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跳岛FM
跳岛FM
Claim Ownership

跳岛FM

Author: 中信出版·大方

Subscribed: 873Played: 9,556
Share

Description

跳岛FM(Talking Literature)是一档文学播客,一份可以听的文学杂志。节目每周三更新,由中信出版·大方出品。入选“苹果播客2020年度编辑推荐”。
222 Episodes
Reverse
本期岛上主播:于是 女性、悬疑、推理,这三个关键词放在一起,你会想到什么? 美艳女警探?无辜受害者?悬疑剧中的女性似乎总是作为剧情的装饰品而存在,难以找到自己的主体性。悬疑犯罪类作品中,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女性角色? 本期跳岛FM,主播于是请来了编剧朱宜和悬疑类公众号“没药花园”的创始人何袜皮,来一起聊聊悬疑推理作品中女性角色的更多可能性。 从《心灵猎人》到《穆赫兰道》,经典的悬疑叙事背后是对人性不同面向的观照。受害者为何沉默?施害者为何坠入犯罪的深渊?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脉络深入复杂曲折的故事,找到最终的真相?而那些抽丝剥茧、追凶探案的形象为什么往往由男性扮演?“完美”的女性受害者之外,我们仍需“不完美”的女杀手、女警察、女侦探走入荧幕,打碎作为陪衬的美丽花瓶,让生命的力量在未来的故事中恣意生长。 【本期嘉宾】 何袜皮,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文化人类学博士,公众号“没药花园”创始人,出版有《和没药花园一起推理》《易碎品》等。 朱宜,编剧,在上海纽约之间跑来跑去。作品有《我是月亮》《长生》《杂音》《世外》等,在世界各地以多种语言上演。 【本期主持】 于是,作家,译者,译有斯蒂芬·金、丹·布朗、珍妮特·温特森、奥尔加·托卡尔丘等作家的作品。 【时间轴】 02:51 悬疑犯罪是一个“男性题材”吗? 07:52 从“艳尸”看古早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意识 08:53 阻止更多女性受害者站出来的社会文化背景 11:57 安·伯吉斯与她的犯罪心理侧写 15:44 朱宜在监狱工作坊遇到了“最好”的一届学生 21:21 看过太多讲追凶的悬疑剧,我们可以从凶手的角度讲故事吗? 25:48 “悬疑剧提供的的是日常生活之外的极致体验” 27:36 天才侦探存在吗?神探叙事如何催生了阴谋论的流行? 38:56 为现实中的“致命女人”们画像:女性为何杀人? 42:42 为什么说我们需要在悬疑剧里看见更多的女性凶手? 49:46 从霹雳娇娃到落魄中女,影视剧里的女侦探形象正在改变! 51:36 也谈“防狼技巧”:我们对女子防身术的复杂感受 01:01:52 何袜皮就新版“天使脸杀人案” 的说明 【节目中提到的名词】 人物 阿加莎·克里斯蒂,英国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其代表作品包括《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尼罗河上的惨案》等。 大卫林奇,美国导演、编剧。代表作有《穆赫兰道》《双峰》等。 马修·麦康纳,美国演员。代表作有《伯尼》《真探第二季》等。 书籍 《易碎品》《和没药花园一起推理》何袜皮 《凝视深渊》【美】安·伯吉斯 《心理神探:我与FBI心理画像术》【美】 约翰·道格拉斯 《女巫的子孙》【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斜屋犯罪》【日】岛田庄司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英】 柯南·道尔 剧本 How to defend yourself? by Liliana Padilla 影视 《心灵猎人》《大白鲨》《穆赫兰道》《杀死伊芙》《你》《新鲜》《难以置信》《纽约灾星》《东城梦魇》《查理的天使》《杀死比尔》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Viann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崔崔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本期岛上主播:柏琳 当2024年的你在早高峰的地铁上默念“这个班是再也上不动了”的时候,可曾想到,早在1953年,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就在巴黎的墙上写下过:« Ne travaillez jamais» (“永不工作”)的口号。 在本期嘉宾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汪民安教授看来,拒绝工作与其说是一时的社会情绪,不如说是高竞争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现象。 本期「独上阁楼」,已经做了七年自由职业者的柏琳便请来汪民安,一起聊了聊他在新书《亲密关系的核心是友谊》中提到的这个似乎有些不切实际的愿望:“我希望所有人都可以不劳而获。” 人一定要上班吗?上班是意义感的唯一来源吗?有没有可能,现代人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做得太多了”?汪民安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人有不去做的潜能” 。当工作伦理成为一种普遍的怀疑,我们还能否想象一个“弱竞争”的社会,想象一种人人能通过工作本身获得意义感的未来? 【本期嘉宾】 汪民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批评理论、文化研究、现代艺术和文学。著有《尼采与身体》等。 【本期主播】 柏琳,独立记者,作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巴尔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著有《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 【时间轴】 01:03 北京地铁晚高峰的“班味”让人崩溃 03:15 对工作感到虚无,是更大的生活的一部分 04:46 虚无主义可以是积极的吗?尼采给了一种思路 09:51 “躺平”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结果 14:42 法兰克福学派否定资本主义,不如个体直接退出游戏 18:44 人类真的不能选择不做“狗屁工作”吗? 21:37 “躺平”和“闲下来”有什么区别? 24:33 工作不分贵贱,却分“有意义”和“低价值”? 25:35 “有意义的工作”的两种类型 36:08 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分别都怎样理解“情感劳动”? 44:14 自由职业不自由:“灵活就业”的临时性陷阱 50:21 不要忘记,“人有不去做的潜能” 54:42 内卷时代,不妨想象一个“弱竞争”的社会 60:14 愿大家都能拥有在谋生之外,也能谋意义的工作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书名 《亲密关系的核心是友谊》/汪民安 《毫无意义的工作》/[英]大卫·格雷伯 《心灵的整饰》/[美]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美]杰玛·哈特莉 《精英的傲慢》/[美]迈克尔·桑德尔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英]齐格蒙特·鲍曼 《倦怠社会》/[德]韩炳哲 人名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 德国哲学家、文化批评家,主要作品包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和《悲剧的诞生》。尼采以其对传统宗教和道德的批判以及对“超人”(Übermensch)概念的提出而闻名。1890年因精神崩溃被送入精神病院,1900年在魏玛去世。 阿图尔·叔本华(1788-1860): 德国哲学家,以其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闻名。他认为人类行为由无意识的意志驱动,强调悲观主义和生命的痛苦,对尼采等后世思想家有深远影响。 居依·德波(1931-1994): 法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电影导演和作家,国际情景主义的创始成员之一。他的著作《景观社会》探讨了现代社会中影像和消费文化对人类生活的控制。 西奥多·阿多诺(1903-1969):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音乐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的著作《启蒙辩证法》和《否定的辩证法》探讨了启蒙运动的两面性和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工业。 格奥尔格·黑格尔(1770-1831): 德国哲学家,绝对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著作包括《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和《法哲学原理》,强调辩证法和历史发展过程。 大卫·格雷伯(1961-2020): 美国人类学家、政治活动家,以其对官僚主义和经济学的批评闻名。他的著作《债:5000年的历史》和《毫无意义的工作》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和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刻分析。 伯特兰·罗素(1872-1970): 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和社会评论家,因其在数理逻辑和分析哲学领域的贡献而闻名。他的著作《哲学问题》和《西方哲学史》广受欢迎,曾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托克维尔(1805-1859): 法国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以其著作《论美国的民主》闻名,深入分析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1940-):美国社会学家。目前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担任社会学教授。 约翰·洛克(1632-1704): 英国哲学家和医生,被誉为“自由主义之父”。他的著作《政府论》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的概念,对现代政治哲学有重要影响。 马克斯·韦伯(1864-1920): 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被认为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探讨了宗教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 齐格蒙特·鲍曼(1925-2017): 波兰裔英国社会学家,以其对后现代性和消费社会的分析而闻名。他的著作《流动的现代性》和《流动的爱》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不确定性和个体化。 米歇尔·福柯(1926-1984): 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以其对权力和知识关系的研究而著称。主要著作包括《疯癫与文明》、《词与物》和《规训与惩罚》。 吉尔·德勒兹(1925-1995): 法国哲学家,以其与费利克斯·伽塔利合作的著作《反俄狄浦斯》和《千高原》闻名,探讨了欲望、资本主义和社会结构。 韩炳哲(1959-): 德国籍韩裔哲学家,以其对现代社会及其病理现象的批判而闻名。著作包括《倦怠社会》和《透明社会》。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他的著作涵盖了哲学、逻辑、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多个领域,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乔治·阿甘本(1942-): 意大利哲学家,以其对主权、状态和生命政治的研究而著称。主要著作包括《神圣人》和《例外状态》。 迈克尔·桑德尔(1953-): 美国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以其对正义和伦理学的研究而闻名。著作包括《正义:一场思辨之旅》和《金钱不能买什么》。 汉娜·阿伦特(1906-1975): 德国出生的犹太政治理论家,以其对极权主义和现代政治的分析而著称。主要著作包括《极权主义的起源》和《人的条件》。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李小马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茄汁鱼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本期潜水员:何润哲 广岛乱 钟娜 于是 谁也没有想到,录完这期节目的次日,上海就经历了一次“史诗级”的白蚁爆发。又一个夏天,在超大城市的夹缝里蛰伏的虫子们开始蠢蠢欲动,迫使我们正视它们的存在感。 本期「自由潜水」读书会,主播何润哲、广岛乱、于是和钟娜再次聚首,分享了各自在生活和阅读中与虫子相遇的故事——现代社会里,我们似乎只能够用一种自卫反击战的方式去对待害虫。可是“虫恐”的本质是什么?恐惧之外,古今中外的作家们对昆虫的想象有没有另一种可能? 在此次虫虫总动员里,我们试图凝视昆虫的眼睛:上海梧桐区的白蚁大约不会知道,期待一生的狂欢舞会,却成了人类眼里的恐怖片;趴在树枝上产蜜露的斑衣腊蝉多半也不会料到,自己已是纽约市的人民公敌。 是什么给了人类定义“害虫”的权力?试图用一种去人类中心化的方式理解虫子,也可能是人类另一种傲慢的自我感动。生而为人,顶着这颗大大的脑袋,我们该怎么知道虫子那只小脑袋里的事呢? 或许,虫子早有答案。毕竟早在人类成为人之前,虫虫早就成为虫了。或许,今年夏天的蝉鸣里,也有四只小虫坐在一起聊了聊虫子文学里的人。 【本期潜水员】 于是,作家,译者。译有珍妮·温特森、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等作家的作品。著有《查无此人》《你我好时光》等。 钟娜,中英双语写作者,译者。译有《聊天记录》《正常人》。(豆瓣ID:阿枣) 何润哲,跳岛FM策划人,译者。缓慢社会化中。(社交平台ID:烧酒哲) 广岛乱,跳岛FM策划人,影像创作者,小红书/豆瓣ID:广岛乱。 【时间轴】 01:17 梧桐区惊魂夜:如何用土法消灭白蚁? 03:54 在纽约,斑衣蜡蝉已成为全民公敌 06:15《阿根廷蚂蚁》:人斗虫,还是人斗人? 14:01 能痛快拍死大虫子的女人不“性感”吗? 16:31 为什么长大之后,就失去了可以和虫子做朋友的心情? 18:51《为动物的正义》:现代城市里被迫成为他者的生灵 26:12 从《虫虫总动员》到《爱死机》:跳出人类中心主义,虫虫也会痛! 30:23 昆虫的几个阶段:从惊奇到“过渡性”的愤怒 32:10 贵妇与蟑螂相遇的故事:虫如何成为虫,人又何以成为人? 42:28 遇见一只怀孕的白额高脚蛛:“我感觉我和她的距离好近” 46:50 被雅典娜变成蜘蛛的人类女孩,在太空织出了它的网 52:04《南柯记》与虫母文:怎么变成虫子了还满脑子都想着做皇帝? 58:24 “不要打呐,苍蝇在搓它的手,搓它的脚呢”:一种更和谐的虫子文学 67:44 庄周梦蝶与变蝇人:东西方对“化虫”的不同想象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物刘亮程(1962-):新疆沙湾人,中国散文家、小说家。 伊塔罗·卡尔维诺(1923-1985):生于古巴哈瓦那,意大利作家。他的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金爱烂(1980-):韩国当代小说家和教授,因其对现代韩国社会的深刻描绘和批评而闻名。她的作品常通过家庭和个人经历探讨社会问题,以其敏锐的社会观察和文学才华受到认可。 玛丽·罗奇(1959-): 是一位专门研究大众科学和幽默的美国作家。 玛莎·C.努斯鲍姆(1947-):美国著名哲学家,芝加哥大学哲学系与法学院的厄恩斯特·弗罗因德法学与伦理学杰出贡献教授,美国文理科学院、英国国家学术院和芬兰国家学术院院士。努斯鲍姆以其在政治与道德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女性主义哲学等方面的工作而闻名,尤其是她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能力方法上影响深远的合作。 克拉丽斯·利斯佩克托(1920-1977):巴西犹太裔女作家。生于俄国内战时期的乌克兰,自幼移民巴西,在巴西东北部城市累西腓长大,但直到1943年1月结婚前夕才正式取得巴西国籍。 埃莱娜·西苏(1937-):法国哲学家、作家和文学理论家,以其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而知名。西苏的作品涉及性别研究、语言哲学和文学批评,对女性主义理论有重大影响。 汤显祖(1550-1661):与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卢佩·德·维加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家”。他的代表作包括《牡丹亭》、《紫钗记》和《邯郸记》,这些作品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闻名。 伊恩·麦克尤恩(1948-):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48年出生于英格兰的奥尔德肖特,毕业于布莱顿的萨赛克斯大学,后在东安吉利大学获硕士学位。 小林一茶(1763-1827):日本江户时期著名俳句诗人,本名弥太郎,别号菊明,二六庵等,其写作特点主要是表现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强者的反抗,主要作品有《病日记》、《我春集》等。 夏志清(1921年-2013):江苏吴县人,生于上海浦东,中国文学评论家,教授。 大卫·格雷伯(1961-2020),人类学家,美国无政府主义者,因其对官僚主义、政治和资本主义的尖锐描写而闻名,曾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的领军人物,也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类学教授。 大卫·柯南伯格(1943-):加拿大导演,有时也担任演员。大卫·柯南伯格是肉体恐怖类型电影的代表导演,大卫·柯南伯格在早期职业生涯中大多探讨恐怖和科幻小说主题。他被一些影评认为是“英语世界中最大胆、具有挑战力的导演”。 路易丝·布儒瓦(1911-2010):法裔美国艺术家,出生于法国巴黎,1938年定居美国。一开始创作绘画及平面雕刻,1940年代后从事雕刻艺术,以青铜、大理石、乳胶等为素材。其主要作品有《这个及其他》、《堆积》系列、《父亲的毁灭》、《单人牢房》、《女人和手提箱》、《妈妈》、《细胞》等。 书籍 《烟云·阿根廷蚂蚁》[意]伊塔罗·卡尔维诺 《蚂蚁帝国》三部曲[英]伯纳德·韦伯 《你的夏天还好吗?》[韩]金爱烂 《体无完肤》[美]丽莎•T.萨拉索恩《为动物的正义》[美]玛莎·努斯鲍姆 The Passion According to G.H. 《星辰时刻》 [巴西]克拉丽斯·利斯佩克托 《动物奇行录》[美]埃莱娜·帕萨雷洛 《南柯记》汤显祖 《蟑螂》[英]伊恩·麦克尤恩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 《詹姆斯与巨桃》[英]罗尔德·达尔《促织》蒲松龄 《昆虫记》[法]法布尔 剧集 《重启人生》 《虫虫历险记》 《爱,死亡和机器人》 《变蝇人》 《裸体午餐》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李小马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茄汁鱼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本期岛上主播:猫弟 看漫画被抓包怎么办?下次可以大喊:“我看的是图像小说!” 作为“给大人看的漫画”,图像小说(graphic novel)和连环画到底有什么区别?既然有图像小说,那是不是也可以有图像散文,图像诗歌,图像非虚构?习惯读文字的人,如何培养自己的“图像思维”? 2024年中法建交 60 周年之际,跳岛FM与法国驻华大使馆共同推出「法兰西特派!La dépêche française ! 」特别企划。本月初,第八届图像小说节 (La Fête des Bulles) 在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拉开帷幕。系列第四期节目,主播猫弟回归,请来后浪漫主编吕俊君与漫画家陆冉,三个“误入”图像世界的文学人一起,聊了聊他们对图像小说的理解。 如吕俊君在节目中所说,在中国出版图像小说就像“在新地图上插小旗”,仍需不断扩展读者想象的边界。但愿不久之后,漫画在我们的土地上也可以成为一种无需正名的艺术。从一个气泡跳到另一个气泡,让感受与表达的潮水抵达更远的海岸。 【本期嘉宾】 吕俊君,后浪漫主编,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硕士毕业于艾克斯-马赛大学,参与编辑制作了百余部图像小说,有若干翻译作品。 陆冉,曾任青年文化媒体高级编辑。2019年起在网络发布漫画,同时任自由撰稿人和自由编辑,现居北京。 【本期主播】 猫弟,前跳岛FM主理人,独立策划编辑,已策划出版《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我和爸爸:一个真实故事》。 【时间轴】 04:55 三个文学人“搬家”到漫画的故事 10:13 漫画?连环画?“图像小说”到底是什么? 14:25 “图像小说”在欧陆和美国的不同文化背景 18:15 既然有图像小说,就有图像非虚构、图像日记、图像舞台剧…… 23:21 作为国礼的漫画:童心需要全民共同呵护 25:23 为什么漫画语言天然自带幽默基因? 28:43 后浪漫品牌记:“我们是在广袤的地图上插小旗” 37:30《蓬蓬变成了一只猫》:INFP漫画家陆冉的疗愈之书 47:28 习惯读文字的人,应该怎样正确打开图像小说? 48:20 日漫与欧美漫画有什么差异? 55:43 推荐环节:《遗产》《海边的露露》《消失的塞布丽娜》…… 【节目中提到的】 【名词】 安古兰国际漫画节(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la bande dessinée d'Angoulême),欧洲最大也是历史最久的漫画展览,开始于1974年1月,每年一次,地点位于法国安古兰。 它与美国圣地牙哥漫画节并称为国际两大漫画节。 图像小说节(Fête des Bulles),聚焦漫画和图像小说的主题活动节,2016年由法国驻华使馆创立。 【人物】 马克-安托万·马修,法国文艺漫画编剧、绘画师和展览创意领域专家。代表作有《方向》《梦之囚徒》等。 西里尔·佩德罗萨,法国漫画家,代表作有《春分秋分》。 杰西·鲍尔,美国小说家和诗人,作品以简洁的风格而著称,代表作有《自杀式疗愈》《不语》等。 程抱一,法籍华裔诗人、作家、翻译家、艺术批评家,法兰西学院院士。 威尔·艾斯纳,美国著名漫画家、编剧、企业家。被誉为“美国动漫教父”。 他是视觉文学(Graphic Novel)的创始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动漫界奖项——艾斯纳奖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墨比斯,法国漫画家、艺术家、作家与设计师,被认为是继《丁丁历险记》作者埃尔热之后最重要的欧洲漫画家之一。曾参与包括《沙丘》《异形》《第五元素》《银翼杀手》在内的电影的幕后制作。代表作有《蓝莓上尉》《印卡石》《阿扎克》等。 菲利普·德吕耶,法国科幻漫画家,著名科幻漫画杂志《金属狂啸》联合创始人,影响与启迪无数后辈漫画家,杂志为《星球大战》《爱,死亡和机器人》的灵感来源。代表作有《宇宙行者斯隆》等。 郑振铎,中国现代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文物收藏家、考古学家。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文学大纲》等。 丰子恺,中国现代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漫画家。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及散文而著名,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代表作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等。 李昆武,漫画家、春城晚报资深美术编辑。凭借《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全三册)漫画三部曲入围法国安古兰大奖。 埃曼努埃尔·吉贝尔,法国漫画家,曾获2020年安古兰城市大奖(终身成就奖)。代表作有《阿兰的战争》《摄影师》等。 克里斯多夫·夏布特,法国漫画家,代表作《灯塔》《树下长椅》等。 尤安·史法,法国漫画家,代表作《拉比的猫》、《黑色橄榄》等。 利雅得·萨杜夫,法国漫画家,最代表作有自传体图像小说《未来的阿拉伯人》。 【书籍】 《蓬蓬变成了一只猫》《相反的人》《旧漫画(Until 2022)》陆冉 《局外人》【法】雅克·费朗代 / 【法】阿尔贝·加缪 原作 《追寻逝去的时光》【法】 斯泰凡·厄埃 编绘 / 【法】 马塞尔·普鲁斯特 原作 《氯的滋味》 【法】巴斯蒂安·维韦斯 《丁丁历险记》【比】埃尔热 《与神的契约》【法】威尔·艾斯纳 《小说稗类》张大春 《七海游侠》【法】雨果·普拉特 / 乌戈·普拉特 《这里》【法】 理查德·麦奎尔 《悬停的爱》【法】马里翁·法约勒 《阿兰的战争》【法】埃曼努埃尔·吉贝尔 《智者星球》【法】朱勒 编绘 / 夏尔·佩潘 编 《小王子》【法】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我在伊朗长大》【伊朗】玛赞·莎塔碧 《从小李到老李》李昆武 / 【法】欧励行 《切尔诺贝利之春》【法】艾玛纽埃尔·勒巴热 《蓝色小药丸》【瑞士】弗雷德里克·佩特斯 《消失的塞布丽娜》【美】尼克·德纳索 《海边的露露》【法】艾蒂安·达沃多 《漫长的夏天》【法】菲利普·斯瓜佐尼 《秘密花园 : 一本探索奇境的手绘涂色书》【英】乔汉娜·贝斯福 《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树 《我和爸爸 : 一个真实故事》misaki636 《漫符图谱》【日】 河野史代 《遗产》【以】 露图·莫丹 《暗处的女儿》【意】埃莱娜·费兰特 《缅甸小日子》《第111天:人质手记》SHENZHEN 【加】盖·德利斯勒 《猫眼》【法】 墨比斯 绘 / 【法】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 编 《拉比的猫》【法】 尤安·史法 《未来的阿拉伯人》【法】 利雅得·萨杜夫 【播客】 [欧美漫画产业的脉络与研究者们的视角 | 漫编室播客Vol.028](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3aef141ea625533ce943ea1) 【文章】 [我更愿意说“图像文学”|专访图像小说节推广大使马克-安托万·马修 Interview|Marc-Antoine Mathieu](https://mp.weixin.qq.com/s/ARH4vKEUkLst4ejX6X9tFg) 【影视】 《美国狙击手》《裸女露露》《女儿国的杰基》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Viann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崔崔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本期岛上主播:钟娜 前不久的5月13日,加拿大小说家艾丽丝·门罗在疗养院逝世,享年92岁。这位曾经形容自己为“B-级家庭主妇”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厨房写作、在孕期写作、在孩子们午睡的间隙写作,一生共出版了14部短篇小说集。 本期跳岛,主播钟娜请来新朋友小说家张天翼,和老朋友文学评论家、大学教师张秋子上岛,共赴这场“门罗故事会”,一起聊聊门罗笔下的酸涩、刺痛和沉重,也分享自己初遇门罗,并最终在她的笔下看见自己的一个个瞬间。 门罗曾总结自己的写作说:“我一生都在写个人故事”。这些个人故事大多发生在小镇,主角常常是那些“角落的女性”,在感情的困惑、日常的烦恼里,门罗写她们从包里掏出一颗酸苹果、写她们咽下一口冷馅饼、写她们在风雨中躲进荨麻丛,写她们告别天真,迎接长大的错愕,写她们离婚又结婚,写她们的经血和堕胎。在这样一个个生死爱欲的瞬间中,试探着生命的失落与遗憾。 但愿这一个个故事,会如小小鱼钩,将你轻轻勾住。也请记住,阅读门罗的窍门是享受混沌,不去追问,只静待生活的反应——正如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所言:“你迟早会在其中一个故事里,与自己面对面相遇。” 【时间轴】 01:22 初遇门罗的故事:“我是后来才找到阅读她的诀窍” 06:50 酸苹果的故事:还能被刺痛,就还有生活下去的希望 19:25 荨麻的故事:托尔斯泰和门罗为何都让爱情萌发在荨麻地里? 24:49 澡堂拖鞋的故事:门罗如何以瞬间的感官体验锚定生活? 33:42 冷馅饼的故事:“关于爱情什么也没有变”......吗? 40:38 红裙子的故事:门罗如何操纵时间和空间? 48:44 老马的故事:“爸爸永远宽恕了我,也永远放弃了我。” 54:28 门罗自己的故事:女作家的生活给我们的启示 65:07 纸巾与望远镜的故事:有时我痛恨自己这样理解你 75:42 “过一种不需要虚伪、不剥夺自我和不感到羞耻的生活”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物 艾丽丝·门罗(1931-2024):加拿大短篇小说作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安大略省,著有《逃离》《亲爱的生活》等,作品以简洁而深刻的描写见长,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契诃夫(1860-1904):俄罗斯著名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生于一个农奴后裔家庭,著有经典剧作《樱桃园》《三姐妹》《海鸥》等,以及众多短篇小说,被誉为现代短篇小说和戏剧大师。 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等小说,其作品以简洁的文风和硬汉形象著称。 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作家、诗人和图书馆员,生于一个具有英格兰血统的家庭,著有《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等,作品充满哲学和幻想元素。 上野千鹤子(1948-):日本社会学家和女性主义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著有《女人这东西》《单身时代》等,积极参与女性权益和社会问题的讨论。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生于贵族家庭,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匠。 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包括《愤怒的葡萄》《人鼠之间》《珍珠》,其作品常描绘美国社会底层的生活。 托妮·莫里森(1931-2019):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一个非裔美国人家庭,著有《宠儿》《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等,作品深刻探讨种族和身份问题。 福楼拜(1821-1880):法国小说家,代表作《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萨朗波》,以其精细的写作风格和对现实的逼真描绘闻名。 书籍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拨动》《激情》《荨麻》《浮桥》《好女人的爱情》《逃离》《阿蒙森》《快乐影子之舞》《男孩子与女孩子》《孩子们留下》《红裙子》[加] 艾丽丝·门罗 《复活》[俄]托尔斯泰 《胡笳十八拍》蔡文姬 《人鼠之间》[美] 约翰·斯坦贝克 《永别了,武器》《白象似的群山》《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美] 欧内斯特·海明威 《月亮与六便士》[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包法利夫人》[法] 福楼拜 《丛林中的野兽》[美]亨利·詹姆斯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李小马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茄汁鱼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公众号:跳岛FM Talking Literature 跳到更多:即刻|微博|豆瓣|小红书
本期岛上主播:宝婷 “一个男孩跳什么芭蕾?” “什么钢管舞,你跳这样的舞你爸妈知道吗?” 舞蹈是基于身体的艺术,而身体又是性别气质最直接的展演。每每谈起舞蹈,总免不了与最赤裸的性别刻板印象短兵相接。 本期跳岛FM,热爱钢管舞与heels的宝婷,邀请了古典芭蕾的长期学习者端木异,一起将目光转回被经年累月的练习所规训的身体:存在“完美”的舞者身材吗?舞蹈如何帮助我们重新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肉体? 从身体文化出发,我们也聊到近年来舞蹈界突破传统二元性别气质的种种实践。从《天鹅湖》等经典芭蕾剧目的改编到将性别魅力发挥到极致的舞厅文化,无数舞者都在以肉身吸纳、转化、甚至对抗固有的审美标准。正如编舞家林怀民所言,纸包不住火,个体的闪光终究会超越僵化的凝视。身体与心,皆为表达。在这个吵闹的世界里,不如跳舞。 【本期嘉宾】 端木异,社会文化议题写作者,古典芭蕾长期学习者,也曾练习过足球、拳击、格斗等运动。微博@端木异,豆瓣@小波福娃。 【本期主播】 宝婷,《不可理论》播客主理人,自由作者。(豆瓣和微博ID:tifanie) 【时间轴】 01:28 从足球到瑜伽,从拳击到芭蕾:端木异的运动之路 04:42 拳击的历史和拳手文化中的厌女传统 09:45 “女性打拳击本身就是一种女性主义行为” 13:14 买“原味”,编黄谣:一个舞者要经历多少种性骚扰? 18:20 跳有性暗示动作的舞就是不女权吗? 24:00 既是女权主义者又是女拳师的Rene Denfeld 25:36 舞蹈界打破传统二元性别气质的实践 27:06 看懂舞蹈的过程,也应该是破除身材羞辱的过程 34:39 古典芭蕾的训练是一种全方位的身体规训 36:30 独属于舞者的“狂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41:43 端木异分享自己喜爱的芭蕾舞剧目 43:58 “《吉赛尔》是我找到的最接近#Metoo的故事” 47:09 如何看待专业舞蹈界选拔的残酷性? 50:22 “运动是一种和世界的关系,运动是文本的朗诵者” 【节目中提到的名词】 【人物】 龙达·珍·鲁西,美国职业摔角选手、女演员、作家、前综合格斗家和柔道运动员。UFC首位女子冠军,个人职业生涯以12胜纪录傲视所有女性选手,被称为“十字固女王"。 达拉斯·马洛伊,美国拳击手。曾因身为女性而被美国拳击协会拒绝参加拳击比赛,因此她提起诉讼,最后美国拳击协会于1993年解除了对女子拳击业余比赛的禁令。 勒内·登费尔德,美国作家,第一位获得美国中西部最高规格业余拳击比赛金手套拳击锦标赛的女性。 佩奇·范赞特,美国前UFC拳击手、职业摔跤手、作家、模特。 林怀民,台湾编舞家及作家,为现代舞职业舞团云门舞集创办人,自该团创立后长期担任艺术总监直至退休。 玛莎·C·努斯鲍姆,美国著名哲学家,以其在政治与道德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女性主义哲学等方面的工作而闻名。 琼安·露丝·贝德尔·金斯伯格,美国法学家,曾获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直至其去世,她是继桑德拉·戴·奥康纳之后最高法院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也是首位美国犹太裔女性大法官。 勒罗伊·莫加特,南非古典芭蕾舞者,在瑞士著名的洛桑舞蹈比赛中获得了观众选择奖。 【书籍】 Body & Soul:Notebooks of an Apprentice Boxer by Loïc Wacquant Ballet Across Borders by Helena Wulff Kill the Body, the Head will Fall by Rene Denfeld 《叠韵:让边界消失,一场哲学家与舞蹈家的思辨之旅》【法】让-吕克·南希/【法】玛蒂尔德·莫尼耶 《随巴黎起舞》【爱尔兰】科伦·麦凯恩 《高处眼亮》林怀民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Viann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崔崔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本期潜水员:于是 “一旦自诩为中产阶级的人们也得在普遍的脆弱状态下生活,情势就开始倒转。” 最近引入国内的新书《我们从未中产过》将中产阶级形容为一群在劳动与资本之间左右为难的人。他们是拥有一点小钱的打工人,忙于内卷,以至于无暇顾及和反抗共同受到的剥削。然而随着财产的价值不再稳定,未来的承诺开始坍塌,越来越多人从“中产陷阱”中惊醒,主动选择消费降级。逃离大城市996的职场生活,回到小地方躺平,成为了一种新的寄托。 究竟是什么让人想逃?又该逃向何处?今天的乡村,真能托起“向往的生活”吗?脱离了“打工人”的身份,我们就真的可以享受完全无所事事的生活吗? 本期自由潜水,跳岛主播于是找来两位“不曾中产过”的新人作家,一起聊聊消费降级时代的写作。 周慧辞职后来到黄金时代的深圳洞背村,和翻译家黄灿然做着邻居。一直以来在公众号记录生活的她,不久前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远子在黄冈长大,总在午夜梦回时重温高考数学的阴影。一路试图逃离“北上广”的他在小说里痛陈:“年轻人在城市和乡村都没有退路。” 在主播于是看来,周慧和远子用他们各自的笔调和生活共同记录着近年来迷雾一般蔓延的悲观心绪。为什么奋力一生“上岸”,却还是很难过上正直而诚实的生活?是知识辜负了我们,还是我们误解了时代? 【本期潜水员】 周慧,四十岁辞职,居深圳东部村庄,十年无业年收入三位数,从小到大都学渣,躺平鼻祖,读书慢,写字慢。 远子,作家,译者,高校教师。著有小说集《白日漫游》《光从哪里来》,诗集《室内流亡》等。 于是,作家,译者。译有斯蒂芬·金、丹·布朗、珍妮特·温特森、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等作家的作品。著有《查无此人》《你我好时光》等。 【时间轴】 01:39 周慧的写作历程:从摸鱼到公众号到成书 06:21 远子:从北京逃到深圳,又被“搞钱”的势头吓跑 09:53 作为生活方式的“穷”和作为生活状态的“穷”是两回事 18:39 远子小说中对社会结构性压迫的批判意识 21:55 散文与小说,都是在写作中虚构另一个自己 26:12 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们,都是为何离开? 33:08 回不去的家乡:为什么乡村的精神生活是断裂的? 37:07 高考、健身、健康饮食……我们已太习惯投资自己 46:10 劝人保持清贫,到底是祝福还是诅咒? 56:53 周慧和远子顺藤摸瓜的阅读史 60:33 自由的重负:不上班就失去了蹉跎的借口 68:17 更接近时代的乡野写作:我们粗糙、琐碎的生活啊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物】 孙文波(1956-):四川成都人,当代诗人,巴蜀五君子之一。是中国少有几位从八十年代开始写诗到2000年后仍然保持旺盛创作力的实力诗人之一,对年轻一代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灿然(1963-):福建泉州人,当代诗人。曾于香港大公报任职国际版翻译工作。当过工人,辍学六年后考上大学,由一个不懂26个字母的工厂青年,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翻译家之一。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1944-2001):德国作家与学者,在二战的阴影下长大成人。《眩晕》是塞巴尔德的第一部小说作品,问世于1990年,语言简朴、优雅,被称为“文学类型的杂烩”。 安妮·埃尔诺(1940-)是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过童年。202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露易丝·格丽克(1943-2023):美国桂冠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至今著有十二本诗集和一本诗随笔集。 伊丽莎白·毕肖普(1911-1979):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之一,毕肖普立足于美国诗歌的传统,更清晰地表达了一种个人化的修辞立场。她的诗富有想像力和音乐节奏,并借助语言的精确表达和形式的完美,把道德寓意和新思想结合起来,表达了坚持正义的信心和诗人的责任感。 爱丽丝·门罗(1931-2024):加拿大女作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1968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并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后来共创作了14部作品并多次获奖。20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V·S·奈保尔(1932-2018):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50年代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开始出版文学作品。著有《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大河湾》和“印度三部曲”“美洲三部曲”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米兰·昆德拉(1929-2023):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主要作品有《小说的艺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为美国文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在其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作了19部长篇小说、125篇短篇小说、20部电影剧本、一部戏剧,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是其中的代表。 罗贝托·波拉尼奥·阿巴洛斯:(1953-2003):智利著名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有《荒野侦探》,《2666》 1999年他因小说《荒野侦探》获得了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并在2008年因他的著名小说《2666》被授予美国书评人协会小说奖。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犹太裔作家,中短篇小说巨匠,擅长人物的心理分析,也著有多篇名人传记。 王小波(1952-1997):祖籍四川渠县,出生于北京。年轻时在云南农场当过知青,插过队,做过工人、老师。1978年至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84年前往美国留学。1988年获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后开始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北京。 王道乾(1921-1993):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文艺理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绍兴人。1945年毕业于昆明中法大学法国文学系,获学士学位。1947年赴法国公费留学,在巴黎索邦大学文学院攻读法国文学。 伊塔罗·卡尔维诺(1923-1985):生于古巴哈瓦那,意大利作家。他的奇特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1903-1987):法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女学者,法兰西学院成立三百我年来第一位女院士,16岁即以长诗《幻想园》崭露头角。在半个我世纪的时间里,她洲历了欧美多国,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剧本、长篇小说、散文和论文,订作品有回忆录《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小说《哈德良回忆录》、《苦炼》、《一弹解千愁》、《安娜姐姐》;诗歌《火》;文论《时间,这永恒的雕刻家》等。曾以《哈德良回忆录》和《苦炼》获费米娜奖。 李文俊(1930-2023):祖籍广东中山,生于上海,翻译家,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 村上春树(1949-):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热爱音乐。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畅销四百万册,广泛引起“村上现象”。村上春树作品的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基调轻盈,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 安妮宝贝(1974-):本名励婕,出生于浙江宁波,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家、散文家和杂志编辑。 2014年6月16日,安妮宝贝在新浪微博上宣布改笔名为“庆山”。 【书籍】 《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周慧 《白日漫游》《光从哪里来》远子 《荒野侦探》[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喧哗与骚动》[美] 威廉·福克纳 《我们从未中产过》[以]豪道斯·魏斯 《挪威的森林》[日] 村上春树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李小马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茄汁鱼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本期岛上主播:柏琳 抢男人、扯头花,影视剧中的女性似乎难逃“雌竞”剧本。近期大热的台剧《不够善良的我们》中,两位女主角也以"假想敌"的身份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影子。我们对女性友谊的想象是否过于狭隘?扔掉"雌竞"剧本,女性究竟可以因何而凝聚? 本期「独上阁楼」专栏,柏琳邀请了复旦中文系的张怡微。她们将以剧作《不够善良的我们》为起点,从女性与创作者的角度探寻女性友谊的本质,讨论现代女性面对"独立"议题时的困境与希望。 男欢女爱,蜚短流长,历史上的女性曾被圈禁在世俗的故事里,不被允许接近精神与灵魂。事业、家庭、情绪、欲望,追求独立的现代女性又在面临无数字眼与诘问。女性的生命状态只取决于情感状态吗?谈论情绪是女性的"作"在作祟吗?单身女性注定落入悲剧结局吗?但他人终究不是培育自我的沃土,找到自己才是一切的根基。现实或许布满荆棘,但我们总会握住彼此的双手,在名为"女性"的岛屿上共同孕育新的意义。 【本期嘉宾】 张怡微,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创意写作专业硕士导师。 【本期主播】 柏琳,独立记者,作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巴尔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著有《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 【时间轴】 05:10《不够善良的我们》为何依然没能摆脱"雌竞"剧本? 15:13《我的天才女友》《七月与安生》……为什么女性的友谊故事总是“双生花”? 27:58 从文学叙事的角度来看,友谊的本质是什么? 32:21 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友谊更加侧重世俗之爱吗? 40:48 Rebecca之死:不愿见到单身女性结局凄惨,是偏见还是恐惧? 46:35 “觉得60岁就要完蛋,是人非常年轻时才会有的想法” 54:38 不是男性不擅长处理情绪问题,而是男女都缺乏情感教育 01:03:12 现代女性这么累,是因为欲望过剩吗? 01:06:23 大结局的另一种理解:Rebecca这个人可能是简庆芬的幻觉 01:13:35 不做某人的"白月光" ,女性该如何找回自我的主体性?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名 玛丽·伊迪丝·达勒姆(1863 - 1944),英国人类学家、旅行作家,以书写20 世纪初阿尔巴尼亚生活而闻名。她对阿尔巴尼亚地区的关切为她赢得了当地人的拥护,被称为"高地女王"。S.A.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著有《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等。20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阿莫斯·奥兹,以色列作家。著有《何去何从》、《我的米海尔》、《了解女人》等十余部长篇小说和多种中短篇小说集、杂文随笔集、儿童文学作品等。被誉为当今以色列最优秀的作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希伯来语作家。 彼得·汉德克,奥地利作家、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代表作包括话剧《冒犯观众》、小说《守门员的焦虑》和维姆·文德斯电影《歧路》、《柏林苍穹下》的剧本。201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孙英刚,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撰有《隋唐长安的王府与王宅》《想象中的真实:隋唐长安的冥界信仰和城市空间》《唐前期宫廷革命研究》《长安与荆州之间:唐中宗与佛教》等一系列有关隋唐论著。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律师、作家、雄辩家。曾担任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同时,因为其演说和文学作品,被广泛地认为是古罗马最伟大的演说家和最具影响力的散文作家之一。 伊壁鸠鲁,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他的学说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 米歇尔·德·蒙田,法国哲学家,活跃于北方文艺复兴时期,以《随笔集》三卷留名后世,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C·S·刘易斯,威尔士裔英国知名作家及护教家,以儿童文学作品《纳尼亚传奇》而闻名于世,此外还有神学论文、中世纪文学研究等诸多著作。代表作《卡斯坦王子》《黎明踏浪号》《魔椅》等。 书籍 《流金岁月》亦舒 《七月与安生》安妮宝贝 《那不勒斯四部曲》【意】埃莱娜·费兰特 《闺蜜:观看女性友谊的历史》【美】玛丽莲 · 亚隆【美】特蕾莎·多诺万·布朗 《男士交谈:建构男性气质的话语》《女士交谈:建构女性友谊的话语》【英】詹尼弗·柯茨 《论友谊》【罗马】西塞罗 《蛇头:一段唐人街地下世界和美国梦的传奇故事》【美】帕特里克•拉登•基夫 《今夜星光灿烂》王安忆 《尼各马可伦理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友爱的政治学》【法】德里达 《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柏琳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变形记》【奥】弗朗茨·卡夫卡 文章 《凝聚的渴望——从女性友谊的书写谈起》张怡微 《王六郎》蒲松龄 影视 《不够善良的我们》《周处除三害》《春夜》《心灵猎人》《真探》《流金岁月》《七月与安生》《我的天才女友》《两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她比烟花寂寞》《大明王朝1566》《教父》《幸福生活在招手》《全职》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Viann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崔崔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本期岛上主播:宝婷 “如果一切终将走向毁灭,那创造又有什么价值?过去了意味着什么?如同一切从的未发生,这两者又有什么不同?” 这是话剧版《浮士德》结尾魔鬼墨菲斯特的一段台词——这一版正在全国巡演中的《浮士德》由世界戏剧大师里马斯·图米纳斯担任戏剧构作,将歌德的万行诗剧长卷化为三小时的舞台享受。 本期跳岛FM,主播宝婷请来在饰演剧中魔鬼墨菲斯特一角的演员尹昉和哲学教授余明锋,一起走进这部“名著中的名著”,聊聊话剧《浮士德》(2023版)的戏内戏外。 今天的世界离歌德已然很远,但浮士德博士与魔鬼的交易仍旧是从未过时的现代性寓言:人的欲望是什么,打开人欲望之壑,我们能不能得到满足? 让我们一起跟随浮士德和墨菲斯特的游历,走出书斋,从小世界走向大世界,在这部“宇宙大戏”中寻找经典“浮士德式”疑问的解:“若赢了整个世界却赔上了灵魂,又有何益处呢?” 【本期嘉宾】 尹昉,演员、舞蹈艺术家,代表作电影《红海行动》《一点就到家》《温柔壳》等,电视剧《新世界》《天下长河》等,话剧《浮士德》等,编舞作品《熵》等。 余明锋,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政治哲学和艺术哲学。 【本期主持】 宝婷,《不可理论》播客主理人,自由作者。(豆瓣和微博ID:tifanie) 【时间轴】 02:39 余明锋谈新版《浮士德》观后感:剧场的力量,让人跳上酒桌 04:20 阅读《浮士德》与观看《浮士德》的不同 07:32 《浮士德》作者歌德的传奇一生 07:52 《浮士德》的现代性解读:智能手机就是我们今天的魔鬼契约 11:59 《浮士德》的核心动力:“人的欲望在追求什么” 15:00 尹昉如何想象和演绎多变的魔鬼墨菲斯特 19:28 舞者出身的尹昉如何在墨菲斯特上“内化”肢体行动 21:09 尹昉和图米纳斯导演相处的体验:“戏剧就是一个节日” 32:28 剧终魔鬼的叹息,也是导演对世界的慨叹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物】 里马斯·图米纳斯(1952-2024): 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外籍国立剧院艺术总监,将瓦赫坦戈夫剧院发展为莫斯科最受欢迎的剧院,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大声誉。他也曾多次获得俄罗斯戏剧最高奖,并曾接受俄罗斯艺术学会委员会授予的国家奖章,因其“为俄罗斯戏剧艺术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1749-1832):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法兰克福,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为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戏剧、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一名伟大的德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 王砚辉(1970-):云南昆明人,中国大陆演员。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曾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现任职于云南省话剧团。在2023版话剧《浮士德》中饰演浮士德博士。 尹铸胜 (1965-):陕西西安人,中国影视一级演员、话剧演员。在2019年版话剧《浮士德》中饰演浮士德博士。 廖凡(1974-):中国男演员,199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入围第45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2014年凭借《白日焰火》入围第51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同年凭借《白日焰火》夺得第64届柏林影展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是首位华人柏林影帝。在2019年版话剧《浮士德》中饰演魔鬼墨菲斯特。 雷婷: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本科。中国国家话剧院编剧。话剧《浮士德》出品人、制作人。 理查德·瓦格纳(1813-1833):出生于德国莱比锡,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指挥家。 【书籍】 《浮士德》[德] 歌德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李小马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茄汁鱼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要是我死了,你就吃了我,当作我在人世间做的最后的施舍。” 这是电影《雪豹》中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台词。仿佛阴郁的预言,去年五月,这部作品的导演万玛才旦猝然离世。这位从文学系转行的电影人有着很多头衔:“藏地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中国百年影史藏族母语电影的开创者......而用万玛才旦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写小说、拍电影,讲故事的人。 最近,《雪豹》走入院线公映,万玛才旦的遗作小说集《松木的清香》和翻译作品《如意故事集》也即将出版。本期「乒乓台」,于是和竞菲从《雪豹》观后感谈起,与我们共同回顾万玛才旦留下的那些未完待续的故事。 正如阿乙在《如意故事集》的推荐语里所说:“故事就像星星。星星可能已损毁,但它发出的光还在到达我们的路途上。”或许,万玛才旦所做的一直是在不同的世界观之间转译的工作。在他的文字和镜头中,藏地终于得以挣脱被景观化的猎奇书写,回到在地者那些真实的生活细节——男与女、人与豹、种羊与iPhone手机和谐共处;跳出二元对立的僵化框架,万玛才旦寻找的,是现代人共同的母题。 【本局单打选手】 于是,作家,译者。译有斯蒂芬·金、丹·布朗、珍妮特·温特森、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等作家的作品。著有《查无此人》《你我好时光》等。 竞菲,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高级讲师,电影史研究者。 【本期书影】 《如意故事集》 编译:万玛才旦 《雪豹》 导演:万玛才旦 上映时间:2024-04-03(中国大陆) / 2023-09-06(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本局精彩回合】 02:28 万玛才旦电影遗作《雪豹》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04:36 传统与现代的对峙是万玛才旦创作中一贯的主题 07:26 作为译者的万玛才旦和他的藏地版“一千零一夜” 12:36 《我是一只种羊》《老狗》:万玛才旦作品中的动物视角 22:20 中国电影史中的藏地题材电影 32:22 “万玛才旦的语言,是对当代写作过于修饰性的一种反拨” 39:09 藏地“新浪潮”的浪还能更大一点吗? 42:34 万玛才旦对现代性的批评是在二元对立的框架之外的 51:54 为什么有人评价万玛才旦是中国的阿巴斯? 58:12 推荐环节:《樱桃的滋味》&《雪豹,或最后的诗篇》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名 金巴(1985-):藏族新生代电影演员、诗人,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厄休拉·勒古恩(1929-2018):美国科幻、奇幻与女性主义与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家。 德格才让(不详): 藏族,来自安多藏区 。先后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系。 独立电影人、电影录音师、作曲、编导。 江洋才让(1970-):男,藏族。青海作协理事。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班。 久美成列(1997-):中国内地导演、编剧,2021年,执导悬疑警匪电影《一个和四个》,万玛才旦之子。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1940-2016):生于德黑兰,是伊朗革命后最有影响力和最引起争论的电影导演、编剧和制作人之一,也是过去20年国际上最著名的伊朗导演之一。 陈丹青(1953-):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田壮壮(1952-):中国著名男导演。北京人,是著名电影演员于蓝和田方的儿子。1978年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与陈凯歌、张艺谋等人是同学,是第五代导演之一。 吴天明(1939-2014):自学成才的导演。1979年与滕文骥联合执导《生活的颤音》崛起影坛,独立执导《没有航标的河流》而受人注目。《人生》是他的代表作,《老井》、《变脸》成就了他艺术创作的高峰。 顾长卫(1957-):中国内地电影导演、摄影师。 侯孝贤(1947-):台湾电影导演。父亲原本为当地的教育科长,1948年全家移民到台湾,属外省籍客家人。侯孝贤喜爱使用长镜头、空镜头与固定镜位,让人物直接在镜头中说故事,是他电影的一大特色。 杨庆祥(1980-):原籍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现居北京。诗人、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松太加(1974-):生于安多藏区,著名藏族导演、电影摄影师,编剧。曾以美术和摄影身份参与拍摄《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老狗》等获奖影片。 东主才朗(1983-):青海贵德人,制片管理、演员。 小津安二郎(1903-1963):生于东京都深川。早期他广泛的拍摄各类影片,其中又以青春喜剧类居多。战后则主力于以一般庶民日常生活为主的小市民电影,尤其以《晚春》、《东京物语》为他一生中的代表作。 ·书籍 《乌金的牙齿》《故事只讲了一半》《松木的清香》《如意故事集》万玛才旦 《雪豹,或最后的诗篇》江洋才让 ·影视 《静静的嘛呢石》《气球》《老狗》《寻找智美更登》《塔洛》万玛才旦 《旺扎的雨靴》拉华加 《樱桃的滋味》《如沐爱河》《合法副本》[伊]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盗马贼》田壮壮 《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张杨 《阿拉姜色》松太加 《独生子》[日]小津安二郎 【出品人】蔡欣 【节目编辑】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李小马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制作】茄汁鱼 【音乐】Ray ZHAO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眺望当下的世界,伊以两国乱局再启,俄乌之间战火未熄,地区之间的高墙正在重新矗立,当分裂成为一种常态,边界是否仍有消融的可能? 身为写作者的柏琳,用新作《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给出了自己的回应。本期「独上阁楼」,她将与北京大学历史系的罗新教授一起,从这部作品出发重新审视巴尔干地区及其背后世界性的分裂问题,并且讨论如何通过非虚构写作探寻观念的边界,找到指向未来的答案。 事实上,20年前解体的南斯拉夫,早已消失在了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在当下的语境里谈论巴尔干地区,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历史的猎猎回音里,当下的写作者可以给出哪些新的答案?边界的诱惑既是外部世界对城内人的致命吸引,也是筑城者对构建壁垒的强烈欲望,而当我们书写边界,便是从底部扣问高墙存在的原因。罗新教授对历史写作的认知也提示着我们,没有人有权垄断历史,非虚构写作本身便是一种观念的反叛。只是在此过程中,我们仍需警惕书写的边界,在宏大的观念与具体的个人之间找到执笔的平衡。 【本期嘉宾】 罗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著有《漫长的余生》《从大都到上都》《有所不为的反叛者》等。 【本期主播】 柏琳,独立记者,作家,北京外国语大学巴尔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著有《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 【时间轴】 02:53《边界的诱惑》该如何分类?旅行文学or社会纪实? 10:10 中国人对南斯拉夫的两种印象:中年人怀旧,年轻人猎奇 18:30 边界的诱惑:被关住的人想翻墙,关人的人却总想把墙筑得更高 23:24 火药桶,血与蜜之地……“巴尔干”为什么总是一个贬义词? 26:17 作为东西方之间桥梁的巴尔干,和巴尔干内部各种各样的桥梁 33:35 前南地区的教训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 40:19 关注远方时,如何把握共情的边界?什么是“不对称的共情”? 46:09 我们为什么应当警惕“斯拉夫精神”等类似表达? 01:01:57 民族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吗?为什么说民族感情是政治教育的产物? 01:11:23 要做一个“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有哪些事不可为? 01:17:22 岛屿空间介绍:泉州芥子书屋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名 玛丽·伊迪丝·达勒姆(1863 - 1944),英国人类学家、旅行作家,以书写20 世纪初阿尔巴尼亚生活而闻名。她对阿尔巴尼亚地区的关切为她赢得了当地人的拥护,被称为"高地女王"。 埃斯库罗斯(前525年 - 前456年),古希腊悲剧诗人,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并列为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的美誉。 书籍 《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柏琳 《从大都到上都:从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漫长的余生:一位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批判、怀疑与想象力》罗新 《黑羊与灰鹰》【英】丽贝卡·韦斯特 《边境:行至欧洲边缘》【保】卡帕卡·卡萨波娃 《反潮流》【英】以赛亚·伯林 影视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 词汇 Balkanisation / Balkanlization(巴尔干化):一个常带有贬义的地缘政治学术语,可以被定义为:一个较大的国家或地区分裂成较小的国家或地区的过程,这些国家或地区关系紧张甚至处于敌对状态。 Jugonostalgija(南斯拉夫怀旧/南斯拉夫情结):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大部分存在于前南斯拉夫。它指的是对过去分裂的南斯拉夫的一种情感渴望、对战争的悲伤以及再次团结的期望。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Viann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崔崔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自从伯格曼以《婚姻场景》为家庭情感剧写下原点,大银幕小荧幕上的婚姻故事就似乎再没有脱离背叛、指认、怨怼和彼此折磨的晦暗主题。 乍看之下,去年的戛纳金棕榈奖获奖影片《坠落的审判》也是这样一部有情人终成怨偶的悲剧,然而,法国女导演茹斯汀·特里耶想让观众看到的远不止失衡的亲密关系。 2024 年,中法建交 60 周年之际,跳岛FM与法国驻华大使馆共同推出 「法兰西特派!La dépêche française ! 」 特别企划。系列第三期,我们请到了曾在《坠落的审判》中国首映礼上担任翻译的电影学博士 缴蕊,和她聊了聊近年来法国和其他国家的婚姻家庭剧中值得关注的新鲜变化,以及这些变化背后正在撼动的成见与现实。 走进婚姻的女人,只能拥有贤妻和怨妇两种可能的角色吗?除了吵架,我们还能在家庭剧里看什么?大幕落下,没有人的生活经得起审判,但透过镜头,作为观众的我们也在学着用另一种性别的视角,用小孩子的视角——甚至是像《坠落的审判》中那样,用狗狗那无言却宽容的目光来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正如缴蕊在节目中所言,婚姻家庭剧不是听道理的地方,爱的伤口终究需要爱来弥合。 或许我们需要的,并不是那被排除在现实主义之外的“每每相似的幸福”,而正是质疑和反思“美满夫妻”的神话,想象另一种幸福的能力。 【本期嘉宾】 缴蕊,电影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欧洲电影,电影史论,文化研究。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本期主播】 何润哲,跳岛FM策划人,译者。缓慢社会化中。(社交平台ID:烧酒哲)。 广岛乱,跳岛FM策划人,影像创作者,小红书/豆瓣ID:广岛乱。 【时间轴】 01:36 缴蕊分享受邀陪同特里耶导演翻译的经历 04:53 为什么不能说《坠落的审判》是传统家庭模式的"性转版"? 11:53(剧透预警)对电影结局怎么看?自杀,他杀,还是意外? 18:54 婚姻即地狱,原来是因为我们语言不通! 33:36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爱拍"女强男弱"? 36:14 “人夫”的胜利,是英雄主义叙事的破产 47:44 特里耶对伯格曼《婚姻场景》的评价让缴蕊很震惊 53:53 《坠落的审判》让我们重新发现家庭叙事中缺失的儿童视点 62:22 另一位法国导演米娅·汉森-洛夫对“新女性”形象的探索 72:32 婚姻一定如围城吗?有哪些电影里的夫妻值得向往?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名 爱丽丝·门罗(1931-), 加拿大女作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2013年,以“当代短篇小说大师”的成就,成为第一位加拿大籍女性诺贝尔奖得主,也是第13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代表作有《快乐影子之舞》《公开的秘密》等。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 英国作家,被称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代表作有《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自己的房间》等。 朱斯蒂娜·特里耶 (1978-),法国导演、编剧、制片人,代表作有《坠落的审判》《索尔菲雷诺之战》。 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1918-2007),瑞典电影、戏剧、以及歌剧导演。代表作有《第七封印》《野草莓》《假面》《呼喊与细语》和《芬妮和亚历山大》。 陈朗(1981-),耶鲁大学宗教研究系博士,哈佛大学神学院神学研究硕士。2023年,她在丈夫、著名学者徐晓宏逝世后发布了一篇悼文,其中涉及到现代女性婚姻生活中结构性困难的部分引发了广泛共鸣与讨论。 上野千鹤子(1948-)。日本社会学家,著名研究女性解放理论的女性主义者,著有《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等作品。 米娅·汉森-洛夫(1981-),法国新锐派电影导演、编剧与演员,代表作有《爱情未来》《伯格曼岛》等。曾与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有过一段婚姻关系。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1955-):法国90年代新锐派电影导演、编剧,代表作有《双面生活》《私人采购员》《五月之后》等。曾先后与演员张曼玉、导演米娅·汉森-洛夫有过婚姻关系。 米夏埃尔·哈内克(1942-),奥地利著名导演、编剧,代表作有《钢琴教师》《白丝带》《爱》等。 书籍 《斯通纳》[美]约翰·威廉斯 《局外人》[法]阿尔贝·加缪 《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 《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美] 罗伯特·达恩顿 戏剧 《一个夏日》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 影视 《婚姻生活》《婚姻故事》《同义词》《合法副本》《索尔菲雷诺之战》《好久没做》(《LTNS》)《可怜的东西》《史密斯夫妇》《克莱默夫妇》《晒后假日》《偶得回响》《年会不能停》《情深深雨濛濛》《闪灵》《伯格曼岛》《将来的事》《晨光正好》《过往人生》《爱》《火山挚恋》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Viann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茄汁鱼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即将到来的4月4日,是玛格丽特·杜拉斯110周年诞辰。隔了一个世纪的距离,这位传奇女作家却好像永远不会过时。 2024 年,中法建交 60 周年之际,跳岛FM与法国驻华大使馆共同推出「法兰西特派!La dépêche française ! 」特别企划。这一系列的第二期,我们再次请到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一同重温这期试图理解杜拉斯,“生擒”杜拉斯的节目。在这个性冷淡的时代,再读杜拉斯,重新召回迷恋、疯狂和热情。 玛格丽特·杜拉斯用一生体验了所有文艺青年梦寐以求的事业,将勃发的生命力奢侈地灌注到自己的文本和生活中。她忽冷忽热的写作态度、过剩的自我意识让万千读者又爱又恨。我们究竟为何迷恋杜拉斯?她究竟是因疯狂而迷人,还是因足够迷人而有了豁免权? 和不少同代的文艺青年一样,毛尖曾见证了杜拉斯被引进中国后所经历的急速经典化历程。她那肆无忌惮的浪费美学,让一代读者在肉身的痛感和心理的爽感中欲罢不能。在毛尖看来,在商品社会将爱欲降维的年代,杜拉斯重新阐释了“奢侈”的含义。然而,“物质”“情爱”等等小资标签也一度遮蔽了杜拉斯在“外面的世界”留下的足迹。纵览杜拉斯的创作谱系,她始终如地母般关怀着弱势者。人们只看到她以“情人”的名义反复重写人生,却忽视了那一众构成“情人”概念的形象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政治意识造就的厚度和温差。 对杜拉斯而言,“写作”或许是唯一严肃的议题。在冷寂的绝望和沸腾的欲望之间,在写作的暗房中,笔耕不辍,恋爱不止——这是我们永远的杜拉斯。 【本期嘉宾】 毛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著有《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有一只老虎在浴室》《夜短梦长》《一寸灰》《凛冬将至》等二十种。 【本期主播】 柏琳,独立记者,青年作家。著有《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目前正进行巴尔干半岛历史文化的系列写作。 【时间轴】 00:58 在渐冷的时代里,重温永不过时的杜拉斯 04:36 即使会被“烦死”,我们也永远忍不住要去关注杜拉斯 14:23 杜拉斯的“浪费美学”:将商品社会中只能用金钱买到的奢侈感肉身化 19:00 “不把你当外人,但又对你毫不在意”:如何看待杜拉斯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25:12 “杜拉斯可以一代代烦死我们的主要原理是她把‘情人’变成了一种世界观” 34:30 她穷极一生证明了自己就是“大一号的人”,我们也因此必须欣赏她的“疯狂” 40:09 “外面的世界”构成了杜拉斯在私人写作之外的另一面,没有政治感的“情人”不堪一击 48:47 “杜拉斯现象”实际是一种终极革命,她刷新了小说及整个世界 57:38 岛屿空间介绍:昆明·璞玉书店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名 阿兰·维贡德莱(1947-):法国著名传记作家,杜拉斯的生前好友。代表作《杜拉斯传:一个世纪的穿越》。 阿兰·罗伯-格里耶(1922-2008):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小说《橡皮》《窥视者》,电影《欧洲快车》《不朽的女人》。 娜塔莉·萨洛特(1900-1999):法国当代著名的新小说派作家及理论家。代表作有《童年》《天象馆》等。 米歇尔·布托尔(1926-2016):法国新小说派重要代表作家,代表作有《米兰弄堂》《时间表》《变》《程度》等。 劳拉·阿德莱尔(1950-):法国作家、历史学家、记者。代表作有《女性主义伊始》《杜拉斯画传》等。 阿兰·雷奈(1922-2014):法国大师级电影导演,“新浪潮”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夜与雾》《广岛之恋》等。 让-保罗·贝尔蒙多(1933-2021):法国男演员。《精疲力尽》男主角。2016年9月获得第7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埃玛妞·丽娃(1927-2017):法国著名女演员。《广岛之恋》女主角。代表作有《寂寞的心灵》《爱》等。 莫里斯·梅洛-庞蒂(1908-1961):法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知觉现象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有《直觉现象学》《可见与不可见的》。 迪奥尼斯·马斯科罗(1916-1997):杜拉斯的情人之一,被杜拉斯称为“美男子”,也是杜拉斯儿子让·马斯科洛的父亲。 埃德加·莫兰(1921-):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法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法国教育部顾问。代表作有《伦理》《电影或想象的人 : 社会人类学评论》。 让-吕克·戈达尔(1930-2022):法国和瑞士藉导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奠基者之一。代表作有《精疲力尽》《随心所欲》等。 弗朗索瓦·特吕弗(1932-1984):法国导演。代表作有《祖与占》《四百击》《日以继夜》。 虹影(1962-):著名英籍华人作家、诗人,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饥饿的女儿》《K:英国情人》《上海王》。 林白(1958-):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等。 作品 《情人》《广岛之恋》《琴声如诉》《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伊甸影院》《中国北方的情人》《外面的世界》《战时笔记及其他》[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生擒杜拉斯》毛尖 【出品人】蔡欣 【节目编辑】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阁楼客 李小马 【后期制作】KIMIU Viann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玛丽昂
作为202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拒绝每一个既定标签。他深谙后殖民理论,却从不迎合西方对殖民叙事的刻板期待;他书写故乡,却不断质疑着迁徙年代我们对家园的想象;出乎所有人意料获得诺奖,却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笔耕不缀,丝毫不受“诅咒”的影响,甚至刚刚写完了一本书。 2024年3月,古尔纳受邀来到中国。本期节目,跳岛将呈现古尔纳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与著名中国作家、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孙甘露的对谈。 在古尔纳获得诺奖之前,鲜有中国读者听过他的名字,而被问及对中国文学有何印象时,他则坦言“在英国书店庞杂的翻译门类里找到来自中国的文本并不容易”。某种程度上,这次对谈也是两个生生不息的写作传统在“世界文学”版图边缘的一次相遇和对视。 时至今日,当背井离乡成为无数人共享的命运,文学对离散者和异乡人的书写更应该回归他们的复杂世界。一片跨越海洋的碎瓷曾将两个如此不同的文明牵系一处,阅读和写作也会让我们涉足地球另一端、被历史放逐的人生。 📌特别说明:本场对谈以中英双语进行,针对古尔纳的音轨我们为岛民们准备了中文配音版和英文原声版两个版本,请大家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点击下方对应时间轴收听。 【本期嘉宾】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坦桑尼亚裔英国作家,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天堂》《海边》《来世》等。 孙甘露,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著有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呼吸》等。作品曾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等。 【特邀主播】 黄昱宁,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英语文学译者,小说及散文作家。 【时间轴】 (中文配音版) 04:41 今天再回望写作的起点,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 09:04 “当我写作的时候,我从不想象读者” 11:32 “后殖民”标签之外,如何概括古尔纳的创作特色? 17:59 从非洲到英国,古尔纳怎样书写“故乡”? 20:56 莎士比亚&一千零一夜:哪些叙事传统影响了大作家们的写作? 27:15 文学奖是诅咒吗?会让作家“写不出来”吗? 32:50 答读者问:没有“一个”作家能代表复杂的非洲文学和文化 (英语原声版) 41:00 Beginning of the writing career 45:32 “I never imagine the reader.” 48:34 Reading Gurnah’s complexity 54:41 The theme of homeland in Gurnah's writing 57:37 The narrative traditions that have influenced great writers 63:57 Is the Literature Prize a curse? 69:02 Q&A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名 维·苏·奈保尔(1932-2018):英国印度裔作家,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与拉什迪、石黑一雄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代表作有《米格尔街》《河湾》和“印度三部曲”。 书籍 《呼吸》《千里江山图》孙甘露 《赞美沉默》《多蒂》《天堂》《海边》[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阁楼客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现场翻译】董梅 【后期剪辑】KIMIU 【配音】刘照坤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当“丧”成为一种文化,“Emo”成为一种风格,“发疯文学”成为年轻人的解药,精神问题不仅是个人困境,更成为一种社会状况。本期【私人阅读史】,主播方岩邀来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张青。在工作中每天阅读“人”的张医生,也在书影世界里时刻转换医者和学者的视角,反思技术与伦理的边界。 精神症候,也从来不只是纯粹的病理问题,文学影视里反复描绘戏剧化的“失常”,哲学家们不断追问“存在”、解构“疯癫”——推开心理咨询室的门,会有《心灵捕手》里罗宾·威廉姆斯一样的心理咨询师咆哮着喊出大段人生金句吗?走进精神病院,还会有人会像《飞跃疯人院》中的麦克墨菲一样被套上电击仪器,实施“脑前额叶切割术”吗? 在那本被封为精神科医生必读却少有人能真正读懂的《普通精神病理学》里,我们仍能读到雅斯贝尔斯的忠告:“回到体验本身”,关照具体、真实又复杂的人。 【本期嘉宾】 张青,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同济大学哲学博士,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新兴技术在脑科学研究中的伦理治理。 【本期主持】 方岩,文学博士,《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 【时间轴】 03:15《心灵捕手》:“情绪垃圾桶”心理咨询师如何保持职业边界感 13:40 《飞越疯人院》:精神外科的黑暗历史“脑前额叶切割术” 20:04《美丽心灵》:用另一种方式抵达和解 28:50 用脑机接口治抑郁症是在让渡主体性吗? 45:43《普通精神病理学》:通向理解的心理学 51:14 “医生,我到底是精神病还是神经病?” 55:43 技术时代,我们更需要回到体验本身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物 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兹(1874-1955):葡萄牙人,基于脑前叶切除对某些精神病人有效的假说,实施了脑白质切除法,为此获194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约翰·纳什(1928-2015):提出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是著名数学家、经济学家,电影《美丽心灵》男主角原型,主要研究博弈论、微分几何学和偏微分方程,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之一。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1883年-1969):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主要在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及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汉娜·阿伦特(1906-1975):德国犹太人,20世纪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著有《极权主义的起源》。 让-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 《普通精神病理学》《时代的精神状况》《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德] 卡尔·雅斯贝尔斯 《黑暗时代的人们》 [德] 汉娜·阿伦特 电影 《心灵捕手》 《飞越疯人院》 《美丽心灵》 其他 Neuralink:是一家由埃隆·马斯克创立的公司,成立于2016年,研究对象为脑机接口技术。脑机接口就是将极小的电极植入大脑,利用电流让电脑和脑细胞“互动”。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李小马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Viann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我相信,等我们再活上一个世纪……等我们每个人每年都有了五百英镑和自己的房间;等我们习惯于自由无畏地写出心中真实的想法;等我们稍稍逃出了那间共享的起居室……” 这是1928年伍尔夫向剑桥大学的女学生们发表的演讲。距离伍尔夫的“百年之约”还有五年的时间,本期节目,主播肖一之请来了两位老朋友,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许小凡和编辑顾真,以新书《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中文版上市为契机,重新回顾这位女作家的生命轨迹,思考她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 生前和身后,弗吉尼亚·伍尔夫都难以逃脱被符号化的宿命:她是性侵的受害者,是家学深厚的贵妇人,是神经质的现代小说家——是的,她时常生病,但别再说她歇斯底里。受惠于诸多女性文学先辈的她,又成为了后来者难以逾越的高峰和批评的箭靶。 一种纯属于女性的美学是可能的吗?文学究竟要追求怎样的真实?她并未确切地回答这些问题,而只是用潜在的可能性鼓励所有人都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在这个为纪念女性的斗争和成就而设的节日里,跳岛衷心祝愿每一位朋友都能够不被性别和庸常的社会习俗框定,自由地成为未知的自己。也欢迎大家关注跳岛本轮春季招聘,跟我们一起拓展岛屿和生活的边界! 【本期嘉宾】 许小凡,英语文学研究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师。译有《T. S. 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顾真,文学译者,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 【本期主播】 肖一之,文学研究者,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 【时间轴】 01:34 500镑年金与女性写作:有钱才能写or为了钱才要写? 07:03 伍尔夫的“女性问题”:何为女性特质? 11:53 如果多活几十年,伍尔夫的女性主义立场会更激进吗? 15:01 从伍尔夫与亲友的书信昵称看她的文体意识和表演欲 18:20 从弗吉尼亚到伍尔夫:当一位女性主义者走入婚姻 36:43 如何理解代表作《到灯塔去》中的形式探索? 43:05 “走在路上的人都是合起来的书,我们只能看到封面” 47:47 为什么说伍尔夫的很多作品是“维多利亚版《老友记》”? 52:27 批判传统的传记模式,以心灵和情感重溯人生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名 伦纳德·伍尔夫(1880-1969):英国政治理论家、作家、出版商和公务员。 凡妮莎·贝尔(1879-1961):英国著名后印象派画家,弗吉尼亚的姐姐。 莱斯利·史蒂芬(1832-1904):英国作家、批评家、历史学家和传记作者,是《英国人物传记词典》首任主编。是弗吉尼亚·吴尔夫和瓦妮莎·贝尔的父亲。 艾德丽安·里奇(1929-2012) :美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和女性主义者。代表作有《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杰拉尔丁·朱斯伯里(1812-1880):长居于伦敦的英国小说家、书评家和文学家。 简·卡莱尔(1801-1866):苏格兰作家,一生中无正式发表的作品,以书信写作闻名。与朱斯伯里是好友。 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1963):美国自白派诗人的代表,继艾米莉·狄金森和伊丽莎白·毕肖普之后最重要的美国女诗人。代表作有《巨人及其他诗歌》《钟形罩》等。 特德·休斯(1930-1998):英国诗人。代表作有《雨中鹰》《乌鸦之歌》等。 伊莱恩·肖瓦尔特(1941-):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学者。代表作有《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妇女小说家》《女性疾病:妇女、疯狂与英国文化,1830—1980》等。 玛丽安·摩尔(1887-1972):美国著名现代诗人、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有《观察》等。 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1892-1962):英国作家、诗人、园艺家。伍尔夫的同性情人。 鲁珀特·布鲁克(1887-1915):英国诗人。代表作有以一战为题材的组诗《一九一四年》。 书籍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 : 作家的一生》[英] 林德尔·戈登 《依然疯狂》[美]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芭 《英国主要航海、航行、交通和地理发现》[英]理查德·哈克卢伊特 Virginia Woolf by Hermione Lee Virginia Woolf's Nose: Essays on Biography by Hermione Lee 文章 《伍尔夫的鼻子》林晓筱 影视 《时时刻刻》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阁楼客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KIMIU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春节档刚刚过去,由贾玲导演、讲述女拳手脱胎换骨故事的《热辣滚烫》斩获超30亿票房,成了最大赢家。 本期「乒乓台」特别番外节目,竞菲和于是邀来了一位曾在现实生活里经历过“热辣滚烫”的女拳手Daisy。同样曾遭受过体重歧视的她,通过拳击逐渐找到了生活的节奏。等到那个被婚姻磨损的女孩终于再次神采奕奕,朋友夸她太“励志”,她却说,这不是励志,是“恢复出厂设置”。 作为亲历者,Daisy如何看待《热辣滚烫》的诸多本地化处理?台上台下,女拳手的现实处境如何?抛开减肥励志等等噱头,《热辣滚烫》又为何让我们感动呢? 从《洛奇》到《百元之恋》,盘点一圈影史经典拳击片,我们发现每个故事总在借题发挥讲人生。或许正是因为生活的暴力没有规则可言,我们才会被拳台上的搏击吸引:至少在这里,你不用对空气挥拳。即便被打败,也总有下一局重新开始的机会。体育电影能教会我们睁眼面对恐惧的勇气吗?要如何打出K.O关键一拳,为自己赢得“看心情”的权利? 【本局对打选手】 Daisy,TacoTaco主理人,拳击爱好者。 于是,作家,译者。译有斯蒂芬·金、丹·布朗、珍妮特·温特森、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等作家的作品。著有《查无此人》《你我好时光》等。 竞菲,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高级讲师,电影史研究者。 【本期书影】 《热辣滚烫》 导演:贾玲 上映时间: 2024-02-10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百元之恋》 导演:武正晴 上映时间: 2014-10-25(东京电影节)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本局精彩回合】 02:45 学会拒绝,讨好型人格……《热辣滚烫》为何打动我们? 09:09 Daisy经历过的“热辣滚烫”:拳击让我恢复出厂设置 23:56 从“好想赢一次”到“我赢了”:丧丧的《百元之恋》如何本地化? 33:53 《洛奇》《气垫传奇》……:每一部体育电影其实都在讲人生 42:10 生活没有擂台,但“被打败的心情”常常存在 46:25 同是男教练,雷佳音和《百万美元宝贝》里的伊斯特伍德有何不同? 54:30 竞技体育的观赏性:女性拳击不如男性拳击好看吗? 67:53 什么时候开始,对春节档电影的期待只是“乐呵乐呵”了? 【节目中提到的作品】 影片和剧集: 《百万美元宝贝》[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洛奇》[美] 约翰·G·艾维尔森 《弱点》[美] 约翰·李·汉考克 《国王理查德》[美] 雷纳尔多·马库斯·格林 《点石成金》《狐狸猎手》[美] 贝尼特·米勒 《气垫传奇》[美] 本·阿弗莱克 《美国小说》[美] 柯德·杰弗森 《惠子,凝视》[日] 三宅唱 《摔跤吧,爸爸》[印度] 涅提·蒂瓦里 《奈德》[美] 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 / 金国威 人名: 安藤樱(1986-):日本演员,1986年2月18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是著名演员奥田瑛二与安藤和津之女。2006年参演电影《长い散歩》出道,并凭借《爱的曝光》、《健太与纯与加世的国度》获得一系列奖项。 三浦友和(1952-):日本山梨县盐山市出身的日本演员。东京都立日野高等学校卒业,现住在东京都。 妻子是著名日本歌影视明星山口百惠。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1930-):被称为是“城市牛仔”,是美国影坛最受欢迎的硬汉明星。同时他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导演和制片人。1986年他当选为卡梅尔市市长,成为继里根之后又一位电影明星出身的政客。 【出品人】蔡欣 【节目编辑】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李小马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制作】Viann 【音乐】Ray ZHAO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许多女性主义者认为,作为一个固有的女性领域的家已经衰落,而作为一种伦理、一种情感、一种审美和一种公共领域的家则得到了平反。” 春节假期结束,回完老家,跳岛编辑部的几位都对《阿尔戈》里的这段话有了新的体悟。漂泊在大城市、未能置业的我们,如何在春晚小品式的标准家庭图景之外,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本期「自由潜水」闲聊专栏,何润哲和广岛乱再次拉上运营编辑黄鱼和老朋友文化记者栗子,一起聊聊我们对“家”的想象。 去年年底,厌倦了和房东斗智斗勇的栗子开始尝试“沙发客”的生活方式。仔细审视了自己和物品之间的关系,她发现一个20寸的行李箱就能装下必要的生存物资。没有一个固定的家是怎样的体验?孤独的城市里,无产者们可以想象一个公共而非私人的、流动而非资产的家吗? 家是我们在血肉和衣物之外的第三层皮肤,如果它只能通过租赁或购买来得到确认,那么居无定所的我们是否仍然赤裸?当预制菜熄灭了炉灶的明火,宜家统一了地球两端的锅碗瓢盆,我们要到哪里寻找不可复制的生活?当家的商品化越发不可阻挡,或许我们更应该重新思考家务的意义:营造一个家,终究需要双手的温度。 【本期潜水成员】 何润哲,跳岛FM策划人,译者。缓慢社会化中。(社交平台ID:烧酒哲) 广岛乱,跳岛FM策划人,影像创作者,小红书/豆瓣ID:广岛乱。 黄鱼,跳岛FM运营,猫爬架,播客《鱼雷》。 徐鲁青(栗子),记者,街溜子,豆瓣ID:chestnut炸号了 【时间轴】 01:43 老家,是一个爷爷家姥姥家舅舅家……的嵌套系统 08:14 对小空间的偏爱:“阁楼和地窖是庇护梦想的地方” 15:10 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是现代人的篝火晚会 17:46 和陌生人共享沙发:居所一定要和金钱绑定吗? 25:51 租房和搬家会让人开始反思自己和所有物之间的关系 36:43 猫、绿植、灶台……:什么会让你觉得有一个家? 44:58 把家的功能让渡出去:城市客厅、公共钱汤和食阁 53:02 当代家居界“秦始皇”宜家:标准化可复制的家 57:46 她们说家里要有光,于是才有了光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名 黄灿然:著名诗人、翻译家。代表作有《黄灿然的诗》,译有《死亡赋格:保罗·策兰诗精选》《致后代:布莱希特诗选》等。 书籍 《阿尔戈》[美]玛吉·尼尔森 《空间的诗学》[法]加斯东·巴什拉 《写在身体上》[英]珍妮特·温特森 《住宅读本》[日] 中村好文 《东京八平米》[日] 吉井忍 《六论自发性》[美] 詹姆斯·C. 斯科特 《论家用电器》汪民安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美]简·雅各布斯 《非地点:超现代性人类学导论》[法]马克·奥热 影视 Frances Ha LTNS 《漫长的季节》 《寄生虫》 《怪奇物语》 《詩》 《甄嬛传》 歌曲 《喜帖街》 《新的家》 《搬家》
【导语】 本期主播:包慧怡、姜林静、陈杰 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跳岛FM与法国驻华大使馆共同推出「法兰西特派!La dépêche française ! 」特别企划,用6期节目带领中文听众领略法国文学的独特魅力。本期节目是这个系列的第一期。 “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春天向来是属于诗人的季节。在法国,“诗人的春天”这一活动已经举办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本期「沙仑的玫瑰」专栏也将献给诗歌,复旦大学外语学院的三位老师包慧怡、姜林静和陈杰会各自分享一首自己偏爱的新年诗。在这个“五十年不遇”的寒冬,让我们一起用关于新生的诗歌,召唤春天的到来。 1963年2月11日,经历漫长的挣扎,美国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留下一个黑色弹簧活页夹,里面是四十首诗作的手稿。第一个单词是“爱”,最后一个单词是“春天”。 法国诗人兰波则在19岁结束的时刻意识到,埋葬过春天的大地是自己的栖居之所:如果说灵魂指向天空,那么要想“自如地在一个灵魂和一副身体里拥有真实”,就也必须“拥抱粗粝的现实”。 当冬日沉沦,20世纪德国诗人玛丽·路易斯·卡施尼茨用一首短诗迎接春日的复活,“有时我们起来/我们起来复活/日头正中/我们的头发充满活力/我们的皮肤正在呼吸。” 起身,向上——当严冬稀薄的日照投下死的阴影,这是诗人们留给我们的箴言。如果说下坠是肉身必须承受的诅咒,那么每一次起身,就是我们在日常中不断迎来新生的微小尝试。 【客座主播】 包慧怡,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世纪文学博士,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著有《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文集《缮写室》等。 陈杰,索邦大学法语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法语系副教授。著有《十七世纪法国的权力与文学》《法国古典主义诗剧批评本》。 姜林静,海德堡大学德语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德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德语文学中的政治神学,德奥文学与古典音乐的关系。 【时间轴】 点击链接,跳转查看节目中提到的三首诗歌的原文和译文。 02:40《过冬》的创作背景:天才女诗人普拉斯人生的最后几年 12:03 “一切蜜蜂都是女人”:普拉斯诗作中关于蜂房的隐喻 22:01 蜂群的性别分工:20世纪女诗人为何纷纷为蜜蜂着迷? 32:45《言语炼金术》:兰波在19岁对诗人生命的回溯 42:25 “醉舟”与“醉船”:兰波如何革新了我们对诗的认知 49:12 迷人的法语未完成过去时:当下是由每一个过去的瞬间组成的 59:20 《复活》:想象一种属于日常的新生 64:00 历数诗歌和历史中那些被召唤“起身”的女儿们 71:50 用起身,抵抗万物死亡阴影之下的严冬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名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美国诗人。诗风凝炼,比喻尖新,常置格律以至语法于不顾。生前只发表过10首诗,默默无闻,死后近70年开始得到文学界的认真关注,被现代派诗人追认为先驱 西尔维娅·普拉斯(1932-1963):美国自白派诗人的代表,1963年她最后一次自杀成功时,年仅31岁。这位颇受争议的女诗人因其富于激情和创造力的重要诗篇留名于世。 泰德·休斯 (1930-1998):英国诗人和儿童文学作家。他与美国著名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的婚姻曾经非常轰动,但是却以悲剧结束,普拉斯的自杀使他备受指责。 弗丽达·休斯 Frieda Rebecca Hughes(1960-):英裔澳大利亚诗人和画家。迄今为止,出版了七本儿童读物、四本诗集和一本短篇小说,并举办过多次展览。休斯是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和泰德·休斯的女儿。 保罗·策兰(1920-1970):本名保罗·安切尔,法国籍布科维纳犹太诗人、翻译家。出生于布科维纳切尔诺夫策,是二次大战后最重要的德语诗人之一。 英格博格·巴赫曼(1926-1973):奥地利女作家。其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创作。她于1953年因发表处女诗集《延迟的时期》而一举成名。 保罗·魏尔伦(1844-1896):出生于法国梅斯,法国诗人,象征主义派别的早期领导人,与马拉美、兰波并称象征派诗人的“三驾马车”。 阿蒂尔·兰波(1854-1891):出生于法国夏尔维勒,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 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象征派诗歌之先驱,现代派之奠基者,散文诗的鼻祖。代表作包括诗集《恶之花》及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 玛丽·路易斯·卡施尼茨 Marie Luise Kaschnitz (1901-1974)出生于卡尔斯鲁厄市的一个军官家庭。在魏玛受过良好的教育,学习图书贸易,先后在慕尼黑和罗马出版社供职。二战中,她亲历了法兰克福市的沉沦,促使她的艺术观发生了极大转变,由早期抒情诗中理想化的艺术风格,转变为对现实生活的悉心关注,开始了内心流亡。 罗泽·奥斯兰德 Rose Ausländer(1901-1988):德国女诗人,德国20世纪流亡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希尔德·多敏 Hilde Domin (1909-2006):德国当代著名犹太裔女诗人,她的诗是战后德国流亡文学的重要代表。 奈莉·萨克斯 Nelly Sachs (1891-1970):德语诗人、剧作家,1966年与阿格农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布莱希特 (1898-1956):德国戏剧家、诗人。他的剧作在世界各地上演。布莱希特创立并置换了叙事戏剧,或曰“辩证戏剧”的观念。 书籍 《爱丽尔》[美] 西尔维娅·普拉斯 《地狱一季》[法] 阿蒂尔·兰波 《灵光集》[法] 阿蒂尔·兰波 《卡拉马佐夫兄弟》[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李小马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Viann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本期岛上主播:于是 很多通过简体中文认识村上春树的读者都听过这样一个说法:“台湾译者赖明珠的译本才是最好的中译本。”作为将村上春树推介至中国台湾的第一人,赖明珠认为翻译应当“如同无色透明的白开水,将不同咖啡的原味表现出来”。在很多人看来,她的语言活泼灵动,能够贴切地传达人物性格。 而在大陆地区,自1989年《挪威的森林》中文版面世以来,是林少华辞藻优美的译文陪伴了一代代年轻人走过或颓丧或浪漫的青春时代。一直以来,有关村上春树两套中文译本的评议绵延不绝,最近,“赖译本”村上终于在大陆地区出版发售,我们也得以不再雾里看花。本期节目,主播于是邀来两位日语译者夏殷和海带岛,从选词句式到性别意识,对“林译本”和“赖译本”展开了一次细致的比对。 赖明珠的翻译果真更忠实于日文原著吗?不同的翻译策略折射出了怎样不同的村上世界?选择译本的时候,译者的文笔有多重要?身为读者,当我们比较译本时,我们到底在比较什么?又在追求什么?自己也是资深译者的村上春树,对于翻译和创作又有着怎样的看法? 【本期嘉宾】 海带岛,日语译者,图书编辑,电影媒体撰稿人。译有《邂逅》《氛围驾驶员》等。 夏殷,日本大阪大学近现代日本文学硕士。前日语编辑;日语译者,译著有吉田修一《犯罪小说集》、稻泉连《做书这件事》等;小红书id:书籍骑着竹马来,是夏殷啊。 【本期主播】 于是,作家,译者。译有珍妮·温特森、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等作家的作品。著有《查无此人》《你我好时光》等。 【时间轴】 07:16 赖明珠译本引进大陆背后的故事 10:53 村上春树的中文译介史以及林、赖二人在其中扮演的特殊角色 15:45 村上的中文译者有很多,林赖二人刚好处于两个极端 17:50 用几个例子来体会“白开水”赖译和“炼字癖”林译的风格差异 32:12 从性描写的翻译策略看赖译为何观感更“清爽”? 37:47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原著和译本在性别意识上的落差? 46:36 借林译之争聊一聊:译者的文笔好不好重要吗? 49:18 比较译本的意义是什么?仅仅在于选出最好的译本吗? 55:05 作为资深译者的村上春树:自带“翻译腔”的文字怎么译? 「村上春树的小说世界」系列节目由跳岛FM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共同策划。 经过漫长的等待,“村上春树作品赖明珠译本系列”(第一辑)终于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大陆地区。尚未公版的世界顶级作家作品,在一个地区同时出版两个译本——这在世界范围内几无先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村上热潮”席卷中文世界以来,林少华和赖明珠便始终是中文世界最重要的两位村上译者。十多年来,关于两种译本风格的讨论从未停歇,这令更多村上书迷产生了好奇,也希望能一睹赖明珠译本的风采——因此,上海译文出版社决心实现这一愿望,为读者提供更多译本选择。 从夏天到冬天,跳岛FM用三期节目陪你一起潜入村上春树的“冷酷仙境”,到“世界小镇”里追寻这位明星作家的创作轨迹。 往期节目收听链接: 156 陪跑过诺奖,村上春树也跑过你和我的青春|库索&沈念 162 一起读《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不被当作一流作家也没关系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人名 赖明珠(1949-):毕业于中兴大学农经系和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是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的著名翻译者,也是引介村上春树进入台湾出版界的早期推手。 林少华(1952-):国内著名的翻译家,尤以翻译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而为大众熟悉。 园子温 (1961-):出生于日本爱知县丰川市,日本电影导演、编剧兼诗人。 涩泽龙彦(1928-1987):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是对三岛由纪夫、寺山修司等人影响甚深的“暗黑美学大师”。 川端康成 (1899-1972):世界知名的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文学批评家,活跃于大正至昭和年间。 陈德文(1940-):又名陈英湲,字乐水。书斋名苦居斋。南京大学教授,日本文学翻译家。 菲茨杰拉德(1896-1940):美国小说家,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柴田元幸(1954-):出生于东京。美国文学研究者、翻译家、东京大学文学系教授。 书籍 《用电影燃尽欲望》[日]园子温 《毒药手帖》[日]涩泽龙彦 《雪国》[日]川端康成 《翻译夜话》[日] 村上春树、柴田元幸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李小马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KIMIU 【音乐】钱子恒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loading
Comments (1)

isynch

太别扭了,应该有个直接听何伟讲的版本

Sep 24th
Reply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