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轶君对话于佩尔:看上去一切正常,是一种虚伪
Description

【本期节目介绍】
新一期山下声,我们邀请了法国著名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这是她首次在中国录制播客对谈节目。
于佩尔素日喜欢看展,来到山下有松空间,周轶君邀请她一起逛了逛正在展出的“心游的回响”。晶石与种子,阿富汗娃娃与柏林墙残片,来自世界各地的物件,向一位来自异国的神秘访客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而于佩尔自己的故事,被她隐藏于百位电影角色之下。她身上迷人的复杂性,让我们无比期待这次对谈的发生。尽管无法使用母语,但并未影响两位女性互相倾听与尽情表达。初夏,山下有松庭院里盛开着法式浪漫的紫色,周轶君与于佩尔聊起了她的表演哲学、电影女性叙事与坚定的自我。
<figure>
【主题引言】
伊莎贝尔·于佩尔曾说:“我们正在失去拥有模棱两可和复杂性的权利。也许是因为事情被过度概括,所有事情都被过度评论。保持微妙很难,你必须这样,或者那样。”
这仍是我们正在面临的困境,以特定的社会标准,约束自我、审判他人。成为一块和谐的样板,并不值得鼓励。
当我们走进于佩尔的电影世界,不难发现,她饰演的上百位女性角色,大都展现了人性复杂又隐秘的一面。她们挑战了观众的接受程度,但在于佩尔看来,那些所谓的不正常,是任何寻常人都可能有的特质。
从进入电影行业至今,于佩尔从不认为女性应该符合某种标准,但她的角色必须是叙事中心。对待角色,她以“无我”的状态,做到了极致的包容与尊重。而回到生活里,她也成为了自己人生的主角。她绝不插手他人的人生,即便是教育儿女。
<figure>
一张冷静的面孔之下,暗涌着强大的自我。这让周轶君想起:“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出自老子《道德经》)”
本期山下声对谈,周轶君与于佩尔从她们的职业与生活经验出发,探讨了中法文化中关于自我的哲学。于佩尔认为自己很幸运,做着热爱的事情,一切都不那么难了。或许,保持热忱,也是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
【内容提要】
Part 01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06:00 来中国参加综艺,被吓到了吗?
08:07 最好的表演是隐藏自己
09:33 于佩尔身上的道家哲学
12:00 全是冷漠脸,表演会很无聊
13:15 让不同角色穿不同鞋子走路
16:58 电影和社会不能只有一个维度
19:02 很早以前的电影,也做不到复杂性
22:05 喜欢掌控与冒险的女性角色
Part 02 我只是做了我喜欢的事情
27:58 为什么还在这么努力地工作?
28:34 我很幸运一直在做喜欢的事
29:24 过马路比拍电影更冒险
30:18 我只是期待未知,而非失控
32:29 喜欢中国电影中,对生活的探讨
33:53 选导演比选剧本更重要
34:45 与男、女导演工作的区别
Part 03 Herstory她的故事
37:11 我一直是不自知的女性主义者
38:04 我扮演的女性必须是叙事中心
44:17 我没有教女儿任何事情
45:53 会反抗是一件健康的事
47:12 如何在信任关系中做自己?
52:41 屏蔽别人对外貌的评价
<figure>
【节目中提及的人物与作品】
《日本的西多妮》
话剧《樱桃园》
老子《道德经》
演员刘丹
《钢琴教师》
香特尔·阿克曼
《她》
《将来的事》
洪尚秀
毕赣
贾樟柯
《好东西》
《狗阵》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安托瓦内特·福克
《编织的女孩》
《科帕卡巴纳》
话剧《美狄亚》
【Songmont官方账号】
感谢收听。
欢迎在以下平台,搜索“Songmont山下有松”
关注我们,持续将分享更多精彩内容给大家。
微信公众号 Songmont山下有松
小红书 Songmont山下有松
微博 Songmont山下有松
INSTAGRAM Songmont_official
天猫 songmont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