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Web3的真相会客厅
7 Episodes
Reverse
2025年最火的一支股票是MicroStrategy(微策略)。它不是靠产品、不是靠利润,而是靠买买买——比特币。当一家上市公司把加密货币放进自己的资产负债表,甚至公开宣布“我们就是all in比特币,只买不卖”,这到底是商业创新?还是一场包装精美的投机?这一期,我们聊聊“币股结合”的DAT 财库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上市公司为什么开始搞“数字资产财库(Digital Asset Treasury)”; 微策略是如何用比特币重塑自己叙事的; 投资者买这种“币股结合股”,和买比特币、买比特币ETF有什么不同?以及最关键的那个问题——这会不会是一场新的金融幻觉?02:10 — 什么是数字资产财库(DAT)?解释上市公司如何将加密货币纳入资产负债表,以及这种行为背后的战略逻辑。04:45 — 从现金到比特币:企业财资管理的新玩法为什么企业开始考虑配置数字资产?通胀对冲、品牌叙事、资金利用率的多重动机。07:30 — 微策略的故事:从濒临平庸到“比特币控股公司”回顾公司转型历程、融资操作(可转债、股权融资、循环贷款)以及Saylor的战略野心。12:40 — 币股结合的迷幻:当股票变成比特币的放大器分析为什么市场把这些公司当作“准ETF”,以及风险与估值扭曲的问题。15:30 — 币股 ≠ ETF:关键区别与投资逻辑的差异对比“买MicroStrategy股票” vs “买比特币ETF”的根本不同:企业经营风险、监管要求与叙事属性。本期节目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嘉宾身份不便透露
从加密算法到黑产金融,一场被数学终结的骗局柬埔寨太子集团——这个曾在东南亚以地产、慈善掩护黑产帝国的公司,被美国政府一举“接管”了12.7万枚比特币(市值超130亿美元)。但美国并没有黑进去,而是算出来的。他们发现太子集团使用的钱包生成私钥时,随机种子只是系统时间。一个小小的熵源漏洞,让整个帝国的加密资产变成了公开谜题。本期节目,我们一起从最硬核的技术上解构 美国政府到底是怎么“算”到私钥的? 什么是随机数、熵源、真随机与伪随机? 普通人该如何守护自己的数字财富? 00:00 开场:美国政府接管太子集团比特币事件 07:30 技术真相:美国政府如何“算”出私钥 12:00 随机数与熵源:加密安全的数学核心 17:30 私钥、助记词与资产控制权 22:00 真实教训:云存助记词被盗 25:30 安全建议:不要拍照、不要云备份 27:30 盲签风险与硬件钱包建议 29:30 Not your key, not your coin本期节目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嘉宾身份:不便透露
过去一年,RWA(Real World Assets,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叙事,有上市公司因为宣布“进军RWA”,股价一年暴涨近十倍;也有无数“伪RWA”项目借机割韭菜。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聊聊: RWA 的真相与现阶段的真实进展; 传统企业到底有没有机会入场? 香港及美国的合规与监管动态; 那些“RWA骗局”到底在怎么玩。00:41 - 什么是RWA?解释RWA定义、资产类型、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区别数据分析看盘网站 RWA.xyz02:00 - 市场概况与分类 介绍RWA市场数据来源、链上主要项目与协议分布、不同链生态的参与者。08:00 - RWA收益与产品逻辑 讲解美债型RWA产品的年化收益、赎回机制与流动性,分析其背后收益来源与机构利润结构。12:00 - RWA合规与门槛 分析合规平台数量少、投资人准入门槛18:00 - 要警惕的骗局 揭示打着RWA旗号的伪项目套路、非法代币销售与高收益诱惑陷阱。26:00 - 牌照问题 探讨香港的稳定币条例、持牌规定、代币化债券试点,以及对RWA生态的影响。31:00 - 推荐学习资源与合规平台Centrifuge: https://centrifuge.io/Ondo Finance: https://ondo.finance/本期内容只代表嘉宾个人观点嘉宾身份:不便透露
本期我们从周杰伦与蔡威泽的比特币纠纷出发,拆解三层议题:1️⃣ 明星与富豪常见的“代操”逻辑与陷阱2️⃣ CEX(中心化交易所)与链上托管的风险差异3️⃣ 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合规财富管理路径这不只是周杰伦的2,300万,更是加密时代每个投资者都要上的一堂风险课。00:00:48 话题聚焦:什么是“账户代持”,风险在哪00:01:10 为何会完全丧失对自己比特币的控制权00:02:32 可能性一:衍生品/杠杆导致清算的路径00:03:29 可能性二:私钥/助记词泄露与链上安全00:04:52 CEX vs 去中心化:两种托管范式的取舍00:05:13 为何有人不用CEX:隐私、信息泄露与名人困境00:07:24 名人/高净值在税务合规上的顾虑00:07:42 为什么明星更容易走向“朋友代操”的路径00:08:28 内地加密货币合规红线:持有保护与交易限制00:12:08 香港/新加坡:持牌机构与合规投资通道00:12:36 家办与持牌数资管:对账、托管和流程复核00:13:26 高净值配置要点:托管地、签名机制与审计00:16:18 链上可核验:地址披露与透明度实践最后,作为周杰伦粉丝,衷心祝福Jay多开演唱会,拿回自己的财富~~本期观点代表嘉宾个人观点嘉宾身份:不便透露
白宫确认: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币安创始人赵长鹏的总统赦免令。赵此前因反洗钱合规问题在美认罪并服刑约四个月、缴纳罚金;这不仅是一次法律事件,更是政治、金融与加密世界交织的信号。我们将从“赦免≠无罪”的法律边界、对币安与行业的实际利好、以及背后的政治与利益动因三条线,带你快速拆解这则重磅。 01:41 赦免≠判决无效:法律机制解释 03:28 40亿美元个人罚款与“退钱不可能” 04:05 能否重回CEO?赦免的法理空间 04:57 赦免效力的时限与政治不确定性 07:23 上币政治:特朗普相关代币的上架风波 08:00 利益交换与平台标准的“绿灯争议” 09:26 权力与资本的交织:项目人脉八卦 11:53 对比SBF:为何他更难被赦免本期节目观点只代表个人本期嘉宾:身份不便透露
资本配置是 AI 通向真理的必经之路六大 AI 大模型在 Alpha Arena 同台实盘:AI优等生把 1 万做成 1.1 万,GPT只剩不到3000了?!这意味着 AI 炒币已经“稳赢”了吗?本期节目我们认真研究了这次社会实验到底是如何做的,不能只看表面:DeepSeek 先扬后回撤、目前阿里千问3 Max 暂居第一,不交易,只买入BTC也能小幅跑赢。(10月23日下午更新:阿里千文后来者居上,遥遥领先✌️;GPT输的只剩下2000多刀,颓相明显😑)更关键的是,所有参赛模型都未经过调优,仅用通用 Prompt 与基础参数——差距来自持仓风格、换手频率与回撤容忍度。本期节目还为大家拆解了著名的去中心化合约交易所 HyperLiquid 的合约机制、消息驱动与短周期图形匹配的简单策略,讨论散户用AI交易接入的真实门槛(API、Agent、调用成本、服务器)与可能的商业化路径 00:00 开场|六大模型同场实盘,总要比个高低,GPT成了弟弟 02:17 最新战况|DeepSeek 回撤、阿里千问3 Max (遥遥)领先 04:00 极端对比|GPT频繁换手的代价 05:37 加密货币投资科普|什么是 HyperLiquid:去中心化永续合约 DEX 07:36 简单可行的 AI 用法|利空/利好捕捉→极速开仓 08:59 关键提示|此次模型未调优,只用通用 Prompt 10:48 行情解释|顺风时多单享红利,并不完全是模型有神功 16:11 散户门槛|API、Agent、费用与服务器的“隐藏成本” 19:33 商业化猜想|实盘训练→出售策略/模型接口 22:48 “资本配置是 AI 通向真理的必经之路”本期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嘉宾身份:不方便透露
10 月 11 日被称为“加密史上最大爆仓之夜”。可主流币只跌了几个点,为什么却引发上百亿美元的连环清算?感觉没这么简单!所以直入主题——从“特朗普关税推文”移开,追入交易所的统一保证金与取价机制,再回溯 USDE 的抵押+对冲模型、12%年化激励与循环借贷如何把收益放大成风险引爆器。我们用一条清晰时间线,复原疑似“有预谋的金融狙击”:谁囤币、何时砸盘、怎样引发 USDE 0.66 的脱锚、为什么做市商为何也“卡壳”,以及“黑手”如何在全市场做空中收割巨额利润。最后谈补偿、责任与后市:我们更相信这是一场设计精巧的连环机关。 00:00|开场:为什么“最大黑天鹅”却没人讲清 00:00:51|数据与质疑:将近 300 亿清算,推文不足以解释 00:01:10|时间线:10/10 夜→10/11 凌晨,缺失的一环 00:02:55|土壤:BN 体量、杠杆与抵押物生态 00:03:27|USDE 是什么:合成稳定币≠1:1 存款 00:05:59|核心机理:stETH 收益 + 永续空头的 Delta 中性 00:09:00|收益来源:资金费率与质押 APY 的“甜蜜期” 00:10:20|诱因铺垫:12% 年化与循环借贷的自我放大 00:14:18|引爆剧本:囤币→砸盘→做市被穿透,USDE 跌至 0.66 00:17:46|定价真空:链上未脱锚,BN 内部取价牵动清算 00:18:28|连锁踩踏:BETH/BNSOL 脱锚与统一保证金的交叉风险 00:19:09|利润链:不是特朗普的推文——“有预谋的狙击”如何赚钱 00:21:26|风控真相:逐仓 vs 统一保证金=“一损俱损” 00:23:40|流动性梗阻:24/7 市场+宕机→无法补保证金 00:24:49|事后处理:定向补偿与长尾受害者无人买单 00:27:37|做市商困境:还能信吗? 00:28:26|尾声:不能多说嘉宾身份:不方便透露观点只代表个人#加密货币 #稳定币 #USDE #风控 #做市商 #黑天鹅
没有废话,让我们直入主题! 锐评一下10月22日这条似乎无人介意的业内新闻——还记得上个牛市的“明星公链” Kadena 吗?那条曾被誉为“能超越以太坊”的 PoW 智能合约链,如今悄无声息地宣布关停。代币暴跌 60%,生态一片死寂。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的不只是 Kadena 的故事,更是 Web3 世界里一个残酷现实:在项目如潮的周期里,“技术好”只能算是一个护身符,好项目有没有穿越周期的能力和意愿呢?谁在Care? 背景提示—— Kadena 是一个以 “区块链给商业用” 为标签的 1 层公链,采用 PoW 智能合约机制。 创始人为曾在 JPMorgan 区块链部门任职的前员工 Stuart Popejoy 和 William Martino。 回顾 Kadena 的故事|从华尔街光环到无人问津 Web3 的鬼链现象|一条条‘还在运行’的死链谁会是下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