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福慧雙修淨空法師: 環境隨著念頭轉, 六道輪迴心想生。我們能去哪一道?
淨空法師: 環境隨著念頭轉, 六道輪迴心想生。我們能去哪一道?

淨空法師: 環境隨著念頭轉, 六道輪迴心想生。我們能去哪一道?

Update: 2025-09-23
Share

Description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 
  世尊在此地明白的告訴我們,六道輪迴是怎麼來的,這一句話就把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清楚了,正是大乘經裡面我們常常讀到的,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告訴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此地講的「心想」,由於心想不同,造業就不一樣。業雖然有三大類:身業、語業、意業,這三大類總是以意業為主宰,也就是念頭,身、口之所造作都是隨著念頭走的。念善,這個人造的是善業;念惡,這個人造的是惡業。世出世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從心想生,這是事實真相,世間人所講的真理。如果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對於社會的安定、國家的興旺、世界的和平與否,就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從哪裡看起?看一切眾生的心想,他想什麼。 
  世尊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十法界的眾生,最高的是佛法界,最下面的是地獄法界,心想固然是非常的繁雜,但是無量無邊的妄想、念頭,哪一個最重要?在一切妄念當中,我們要找到第一個妄念。第一個因素,佛告訴我們,我們從下面說起。地獄第一個業因是瞋恚、嫉妒,嫉妒、瞋恚心重,決定破壞別人的善事,自私自利的念頭非常堅固,這種心想就造成地獄這個境界。地獄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誰的心想生?自己的心想生,與別人不相干。個人造業,個人受報,任何人都不能夠代替,這個大道理我們學佛總得要首先搞清楚,我們才知道自己決定可以得救。為什麼?我不造這個惡業,我不起這個念頭。 
  餓鬼道第一個業因是貪心,貪而無厭。其實哪一道十惡業都具足,但是十惡裡頭偏重在哪一條,佛就用這個來說第一個業因,所以貪心變餓鬼。有人學佛,世間法放下了,貪愛佛法,他到哪裡去?還是墮餓鬼道。貪心墮餓鬼,決定不是說我把貪的對象換一換,我不貪世法了,我貪佛法,不管你世法佛法,你的貪心沒有變。所以佛在《金剛經》上勸導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法都不可以貪。佛法是教我們明理、教我們覺悟就好,不能在佛法裡起貪心,世出世間法起貪心都是在餓鬼道,這個要懂得。畜生道是愚痴。什麼叫愚痴?沒有智慧,顛倒黑白,沒有能力辨別邪正,沒有能力辨別真假,甚至於沒有能力辨別善惡、是非、利害,極容易聽信謠言,心裡猶豫不決,這是畜生道,畜生愚痴。這是三惡道。 
  三惡道上來還有一個阿修羅道。其實阿修羅《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除了地獄裡頭沒有阿修羅,其他的四道裡頭都有,餓鬼、畜生、人道、天道,這裡頭都有阿修羅。阿修羅在哪一道,就隨這一道的名稱,就不再建立,於是經上常講「五趣輪迴」,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把阿修羅算一道,通常都把天阿修羅算一道,這就在人的上面。人道第一個業因是什麼?佛跟我們講的五戒十善,人能修五戒十善才能得人身。所以佛常講「人身難得而易失」,這個話我們聽聽想想也不無道理,我們現在人身得到了,可是下一生能不能得人身?仔細去想想看,我們五戒做得怎麼樣?十善修得怎麼樣?如果五戒十善自己想想,不及格、不夠水平,來生人身就得不到。想想自己貪瞋痴慢跟五戒十善對比一下,如果我們五戒十善確實超過貪瞋痴的念頭,那恭喜你,來生還能得人身。假如你五戒十善跟貪瞋痴一比是不及貪瞋痴,貪瞋痴的意念很重,五戒十善很薄弱,來生決定墮惡道,這是佛給我們的警告:「人身難得而易失」。 
  天道要修上品十善、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我們想想有沒有?然後想想天上我有沒有分?新加坡的許哲居士常說,她非常有自信,在日常生活當中你看看她的信心,「老天爺會保佑我」,死了以後決定生天,前途一片光明,一絲毫的懷疑都沒有。現在她念阿彌陀佛,她求生淨土,我們知道她決定往生。怎麼知道?她貪瞋痴確實沒有了、斷掉了,五戒十善、四無量心她具足,念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這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典型。人家何以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我們的障礙究竟在什麼地方,要把障礙找出來,把這些障礙消除,我們也能做到。 
  天道再往上面去,這當中修羅道也說一說,修羅也是修五戒十善,也修四無量心,為什麼會變成修羅?好勝的心沒放下,樣樣都是要走在別人前面,佛門上一炷香,也決定他要上頭一炷香,第二炷香他都不甘心,這叫阿修羅,果報在阿修羅,做好事也都好勝,這是阿修羅道的業因。所以阿修羅好勝、好鬥,好跟別人爭勝,在天上常常跟天帝鬥爭,在人間也喜歡跟別人鬥爭,在哪一道他都喜歡鬥爭。他有福報,福報是過去持戒、修善、積德。如果他能夠謙虛、能夠退讓,這個人決定是生天道,就不是阿修羅道了。 
  六道概略的介紹一下,心想不同。往上去,聲聞是四諦心,辟支佛是十二因緣心,菩薩是六度心,諸佛如來是平等心。這是佛把十法界第一個因素告訴我們,我們一天到晚想什麼?所以自己冷靜思惟,就知道自己要往哪一道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事情哪裡需要問人?真正明白之後,古大德勸導我們「自求多福」,這是任何人都幫不上忙的,諸佛菩薩怎麼慈悲都幫不上忙,菩薩的慈悲只能把這些事實真相告訴我們,至於受什麼樣的果報,都是自己去抉擇。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回過頭來看看今天的世界,世界之構成,我們也應當記住佛陀所講的話:「依報隨著正報轉」,這一句話是真理、實話。依報是什麼?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生活環境裡面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是隨著我們念頭轉的。蕅益大師所講的「境緣無好醜」,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人事跟外面物質,說實在話沒有好壞,沒有善惡,也沒有是非;所有一切是非、善惡、好壞,是從自己心裡頭生起來的。自己心是純善,我們這個世界是美好的;自己心不善,極樂世界也是濁惡世界。所以佛這一句話我們要牢牢記住,『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果報就不同。 
  諸佛菩薩這是真正大修行人,心地「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所以他的境界是美好的。美好的境界要自己去求、自己去修,不是別人給你的,你要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今天回過頭來再看看,這個世間芸芸眾生,眾生心想不善。怎麼不善?專門看別人的缺點,專門記別人的過失,這個糟糕了,「世間沒有一個是好人,世間沒有一樁是好事」,墮落在這個裡面,人間的惡道。 
     《金剛經》上講得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有為法」有沒有?有,雖有它不是真的,能變的真如是真的,所變的現象是虛幻的,是不實在的。不但是虛幻不實在,而且告訴我們它不存在。所以《金剛經》末後說,「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就能看到宇宙現象的真相。我們凡夫被蒙蔽,被這些虛幻的境界蒙蔽了,就如同我們現在看電影,被電影畫面欺騙了,以為那是真實的,其實它是假的。這個假的,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體會得到,但是說我們現實這一切境界是假的,我們很多人沒有法子體會,以為這是真實的。這個道理,我們過去在《華嚴經》裡面詳細跟諸位介紹過,也費了很多的時間,說明所有現象剎那不住,它是剎那生滅,所以它不是真的,它不是真實的存在。真實的存在是能變的法性,法性也叫真如。 
  沒有見性,決定沒有「我」。佛法裡面講「常樂我淨」,這叫四淨德,是真有,決定不假。但是沒有見性,那就有名無實。我們這個世間有「常樂我淨」這四個名字,實質上完全沒有。「常」是永恆不變。我們現實的環境,這個身體有生老病死的變化,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哪裡來的「常」?「常」沒有。「樂」也沒有,樂是什麼?佛說得透徹,我們都沒想到,樂是我們的苦暫時停了一下,你就覺得樂。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你每天要吃三餐飯,一餐不吃就餓得很苦。所以你吃飽了,那個餓的苦暫時停一下,感覺得不錯,很樂。到時候不吃,苦馬上就現前,只有苦沒有樂。所以跟六道凡夫講苦是真的,樂是假的,沒有樂。「我」是什麼?我是自己能做得了主,才叫「我」。我們自己做不了主,自己果然能作主,那年年十八多好!這個我們做不到,自己跟自己都做不了主。「淨」就不必說了,「淨」是身心清淨,我們心裡不乾淨,有是非人我,有貪瞋痴慢。身更不乾淨,在新加坡這個熱帶地區,一天不洗澡,你看身上流的臭汗,哪裡會乾淨?所以「常樂我淨」這四個字,不但六道凡夫沒有,四聖法界也沒有,一真法界的人真有。我們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跟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切萬物,常住不變。「常樂我淨」,他們統統都具足,是真的,不是假的。 
  一切諸佛如來跟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所說的經教,說些什麼?「如是」二字而已。這個「如」是什麼?事實真相。佛所說的決定跟事實真相完全相應,佛沒有加一點,也沒有減一點,所說完全跟事實真相相同,這叫「如是」,這個意思比較深一點。所以佛決定沒有自己的意思,決定沒有自己的創造。實際上講,創造都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佛所說的完全是就事論事,把宇宙人生的道理、事相、因果,因果的轉變、因果的相續,為我們說出來而已。由此可知,諸佛如來所說的句句話,都是我們現實生活的狀況,然後才曉得佛法跟我們自己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學佛法就是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生活真實環境,不過是如此而已。 
  由此可知,佛法的教學,是世間第一真實、究竟、圓滿的教學,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學習。通過這個學習,我們才真正認識自己,明瞭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契入這個境界,在佛經裡面就稱他作菩薩,如果達到究竟圓滿就稱作佛陀,所以佛陀、菩薩是佛教育修學階段的名稱。但是這個階段是你有成果的階段,第一個階段稱你作阿羅漢,第二個階段稱你作菩薩,最高的階段稱你作佛陀。所以這些名稱不是神仙,我們把佛菩薩當作神仙看就錯了,他是代表修學的階段。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淨空法師: 環境隨著念頭轉, 六道輪迴心想生。我們能去哪一道?

淨空法師: 環境隨著念頭轉, 六道輪迴心想生。我們能去哪一道?

淨空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