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之聲

威士忌知識分享|市場觀察|酒款介紹|品牌趣事|業界秘辛| 台灣威士忌知識權威——邱大/Dave Chiu & 講遍亞洲威士忌品酒師——好兒/Howard Yu,兩位威士忌老饕掏心對談,帶你喝懂威士忌! ☆★酒徒之聲社團成立啦!一起來供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29167815711215/ |邱大的威士忌筆記 >> https://reurl.cc/gmAa1R |好兒幫你解解酒 >> https://reurl.cc/9XkRYn -- Hosting provided by <a href="https://www.soundon.fm/" target="_blank">SoundOn</a>

EP158 森林中的蒸餾所:白州

在我心目中,白州蒸餾所就是一座綠意盎然的酒廠,空氣中充滿芬多精,走在裡面可以享受著山林帶來的舒暢快意。 不過有趣的是,白州成立之初卻是以當時最先進的技術打造,並且以3,000萬公升的年產量成為全球最大的蒸餾廠,這些是不是跟我們的認知有點差別?也是不是該重新認識這座走在時代前端的綠酒廠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10
39:42

EP157 你不知道的山崎蒸餾所

提到山崎蒸餾所,大家會想到什麼? - 越來越貴 - 喝不起 - 哪裡買得到? - 年度限量版、特殊款! - 價崩了嗎? 總而言之離不開價錢,這也就是我很難講這間酒廠的原因,加上酒廠的作風越來越保守,不禁讓我懷念起10多年前那個價錢合理、大師親切、什麼事都可問的美好年代…… 有趣的是,我越深入研究山崎蒸餾所(以及三得利),越發現我對這間酒廠是多麼的不了解,猜想很多人也是如此吧?所以整理了其中一部分、講幾個故事給大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3-27
49:51

EP156 日本威士忌酒廠見學之旅(6/6):岡山蒸餾所

日本近年來冒出100多間威士忌酒廠,其中有很大部分都是從原來的清酒、燒酎廠轉型做威士忌,岡山蒸餾所也是。由於百年歷史的宮下酒造做清酒、燒酎和啤酒在地方非常有名,所以威士忌只小小的做,到底有多小?年產量只有6,000公升純酒精,可以說是我參觀過的酒廠中最小的一間。 小歸小,但是酒廠仍有特殊之處,怎樣特殊?就由我來說給你聽。下回如果到岡山旅遊-不是去高雄岡山吃羊肉買豆瓣醬喔,記得booking一下酒廠見學,小小的酒廠非常有趣。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3-13
32:22

EP155 日本威士忌酒廠見學之旅(5/6)-櫻尾蒸餾所

威士忌的風味6、70%都來自於橡木桶,所以我們很熟悉橡木桶的種類,如波本桶、雪莉桶可能帶來的風味影響,但是這些橡木桶是在哪裡熟成,似乎大家就不聞不問了。但我們不妨仔細想想,假如要講威士忌的「風土」,熟成環境不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嗎? 這就是櫻尾蒸餾所帶給我的重要啟發。櫻尾是一間很年輕的酒廠,從2018年才開始製作自己的威士忌,卻巧妙的運用面海靠山的2種熟成環境,製作出櫻尾和戶河內2個不同的品牌,這一點,我認為正展現了日本職人精益求精的keizen精神。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2-27
51:30

EP154 日本威士忌酒廠見學之旅(4/6) - 富士御殿場蒸餾所

台灣瘋日本,箱根、河口湖都是熱門景點,但既然到了那裡,假如喜愛威士忌,怎麼能不花一點時間去富士御殿場蒸餾所參觀見學呢? 其實富士御殿場很容易去,只需要事先預約,搭JR「御殿場線」在御殿場站下車,便有酒廠接駁車接送。但大家對日本三大威士忌酒公司中的三得利和Nikka都嚷嚷上口,唯獨對1972年成立的富士御殿場好像不怎麼熟悉,原因很簡單,富士御殿場真的太低調了,低調到明明酒廠存酒量夠,但裝出來的酒款並不多,而且台灣直到去年才引進一款「富士山麓」。 我必須承認,雖然早在2008年就曾喝過「富士山麓」 ,但是對這間酒廠真的是一無所知,而且就算是到過了酒廠,對它還是不怎麼認識,一直到當我開始做影片,開始認真讀書、收集資料時,才驚覺這間酒廠好特別,完全獨立於100多間日本威士忌酒廠之外。 酒友們對這間酒廠可能跟我一樣不熟悉,沒關係,就來聽我介紹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2-13
37:01

EP153 日本威士忌酒廠見學之旅(3/6):蓄勢待發的小諸蒸餾所

台灣的酒友們對「小諸蒸餾所」大概都不陌生,主要原因是酒廠的副社長/首席調酒師-Ian張郁嵐,是噶瑪蘭的前任首席調酒師,那麼在他的操盤下,小諸蒸餾所會呈現怎樣的風貌呢? 由於酒廠在2023年中才蒸餾出第一滴酒,因此最快必須等到2026年底才會推出合乎日本新規範的威士忌,不過從製作方式大致可以推知Ian想要的風味走向,也反映在試飲的新酒和1年多的New Born之中。 除了酒,其實蒸餾所的建築設計,以及可能是網路上第一次揭露、半圓型熟成倉庫的內部,都反映了小諸想展現的威士忌生活態度和理念,這些很不容易用文字去形容,只能邊聽邊想像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1-30
35:03

EP152 日本威士忌酒廠見學之旅(2/6):秩父蒸餾所

許多酒友可能會覺得秩父威士忌不容易親近,不瞞大家說,我也是,不過當我造訪了秩父蒸餾所,了解Ichiro-san在製作上的堅持之後,一切都可以理解了。 由於秩父蒸餾所並不開放參觀見學,因此這一集的內容可以說是對酒廠最完整的介紹,不過,正如帶領我們參觀的Taichi-san所說,秩父仍在不斷的進化中,或許再過幾年又會有不一樣的進展,希望還有機會進去看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1-16
52:17

EP151 日本威士忌酒廠見學之旅(1/6):MARS駒之岳蒸餾所

從東京八王子出發到MARS駒之岳的旅程的確有點辛苦,某幾個朋友看了前一集之後跟我說,你們2位大叔也未免太折騰了吧?!不過對我來說,只要抵達酒廠、呼吸到空氣中瀰漫的麥芽香,精神馬上就抖擻起來,然後專注的跟隨導覽,貪婪的吸收看、聽到的一切。 MARS駒之岳蒸餾所的規模不大,年產量不高,但仍擁有一些特殊技藝。其實參觀酒廠就是努力挖掘那些與眾不同之處,來滿足求知慾與好奇心,例如:為什麼叫MARS?什麼是「岩井蒸餾器」?發酵酒汁居然分3種?且熟成環境也分3種?如果你跟我一樣好奇,那麼就跟著我來逛逛這間小酒廠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1-02
39:59

EP150 日本威士忌酒廠的自駕遊

今年的10月底到11月初,我和知名的旅遊作家、旅遊達人、Youtuber工頭堅,以很刻苦的自駕方式,逛遍了6+2間日本威士忌酒廠,主要為MARS駒之岳、秩父、小諸、富士御殿場、櫻尾和岡山蒸餾所,以及順道探訪的新輕井澤和富士北麓蒸餾所。 這一集節目先跟大家聊聊我們整個計畫與行程,也說明一下日本自駕旅遊的可行性,接下來我再一間一間的介紹這6間蒸餾所,敬請期待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2-19
55:58

EP149 美國單一麥芽威士忌酒廠-威蓋堡 Westward-的特殊製作技術

參觀酒廠最有趣的一點,就是深入去挖掘、了解這間酒廠特殊之處,而威蓋堡堅持做美國單一麥芽威士忌已經不容易了(90%的美威都是波本威士忌),更何況他們使用了跟一般麥芽威士忌酒廠很不一樣的製作方式,這一點更是讓我訝異,例如: - 利用釀造啤酒的方式來做糖化和發酵 - 標榜低迴流(low-reflux)的二次蒸餾 - 使用波本威士忌的桶陳方式 - 平衡/大膽兼顧的調和手法 這一集Podcast涵蓋了我參訪威蓋堡酒廠的所有心得,內容比Youtube還要多很多。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2-05
57:18

EP148 威士忌加一點點水會不會變得更好喝?

我們在參加品酒會的時候,台上的講師或品牌大使通常都會鼓勵我們適當加一點點水,不要多,1滴2滴或幾滴就好,可以提升酒的風味,但真的是這樣嗎?又是為什麼呢? 這一集就來聊聊酒精濃度對風味的影響,這個題目在近年來尤其重要,主要是因為低酒精及無酒精的飲料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普及,只是拿掉了酒精之後,原本的風味會往哪個方向發展? 另外,我也談起60%酒精濃度的神祕課題,據說最好的入桶酒精度是60%,又是為什麼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0-03
33:59

EP147:這麼甜的威士忌,是不是含有很多糖?

各位喜愛威士忌的酒友們,你們喝到熟陳多年的威士忌,不管是雪莉桶、波本桶或是其他各種橡木桶,是否常常覺得好甜,甚至連剛剛蒸餾完成的新酒也甜,難道裡面含有很多糖嗎?又有多少糖呢?雪莉桶就一定比波本桶含有更多的糖嗎?這一集一次告訴你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9-05
36:18

EP 146 好鹹的威士忌:威士忌的鹹味哪裡來?

相信許多酒友都有相同的經驗,某些威士忌,主要是艾雷島或是其他島嶼區的威士忌,都有一種鹹鹹的海風味,許多酒廠也宣稱由於他們的橡木桶放在島上熟成,甚至是放在海景第一排的倉庫,所以能吸收海風帶來的鹹味,大家認為這是真的嗎? 這一集就來聊鹹味,包括聞起來或是喝起來鹹鹹的味道,大家也可以在家調一杯鹽水,或是拿出Bowmore、Laphroaig、Talisker,或其他你們認為有鹹味的威士忌(據說Redbreast 15年也有),一邊喝,去感受那種海風鹹,一邊聽我解析這種鹹味是哪裡來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8-15
37:12

EP145 最特殊的威士忌風味:讓人又愛又怕的泥煤

你喝過泥煤威士忌嗎?你愛泥煤威士忌嗎?這種難以形容的怪異滋味,是不是最特殊、最具有特色的威士忌? 不管愛或者是怕,想了解威士忌就不得不了解泥煤,所以這一集的主題就包括: - 泥煤是什麼?是怎樣生成的? - 全世界都有泥煤嗎?要如何採收? - 傳統上如何製作泥煤麥芽?商業發麥廠又是怎麼做? - 泥煤含量指的是什麼?要如何測定? - 泥煤是由那些酚類物質所組成?又各自有什麼風味? - 艾雷島的泥煤有藥水味,而斯貝賽區的泥煤是煙燻味? - 流過泥煤田的水會帶給酒款特殊的泥煤滋味嗎?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8-01
42:17

長發酵真的比較香嗎?

威士忌的製作中,如果不算橡木桶熟成所需要的時間,「發酵」絕對是最耗時的環節,通常是40幾個小時起跳,少數酒廠還會超過100個小時。這些採用長發酵的酒廠,通常會告訴消費者,藉由拉長發酵時間可取得更多的花果香,讓酒質更為美妙,但果真如此嗎? 這一集就來好好的了解發酵,以及從來沒被定義的長發酵,大家不妨找一下自己的酒櫃,看看有沒有正常發酵和長發酵的酒款,試著去分辨看看其間的差異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7-18
43:35

EP143 有關波本桶,你應該知道的是......

「波本桶」在台灣的討論度並不高,無論是酒商或品牌提到波本桶常常一筆帶過,好像這是所有的消費者都應該知道的基本知識而不值一提,頂多若使用的是1st-fill波本才稍微重視一下。不過若從使用量的角度,波本桶絕對是最多的一種桶型,每一間酒廠-即便標榜著全雪莉桶-仍有一部分的新酒填入波本桶中熟陳,所以當然值得我們花些心思好好的研究。 這一集我就來聊一聊我所知道的波本桶,幾個課題包括: - 波本威士忌的簡史 - 波本威士忌的2大要件 - 蘇格蘭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波本桶 - 美國標準橡木桶的容量 - 什麼是American Cask - 影響波本桶熟成效果的因素 - 為什麼台灣波本桶威士忌的顏色都很深 越研究,波本桶的學問就越多,也樂迷人,大家千萬不要輕忽這種我所喜愛的這種桶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7-04
32:54

EP142 人人都愛雪莉桶

在台灣,不,在全世界,喝威士忌的酒友幾乎人人都愛雪莉桶,卻不是人人都懂雪莉桶,所以就來分享我對雪莉桶的瞭解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6-20
28:09

P&U系列-探訪德夫鎮上的酒廠

這一集焦點放在德夫鎮上的酒廠。節目中,邱鎮長介紹了德夫鎮的歷史和文化,並提到鎮上的幾間著名酒廠,接著品飲P&U系列中在德夫鎮上的酒款。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5-01
32:04

P&U系列中的艾雷島酒款-泥煤威士忌的復興與探索

這一集接著探索P&U系列中的艾雷島泥煤酒款-Port Ellen和Lagavulin。除了討論了泥煤威士忌製作過程中的各種細節,包括麥芽來源、酒廠的地理位置、以及特定年份威士忌的風味特點。此外,還涵蓋了威士忌愛好者關注的話題,如價格變化、收藏價值和市場趨勢等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17
46:48

酒徒之聲節目中開箱的最貴酒款P&U系列

本集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開箱體驗,深入探討和品鑑P&U系列中的頂級威士忌。這個系列被認為是帝亞吉歐旗下最高端的威士忌系列,每款酒都來自於蘇格蘭最負盛名的酒廠,包括已經絕版的酒廠如Port Ellen和Brora,以及其他知名酒廠如Talisker)和Lagavuli)。 在這次的節目中,我們將開箱P&U系列中的兩款威士忌,深入分析它們獨特的風味和背後的故事。 除了品鑑這兩款珍稀威士忌,還將討論P&U系列的背景,包括它如何反映了蘇格蘭威士忌產業的歷史和發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03
30:54

Recommend Chann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