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1、阿是取穴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手——足——本经督脉——后溪——申脉——百会、水沟(人中)任脉——列缺——照海——承浆、廉泉、天突带脉——外关——足临泣阴维脉——内关————————
手足对侧相应,在经刺经、在络刺络。也就是说,阿是穴可能落在经线上下的“经”,也可能会落在经线左右的“络”,在同气的基础上,阿是穴在哪,就刺哪。比如,左胳膊少阳的天井穴和肩髎穴靠近肩髎穴的1/3处不适,可以在右腿少阳的膝阳关穴和环跳穴靠近环跳穴的1/3处取阿是穴,如果没有寻得“阿是”,按照“同身寸二分法”,选取同气点取穴即可。可对肩部的穴位进行拔罐、艾灸等刺激,但不宜进针,黄帝内针在肘膝以上的部分严格禁针,可以通过阴阳倒换(下病上取),在上焦(手腕处)的同名经取穴。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
(一)识症患者男,66岁,左腿小腿肚痛,无力,走动不得,需要人抬、背。(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上焦、中焦,阳明经、少阳经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右腿与左腿不适处对称的点,右手肘部和右手腕部(三)取穴1、阿是取穴经脉——取穴——备注任脉——列缺——太阴经交会穴太阴——尺泽——阴阳倒换阳明——合谷、曲池、阳溪、曲池——同气相求太阳——后溪、阳谷——同气相求少阳——阳池——同气相求督脉——(后溪、)百会——缓解腰骶部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亲友有上述笔记所述的症状,希望你能依照内针的法理规范,明晰当下症处,推导出合理的取穴方案,通过针刺、艾灸、放血、拔罐、贴膏药、贴王不留行、提掐、按揉等方式,对所取穴位进行刺激,并关照“症”的变化。欢迎你在留言区留下足迹,一起把健康的权力交给自己,做自己和身边人的和平使者。
阿是取穴: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手足对侧相应,在经刺经、在络刺络。也就是说,阿是穴可能落在经线上下的“经”,也可能会落在经线左右的“络”,在同气的基础上,阿是穴在哪,就刺哪。比如,左胳膊少阳的阳池穴和天井穴靠近阳池穴的1/3处不适,可以在右腿少阳的丘墟穴和膝阳关穴靠近丘墟穴的1/3处取阿是穴,如果没有寻得“阿是”,按照“同身寸二分法”,选取同气点进针即可。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
(一)识症患者女,臀部旁开的两侧胀痛。(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下焦,少阳经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优先在右(男左女右)肩(下焦同气)取穴,可对肩部的穴位进行拔罐、艾灸等刺激,但不宜进针,黄帝内针在肘膝以上的部分严格禁针,可以通过阴阳倒换(下病上取),在上焦(手腕处)的同名经取穴。(三)取穴1、阿是取穴腰两侧——手——足少阳(中焦)——天井——阳陵泉、膝阳关少阳(上焦)——阳池、外关、中渚——丘墟、足临泣、悬钟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亲友有上述笔记所述的症状,希望你能依照内针的法理规范,明晰当下症处,推导出合理的取穴方案,通过针刺、艾灸、放血、拔罐、贴膏药、贴王不留行、提掐、按揉等方式,对所取穴位进行刺激,并关照“症”的变化。欢迎你在留言区留下足迹,一起把健康的权力交给自己,做自己和身边人的和平使者。
(一)识症患者腰骶部疼痛,具体的不适出现在第4、5腰椎和第一骶椎(脊柱正中,皮带下)附近。(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下焦,督脉、太阳、带脉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躯干腰臀的左半部分不适,在右侧取穴;躯干右半部分的腰臀不适,在左侧取穴;若痛在中间,同时考虑督脉;若季胁(胁下小肋骨)部绕腰一周的部分不适,要考虑带脉;如果痛在中间或整个躯干后部分均不适,按男左女右取穴。(三)取穴1、阿是取穴①痔疮反复发作:用一定的方法刺激唇口督脉的人中,亦可针刺督脉的交会穴后溪穴和任脉的承浆穴、列缺穴(阴阳倒换),在肘部可取阳明经曲池穴,如患者感觉内部不适,可以在太阴经(阴阳倒换)加强,可选取尺泽穴。②腰骶部疼痛:按先后顺序选取百会、申脉、后溪,可再根据症状进行加减,带脉附近不适,在下可取足临泣,在上可取外关。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
(一)识症识症:患者女,月经痛(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下焦,任脉、阳明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右(男左女右)手腕(下病上取倒换)(三)取穴1、阿是取穴按揉右手合谷(或陷谷),针刺右手腕列缺,艾灸(肚脐)神阙穴。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
(一)识症患者女,身左侧痛,前正中线不适(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中焦,少阳、任脉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右侧,上肢(三)取穴1、阿是取穴阳池、列缺、后溪(阴阳倒换)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亲友有上述笔记所述的症状,希望你能依照内针的法理规范,明晰当下症处,推导出合理的取穴方案,通过针刺、艾灸、放血、拔罐、贴膏药、贴王不留行、提掐、按揉等方式,对所取穴位进行刺激,并关照“症”的变化。欢迎你在留言区留下足迹,一起把健康的权力交给自己,做自己和身边人的和平使者。
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1、阿是取穴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胸1-12——手——足阳明——曲池——足三里少阴(胃病)——少海——阴谷太阴——尺泽——阴陵泉厥阴——曲泽——曲泉少阳——天井——阳陵泉太阳——小海——委中
(一)识症识症:患者女,左侧肩峰痛,臂不得伸展(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上焦,阳明经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右侧(左病右治)腕部(上焦同气)(三)取穴1、阿是取穴合谷、偏历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亲友有上述笔记所述的症状,希望你能依照内针的法理规范,明晰当下症处,推导出合理的取穴方案,通过针刺、艾灸、放血、拔罐、贴膏药、贴王不留行、提掐、按揉等方式,对所取穴位进行刺激,并关照“症”的变化。欢迎你在留言区留下足迹,一起把健康的权力交给自己,做自己和身边人的和平使者。
(一)识症患者女,躯干左上侧(肩膀旁)酸胀、疼痛(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上焦,少阳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右(左病右治)手腕(上焦同气)(三)取穴1、阿是取穴经络——肩——手——足阳明——肩髃(肩峰)——偏厉/下廉——下巨虚少阳——肩髎(躯干两侧)——外关——悬钟太阴——身前(云门、中府)——经渠——三阴交
(一)当下症处:阳明(包括牙痛)、厥阴(口腔内部)、督任(二)同气之穴:阳明:合谷、陷谷厥阴:劳宫、太冲督脉:后溪、申脉任脉:列缺、照海视频版本详见微信“王治皓”订阅号
(一)识症胸腹不适(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前正中线的不适,属于任脉。在躯干上焦,任脉旁开依次为“少阴”、“阳明”、“厥阴”、“太阴”、“少阳”。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根据不适的具体位置,找寻对侧的(如痛在两侧,男左女右),同焦、同名经的手腕部和肘部穴位。(三)取穴1、阿是取穴胸7-1(鸠尾-天突)——手——足任脉——列缺——照海少阴——通里——三阴交阳明——偏历/下廉——下巨虚厥阴——内关——三阴交太阴——经渠——三阴交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如在进针前稳定患者情绪;进针后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共同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等等。附:急救要穴2018年8月7日晚,与亲人共进晚餐,老人突觉无力,通身发汗,拨通120救护车后,老人昏厥,掐人中喊名字无应,想起赖梅生医师分享的“黄帝内针”急救之术,遂双手提掐腋前大筋,提掐三次,老人睁眼,10分钟后恢复正常。此厥阴经急救要穴,与诸位分享,请大家务必记住这救命之穴。
(一)识症女,双侧上眼皮肿胀(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上焦,太阴经、少阳经、太阳经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右(双侧,男左女右)腕(上焦同气)(三)取穴1、阿是取穴取:列缺、大骨空,阳池、丘墟、足临泣,阳谷、小海、申脉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补充:如患者眼睛干涩,识症为上焦,考虑阳明经、少阳经、太阳经,如眼内部不适,可从三条阴经进行针刺,以(阴阳倒换)加强针效。可取阳明经合谷(或陷谷)穴,少阳经中渚(或足临泣)穴、阳池穴,奇穴(太阴同气)大骨空(或小骨空)穴,厥阴经大陵、劳宫穴,少阴经神门穴等。
(一)识症患者女,头两侧胀、麻、沉、痛(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上焦、少阳/太阳/阳明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痛在右,在左侧进针;痛在左,在右侧进针;痛在两侧,按“男左女右”。(三)取穴1、阿是取穴用食指的指腹揉按欲进针的穴位,选择患者表述“阿..阿,是这里...”的穴位进行针刺。阿是穴是最佳的同气点,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有多个同气点,选择一个进针即可;如果找不到阿是穴,用两分法或者严遵法理选取同气点,进针一样有效。起决定性的不是阿是穴,而是是否找准了“同气”。(四)导引医者用言语引导患者,医患共同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之处,医者亦可引导患者活动患处、关照患处,留意进针前后,患处是否有变化、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留针30-45分钟。拔针后,嘱咐患者一些有用的注意事项。
视频版本详见微信“王治皓”订阅号(一)当下症处:嘴巴上方的前正中线处为督脉;督脉旁开为(足)太阳经;太阳经下方的环唇部分为(手)阳明;太阳经旁开为少阳经,如患者诉“头内疼”,可从三条阴经进行“阴阳倒换”,以加强针效。(二)同气之穴:督脉:后溪、申脉任脉:列缺、照海阳明:合谷、陷谷少阳:中渚、足临泣
(一)识症颈后不适(二)辨证3、三焦经络(三焦同气相求;经络同气相求)上焦,督脉、太阳、少阳经2、上下左右(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取痛之对侧,如两侧都不适,按男左女右(三)取穴颈项——手——足督脉——风府-大椎——后溪——申脉太阳——天柱-大杼——阳谷——昆仓少阳——风池、翳风-肩井——阳池——丘墟视频版本详见微信“王治皓”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