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电波未来
电波未来
Claim Ownership

电波未来

Author: Ranio

Subscribed: 0Played: 0
Share

Description

我们是带着体温的行业观察者,听见智能制造的心跳。
11 Episodes
Reverse
节目简介:欢迎来到《电波未来》,我们是带着温度的行业观察者,听见智能与制造的心跳。如果问投资机构2025年在看什么,AI显然是绕不开的话题——整个世界似乎都被AI这股龙卷风卷了进去。“但你如果有机会站在AI这个龙卷风的风眼的时候,就像我过去两个月在硅谷的一些感受一样,你会发现其实最聪明的钱正在利用AI这股不可阻挡的风,去寻找那些更可靠、更稳定的价值大陆。”这是来自本期嘉宾、蔚来资本合伙人管宇凡博士的亲身感受与一线观察。当AI狂热席卷全球,硅谷的投资哲学正发生深刻转变:从“软件就是世界”回归“软件需要世界”。AI这个最聪明的大脑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需要一个非常强壮的身体,那就是能源、制造与物理空间这些硬科技。风险投资从单纯的投资比特,转变为同时投资物理世界的原子战略。从为AI提供物理世界基础的硬科技,到不受短期政策影响的务实的气候科技,再到为下一代互联网构建产权基础的去中心化技术,一些投资人已开始悄然布局新的方向。时间轴:02:33 “聪明钱”正流向哪里?2025全球顶级VC的三大新方向03:46 从“软件就是世界”到“软件需要世界”,硅谷投资哲学也在发生转变07:08 投资版图远比我们想象得丰富,AI这颗恒星让周围的行星系获得前所未有的能量与价值08:07 中美投资市场是类似Windows和iOS的差别09:23 美国“造梦”VS中国“铸盾”,核心差异在于战略指挥棒12:09 中美AI赛道对比:资本堆砌下的暴力美学VS资源约束中的精巧创新15:11 投资重心差异:为白领配备AI Co-pilot与AI推动产业升级16:10 数据飞轮分化,中美AI数据资产形成不同的地域烙印16:59 机器人红海中的蓝海:细分赛道场景里找到真正痛点22:55算力背后的物理本质是能源,我们正进入一个由AI驱动、对能源需求近乎无限的时代23:28 理解能源投资的钥匙:大型科技公司愿意支付满足green, reliable& available的绿色可靠性溢价25:25 亚马逊、微软早就开始和SMR(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开发商合作了26:03 马斯克与Sam Altman提了无数次的问题:美国输电能力缺乏与电网升级缓慢28:02科技巨头从购买电力到直接投资,为风险投资者创造了哪些机会?29:41政策逆风:特朗普“大而美法案”背后是美国未来产业经济的代理人战争34:01 驱动能源转型这艘巨轮的,是AI和数字经济这个强大而不可逆转的引擎制作团队:主播:蔚来资本董事总经理 Wendy Ling嘉宾:蔚来资本合伙人管宇凡策划:蔚来资本NIO Capital
节目简介:欢迎来到《电波未来》,我们是带着温度的行业观察者,听见智能与制造的心跳。这期节目,我们来聊一个关乎能源未来的问题:当风光发电忽明忽暗,如何为世界提供稳定的绿色能量?为此,我们邀请来海德氢能HydoTech CEO姚昌晟博士——他既是知乎上坐拥17万粉丝的优秀答主,也是当前氢能领域的优秀创业者,带着工程师特有的务实精神,和我们聊了聊绿氢的现状与未来。节目中,姚博士拆解了氢能的“颜色密码”,虽然目前绿氢的成本还是煤制灰氢的2倍,但随着绿电成本降低以及制氢技术升级,绿氢成本的继续降低符合第一性原理,并且在当前政策推动下,已经在一些场景进入了客户可以接受的空间。关于未来,绿氢被视作零碳的“新石油”,可以为交通、工业等领域提供巨大的化石能源替代,是全球众多地区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基石产业,是毫无疑问的万亿级市场。掌舵一家生而全球化的公司,姚博士对出海的理解同样给人启发:真正的全球化,必须要深度本地化。同时,这位工程师也流露了浪漫的一面:如果有一天人类移民火星,通过绿氢制备的电解技术,就可以获得氧气。如果你也对能源的未来感到好奇,欢迎收听本期对话,了解这个藏在化学式里的万亿级市场如何悄然生长......时间轴:03:00 科普氢能颜色密码:灰氢、蓝氢、绿氢分别都是什么?04:31 绿氢产业发展背后的最深层次需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安全,实现化石能源替代07:32 绿氢迎来爆发机遇:供给端可再生能源规模扩大+需求端降碳需求激增08:43绿氢成本真相:政策推动进入用户可接受空间,技术迭代+制造业规模驱动成本进一步下降12:22 储能与电力应用:中外差异巨大,欧洲工厂"白天光伏制氢,晚上用氢发电"16:48 行业供需仍不匹配:船舶急需清洁燃料,绿氢项目寻找买家18:29 创业公司生存之道:拼技术、造生态,中石化和壳牌都是合作伙伴20:08 拥有“中国速度”的出海心得:生而全球化,尊重本地化23:36 美国政策洞察:共和党执政利好氢能?美国页岩油革命成为关键转折点27:40 工程师的初心:“亲眼见证中国新能源车逆袭,这种价值感驱动着我”31:11 终极想象:不同星球用着不一样的能源形式,绿氢制备技术可以在火星上获得氧气制作团队:主播:蔚来资本董事总经理 Wendy Ling嘉宾:海德氢能HydoTech CEO 姚昌晟策划:蔚来资本NIO Capital
节目简介:欢迎来到《电波未来》,我们是带着温度的行业观察者,听见智能与制造的心跳。本期节目,我们聊聊机器人如何从展台走向现实。你或许已经看过了那些视频:机器人熟练地做关东煮、叠衣服,引来观众阵阵惊叹;全球的科技爱好者、企业采购商聚集在这里,单是初步达成的合作意向就创下了新高......这些热闹的场景,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机器人行业的热度。但热闹之后,机器人会如何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本期节目中,来自蔚来资本科技投资团队的合伙人吕元兴、投资人柳雪萍分享了清晰的路径:从能带来欢乐的展示场景,到能代替人进入高空等危险环境的商业痛点场景,再慢慢走进普通家庭......从展示技艺到真正解决问题,整个行业都在务实前进:硬件越来越可靠,关键零部件不断迭代,人机交互也越来越顺畅。这些突破正在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向更实用、更普惠的方向发展,保有量最终有望达到,甚至突破智能手机的量级。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一起来打开关于机器人的想象空间。时间轴:03:08 具身智能行业爆发,预判规模:远超智能电动车,有望达到甚至超过手机保有量05:43 机器人帮我串关东煮?从展会中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行业趋势剧变09:34 机器人商业化落地,不考虑降低成本的方案都是空中楼阁12:01 机器人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多少路要走?13:40 冠军机器人的含金量检验:硬件稳定性≠自主智能16:15 丢掉遥控让机器人自主移动,指日可待了17:03 具身智能行业技术发展三要素:硬件、模型、算法19:29 数据荒原真相:全球机器人有效训练语料几乎空白20:20 模型演进与数据能力“沿途下蛋”螺旋式升级22:38 机器人大脑进化分几步?拆解模型演进四阶段路线25:15 软硬件高度耦合,核心硬件坚持自研,远期可能出现ODM28:35 工业机器人进军人型机器人,是熟手也是新手31:41 仿生机器人与我们的安全距离:越接近人类越易触发恐怖谷效应34:27 从汽车产业链延伸到具身智能的零部件投资机会点制作团队:主播:蔚来资本董事总经理 Wendy Ling嘉宾:蔚来资本合伙人 吕元兴Adair蔚来资本投资人 柳雪萍Cher策划:蔚来资本NIO Capital
节目简介:欢迎来到《电波未来》,我们是带着温度的行业观察者,听见智能与制造的心跳。今天的节目与往期略有不同。在往期节目中,我们更多聚焦于某个行业,倾听在投资圈有一定话语权的前辈们探讨观点和分享经验;但同时,我们也想抱着探索的心态了解当前的校园创业,与Z时代的年轻伙伴们聊聊,当下他们正面对的困惑——技术学霸手握big ideas却困于商业化?没有投资经验,如何获得进入投资圈的门票?面对AI硬科技浪潮,怎样重塑自己的能力壁垒?在毕业的分叉路口,同样藏着职业发展方向的共性考验:考编or进大厂or创业?在这场投资与创业的游戏中,学生创业者、投资新人,都在寻找新的机会点。时间轴:02:19 美国宾大VS伦敦政经:科技先锋多孵化器,社科名校重就业指导04:24 浙大&清华经验:从校园创业平台到校友基金的接力赛08:39 让big ideas走出实验室,丢弃学生思维、迎面商业竞争10:42 学生CEO创业考题:你的创业战友该“毕业”了吗?11:41 技术学霸的劫点:不要被成功的惯性带跑13:03 创业方向选择:消费赛道与AI材料的潜力探讨16:04 为什么选择投资?给我一个杠杆,我想撬动社会的进步16:58 进入投资圈的“门票”:专业能力是否已形成即战力?19:49 硬科技创业热,工科与产业背景的投资人更受青睐?21:12 有些赛道吃经验,但AI是年轻一代投资人的好机会23:05 给Z世代的职业发展建议:识别自身优势,以终为始考虑自己的人生赛道25:25 考编VS进民企VS创业,你会如何选?28:11 对抗AI反噬:保持开放和接纳心态,保持批判性思维与深度创造力制作团队:主播:蔚来资本董事总经理 Wendy Ling嘉宾:Bryant: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创投校友会总负责人张希喆:蔚来资本投资人胡真瀚:蔚来资本投资人策划:蔚来资本NIO Capital
节目简介:欢迎来到《电波未来》,我们是带着温度的行业观察者,听见智能与制造的心跳。从广州、宁波、天津的繁忙港口,到中国与越南、蒙古的边境口岸,从日常买买买的电商快递,到煤炭与蔬菜水果的大宗运输,智能驾驶卡车已在悄然间,重塑车轮上的国民经济动脉。八年前,当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已经诞生了众多玩家,这支从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孵化出来的工程师团队,自称“手里拎着人工智能这个锤子,要找一些钉子去凿一凿,看看能不能听响”?他们瞄准彼时还是“刀耕火种”阶段的卡车领域,制定了从港口、口岸、园区等关起门来的限定场景,到干线运输等开放道路,再到环境最复杂、最开放的城区配送“三步走”战略,通过领先的深度神经网络、数据闭环、毫秒级传输的线控技术等,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See- Think- Act全流程。时至今日,他们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港口无人驾驶车队,与国内50%以上的港口展开合作。从港口到物流园区,以自动驾驶货运编队技术打造的“公路火车”,已进入常态化运输……本期节目,我们对话主线科技创始人&CEO张天雷博士,聊聊从粤港澳集装箱码头的智能化升级,到新疆喀什首张无人驾驶卡车路测牌照落地,他们如何用人工智能商用车,打造智慧物流新范式。时间轴:02:55 电商“买买买”背后,离不开中国现代化物流体系和大卡车的功劳05:57 无人卡车交付广州港:多传感器融合+智能化线控底盘,确保厘米级精度08:05 自动驾驶玩家众多,在乘用车进展飞速的时候,卡车还是刀耕火种11:33 十年三步走战略:从港口园区的限定场景,到开放道路,再到城区环境16:04 大宗运输中的新“风景线”:无人驾驶卡车编队,1个头车带2-5个无人卡车19:43 无人驾驶赋能口岸贸易:免去人员检查,大幅提升通关效率20:47 新疆喀什首张无人驾驶卡车路测牌照落地,推动行业法律法规演进23:47 自动驾驶的深度模型:先天有基础的脑子+数据闭环=聪明且有经验的好脑子27:42 技术与交付并重,做好Dirtywork,从细节中让客户体会到你的用心32:27 创业最艰难的抉择是不忘初心,八年来坚定地和卡车头在一起35:22 从技术大牛到CEO:坚定信念,开放心态,多交流39:14行业终局:一个覆盖全世界的人工智能物流网制作团队:主播:蔚来资本董事总经理 Wendy Ling策划:蔚来资本NIO Capital
节目简介:欢迎来到《电波未来》,我们是带着温度的行业观察者,听见智能与制造的心跳。回顾过去十年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当采埃孚用一场教科书级的并购实现自动驾驶全系统布局,马瑞利却在上百亿美元的并购后,因文化冲突与转型拖沓走向破产——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并购沙场,藏着怎样的生死密码?面对百年龙头企业,中国新起之秀如何取经,甚至变道超车,要靠自研创造舒适性平权的新时代?本期节目聚焦全球并购案中的合作竞争艺术,以及中国创业者如何以“只争朝夕的与时俱进”向百年守成者发起挑战!让我们继续跟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EED项目学术主任及执行主任蒋展,以及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独角兽比博斯特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郁炜,拆解零部件行业的生存启示,我们一起从电波中听见未来。时间轴:03:20 经典案例拆解:德国采埃孚与美国天合并购,达成产品+客户+文化三重协同06:56 并购成功划重点:从产品交叉销售到提供更高价值的整套解决方案10:28 花大力气打造体系能力和技术护城河:100人的团队换掉20个,公司会不会塌?13:57 卷技术卷配置,卡位市场对新产品新技术导入的爆发节点:很多20万以上的车很快将配置空气悬挂16:18 15年前国际巨头们没有现在这么谦虚,傲慢与偏见是曾经的失效模式19:13 看清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小米为什么等行业确定了还能进来抢市场?24:41 对颠覆式创新,要迅速布局果断投入,谁说大象不能跳舞29:51 不喜欢喝酒和商业化运作,为什么不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做到极致,把另一部分交给买方来赋能31:48 政策鼓励,当下迎来并购红利期:并购贷款升到80%34:07 比博斯特眼中的底盘:线控化、智能化打造简约而不简单的美感37:52 未来图景: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优质驾乘体验,创造舒适性平权时代38:22行业终局:从三家分晋到战国七雄,最后秦朝一统天下,唯有与时俱进的只争朝夕制作团队:主播:蔚来资本董事总经理 Wendy Ling策划:蔚来资本NIO Capital
节目简介:欢迎来到《电波未来》,我们是带着温度的行业观察者,听见智能与制造的心跳。“行业的达尔文时钟,从不等待迟暮的巨头。”昔日百年汽车零部件巨头轰然倒下,百亿级的产业地震震动了汽车圈和投资圈。曾重金整合的马瑞利集团(Marelli)日前在美国申请破产重组。这场被资本寄予厚望的“跨国婚姻”,为何短短6年便走到尽头?汽车行业跨境并购会有哪些隐形雷区?汽车上下游产业在智能电动化时代又会面临哪些新挑战?本期节目邀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EED项目学术主任及执行主任蒋展教授,以及蔚来资本投资企业——比博斯特高级副总裁郁炜,深刻剖析这场用百亿“学费”淬炼的崩盘真相与并购启示。时间轴:04:04 70%跨境并购为何死于同款陷阱?揭示“战略-交易-整合”三阶雷区07:58谷歌收购YouTube:整合花了十年,管理层换了三批11:27新能源革命冲击老牌供应商,三电系统让中国企业颠覆国际巨头生存根基15:40数据印证行业变天:传统供应商市占率下降12% vs 智能电动新玩家增速超50%16:27新能源时代下的车企并购:供应链复杂叠加百年未遇之范式变革20:51 非增量市场中的品牌型并购还是好方式吗?25:09并购马瑞利的误判:忽视三重叠加风险(技术转型+财务出血+文化冲突)30:00象吞象的并购,资金来源一般都会加杠杆,带来巨大财务压力31:14并购日本公司的教训:从思维逻辑到管理模式完全不像近邻36:38丹纳赫成功的一点:把一级/一级半市场的事当成二级干,不达预期就快速处置制作团队:主播:蔚来资本董事总经理 Wendy Ling策划:蔚来资本NIO Capital
节目简介:欢迎来到《电波未来》,我们是带着温度的行业观察者,听见智能与制造的心跳。本期我们继续追问:当企业迈过从0到1的门槛,进入业务扩张、团队扩张的新阶段,创业者如何避免个人英雄主义的自嗨?如何跨过从创业者到企业家的分水岭?一家公司要实现From Good to Great,要做出哪些难而正确的事?每日自省自查的问题清单又有哪些?两位实战派导师将继续用淬炼于世界500强与千亿市值企业的思维工具,助力你精修“创业”这门学科:-曹新宇Leo:曾任职咨询公司合伙人、行业头部公司HR 副总裁,陪伴多家公司成就千亿市值;-刘晓光(光叔):曾任职世界500强企业担任全球领导力发展及人力资源战略副总裁;学术研究、咨询顾问与投身创业的“三栖生物”无论你是挣扎在时间陷阱中的创始人,还是渴望突破效率瓶颈的管理者,本期节目将让你看到如何把创业这门科学进行学科化的拆解,把人和企业的成长变得“可教、可学”。时间轴:-4:15 做企业是一门修炼自己的功课,面临团队的人性、客户的人性,面临利益怎么分配-8:36 商业是一个长程的、复杂的团队体育竞技运动,长期获胜的运动员非常擅长状态管理-11:35 创业是一门科学,把科学学科化,把人的成长和创业变得可教-13:58 德国百年家族企业的“祖训”:永远不追求做行业里最赚钱的公司-18:40 共赢思维:越有钱的时候越要帮供应商,这是中国企业特别要注意的-22:22 二代接班不是简单的上名校,而是从小把企业带给社会的价值植入心里-28:49 驱动员工的抓手,是一个更高的价值追求,还是更低层次的利益操控?-31:59 觉察清单:什么让我晚上睡不着?什么又让我早上能精神抖擞地起来?-35:57 很多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困境,是因为你陷在了二元对立里,比如新人和老人,科学家和非科学家,都是标签而已-37:52 成就卓越组织训练营第五期开启招募制作团队:节目主播:蔚来资本董事总经理 Wendy Ling策划:蔚来资本NIO Capital
节目简介:欢迎来到《电波未来》,我们是带着温度的行业观察者,听见智能与制造的心跳。今天这期节目,我们想带大家穿过创业的华丽表象,去触碰那些横在创业者面前的层层沟壑:如何摆脱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撕扯?早期团队应该找到什么样的人共事?如何让会议室出现有质量的争论而非老板独白?从战略方向到组织管理,创业者在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难题。这既是对创业者自我觉察与学习成长的考验,亦是投资人权衡判断的重要依据——我为什么相信Ta能步步闯关?那些穿越过荆棘的成功者身上,具备哪些共同特质?本期对话,将成为创业路上的关键信标。两位嘉宾,都是曾帮助众多企业成长的“过来人”:-曹新宇Leo:曾任职咨询公司合伙人、行业头部公司HR 副总裁,陪伴多家公司成就千亿市值;-刘晓光(光叔):曾任职世界500强企业担任全球领导力发展及人力资源战略副总裁;学术研究、咨询顾问与投身创业的“三栖生物”无论你是怀揣梦想的创业者,还是期待进取的打工人,相信这期节目都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时间轴:03:38 海底捞就是把人琢磨透了,张勇对人的信任是极致的06:12 如果没有初心和笃定感,碰到困难就会摇摆,是只为了挣钱还是有别的想法?11:00 从底层看,成功的企业家有两点特质:一是觉察和反思,二是快速学习和成长18:43 初创企业要着重打造三五个人的核心班子,过于丰满的体系会拖垮管理灵活度28:07 三类创业者:走投无路型、功成名就型、职业倦怠型——第三种失败率最高32:49 我不介意看到团队有一点“有生命力的乱”,其实能产生高质量的对话38:00 内部会议如何向下传递战略,有决策有跟进,这事可教吗?41:16 很多公司开周会陷入低气压,建议前面花10分钟加一个小动作,试过都说好46:11 如果一个会议,用十几分钟就能感受到谁是老板,谁在管谁,这个会还有什么好开的?48:32 成就卓越组织训练营迎来第五期,为牛总会企业成长保驾护航制作团队:节目主播:蔚来资本董事总经理Wendy Ling策划:蔚来资本NIO Capital
节目简介:欢迎来到《电波未来》,我们是带着温度的行业观察者,听见智能与制造的心跳。就在不久前,一场波及5000万人的大面积停电,在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猝然发生。交通瘫痪,医院停摆,手机失联……社会陷入混乱。作为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先锋,西班牙的这场大停电被贴上“史上第一次绿色停电”的标签,矛头直指在其电力供应中占据50%以上的光伏与风电。然而,在专业的能源投资者看来,表象归因往往会掩盖真实的系统性问题。这场大停电,恰恰是观察能源转型这场宏大叙事中的一个小切口。本期节目,我们邀请蔚来资本合伙人,同时也是能源投资团队的负责人管宇凡博士,一起深入探讨这场需要技术、政策与社会协同的复杂变革。无论你是技术控、政策派,还是小白听众,我们都想借用一句投资界的名言让你认识我们:“我们要做的不是寻找可投资的标的,而是提前创造一个值得我们进入的世界。”如果你觉得这期节目有启发,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对能源转型的见解,以及最关心的能源话题,我们下期节目见!时间轴:02:07 西班牙大停电现场还原:5秒损失60%电力05:15 被误读的"绿色停电":光伏风电真是罪魁祸首吗?06:10  能源「不可能三角」:环保、稳定、安全如何平衡?10:45 现有电网是为中心化单向潮流的旧时代而设计的,并不能适应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发电的特性14:07 保障能源安全需要新突破口,电网稳定需要N-1原则 19:00 大停电像一面镜子,照出未来的投资蓝图21:02 SMR受到越来越多关注26:47 历史告诉我们:每一轮转型都会遇到旧势力的阻挠29:02  能源转型启示录:社会接受度决定变革速度31:11 让一项能源技术落地,需要5个齿轮一起转起来35:30 一个由清洁能源丰盈的未来,它绝对不会是一个频繁遭受停电和不确定困扰的未来。制作团队:主持人:蔚来资本董事总经理 凌雯Wendy嘉宾:蔚来资本合伙人 管宇凡Carl策划:蔚来资本NIO Capital
节目简介:我们是带着体温的行业观察者,听见智能制造的心跳。2025年上海车展刷新纪录——26个国家和地区参展、超千家科技企业同台,中国自主品牌首次在智能电动领域实现全面技术反超。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朱岩与主持人Wendy深入展馆前线,从投资人视角进行拆解。本期我们走进2025上海车展的喧嚣中心,你将会听见:这场车展早已不是钢铁与电机的陈列,而是一场关于“人与机器如何共处”的预演。同时也欢迎评论区留下你对汽车趋势的分享,以及你最关心的行业解读,期待我们下期节目见!时间轴:03:10 “车展即战场”:车企不再堆砌黑科技,而是用场景建立用户情感07:32智能驾驶从“营销噱头”到“生死线”:L2+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完善法规才能更好拥抱13:25 动力能源创新,“宁王”钠电池量产有何深意?17:08 DeepSeek大模型接入车机,为何被称作“车企最值钱数据抓手”?19:15 人与车的关系发生变革性发展,从代步工具变为第三空间21:52传统车企与中国新势力之间的拥抱与博弈26:15 终局推演:具身智能会是下一个爆发时代吗?30:36 预演人如何与机器人共处制作团队:主持人:蔚来资本董事总经理 凌雯Wendy嘉宾:蔚来资本管理合伙人 朱岩Ian策划:蔚来资本NIO Capita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