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福慧雙修
福慧雙修
Author: 淨空法師
Subscribed: 12Played: 69Subscribe
Share
© 2025 福慧雙修
Description
師父說:聽經,是親近諸佛菩薩;熏習,一天都不能中斷!
民國初年夏蓮居居士會集《無量壽經》圓滿之後,提倡成立「淨宗學會」,其用意是正本清源。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內容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覺悟者稱佛菩薩,迷惑為凡夫。佛教的修學綱領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並依戒定慧三學,以求達到此目標。「淨宗學會」成立的目的是推動佛陀教育,特別是淨土宗,念佛法門,尤其適合現代人修學。
修行就是將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修學的基礎是三福,待人依六和,處事修六度,尊普賢十願,歸心淨土圓滿矣!
淨空法師說:「三日不讀聖賢書,面目全非」,三天不讀經,不聽經,也就是不接受聖賢人的教誨,煩惱習氣決定起現行,就退轉了。可見讀經聽經之重要。現在我們利用高科技,將講經傳播到網路上,希望大家都能看到。有時間可以反覆聽,聽多了就會開悟。到真正覺悟,就不會退心了。這是用經教的熏習來增加我們的善根福德。聽經比看經好,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是說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聽法容易開悟。我們為什麼會退轉?自己修行的功夫敵不過習氣,煩惱習氣、業障太重。諸佛菩薩初學的時候也不例外。你要有恆心,要有毅力,要把世間一切的緣都看淡,人事物都要看淡;若一年比一年淡薄,那我們就有進步。雖然每天誦經念佛很用功,如果對世緣還是看得那麼重,還是那樣分別、執著,就毫無功夫。聽經、念佛白費勁了,只是跟佛法結一點緣而已,這一生不得受用。這個很重要!
161 Episodes
Reverse
經一開端是地藏菩薩對釋迦牟尼佛說的一段話,這是他在我們世間度化眾生,所見到一些事實的狀況。『閻浮眾生』是指我們這個地球,『舉心動念』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無非是罪』。地藏菩薩說的這句話有沒有過分?我們自己要認真冷靜的去思惟,起心動念是不是罪?佛講這一部經是在方等會上講的。在那個時候,三千年前菩薩說這一句話,確實會讓我們懷疑。如果在現代這個世間來講這一句話,我們就會很肯定,確確實實起心動念無非是罪。可是菩薩的意思很深,為什麼?起心動念就是罪,這個話說起來難懂。在如來果地上,在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我們講圓教初住菩薩,他們還會不會起心動念?不會了。這個意思諸位聽懂了,你就明瞭起心動念就落到十法界裡面去,所以他那個罪的標準定得高。那個標準是一真法界跟十法界的界限,你落到十法界,你就是罪;十法界裡面,聲聞、緣覺、菩薩,還有佛,藏教的佛、通教的佛。所以起心動念是什麼?已經把你真心真性變成了識。法相宗裡面講修行的標準是「轉識成智」,轉八識成四智;起心動念是轉四智變成八識,這是罪,是從這個標準上說的。我們今天世間,那個標準就更低了。今天世間標準是什麼?三惡道的標準。起心動念的時候...
修行失敗的原因 〖為諸有情長夜利益。莫令眾生淪墮五趣。備受危苦。 應勤修行。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 「長夜」,比喻生死輪迴。其他宗教以生天為歸宿。天趣雖然壽命很長,實際也是個肥皂泡。黃念老說:我將來成佛,既是三大阿僧祇劫,同時又是剎那,因為時間是眾生的錯覺。末法的眾生,唯有依靠淨土法門,才能橫出三界,不墮於五趣。如果豎出的話,我們誰都做不到。為什麼呢?因為要斷見思惑才行,大家別說是斷惑,連伏都伏不住。唯有這個法,凡夫也能修持,並且橫出三界。 「應勤修行」。雖然一生勤苦的修行,實際只是很短的時間。我都快八十歲了,感覺好像一會的事。如果再活一個八十歲,也只是彈指一揮間,沒有多少分別。生命雖然很短暫,今生若能解決生死,這個利害關係就太懸殊了。因此要發起勇猛心,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如果眼前出現一點困難,千萬不能中斷。在學佛過程中,最可怕的就是糖衣炮彈。有些人生活得到一些改善,於是對佛法的薰習變少了,只顧忙一些世俗的雜事了。這些人正是被環境所轉!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這三句話是修行的關鍵。應當尊師重道,依教奉行。不可師心自用,違背本師...
「毒彈」,就是有毒的炮彈。這裡我所說的「毒彈」:一是指邪師說邪法; 二是指邪師用邪法、用巫術控制人。這種毒彈危害非常之大。因為打著佛門的旗號,欺騙性大,誘惑力大。他們用邪法、巫術控制人,能讓人神魂顛倒,任他擺布,受他控制。 現在這種情況似乎多起來了,要警惕,不要做邪師的代言人和犧牲品。 為什麼學佛人還能被邪師用邪法和巫術控制呢? 學佛不真不實,假信佛,假學佛,有所求。這樣學佛,自身有漏,就像雞蛋破了,有腥味了,蒼蠅就盯上了。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我們學佛人被邪師盯上、控制,還 是我們自身原因,你有漏,人家就有機可乘。 怎樣逃脫魔掌? 念阿彌陀佛。方便時大聲念,不方便時小聲念或心中默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都啥時候了,命都要沒了, 還不趕快念佛!求佛力加持,求護法神護佑,真心念佛,求啥啥靈。 怎樣鑑別邪師? 一個最簡單的鑑別方法:一是看他和財沾不沾邊?二是 看他和色沾不沾邊?凡是愛財愛色的,你就趕快遠離。財鬼、 色鬼,你怎麼能與鬼為侶呢! 兩首偈頌: (一)&nbs...
依此大法修行,今生一定成就! 妄念念念相續,何時往生淨土? 二〇二四年又是不尋常的一年,就像二〇一四年一樣不尋常。記得二〇一四年,舉辦了《無量壽經》第四回科註學習班, 師父老人家親自參加、親自主持、親自點評每一篇錄用的文章。有多少人看出了其中的不尋常?老人家在幹什麼?他在向我們表達什麼?老人家讓我們學習上海下賢老和尚,學習劉素青老居 士,讓我們五年作真菩薩。這些又是在向我們表達什麼?有多少人聽懂了、看懂了?聽懂了、看懂了的,又有多少人照做了?二〇一四,二〇二四,十年時間又過去了,老法師讓我們五年作真菩薩,現在十年過去了,有多少人作真菩薩了?又空過了十年。問問自己,你還有幾個十年?難道你要等五十年再作真菩薩嗎?你還有那麼長的壽命嗎? 大好時光白白浪費,大好機緣白白錯過。你在浪費什麼?你在浪費生命,你在浪費慧命。你在錯過什麼?你在錯過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今生了生死出輪迴的大好機緣。什麼事情最重要?解決生死問題最重要。這個最重要的事,在你那排上號了嗎? 為什麼多年學佛,功夫仍不得力?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大勢至菩薩教我們念佛成佛的...
今天你看到這個世間人做大官的、發大財的,那是什麼?過去生中修得的,沒有一個是僥倖的。研究什麼方法能發財,全是騙人的。 我住在澳大利亞,跟格里菲斯大學來往很密切。學校商學院那棟大樓蓋成了,舉行落成典體,校長邀我去參觀。特別從美國請了一名教授,是商學系的,來做特別的講話,請他做主講。那天我跟校長坐在一起,我告訴校長,我說他一生在商學院做教授,在美國是有名的教授,我說我對他有懷疑。校長說你怎麼對他懷疑?我說他會說,他沒有發財,你看他還是拿學校那一點薪水過日子。自己不能發財,怎麼能教學生發財?所以我不相信他。最後我還告訴校長,我會教,我發財,他就沒有,他就沒辦法,我有發財的方法。我說我會比他教得好,他不如我。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怎樣教我們發財?布施就發財。命裡頭有財從哪來的?過去生中布施得多,是這麼回事情。你命裡頭,命裡有財庫,你財庫空空沒有的,你這一生就是貧窮,就要苦一輩子,你幹什麼你都發不了財,命裡頭沒有財!又不懂得發財之道,那你不苦一輩子!我常常告訴我們的同學,我命裡頭沒有財庫,財庫是空空的,什麼都沒有,那就是注定要苦一輩子。學佛之後,行了,整個...
我們現在冤家債主太多,用什麼方法去降伏他? 釋迦牟尼佛得的定是什麼定?自性本定。什麼是自性本定?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那就是自性本定。自性沒有動過、沒有搖擺過,說明自性是寂靜的,所以叫寂滅定,自性是不動的。動,這叫阿賴耶、叫無明,無明才會動,明就不動了。明跟覺是一個意思,覺悟就不動,不覺它是動的。 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自己要常常觀察自己,我們的心是動還是不動?動就是有妄念,只要有念頭,無論是什麼念頭,都是在動。動是妄心,不動是真心。可是我們也有不動的時候,不動的時候不是真心,是無明。為什麼?不動,那個心是明白的、是覺悟的,樣樣都清楚,照見,它往外面透的是智慧。我們現在有的時候是不動,但是什麼都不知道,那叫無明。那不是不動,還是在動,頻率很快,動的幅度非常微細,你自己沒有覺察,以為我不動了。那是四禪天裡頭的無想定,什麼都不想,念頭沒有了,還是在動。它跟佛法的定不一樣,佛法的定是不動,清楚,心愈不動愈明,愈清楚、愈明瞭。 所以,定跟慧是永遠分不開的,有定沒有慧,這不是真的...
我靠什麼出輪迴? 菩薩分為兩類。 一、 慈悲心多。這些菩薩求生極樂,是為了度化眾生。 二、喜歡攝取功德。這些菩薩求生極樂,是為了攝取諸 佛功德。 曇鸞《論註》中說:初地至七地菩薩,可分身無量佛剎, 度化無量眾生。但他們做佛事時,還需作心入三昧,不是無所作心。這些菩薩往生見到彌陀後,頓然證得與八地以上菩薩平等的法身。像龍樹、婆藪槃頭等菩薩,也求生極樂,就是這個原因。《論註》又說:菩薩證到七地時,得大寂滅。上不見有諸佛可求,下不見有眾生可度。如果沒有諸佛加持,就會般涅槃了。往生之後,就不會遇到此難。以上說明不退菩薩往生的原因。 《無量壽起信論》中說:往生的菩薩不計其數,這都是如來願力加持,光明攝受之功。例如,智者大師臨終時,讓門人念無量壽佛及觀經的經題。並合掌讚頌說:「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尚得往生。況戒定薰修,聖行道力,實不唐捐。」極樂淨土很容易去,可是沒人肯去呀!在地獄相都現前的時候,只要一念改悔念佛,還能得到往生。何況用禪定、戒定薰習的行人。 大家現在好好用功,決定功不唐捐。大師說完之後,稱...
情執愈深,給自己添的麻煩愈大 夢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經驗,其實作夢的時間很短暫,但是在夢中感覺得時間很長。中國古人有一篇文章「黃粱夢」,這篇文章,過去曾經在初中國文課本裡面有,我們以前讀書讀過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內容大致是寫一個秀才,妄想很多,旅行在路上,大概走得累了,在一個小廟裡面休息,這是個道教有個道士,道士在打坐,旁邊他煮東西,吃的東西就是高粱米,黃粱(高梁米、小米),煮小米很快,他就在那旁邊打瞌睡。作夢當中很得意,他去趕考考取了舉人,過了幾年又考取進士中了狀元,以後做了官,地方官,節節高升,幾十年之後做了宰相,很得意,與他有恩的人都報了恩,與他有過的人他也報了仇,到一輩子告老還鄉的時候幾十年!這一覺醒來的時候,那個老道眼睛睜開問他,你還得意嗎?老道全看到了。全看到了,高粱米還沒煮熟,他在夢中已經過了五、六十年,這是黃粱一夢。確實人生亦如是,人生幾十年實在講非常短暫,一瞬之間就過去了。確確實實這個現實環境的真相,不能不認識。 「經云:如人睡夢中,造作種種事,雖經億千歲,一夜未終盡」。人在睡夢當中,夢中的造作,夢中的狀況,造再大的事業,像黃粱夢所舉出來的做到了宰相,最後大致是一...
時時刻刻提高警覺,不受他的干擾 世尊出現在世間,為了教化一切眾生,還得示現降魔,佛他沒有魔,菩薩也沒有魔難,凡夫有。魔從哪裡來的?一個是煩惱,另外一個就是天魔,天魔包括所有在菩提道上種種的障難,這個都是屬於天魔。魔這個字,原本諸位要是看到中國古本的經書,這個魔是折磨的磨,下面不是個鬼字是個石,是個石頭,折磨的磨。梁武帝這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對佛門護持真是全心全力,這個字是他造的,梁武帝造的。他說折磨太可怕,像魔鬼一樣,所以把石頭換成一個鬼,換成鬼字。梵語稱魔羅,中國人喜歡簡單把尾音去掉、省略掉,就稱一個魔字。它的意思,翻成中國意思是障礙,能為修道作障礙故,在佛法裡面講的,專門對修行人做種種障礙,這折磨的意思。又翻為殺者,為什麼?他害人善故,人行善總是障礙他,也是障礙,讓人善事不能成就,這個都是魔所做的。又常行放逸,斷慧命故,懶散,所以不能認真的修道,讓你道業不能成就,就斷智慧之命。魔裡頭都有這些意思。又翻為惡者,他多愛欲,情執很重,都是障道的因緣。 一切經裡面,大乘經、小乘經都講到,一般都把它講成四魔,...
篤行兩個字非常重要! 感悟一:我給祖宗點大讚,我給自己點大讚。 我給祖宗點大讚! 或許有人會問:劉老師今天怎麼了?怎麼突然想起給老祖宗點讚來了?我告訴大家,寫第四十一品經文的講稿,我 對老祖宗的感恩之情愈來愈強烈。是祖上有德,為後世子孫 積了這麼大的福報。遠的我不知道,就說近的吧,爸爸、媽 媽、姐姐,已經在西方極樂世界了,不久的將來,阿彌陀佛 也接我回家。到那時,我就可以驗證二十多年以前九哥告訴 我的那句話:「咱家老祖宗可了不起了,都在西方作佛呢。」 我和姐姐的人生經歷都是坎坎坷坷的,相比之下,姐姐的磨難更多一些。可能正是這些常人難以承受的磨難,我們 承受了,並且這些磨難成了我和姐姐人生中的寶貴財富。在磨難的歷鍊中成長、成熟起來。尤為令人可喜的是姐妹倆雙 雙皈依了佛門,修學淨土念佛法門,成為佛授記的第一弟子。 這是祖宗冥冥中的護佑!姐姐成就了,回歸極樂了。我也會成就的,我也會回歸極樂的。 感恩祖宗為後世子孫積功累德,讓後世子孫在五濁惡世,能夠聞到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中的唯一正法——《無量壽經》淨土念佛法門。這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事情...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 世尊在此地明白的告訴我們,六道輪迴是怎麼來的,這一句話就把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清楚了,正是大乘經裡面我們常常讀到的,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告訴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此地講的「心想」,由於心想不同,造業就不一樣。業雖然有三大類:身業、語業、意業,這三大類總是以意業為主宰,也就是念頭,身、口之所造作都是隨著念頭走的。念善,這個人造的是善業;念惡,這個人造的是惡業。世出世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從心想生,這是事實真相,世間人所講的真理。如果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對於社會的安定、國家的興旺、世界的和平與否,就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從哪裡看起?看一切眾生的心想,他想什麼。 世尊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十法界的眾生,最高的是佛法界,最下面的是地獄法界,心想固然是非常的繁雜,但是無量無邊的妄想、念頭,哪一個最重要?在一切妄念當中,我們要找到第一個妄念。第一個因素,佛告訴我們,我們從下面說起。地獄第一個業因是瞋恚、嫉妒,嫉妒、瞋恚心重,決定破壞別人的善...
兒女投胎來你家,有他宿世的因緣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中。閻浮提內。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一切人等。及異姓種族。有新產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與讀誦此不思議經典。更為念菩薩名。可滿萬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報。便得解脫。安樂易養。壽命增長。若是承福生者。轉增安樂。及與壽命。】 這是說生產的時候應該如何修福。這一類的事情,在現代衛生醫藥比過去發達,狀況比過去好轉太多了。在古時候,特別是在農村落後的這些地區,生產實在是性命交關的大事。所以佛在此地特別提出來,教給我們怎樣修學,怎樣能保住母子的平安。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家人關係非常密切,決定有深厚的因緣,不是偶然聚合的。因緣非常複雜,佛將這些複雜的因緣歸類,結歸四大類,這就是經上常講的「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所以聚集成為一家人。父子兄弟姊妹,總離不開這個關係,宿世的因緣這才變成一家人,諺語裡面常說,「不是冤家不聚頭」,這話很有道理。可是覺悟之後,你的一家人就變成法眷屬,這個好,無比的殊勝。不覺悟,這一家人是恩怨輾轉相報的一個場合,那真是叫苦不堪言。畢竟報恩的少、報怨的多,還債的少、討債的多,所以世間人...
修忍辱是福報的源泉 (三)學佛必須忍辱。 為什麼要忍辱? 忍辱,從世間法來說,這是一個做人處世、待人接物的修養問題。從出世間法來說,它是一個了生死、出輪迴的重要修持法門。 什麼叫忍辱? 忍辱就是要忍受不管來自什麼方面的、對自己造成心理、生理上的種種痛苦、種種侮辱,包括不發怒,不結怨, 心裡沒有惡意。這是一個很難修持的問題。別人打你,罵你, 拿種種事情冤枉你,把莫須有的罪名扣在你頭上,你應該怎 樣對待?這是一個修行上如何去除我執的問題。 《金剛經》上說:「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我們要真正明白一切法無我,關鍵是修忍辱,才能達到「三輪體空」。 即:沒有我,沒有人,也沒有別人打我罵我這件事,這樣才能了生死,出輪迴。否則就被我執障礙住了。 上面所說的,既是高深的理論問題,也是在實踐中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達到的境界。我們能真正離開我相,認識到確實無我,我只是「四大」的假合。是地、火、水、風這四 大元素湊攏來的這個軀殼。四大分離後,哪裡去找我?怪不 得我姐姐往生前告訴我:「這個肉殼殼可傻了,它啥也不知道。」能夠確認無我,當然就無人...
凡夫哪裡能比得了他? 【復次普廣。未來世中。若有惡人。及惡神。惡鬼。見有善男子。善女人。歸敬供養。讚歎瞻禮。地藏菩薩形像。或妄生譏毀。謗無功德。及利益事。】 也就是說沒有功德、沒有利益,說你迷信。 【或露齒笑。或面背非。】 【或勸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譏毀者。】 《楞嚴經》所說,這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那個邪師是誰?是妖魔鬼怪。《楞嚴經》第四卷佛給我們講「四種清淨明誨」,那一段經文非常重要!為我們說明這世間哪一類是妖,哪一類是魔,哪一類是鬼,哪一類是怪。我們看到都是人,面貌是人,他心不是人心,是妖魔鬼怪的心。所以佛在《滅法經》裡頭預言,現在人講預言,佛法將來第一個消滅是《楞嚴經》,最後消滅是《無量壽經》。《楞嚴經》為什麼第一個消滅?我看到那一篇經文,我就知道這個經一定會先消滅。這個經沒有了,妖魔鬼怪在世間你就不認識,你不但不認識他是妖魔鬼怪,你還把他當佛菩薩看待,他裝得很像,很像佛菩薩,他不是真的佛菩薩。我過去講《楞嚴》,《清淨明誨》那一章的經文,這一段叫照妖鏡,妖魔鬼怪對這個頭痛,總得想辦法把這...
容貌健康都是心的變現 【復次普廣。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 這是說自己的身相不善,多有疾病。 【但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 我們先看這一段。容貌是業力變現的,業力則是心,世間看相算命的都說相隨心轉,我們也常常提醒同修們,相隨心轉,體質身體也隨心轉。不但身相隨心轉,我們的生活環境也隨心轉。佛在一切經論裡面教化眾生,這是一個重點的課程,也是非常切要的一門課程。誰不想自己離苦得樂?誰不想自己的生活幸福美滿?古今中外一切眾生都在那裡祈求,都有這個願望,為什麼事與願違?事實跟自己的願望恰恰相背。是一切眾生不知道這個事實是怎麼形成的,怎麼來的。這就說到善與惡,果報的根源。我們今天所受的從事相上來講是果報,果必有因,因善果就善,因不善果就不善,所以種善因得善果,造惡業必定有惡報。佛在《業報差別經》說明,有十種不善的業得醜陋的果報,我們如果今天得這個果報,想一想看還有沒有這個習氣?因為過去生中造的這些惡業,得的現在的果報,往往還有餘習,如果殘餘的習氣還在,不能把它改掉,轉業就困難了。 ...
為什麼這麼容易變心?容易墮落? 修行的人多,成就的人少。特別是在近代,人心沒有歸宿,人沒有志向,很容易受誘惑就墮落了。過去有,也不算少數,但是並不很普遍。現在可以說非常普遍,一萬個人當中能有一兩個不被外面境界誘惑、不墮落的,都非常希有。所以從這個地方來觀察,我們對於西方人講的世界末日就可以相信了。 這個經是跟我們講因果的真實大道理。人生在世,佛跟我們講的,兩種人。第一種人,六道凡夫。過去造的業,這一生來受報的,所以佛在經上講「人生酬業」。你過去生中修福,你這一生來享福的;你過去生中造罪業、造惡業,你這一生來受苦受難的。這是凡夫。另外一種人覺悟了。諸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來救苦救難。救苦救難的人比我們平常吃的苦頭還多,他來示現的,他來給我們做榜樣的,捨己為人。這世間就這麼兩種人。 我們是屬於哪一種?當然我們是屬於業報的,我們是凡夫。可是今天我們明白了,我們搞清楚了,業報可以轉變。如何把業力轉變成願力,這個人就轉凡成聖,就跟諸佛菩薩乘願再來無二無別,這就是我們講的修菩薩道,修成佛之道。也許說成佛...
劉素雲老師: 覺者為佛, 我們怎樣能更快覺悟? 人身易失不易得,修行五善保人身 五濁惡世苦不堪言,聽經明理速回家園。 第三十五品經文,佛把濁世惡苦講得淋漓盡致,我感恩佛的大慈大悲,感受佛的大智大慧。除了佛,還有誰能把這 個事實真相告訴眾生?眾生不知事實真相,何時能脫離這個最為劇苦的五濁惡世?感念佛恩吧,報答佛恩吧,今生不成就,無以報佛恩。 我在感恩的同時,心中也有一種悲嘆的感覺,佛講這話已經三千多年了。三千年後的今天,這個濁已經濁到了極處,這個惡已經惡到了極處。可芸芸眾生卻樂在其中,可見眾生迷得有多深?不管你警鐘怎麼敲,我就是不醒。照睡不誤,照吃不誤,照玩不誤,照爭不誤,照鬥不誤。你講人生大事, 他全當耳旁風。他覺得他幹的事才是人生大事。至於你說的人生大事,他嗤之以鼻,不屑一顧。在他們看來,什麼將來不將來,只要當下我能吃喝玩樂,享受人生就足夠了。他們這也是立足當下。可是你想沒想過,人人都有將來,有誰能逾越那個將來呢? 我說這話,知道有人是不願意聽的。不願聽我也得說。 為什麼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我還要第三次複講《無量壽經》?要救人。用什麼救?用這個無上大法來...
一生都是佛安排,哪裡要自己操心。 「今日之要務,唯在認真念佛而已。」 三千多年以前,世尊就告誡世人,「世人共爭不急之務」。 這就是告訴世人,你們拼命爭奪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什麼是緊要的事情呢?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祖師大德告誡我們,物有本和末,事有緩和急,要知道什麼事該緩辦, 什麼事該急辦。可是世人沒聽懂。三千年前的世人在共爭不急之務,三千年後的世人不也是在共爭不急之務嗎?三千年後的世人不就是我們嗎?那麼,什麼是我們該做的要務?我們來聽聽祖師的教誨。 印光祖師教誨我們:「今日之要務,唯在認真念佛而已。」 言簡意賅兩句話,我們還聽不懂嗎?「今日」,就是當下、 現在的意思;「要務」,就是最重要、最該先辦的事情;「唯」, 就是唯一,沒有第二個;「認真」,表示念佛的態度;「而已」,表示就認真念佛這一件事情,沒有第二件事情。 祖師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就是告訴我們:當下,我們最該急著先辦的事情就是認真念佛。沒有第二件事情比認真念佛更重要的事情了。為什麼?因為唯有認真念佛能解決了生死、出輪迴的問題。 祖師慈悲,怕我們聽不懂,又打了個比方。比如,遇難的人要...
劉素雲老師:不讓妄心當家做主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我是這樣概括的,僅供同修們參考。 第一,告訴我們要慎重,不可輕信自己的意思和思想。為什麼?因為你的意思和思想不可信。 第二,為什麼說你的意思和思想不可信?因為你的意思和思想,是大腦思惟的產物,這些產物,我們就說見解,都是六道的東西,都是生死的東西,不是解脫的東西,不是成佛的東西。 第三,要想解脫,要想成佛,必須得超越這些。佛之所以出興於世,就是要開示悟入佛的知見。這談何容易!我們現在都是眾生的知見,我們現在學佛的過程,也就是改造思想認識的過程,要去掉眾生的知見,換成佛的知見,也就是恢復我們本心本有的佛的知見。 第四,怎樣才能恢復我們自性本具的佛知佛見?讓真心當家做主,讓妄心沒有立足之地。我們要「常為心師,不為師心」。就是要做自心的老師,不要以自心為老師,千萬不能讓妄心當家做主、發號施令。 第五,做人、做事、說話要留有餘地,不能主觀臆斷,把話說絕。做人、做事要客觀一些,因為人和事都是變化著的,要善於傾聽和接受別人的意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能夜郎自大,一意孤行。一意孤行會跌大跟頭的。 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