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南方科技城

南方科技城
Author: 高雄廣播電臺
Subscribed: 20Played: 345Subscribe
Share
© 本節目屬高雄廣播電臺所有
Description
高雄廣播電臺設有AM1089、 FM94.3兩個頻道,AM1089kHz成立於民國71年6月28日,FM94.3MHz於民國80年開播,發射範圍涵蓋恆春半島至嘉南平原,包括高雄市、臺南市及屏東縣,是南臺灣公共服務資訊專業電臺。
本節目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合作,透過與每週來賓的互動及經驗分享,介紹全球科技發展的有趣新知,並帶領聽眾朋友們一窺高雄在地大產業經營佈局、剖析中小企業發展面貌,以及青年創新創業甘苦談等。期盼透過深入淺出的科技新知分享及在地產業發展討論,讓高雄市民對於這座南方大城有著更多認同感與歸屬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本節目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合作,透過與每週來賓的互動及經驗分享,介紹全球科技發展的有趣新知,並帶領聽眾朋友們一窺高雄在地大產業經營佈局、剖析中小企業發展面貌,以及青年創新創業甘苦談等。期盼透過深入淺出的科技新知分享及在地產業發展討論,讓高雄市民對於這座南方大城有著更多認同感與歸屬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24 Episodes
Reverse
主持人:魏裕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兼主任秘書)
來賓:侯清賢(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兼永續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氣候變遷正深刻改變著我們的海洋環境,也讓台灣近海漁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從黑潮、寒暖流的變化,到海水溶氧量與水色的改變,這些環境訊號不僅影響魚群的分布與漁獲量,更直接衝擊漁民的生計與產業發展。面對這些變遷,科學研究與智慧科技正成為漁業永續的關鍵解方,那麼,傳統漁業管理與現代永續策略有什麼差別?漁民又該如何參與治理行動?未來漁業又能如何結合科學觀測、智慧科技與政策制度,打造更具韌性的產業呢?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魏裕珍老師主持,特別邀請永續漁業發展的專家侯清賢副教授,帶大家一同思考「海洋氣象變遷與漁場未來」,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林皇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兼文化創意產業系系主任)
來賓:何秉燦(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智慧科技正在改變我們旅行的方式,讓觀光不只是「看風景」,而是能身歷其境的全新體驗。從高雄駁二、哈瑪星到衛武營,互動科技、AI 語音導覽、AR 裝置等等,正逐步走入市民與遊客的旅程,創造專屬的沉浸式回憶。這樣的智慧觀光,不僅能提升體驗品質,也能結合 ESG 與永續理念,例如減少紙本地圖使用、透過智慧分流紓解人潮。在國際上,許多城市已經運用科技打造獨特的觀光記憶點,高雄又該如何跟上潮流?如何培養兼具觀光專業與科技應用的跨域人才?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林皇耀老師主持,特別邀請觀光管理領域的專家何秉燦副教授來分享「智慧觀光新體驗」,邀請聽眾朋友一起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林皇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兼文化創意產業系系主任)
來賓:張瑛姿(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博雅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AI 常被視為「客觀」與「中立」的科技,但它其實也可能吸收並放大社會中的性別偏見。從語音助理多以女性形象出現、客服機器人的角色設計,到醫療、教育與職場應用中的潛在不平等,AI 的快速發展同時帶來性別平權的契機,也隱藏著新的風險與挑戰。
這場對話將從科技與性別的交織出發,探討不同文化脈絡下的觀察與借鏡,並思考未來如何在 AI 設計中實踐「性別共好」的願景。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林皇耀老師主持,邀請長期關注科技與性別議題的學者張瑛姿助理教授來分享「AI 科技與性別的未來對話」,邀請聽眾朋友一起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潘俊仁(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研發長)
來賓:黃俊夫(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研究組副研究員)
在快速變遷的時代,台灣許多產業發展的記憶正逐漸成為珍貴的文化資產。「數位典藏」成為保存與再現的重要方式,透過案例能看見產業的轉型與故事。同時,印刷產業從雕版到數位的演變,也凸顯科技如何協助保存產業文化。從 3D 掃描、數位影像建檔到虛擬展示,新工具不僅提升保存的完整性,更讓教育與觀光有更多想像空間,帶領更多人理解與接觸台灣產業文化。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潘俊仁老師主持,邀請長期投入產業文化資產研究、在典藏與數位化領域深具專業的專家黃俊夫副研究員,帶我們深入了解「數位典藏臺灣產業文化資產」,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兼副學務長)
來賓:許德賢(高科大海洋生物技術系教授)
為保護生態環境,發展可分解、可永續的綠色材料成為全球產業與環保並重的關鍵目標。其中,由微生物所產生的PHA(聚羥基烷酸酯)正快速崛起為生質塑膠領域的熱門明星。深入來探討PHA是什麼,為什麼它在眾多生質塑膠中備受矚目。面對企業日益重視ESG與綠色採購,PHA技術是否能成為永續供應鏈的關鍵解方?未來是否有機會改寫塑膠產業的遊戲規則?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老師主持,邀請深耕綠色材料研究的專家許德賢教授來分享「綠色塑膠未來式」,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魏裕珍(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兼主任秘書)
來賓:曾文瑞(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副理事長)
從條款落差到理賠爭議,其實保險裡的眉角比我們想的還多。「你以為的保險」跟「保險公司定義的保險」到底差在哪,為什麼我們常常誤解保單條款,還因此影響理賠?同時也會聚焦高雄這個港口與工業重鎮,探討海運、製造、觀光等產業的保險需求,並揭示保險早已和科技密不可分。透過AI、大數據分析等工具,正改變風險評估與理賠流程,讓保障更精準、服務更即時。
本集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魏裕珍老師主持,邀請長期研究保險實務、對產業與科技應用都有深入觀察的專家曾文瑞副理事長,帶大家揭開保險條款的真面目,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潘俊仁(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研發長)
來賓:林家民(高科大水產食品科學系教授)
從食品科學的角度,深入探討添加劑的定義、功能與應用,並說明許多常見添加劑其實在食品保存與安全中扮演關鍵角色。同時,我們將思考食品添加劑如何與低碳目標並行,給予消費者實用建議,協助大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做出科學、安心的飲食選擇。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潘俊仁老師主持,邀請長期深耕食品科技研究、致力於推動食品安全教育的專家來分享「從實驗室到餐桌:食品添加劑的科學與應用」,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兼副學務長)
來賓:蔡世鴻(古典吉他演奏家)
在音樂世界裡,有一種聲音總能悄悄觸動人心,那就是古典吉他的低語與吟唱。從歷史脈絡到風格演進,從歐洲的文藝復興到現代的多元融合,探討吉他樂器如何在時間長河中不斷蛻變與再生。另外,AI進入音樂創作與演奏領域,思考人工智慧如何成為創作的助力,又如何凸顯人類音樂家的不可取代價值,從音樂美學到創新科技,如何從經典傳承到教育實踐呢?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老師主持,邀請擅長以指尖訴說情感、同時深耕古典吉他創作與教學的古典吉他演奏家蔡世鴻先生來分享「聽吉他在唱歌」,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廖婉茹(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副教授兼副教務長)
來賓:鄭人豪(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在住宅設計的實務中,如何回應城市發展與社會需求,是建築師與規劃者無可迴避的重要課題。特別是社會住宅的推動,不僅關係到空間設計的專業性,更牽動永續發展、社會公平與社區融合等多重議題。從居住學與地區規劃的視角出發,本集節目將探討社會住宅在台灣的政策背景與設計挑戰,並談及如何在建築中實現人本關懷與社會功能的延伸,例如高齡照護與社區支持等。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廖婉茹老師主持,邀請關注住宅議題與城市未來的專家來分享「住宅設計與城市未來」,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廖婉茹(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副教授兼副教務長)
來賓:劉家豪(萬有為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師)
在文化展會的設計中,如何在藝術性與功能性之間取得平衡,一直是設計師面對的關鍵課題。無論是台灣文博會、設計展,還是融合傳統工藝的展會,設計者都須緊扣文化展會的核心目標,如何傳遞文化價值、創造觀眾共鳴?另外,在空間設計中,動線配置有多重要呢?將深入討論文化展會如何在藝術與功能間取得平衡,並談及文化詮釋、文化轉譯與觀眾體驗等重要議題。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廖婉茹老師主持,邀請擅長融合文化脈絡與空間敘事的專家來分享「文化展會與空間」,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丁國桓(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漁管系/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來賓:曾應鉅(中華民國水中運動協會榮譽理事長)
本集將深入探討台灣水域環境的潛在風險、溺水事故常見的誤解與迷思,以及學校與家庭在水域安全教育上的角色。從救生技能談到親子共學,從政策落實到民眾意識提升。消暑戲水,可以怎麼做讓水上活動更安全?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丁國桓老師主持,邀請長年致力於推廣水域安全與救生教育的專家,來分享「夏日戲水安全」,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丁國桓(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漁管系/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研究所副教授)
來賓:蔡文沛(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漁業科技與管理系教授)
在浩瀚的海洋中,鯊魚總是讓人又敬又懼,但你知道牠們其實是海洋生態的重要守護者嗎?你是否曾以為鯊魚會無差別攻擊人類?你知道牠們和一般魚類最大的差異在哪裡嗎?科技又如何幫助我們追蹤、保育這些瀕危的海洋掠食者?從研究動機到田野故事,從軟骨魚與硬骨魚的差別到全球最大的鯊魚身形,讓我們一一揭開大眾對鯊魚的誤解。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丁國桓老師主持,邀請奔走於海洋保育第一線,推動海洋永續與漁業資源平衡發展的專家,來分享「海洋與科技的奇遇-鯊魚知多少?」,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林皇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兼文化創意產業系系主任)
來賓:劉琬琳(景安設計有限公司導演)
動畫教育的未來正悄然成形,台灣準備好了嗎?本集節目將深入剖析台灣動畫教育的現況,探討現行教育體系是否足以支撐產業發展,並解析目前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同時,也將聚焦於台灣在動畫教育上的獨特優勢,並與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進行比較,探討彼此的差異與發展策略。未來台灣動畫產業是否有機會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呢?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林皇耀老師主持,特別邀請動畫界的專家,兼具實戰力與創意視野的劉琬琳導演,與大家分享「動畫教育:台灣的發展與挑戰」,歡迎聽眾朋友準時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林皇耀(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兼文化創意產業系系主任)
來賓:黃耀霆 導演
想像未來的影像不只是螢幕上的畫面,而是你可以走進去、互動,甚至與AI共同創作的全新世界。本集將深入剖析新媒體影像技術的關鍵突破與未來應用,從VR、AR、MR到AI影像生成,全面探討這些技術如何顛覆影像創作、娛樂產業、藝術表現及教育醫療等多元場域的無限可能。面對新媒體影像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需要具備哪些新技能才能跟上這些技術的潮流呢?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林皇耀老師主持,邀請擅長 3D 動畫及特效製作的黃耀霆導演來分享「影像科技:未來的無限可能」,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潘俊仁(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研發長)
來賓:
黃炳照(國家講座兼臺科大SEED中心主任)
當今全球正邁向淨零碳排的目標,面臨著能源轉型的挑戰,而再生能源與能源儲存技術成為關鍵推手之一。從太陽能、風能到鋰電池、液流電池與固態電池,從氫能到燃料電池等,能源科技正迅速的改變我們的未來生活型態。再生能源的缺點為何? 它的發展會受到什麼限制?電池技術與新能源系統的結合在未來的發展中將扮演什麼角色?台灣的能源發展的優勢為何?未來是否有更新穎的能源科技技術?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潘俊仁老師主持,邀請專家來分享「能源轉型革新:再生能源與儲能」,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潘俊仁(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研發長)
來賓:
簡崇曜醫師(成大醫院神經科部主治醫師)
你知道嗎?巴金森氏症不只是手抖那麼簡單,它悄悄改變了無數人的日常生活,讓原本輕鬆的動作變得困難重重。傳統治療雖能緩解症狀,但仍有不少限制。但科技正在改變這一切!
科技的發展,數位健康技術如何改變巴金森氏症的診斷和治療方式?遠距醫療在巴金森氏症患者照護中的應用如何?是否真的能提高偏遠地區患者的治療機會?而台灣在巴金森氏症臨床照護領域的發展,又與國際相比處於什麼樣的水準?
讓我們一起關注這場由科技驅動的醫療革命,為巴金森氏症患者開啟更多可能!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潘俊仁老師主持,邀請醫學專家來分享「智慧醫療:巴金森氏症新希望」,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羅光閔(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兼副學務長)
來賓:朱宏昌(財團法人高雄市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高雄春天藝術節以「跨域與延展」為策展主題,正是回應當前科技快速發展與產業轉型的需求,將藝術與科技、產業、城市空間進行深度融合,拓展藝術的表現形式與可能性。今年春藝透過表演藝術、展覽與新媒體的跨領域合作,不僅促進藝術與科技的對話,也為高雄文化創意產業注入新的活力與想像力,讓文化轉化為具經濟價值的資源。高雄春天藝術節的「跨域新視界」VR電影系列將新技術融入藝術節的內容,這樣的創新如何影響高雄的科技與文化產業?對於未來的發展,高雄春天藝術節在與當地產業的結合方面還有哪些可以加強的地方?未來將如何拓展新的合作領域?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羅光閔老師主持,邀請專家來分享「春天藝術節的產業連結」,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廖婉茹(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副教授兼副教務長)
來賓:林彥穎(十彥建築事務所建築師)
在公共建築設計領域屢創佳績的建築團隊,將分享多個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深入剖析其背後的設計理念與成功關鍵,並探討當前台灣建築設計產業所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在公共建築中,設計師如何克服種種困難以達到功能與美感兼具的空間表現。另外,台灣在建築設計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如何?有哪些優勢和待提升的地方?面對未來的建築產業,哪些新興技術或材料將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呢?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廖婉茹老師主持,邀請專家來分享「建築設計:突破與未來趨勢」,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潘俊仁(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研發長)
來賓:高崇瑋(聖島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專利師)
你知道專利不只是法律保障,還能為企業與個人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嗎?從創新技術開發初期就思考專利布局,不僅能防止技術外流、避免侵權風險,還能為公司未來的市場拓展與技術授權打下關鍵基礎。企業或研發團隊委託事務所申請專利的主要考量為何?專利申請的各個階段,專利事務所能夠提供哪些協助?企業或研發團隊在申請專利前,應該先完成哪些準備工作,以提高申請成功率?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潘俊仁老師主持,邀請專家來分享「創新保值:專利申請與策略」,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潘俊仁(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副研發長)
來賓:林典永(金屬工業研究中心銲接組副組長)
銲接加工技術廣泛應用於汽車、航太、造船、建築等領域,隨著淨零減碳與循環材料趨勢,銲接在提升材料再利用與延長產品壽命上扮演關鍵角色。摩擦攪拌銲接(FSW)技術突破傳統限制,推動電動車輕量化、航太、軍工與造船發展。有關從2D直線銲接進展到3D曲面銲接、再到4D智慧銲接,這項技術突破了哪些加工上的限制?與傳統之銲接技術有何差異?台灣在銲接技術未來應用的重點有哪些?未來的挑戰是什麼呢?
本集節目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潘俊仁老師主持,邀請專家來分享「探索銲接技術的革新之路」,歡迎聽眾朋友收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