmont官方旗舰店微博 Songmont山下有松INSTAGRAM Songmont_official
【本期节目介绍】既是资深记者,也是纪录片制作人;既是一位拥有丰富人生阅历的女性,也是一个珍视孩子好奇心的母亲。本期“山下声”播客,我们邀请周轶君,分享她在不断向前的行走中,如何以所见所闻完整个体的视角,抚平随时代氛围裹挟至每个人身上的“焦虑”。周轶君的生活和职业经历,让她对教育和成长有着独到的见解,她不仅关注教育的公共价值,也强调个体成长的重要性。在《他乡的童年》录制到第二季时,这部纪录片早已超越「教育」本身,它更关乎每个人的童年与成长,透过他人之镜,照见每一个自我的成长记忆,持续探索自我的成长可能。正如周轶君所信奉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引导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实现价值的过程,当人们看到世界的广阔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时,内心的焦虑自然会减轻。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拥抱越来越清晰的自我价值实现方式。原来,向外探寻世界的过程,其实也在向内观照身与心。【内容提要】Part1 在当下,我们为何走向世界,我们为何追求真实?01:09 以他者为镜子,在与世界的连接中找到自我02:09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随性浪漫,是从他们的文化里长出来的03:17 不是因为追求真理很难,而是因为真理很无聊Part2 从他乡的行走中,见到了什么?06:26 在法国,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表达06:37 我们如何使用语言:先是知道如何思考、如何感受,才知道如何表达11:27 法国的文化驱动力,是“生而为人的感受”13:33 你不探究精神层面,你就不会快乐14:31 泰国的“佛系教育”——“这里700年没有饿死过一条狗”Part3 回望自身,回想起什么?20:06 你自己也曾经是小孩,你是否有其他可能性?22:26 智力与学业,和你漫长的人生相关性很少25:44 好奇心,可以通过缺乏来激发,也可以通过不断做出选择来培养32:03 年龄焦虑,其实是一种年龄歧视33:33 衰老意味着衰退吗?Part4 我们可以为未来作何种准备?37:56 我还记得拨号上网的声音,那是划时代的声音40:09 “现代人不断在最后看一眼当中告别”46:04 我们各自的迷恋:我存放旧报纸,孩子喜欢打游戏58:33 过上理想生活,也许是一种妄念60:50 爱上这个世界,才能爱自己61:52 如果给你一只可以装任何东西的包,你要去探索什么?65:35 关于未来,说一件你觉得会发生的乐观的事【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中东死生门》,周轶君著《他乡的童年》,周轶君导演《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著保罗·萨洛佩克(Paul Salopek),旅行者、记者,曾徒步穿越中国约翰·杜威(John Dewey),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Nietzsche),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学者、作家隈研吾,建筑师保罗·维特根斯坦(Paul Wittgenstein),独臂钢琴家【Songmont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 Songmont山下有松小红书 Songmont山下有松抖音 Songmont官方旗舰店微博 Songmont山下有松INSTAGRAM Songmont_official
【本期节目介绍】从《杜拉拉升职记》到《梦华录》《一念关山》,编剧张巍见证了中国观众对大女主形象上期待的演变。时代追捧的女主角形象的改变,反映了当下观众怎样的想法?而作为创作者、也作为生活中的女性,如何与打上时代符号的女性形象对话?一方面年轻人期待看见「大女主」,另一方面也歌颂「逃避可耻但有用」,既欣赏失败者也期待着没有缺陷的偶像,那么自己的位置在其中是怎样的?希望本期能共同探讨在荧幕之上、和荧幕之外,女性生活的种种可能性。【内容提要】Part1 「大女主」是什么样的?从杜拉拉到更多的可能性01:09 “大女主像是傻白甜的对照组”03:21 “当这个女性得到爱、家庭的归宿的那一刻,这个故事的叙事就结束了。”07:41 “除了某人的妻子、某人的妈妈之外,我们也希望成为某人的上司、下属或是同事”11:55 “东京富贵繁华迷人眼,他能留,为什么我就不能留呢?”17:30 “小女主和大女主的区别是,我们能在多少程度上接受人物没有那么强”Part2 谈谈创作:「大女主」有什么新的变化?19:44 “人物的慢速成长会消耗掉观众的耐受度”23:18 “许多学生写返乡,希望找到精神上的桃花源”24:44 “逃离以后,还是会想在逃离的附近去建立亲密支持的关系”26:19 “在女性角色塑造上,强还是一个标配”28:42 “松弛感变成了人设上的一种包袱”30:58 “每个人都想做一个好编剧,但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就会说我不想要”Part3 从建立一个彼此支持的社群,到建立更多元的评价维度34:37 “一个女人,用一支笔,也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37:17 “我渴望一个有彼此、有温度联结的社群关系”40:26 “杜拉拉不用思考升职的意义,但是现在我的角色会思考,我究竟要不要选择这样卷的一个人生?”41:28 “人如何无悔地过完自己的一生,选择什么作为参照物?”43:36 “要看到女性往前走的每一步都弥足珍贵,彼此鼓励和珍惜”【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张巍《杜拉拉升职记》张巍《梦华录》张巍《一念关山》张巍《电视剧编剧教程》张巍《即刻上场》李晓明 《渴望》徐誉庭《不够善良的我们》水阡墨 、王雄成《去有风的地方》滕丛丛、彭奕宁《我的阿勒泰》柴伐蒂尼琼瑶【Songmont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 Songmont山下有松小红书 Songmont山下有松抖音 Songmont官方旗舰店微博 Songmont山下有松INSTAGRAM Songmont_official
【本期节目介绍】在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中,她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头野兽。在我看来,这头野兽可以折射一个人一生当中不同的课题。有些时候,这头野兽是你的渴望,你的野心,你需要释放它,找到勇气表达它,学会不要压抑它。有些时候,这头野兽是你的自我怀疑,它会不断啃噬你,直到你有勇气面对它,和它搏斗,找到真正的自己。在李娜的故事里,她和自己内心的野兽一起走向辉煌,又要在自己的至暗时刻,学会制服它。【内容提要】Part 1 一颗心,勇气充沛00:48 四岁开始每天早上起来跑步03:48 孩子这两年才知道我是打网球的08:56 16岁说要拿职业前十:把愿望说出来,就会得到很多人的监督Part 2 一种真,克己自问12:29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藏在内心深处不愿意去面对的自己14:36 退役后第一次复出,原来我可以为自己打19:00 找到那个伤害你的人,以30岁李娜的身份告诉她,她伤害了15岁的李娜26:14 好想把那些说亚洲人体质不如西方人的都揪出来Part 3 一类人,明月入怀28:40 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运动员30:47 从网球上退役并不代表我的人生退役32:37 和丈夫吵架这方面是不可能赢的35:43 因为经历过焦虑,所以我不想把同样的感受放到小朋友身上【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李娜《独自上场》【Songmont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 Songmont山下有松小红书 Songmont山下有松抖音 Songmont官方旗舰店微博 Songmont山下有松INSTAGRAM Songmont_official
【本期节目介绍】蒋⽅⾈在2019年进⾏了「互联⽹脱退实验」,在脱退期间,重读对她产⽣过重⼤影响的作者们,并写下了《主人公》这本书。现在,她开始写⼀本新的长篇⼩说。在⼩说⾥,她回顾了⾃⼰和妈妈的关系。⽆论是脱离互联⽹,还是重新阅读⾃⼰的过去,去辨别甚⾄审判⾃⼰,都需要无比的勇⽓。【内容提要】Part1 互联⽹脱退,与⾃我对话,从文学中感知人性01:07 我现在是互联⽹脱退体验的安利⼤师02:49 只有忍受得了⽆聊的人才能忍受得了⽣活,也能和⾃⼰开启对话04:28 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对那些晦暗不明的部分好像没有那么多的耐⼼,⽽⽂学会让你发现好人没那么好,坏人没那么坏,那个动摇的过程其实还蛮美妙的07:42 童年是每个作家信⽤卡的余额Part2 母女关系间,掌控与分离的过程09:45 感觉你其实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子宫12:05 分不清是⾃我⽣长还是被对⽅塑造的19:13 “张爱玲害怕让自己的母亲失望”21:44 “敢于夺回叙事权:我想从生活的内部,重新叙述一遍我的母女关系”Part3 原⽣家庭的套索,不经意间就能摧毁平⾏宇宙的另⼀个自己25:00 外婆以喝农药的⽅式结束⽣命,原⽣家庭的影响像连环套索⼀样,痛苦是通过代际传递的31:29 很久以后我才发现,是我把父母的平行宇宙的可能性摧毁了35:55 与其说我们能够改变未来,倒不如说我们能够改变的是过去Part4 中年是⼀个踏实地去还时代红利的过程39:14 中年是一个踏实地去还时代红利的过程41:41 把人生这样分阶段看的时候,漫长便不是⼀种折磨,⽽是⼀种特别⼤的祝福。43:49 彼此成长,彼此坦诚Part5 ⽣育、AI对于写作的多种可能49:10 我会看其他作家成为母亲后,如何平衡创造力和母性之间的关系51:37 即使离开互联⽹,但书写的⽂学和眼下的时代并没有脱轨54:35 AI没有童年,没有期待,没有痛苦,它就是你的⼀个回声筒Part6 带着⼤包住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监狱57:50 如果是有⼀个⼤包,我想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监狱住⼀个⽉【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蒋方舟《主人公》蒋方舟《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审判童年》出自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露易丝·格丽克《回家》耶胡达·阿米亥《肚子疼的时候》格雷厄姆·格林张爱玲《小团圆》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钢琴教师》路易丝·布尔乔亚爱丽丝·门罗托妮·莫里森西尔维娅·普拉斯奥斯卡·王尔德《自深深处》【Songmont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号 Songmont山下有松小红书 Songmont山下有松抖音 Songmont官方旗舰店微博 Songmont山下有松INSTAGRAM Songmont_officia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