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萬芳浸信會每日靈修
萬芳浸信會每日靈修
Claim Ownership

萬芳浸信會每日靈修

Author: 萬芳浸信會

Subscribed: 0Played: 15
Share

Description

萬芳浸信會連虔誠牧師,每日早晨更新最新的靈修內容
帶著您一起靈修,充滿神的能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907 Episodes
Reverse
主題:上帝是窮乏人的保障 經文:以賽亞書第二十五章 《經文釋義》 以賽亞在上一章見到世界的結局,也看見神所拯救的人,便寫出一首讚美詩。 首先,他讚美神是個信實的神(v.1~5)。「我的神」,是說神與百姓有立盟約關係。就是守約的神要保護祂的子民,保護貧窮和受壓迫者,使暴政強權結束,懲罰殘暴和傲慢的人。 當壓制人的事來到時,神是作人的避難所和保障,只要人願意倚靠便會有避難所。至於那些強暴的人和惡人,神會禁止他們和壓制他們(v.4)。雖然有強權、有強國、有驕傲之人…等等的攻擊,但是神要保護祂的子民。 第二先知用一個擺設筵席的比喻(6-9),神在錫安山上為萬民擺設筵席,這王的筵席不單選民可以來,願意來榮耀神、敬畏神的萬國萬民都可以來享這筵席。神要拿走萬國萬民與祂之間,一切攔阻人去認識神蒙蔽的事,神都要拿走(v.7)。主耶和華必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v.8) 。 這是一個彼此做朋友的場景,我們與神之間是可以合而為一的,可以分享的,神願意將祂的豐盛分享給祂的子民,只要我們在盟約之中。   第三神必傾倒驕傲的民 (v.10-12),先知講到神刑罰摩押。摩押是高傲的民族,神要對付高傲的人,使他們淪落在糞池中,備受羞辱。高傲人企圖逃脫,像游泳般逃走,但神使他們敗落,一切堅固台都會傾倒、拆平,變成塵埃。本段警提醒人勿犯這種罪。   《屬靈信息》 (1)有朝一日,我們有分於羔羊的婚宴,那時不再有眼淚和死亡。願人不要高傲,趁現在仍是拯救的日子,趕快悔改。否則,等到審判來到,再無回頭路。   (2)以賽亞當時所看見的,今天您是否也看見了?當我們知道神的全盤計劃,就會心生敬畏,開口尊崇我們的主!人若只是看見罪惡,會沮喪,若只定睛審判,會害怕。    如果我們能夠看見先知以賽亞所看見的,同樣也會像以賽亞一樣,心裡產生對神的敬畏而讚美神,不被眼前的罪惡和敗壞所遮蔽,也不被即將來臨的大災難感到害怕恐嚇,因為我們知道,神必翻轉全地!審判中有恩典,審判後也有醫治和修復!!   (3)根據以賽亞的預言,萬民將要因著神的應許而歡喜快樂!但是,唯有驕傲,會阻礙這樣的應許!如今我們雖然已經得著救恩,神卻要讓我們更多經驗到,應許成就的喜樂!我們的生命中是否還存有驕傲,以致我們無法進入祂更豐盛應許?   (4)神不只掌管全地,祂也看顧窮乏的人!祂是所有信靠祂的人,堅固的保障!雖然祂的子民在世上時常遇見苦難,但是只要他們倚靠祂,祂就必成為他們得勝的凱歌!       《禱告回應》 今日我們是透過耶穌基督,與神建立了生命之約,神是守約施慈愛的神,所以神一定守住,焦點在於祂的百姓和子民有沒有忠心遵守。若是我們忠心在耶穌裡,與神一起走上生命的道路,神一定: 第一、保護祂的子民; 第二、有生命的團契分享、隨時鼓勵、改變、光照、教導等等; 第三、神給我們走在這條路上永恆的盼望,盟約之神賜給祂的子民許多恩典和福氣,焦點讓我們專心仰望主,走在蒙福的盟約之路。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二十五章9節   到那日,人必說:看哪,這是我們的神;我們素來等候他,他必拯救我們。這是耶和華,我們素來等候他,我們必因他的救恩歡喜快樂。   以 神是看顧你的神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毀滅後的更新 經文:以賽亞書二十四章14~23節 《經文釋義》 上帝的審判從神的兒女,從周圍的列國,到全地。凡所有行詭詐的世人(v15)及那些不守本位的天使,他們在靈界將遭受審判,都要經歷上帝審判。 這些惡人審判時,人不但沒有喜樂,甚至會恐懼,而且是極大的恐懼,使人不能逃避。當人以為可以躲避恐懼,卻陷在坑中;以為在坑中爬了上來,卻又被網羅纏住。撒但受審判時同樣丟在無底坑,人因悖逆而受審判,也會被丟到坑裡(17~20) 天上的窗戶開了,彷彿大洪水臨到,地的根基會震動,全地會出現大地震(v.18)。 世上的列國終於認識到唯獨神才是配受敬拜和尊榮的那位,人終於明白神的威嚴,從西方到東方,直到世界的邊緣,萬民各族都起來向神歡呼,這些人是在審判中存留的「餘民、義人」。 在災難中,所有人都愁雲慘霧,沒有人飲酒唱歌,但是有一班人卻是非常喜樂,高聲歡呼,這些是義人,這些是剩下的餘民。他們是無論發生甚麼事,就算面對艱難壓迫都堅持敬畏神。這些敬畏神的人,就是經歷過試煉的餘民,他們人數很少,路客,是堅持尋求神的人。 神審判全地的目的,是使義人得贖,惡人遭報了。義人在神的審判中,能夠得到神公義的對待;惡人在審判中,當然要遭受神的懲罰。 最終目的,就是神要全民再次歸向神。換句話說,審判不是為了虐待百姓,審判是要管教,於是最終使得大家一起歸向神、瞭解神、認識神(V.21-23)。   《屬靈信息》 (1)雖然這段經文出現在舊約,但是當中的屬靈原則,其實沒有改變的,今天神仍然是那一位永恆審判的主,我們應該繼續走在神的道路之中。 當末日審判時,我們應該是歡喜快樂,因為得贖的日子終於到了,但是當我們在人生之中遇到許多的挫折,或者甚至罪人頂撞的時候,聖經說我們要堅忍到底,因為最終必有一個公義的審判,而這個審判帶來最後的結果,那就是萬民要歸向神。   (2) 不管是一個家庭、一個國家社會,如果惡人犯罪,卻不用接受審判,整個政府如果允許這些惡人,一直不斷繼續犯罪攻擊他人、影響社會、敗壞國家,那麼最痛苦的,可能就是那些不犯罪(或是已經悔改)的人了。上帝創造的國度,必須用神的聖潔公義的法則來治理,這就叫作「神的國」。神的國不是一個地方而已,而是指神治理掌權的範圍。當我們的人心被神的話語治理,神的國就存在我們心裏。   (3) 如果惡人犯罪不必受罰,就會越來越惡,到最後「敗壞全地」,就連好人都要受連累了。所以當上帝審判罪惡的時候,那些悔改的餘民義人,他們必須高聲歡呼、揚聲讚美,因為上帝的管教與煉淨,將帶來一個新的國度,一個和平聖潔公義慈愛的國度。只要悔改歸向祂,願意做出改變,祂的恩典隨時都可以,將我們改換一新。     禱告回應。 以賽亞書中預言的聖者也就是耶穌基督已經來過,為我們贖罪。他下一次再來,就是啟示錄中的懲罰與災難。你我應該覺得非常幸運,到了那神的日子,神得榮耀的時候,我們可以靠著耶穌,獲得新的生命   我們要所在的社區和國家禱告,讓掌權的人能歸向神,更多的人能聽神的聲音,悔改和覺醒。願神憐憫他們,憐憫這個時代。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二十四章14節    這些人要高聲歡呼;他們為耶和華的威嚴,從海那裡揚起聲來。   以 神掌權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末日的審判 經文:以賽亞書第二十四章1~13節 《經文釋義》 24~27章,這4章通常被稱作〝以賽亞的啟示〞,它們討論了神對整個罪惡世界的審判。在這一章,不是針對某一個國家、某一個地區了,而是針對全地。首先先看神,怎麼對全地進行審判。 全地的毀滅,先知以「看哪,耶和華使……」(v.1)帶出上帝審判的急迫感。祂使地被毀壞、改變、人口稀少,顯得虛空荒涼。先知表明地位、財富和權力,在神的眼中並不重要,唯一可以被祂看重的是公義,人的驕傲無法與祂共存(v.2)。 先知以自然界的因素、戰爭、壓迫和貪婪,就成為上帝毀滅的工具(v.3)。先知也以普世旱災,宣告地上的任何人,都無法避開這災害(v .4)。地因罪而遭毀滅;先知以以色列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做比喻,因犯了律法,背了永約(v.5)有了罪,因此,地被燒烤得像荒漠一樣乾燥,百姓只剩寥寥無幾(v.:6)。 接著,從葡萄園地場景,轉向城中街道的景象,指出在審判下,人一切歡樂的節慶都消失,唯一讓人暢飲的,就是苦澀的經歷(v.8-9);同時,過去燈火通明的喧囂街道,如今只剩沉寂的廢墟,悲哀、陰鬱、人煙稀少,是唯一的寫照。 當中,再也看不到串門子的歡樂,美酒充足之地也被滴酒無有所取代,所見盡是寂靜與荒涼的廢墟(v.10-12)。 於是,先知以葡萄所剩無幾做結語(v.13),人也像葡萄那樣,所剩不多。不願意悔改的罪人,將要隨著這世界一切過去,都不能被神存留。     《屬靈信息》 (1) 神的審判從神的家中起首,從以色列祂的子民開始,到周圍的列國,再過來是全面性的審判,甚至審判像是毀滅的樣子。其實上帝真正要毀滅的,是一切的罪,罪就像屬靈的癌細胞一樣,除惡務盡。我們是神的子民,若是犯罪遠離神,也必遭受審判。。   (2) 經文看到審判是全面性的,無一人可以倖免:包括百姓、祭司、僕人、主人、婢女怎、主母…。當上帝開始審判的時候,世人一向所誇口的一切,都要變為無用:地土虛空、世界敗落衰殘、居高位者敗落、地被咒詛吞滅、新酒悲哀,葡萄樹衰殘、擊鼓之樂止息、宴樂人的聲音完畢、彈琴之樂止息、濃酒的必以為苦、荒涼的城拆毀、各家關門閉戶、城中只有荒涼、城門拆毀淨盡…,這一切的景象,就是世人素來所倚靠的家、城、酒、土地、樂器、地位…,全部都要毀壞敗落,不再成為人們可以倚靠的對象。而我們依靠的是萬主之主,萬神之神上帝。   (3) 基督徒的一生,不應該像世人一樣是積儹財寶、地位、名聲的一生,反而應該是像客旅、寄居一樣的「忠心所託、儆醒度日、預備隨時見主面」的一生。「將每一天,當作是最後一天」對基督徒不應該是口號,而應該是生活態度。如果我們跟世人一樣,拼命追求今生的成功,卻忽略永恆的獎賞,那麼恐怕有一天,就要落在哀哭切齒的悔恨之中。   … 《禱告回應》 罪是一切受審與毀壞的根源,也是人失去祝福,卻遭受咒詛的原因。這法則既是用於群體或舉世,也是用於個人身上;因此,對我們而言,我們不能對先知所警示的,全地遭審毀滅的景象無感,以為這情景離我們尚遠,就依然故我,不願深刻自我反省,只圖眼前的安穩和追求人生的享受。我們當知道,神的審判的手何時落下無人可知,但竭力自省自潔,才是因應審判主來到的智慧行動,也是蒙祂眷顧保守的途徑。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二十四13節    在地上的萬民中,必像打過的橄欖樹,又像已摘的葡萄所剩無幾。   以 慈愛公義的神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末日的審判 經文:以賽亞書第二十四章1~13節 《經文釋義》 24~27章,這4章通常被稱作〝以賽亞的啟示〞,它們討論了神對整個罪惡世界的審判。在這一章,不是針對某一個國家、某一個地區了,而是針對全地。首先先看神,怎麼對全地進行審判。 全地的毀滅,先知以「看哪,耶和華使……」(v.1)帶出上帝審判的急迫感。祂使地被毀壞、改變、人口稀少,顯得虛空荒涼。先知表明地位、財富和權力,在神的眼中並不重要,唯一可以被祂看重的是公義,人的驕傲無法與祂共存(v.2)。 先知以自然界的因素、戰爭、壓迫和貪婪,就成為上帝毀滅的工具(v.3)。先知也以普世旱災,宣告地上的任何人,都無法避開這災害(v .4)。地因罪而遭毀滅;先知以以色列和上帝之間的關係做比喻,因犯了律法,背了永約(v.5)有了罪,因此,地被燒烤得像荒漠一樣乾燥,百姓只剩寥寥無幾(v.:6)。 接著,從葡萄園地場景,轉向城中街道的景象,指出在審判下,人一切歡樂的節慶都消失,唯一讓人暢飲的,就是苦澀的經歷(v.8-9);同時,過去燈火通明的喧囂街道,如今只剩沉寂的廢墟,悲哀、陰鬱、人煙稀少,是唯一的寫照。 當中,再也看不到串門子的歡樂,美酒充足之地也被滴酒無有所取代,所見盡是寂靜與荒涼的廢墟(v.10-12)。 於是,先知以葡萄所剩無幾做結語(v.13),人也像葡萄那樣,所剩不多。不願意悔改的罪人,將要隨著這世界一切過去,都不能被神存留。     《屬靈信息》 (1) 神的審判從神的家中起首,從以色列祂的子民開始,到周圍的列國,再過來是全面性的審判,甚至審判像是毀滅的樣子。其實上帝真正要毀滅的,是一切的罪,罪就像屬靈的癌細胞一樣,除惡務盡。我們是神的子民,若是犯罪遠離神,也必遭受審判。。   (2) 經文看到審判是全面性的,無一人可以倖免:包括百姓、祭司、僕人、主人、婢女怎、主母…。當上帝開始審判的時候,世人一向所誇口的一切,都要變為無用:地土虛空、世界敗落衰殘、居高位者敗落、地被咒詛吞滅、新酒悲哀,葡萄樹衰殘、擊鼓之樂止息、宴樂人的聲音完畢、彈琴之樂止息、濃酒的必以為苦、荒涼的城拆毀、各家關門閉戶、城中只有荒涼、城門拆毀淨盡…,這一切的景象,就是世人素來所倚靠的家、城、酒、土地、樂器、地位…,全部都要毀壞敗落,不再成為人們可以倚靠的對象。而我們依靠的是萬主之主,萬神之神上帝。   (3) 基督徒的一生,不應該像世人一樣是積儹財寶、地位、名聲的一生,反而應該是像客旅、寄居一樣的「忠心所託、儆醒度日、預備隨時見主面」的一生。「將每一天,當作是最後一天」對基督徒不應該是口號,而應該是生活態度。如果我們跟世人一樣,拼命追求今生的成功,卻忽略永恆的獎賞,那麼恐怕有一天,就要落在哀哭切齒的悔恨之中。   … 《禱告回應》 罪是一切受審與毀壞的根源,也是人失去祝福,卻遭受咒詛的原因。這法則既是用於群體或舉世,也是用於個人身上;因此,對我們而言,我們不能對先知所警示的,全地遭審毀滅的景象無感,以為這情景離我們尚遠,就依然故我,不願深刻自我反省,只圖眼前的安穩和追求人生的享受。我們當知道,神的審判的手何時落下無人可知,但竭力自省自潔,才是因應審判主來到的智慧行動,也是蒙祂眷顧保守的途徑。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二十四13節    在地上的萬民中,必像打過的橄欖樹,又像已摘的葡萄所剩無幾。   以 慈愛公義的神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從推羅看上帝的審判與救恩 經文:以賽亞書第二十三章 《經文釋義》 本章是對推羅的預言,這是以賽亞對列邦的最後一個預言,即第13個預言。先知以在世界東端的巴比倫大城作審判的開端,而以西端的大城推羅作結束。   推羅是沿地中海主要的海港城市,是古代最富強的國家之一,是國際貿易和商業中心。於是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人群、價值觀… 等。所以,推羅在當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城市。神對這個城市就有審判。   這個審判帶來整個商業的停頓,船隻不再開了,商業不再推動了,跟它有關的商業往來的其他地方,如:西頓、埃及?都要一起哀哭。不只是開船的人沒生意做,相關的城市也一起的衰落,整個供應鏈一併破碎。   審判的原因是她的驕傲,她自認為是賜冠冕給列國的,因著她在海上貿易的主宰力量,與她來往的都是王公貴族與尊貴人士,這些人的財富與權位的興衰都與她緊密相連(v.8)。萬軍之耶和華使她敗落,顯出她榮耀的虛浮,否定她卓越超群的地位(v.9)。因此,他施退出離開推羅,因推羅不能再提供支持,也失去防禦的能力。   神的心意是讓推羅這個城市再度繁榮的,雖要衰亡七十年。之後,推羅會再次興起,神要讓它的貨運、商業,重新恢復,而且這個城市還要成為服務神百姓的城市。神要使用它,這象徵悔改歸回的外邦人奉獻一切,推羅將被分別為聖,她的貨財將供神所用。如果推羅將會如此,猶大為何還要倚靠列國呢?   《屬靈信息》 (1)以賽亞先知對列國做系列分析,帶給我們很重要的提醒:第一、歷史掌管在神的手中。第二、掌管歷史的神,對於人間的種種,不是沒有目的,祂所做的一切,都有一個長遠甚至永恆的目的。 過去這幾章最常常出現「當那日」或「到那日」,這是傳達末世的信息,神有一個永恆的心意,藉著人間的歷史表達出來。至今天仍然如此,不管我們的環境多麼複雜,神在掌權,因此對於現在我們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就不要太掛慮了。因為注意美善的神,一切事情有美善的心意。   (2)神是看人內心的,所以說實在的,我們真的無法用自己的想法眼光去論斷任何一個人,也不應該這樣做。只要每位基督徒好好對自己負責,好好忠心向主而活,向主交帳,至於每個人,都有神在管、在看。 (3) 我們不要誇耀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也不要以這些是人所認定的重要事物作為自己人生的倚靠或是安全保障。我們唯一的倚靠和安全所在,就是那位掌管萬有的上帝,以別神代替祂的,愁苦必然加增,無法得安息。   (4)從驕傲的推羅的徹底失敗,但神在審判後卻將她恢復,這是提醒我們,尤其是救恩而言,我們不知道上帝會揀選誰得救。我們可能認為作惡的家族,做盡惡事是被神撇棄的家族,向他們傳福音是浪費時間的,但誰知道驕傲的推羅在城荒場後,神卻在祂所訂的時候,使她被重建,歸服於祂。   禱告回應。 從推羅的審判我們看見,神的公義和恩慈;我們也看見神在懲治驕傲與自大之後,仍然預備了憐憫與救恩給予悔改的人。〝憂傷痛悔的心,神必不輕看〞,讓我們學習不將保障,放在世俗的財富與人,手所造堅固的堡壘上,我們當認識自己的輕微與不足,好讓我們凡事依靠祂,歸榮耀給祂!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二十三章18節    他的貨財和利息要歸耶和華為聖,必不積攢存留;因為他的貨財必為住在耶和華面前的人所得,使他們吃飽,穿耐久的衣服。   以 祢的救恩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預言耶路撒冷陷落  經文:以賽亞書第二十二章15~25節 《經文釋義》 這段記載上帝透過先知以賽亞,對當時希西家王兩個官員提出警告。首先是舍伯那,他是掌銀庫的管家,可以左右希西家不聽神的話,因為他的影響力,使希西家無法全心聽以賽亞的宣講(V.15)。 在《以賽亞書》裡,很少先知審判是單獨針對一個人,通常是對整個耶路撒冷城、猶大國民或君王。現在對君王的管家,直接面對面地斥責他。可見舍伯那這個人,在神的眼裡是一個極壞的人。 在國難當前,他不肯痛哭悔改,相信自己會榮耀地壽終正寢,他為自己在王家山邊的墓園,在磐石中為自己挖墳墓。先知預言他將被捲成一團,像球拋向寬闊之地。他將死於被擄外邦或外交的途中,無法享受自己所鑿出的墳墓(V. 17-19)。也預言亞述圍攻耶路撒冷時,以利亞敬將取代舍伯那擔任「管家」的位置。 這時,他將大得榮耀。先知用祭司的服飾,來描繪以利亞敬要穿戴榮耀的官服,履行他的職責,雖他不具有祭司的職分(V. 22-24)。他是可靠的,做百姓的父母官,在國家危難的時,他挺身而出照顧大衛家的。他履行這職份,不是以優越性或強勢家長的作風,而是以慈父的心腸來對待百姓和執行治理,是出於真正的眷顧,而不像舍伯那是營私和驕傲。 他必要像一枚釘子,牢固地釘進牆中,能夠承載巨大的重量而不致崩壞。他算是一位好的領袖,但是拯救的話,都是暫時性的,他不過是一位凡人,也是會軟弱,百姓若是將一切盼望寄託在他身上,那些盼望終必被粉碎。百姓唯一的盼望,是選召以利亞敬的上帝;因此,先知嚴肅地警告,有一天,那牢固的木釘會被砍掉,跌落下來;掛在釘子上的東西都要跌碎(v.25)。先知前後用「萬軍之耶和華說」、「這是耶和華說的」來作畫押保證。   《信息要點》 (1)我們很容易接受人的讚美,但一不小心很容易落入試探,眷戀從人而來的尊榮與地位。我們真正是渴望看見神被世人尊榮,渴望看見人心真實悔改的人,而不是看見「我自己」有沒有得到好處。這些都是內心層面的動機,別人看不出來,但是上帝鑑察人心,求聖靈保守我們服事主的心,交出主權,先學習當僕人,先學習領受天父的心,學習用天父的愛來奉獻服事。   (2)現在許多國家的人民,都不滿意自己國家的領袖,都想要換一個更好的,再好的權柄上台,都有他的限制,因此我們不要仰望人,要仰望真神。我們不要像猶大國一樣,怎樣都不肯聽。猶大國要靠自己,無論神如何管教他,他都不願意悔改,這樣是很危險的。我們要明白,我們的生命是在神的手中,人的興衰在於神,因此我們不要驕傲,要單單仰望神,倚靠神。   《禱告回應》 綜合先知對耶路撒冷的默示,百姓對先知的提醒仍硬著心,明明知道前面的路不好走,但是還是不願意謙卑來到主的面前,尋求祂的帶領和開路。百姓的心沒有完全歸向神,求主帶領我們,讓我們願意在主的光照之中,轉變我們的心,歸向神,早早等候祂的帶領,順服祂的引導。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二十二章22節  我必將大衛家的鑰匙放在他肩頭上。他開,無人能關;他關,無人能開。   以 永遠的依靠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預言耶路撒冷陷落  經文:以賽亞書第二十一章15~25節 《經文釋義》 這段記載上帝透過先知以賽亞,對當時希西家王兩個官員提出警告。首先是舍伯那,他是掌銀庫的管家,可以左右希西家不聽神的話,因為他的影響力,使希西家無法全心聽以賽亞的宣講(V.15)。 在《以賽亞書》裡,很少先知審判是單獨針對一個人,通常是對整個耶路撒冷城、猶大國民或君王。現在對君王的管家,直接面對面地斥責他。可見舍伯那這個人,在神的眼裡是一個極壞的人。 在國難當前,他不肯痛哭悔改,相信自己會榮耀地壽終正寢,他為自己在王家山邊的墓園,在磐石中為自己挖墳墓。先知預言他將被捲成一團,像球拋向寬闊之地。他將死於被擄外邦或外交的途中,無法享受自己所鑿出的墳墓(V. 17-19)。也預言亞述圍攻耶路撒冷時,以利亞敬將取代舍伯那擔任「管家」的位置。 這時,他將大得榮耀。先知用祭司的服飾,來描繪以利亞敬要穿戴榮耀的官服,履行他的職責,雖他不具有祭司的職分(V. 22-24)。他是可靠的,做百姓的父母官,在國家危難的時,他挺身而出照顧大衛家的。他履行這職份,不是以優越性或強勢家長的作風,而是以慈父的心腸來對待百姓和執行治理,是出於真正的眷顧,而不像舍伯那是營私和驕傲。 他必要像一枚釘子,牢固地釘進牆中,能夠承載巨大的重量而不致崩壞。他算是一位好的領袖,但是拯救的話,都是暫時性的,他不過是一位凡人,也是會軟弱,百姓若是將一切盼望寄託在他身上,那些盼望終必被粉碎。百姓唯一的盼望,是選召以利亞敬的上帝;因此,先知嚴肅地警告,有一天,那牢固的木釘會被砍掉,跌落下來;掛在釘子上的東西都要跌碎(v.25)。先知前後用「萬軍之耶和華說」、「這是耶和華說的」來作畫押保證。   《信息要點》 (1)我們很容易接受人的讚美,但一不小心很容易落入試探,眷戀從人而來的尊榮與地位。我們真正是渴望看見神被世人尊榮,渴望看見人心真實悔改的人,而不是看見「我自己」有沒有得到好處。這些都是內心層面的動機,別人看不出來,但是上帝鑑察人心,求聖靈保守我們服事主的心,交出主權,先學習當僕人,先學習領受天父的心,學習用天父的愛來奉獻服事。   (2)現在許多國家的人民,都不滿意自己國家的領袖,都想要換一個更好的,再好的權柄上台,都有他的限制,因此我們不要仰望人,要仰望真神。我們不要像猶大國一樣,怎樣都不肯聽。猶大國要靠自己,無論神如何管教他,他都不願意悔改,這樣是很危險的。我們要明白,我們的生命是在神的手中,人的興衰在於神,因此我們不要驕傲,要單單仰望神,倚靠神。   《禱告回應》 綜合先知對耶路撒冷的默示,百姓對先知的提醒仍硬著心,明明知道前面的路不好走,但是還是不願意謙卑來到主的面前,尋求祂的帶領和開路。百姓的心沒有完全歸向神,求主帶領我們,讓我們願意在主的光照之中,轉變我們的心,歸向神,早早等候祂的帶領,順服祂的引導。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二十二章22節  我必將大衛家的鑰匙放在他肩頭上。他開,無人能關;他關,無人能開。   以 永遠的依靠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仰望的物資,倚靠的人,神都要除去 經文:以賽亞書第二十二章 《經文釋義》 這一章是以賽亞預言列國要受審判之後,現在轉向自己的國。論「異象谷」的信息(v.1),指的是耶路撒冷。它與外邦同列上帝的審判,是因猶大百姓並不優於周邊的外邦人,他們的觀點和行為與這些外邦人無異,都要落在審判之下。而先知用「異象谷」論耶路撒冷也是一個諷刺,因猶大人最缺乏的,就是異象;宴樂的百姓看不見那無法避免的毀滅正等著他們,領袖也看不見至高神是比軍備和堡壘更強大可靠的防衛,舍伯那(王的管家)也看不見勇氣和責任。   這個景象可能發生在,約雅斤王或西底家王的時代(2~3),看到的敵軍撤退、或是敵軍戰敗使者帶來消息,沒有意識到將臨到的危險。就滿城喧嘩吶喊的歡樂聲中(v.2),先知卻看到一幅極為反面的畫面,城牆倒塌,街道隨處可見餓死之人的屍體等(v.3),他將這宴樂視為愚蠢行徑,心中焦急又極為疼痛(v.4)。。   先知用另一種有潰亂、踐踏,耶路撒冷被毀滅,喧囂吶喊的景象等畫面 (5~8)。這些敵軍是聽從至高者的命令而來。從寬闊的佳美山谷直驅而來,馬兵大陣仗使城內守軍,無法出城攔阻(v.7),上帝不再保護猶大,讓猶大防衛武器都無用(v.8)。   面臨敵軍迫近攻擊的威脅(v.8-9) ,猶大王就先點閱他的軍備,拆除部分房屋用以修築城牆破口,檢視供水系統來確保城內供水無慮(v.9-11)。先知責備的,不是這些行動不重要,而是倚靠上帝之;不是先仰望地上物質 (v.11) ,應當先仰望屬靈的層面,信靠造物主。   先知責備猶大的悖逆和不信 (12~14)。強調此時應當是「哭泣哀號,身披麻布」的日子。   但耶路撒冷沒有因自己罪孽滿身,也沒有絲毫悔改的念頭,反倒用歡樂和自我放縱,來回應神要他們悔改的呼籲;他們想到既然圍城要來臨,就必須預先預備大量食物,覺得到時候無法繼續維持牛羊的活命,因此就將牠們宰殺囤積,並趁機歡樂享受,免得以後沒機會(v.13);   這是一幅沒有明天的放縱人生,是不願面對自己的問題,也不求告神的愚昧與悖逆。因此,上帝以猶大的敵對者的形象出現,宣布對祂的審判:「罪不得赦免!」(14) 《信息要點》  (1) 從先知指責猶大的自棄和自我放縱的背道,正凸顯一個無神或不信神的人生,正是沒有未來的盼望只有眼前享樂的人生。今天也可能複製在一些基督徒身上,他們不是從永恆的盼望,來定調現今的行動抉擇,他們是從沒有明天,也沒有天上盼望的角度,來作即時的享樂,這樣的基督徒,並不是真信神的基督徒,甚至比不信的人還不如,他就像「異象谷」所指的耶路撒冷是,與敵神的外邦同列受審的行列。看看自己現在的人生,想想自己是看見異象的以賽亞、還是看不見異象的猶大百姓?   (2)有人會用焦土政策面對困境,採取非常的手段來因應。當生當生活中的煩惱和阻礙來到時,我們是否有聽見上帝的呼喚聲?是否會將這些視為轉向上帝的契機?還是我們會以自己的方式解決,採取非常手段?我們處置這事的第一個反應,真的很重要! 。   禱告回應。 上帝是神、是主,是王,祂治理萬有,什麼都管,但是祂真正想管,是我們的心。很多人以好行為能蒙神眷顧,在地上平安的好日子。許多基督徒也充滿這種迷思,多聚會、多奉獻、多服事,上帝就會格外保守看顧,這都是自我中心,把上帝當成賄賂的對象,這是在拜一個不存在的偶像。所有的主權,與我們的全心全人,都是神的,神的一切,也將會成為我們能夠領受的祝福。   金句 以賽亞書二十二章11節   又在兩道城牆中間挖一個聚水池可盛舊池的水,卻不仰望做這事的主,也不顧念從古就定這事的主。   以     單單仰望主 這首歌來回應今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除了神以外,沒有可依靠的 經文:以賽亞書第二十一章1~17節 《經文釋義》 這一章是講了對巴比倫、對以東、以及對阿拉伯的預言。其中特別提到了守望者。   以賽亞作為列國的先知,巴比倫要被毀滅是他第9個預言的國家,將要滅於波斯瑪代之手。海旁曠野,指是指巴比倫,或許它位於兩河流域的南方,故被稱作海國,但是個嘲諷的陳述,嘲笑實際上是曠野的國家,卻被稱為海國,暗示它是名不符實,所能提供的幫助,也是微乎其微的。先知以賽亞在異象中,看到巴比倫的悽慘異象,神興起以攔、瑪代,來毀滅巴比倫。他驚恐、戰兢到滿身疼痛,如同在產難中的婦人(1~4)。   在異象中,先知被命令去設立一個守望者,留意東方巴比倫敗落的預兆。這位守望者傳報上帝信息。使猶大百姓的益處(v.6)。他看見騎著成對馬匹、驢子和駱駝的戰士,行軍前來攻擊巴比倫(v.7),宣告巴比倫傾倒了 (v.8-9)。   先知預言以東遭報,是以賽亞第10個對外邦的預言,以東人受欺壓很久,他們差人來詢問守望者,漫漫無止盡的長夜,祈盼黎明盡早來到?但守望者說早晨快要來了,但此時仍是黑夜;有厄運臨到,但是有盼望,希望以東人能回到上帝面前(11~12)。。   先知也對阿拉伯地區的部落,說第11個預言,他們以為依靠互相幫助,就能抵擋亞述人入侵,但完全忽略掌權的神,最終難逃滅亡,在一年之內一切榮耀歸於無有(13~17)。     《信息要點》  (1)第5節描述提醒我們,狂傲的宴樂象徵罪的功能,它們使人失去道德與靈性的敏銳度,甚至讓人以為沒有審判和刑罰,活在無神的處境裡。這種景況,不只是在無神或不信神的未信者身上,也會在一些基督徒身上;   當基督徒拒絕讓上帝,在自己生命中作王,不願生命被聖靈作任何改變,只貪圖眼前的生活享受,活在一個沒有未來和天上盼望的人生,終有一天,自己所積累的這些美物和誇耀,都要突然消失不見。   (2)每個環境的興起,都在檢驗我們信心的純度,也在挑戰我們是否讓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真正作王?當我們投靠神時,這些艱難的處境會成為我們信心成長的墊腳石,反之,我們不信靠神時,它們將成為我們信心的絆腳石。     (3) 這篇信息,告訴我們不要仰望那些錯誤的期待,因為必然會歸於無有!讓我們單單等待神,把心中所想的告訴神,神會為我們成就,否則一切的虛榮都會歸於無有。   (4)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可靠,只有神才是可靠的。在先知當年,先知對猶大說,無論巴比倫、阿拉伯,他們都會面對攻擊,自己也保不住。所以這一切的盟友都不可靠,猶大你能靠誰? 我是不是也是如此?   今天神也問我們,哪一個人或資源你可以靠呢? 每個人或資源都可能讓人活在困局中,我們只有回到神這裡,否則就會在困難中掙扎,沒有其他出路,只有耶和華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禱告回應。 上帝是審判列國、掌管列國的神!我們單單地信靠祂。求神興起更多的守望者,願意晝夜警醒禱告,為神的百姓、神的教會守望。我們知道,巴比倫會傾倒,任何魔鬼勢力也會倒,祂會帶領我們得勝!   你是否正在面臨一些,自覺力不能勝任的事呢?或是有一些事情總是看不見轉機呢?讓我們將眼光轉向神,祂是我們的盼望,相信祂的應許「必定」會成就!     金句 以賽亞書二十一章6節  主對我如此說:你去設立守望的,使他將所看見的述說。   以     依靠 這首歌來回應今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我們所仰慕的,不過如此! 經文:以賽亞書二十章 《經文釋義》 這一章是賽亞對埃及預言的總結,也是對第八個國家亞實突審判的預言。亞實突是非利士人城鎮最北端的城市,他也是帶領非利士人首先反抗亞述的人。於是,亞述王撒珥根派他的大將他珥探,攻打該城並消滅他們。 相信必定有好多難民的出現,神要以賽亞裝扮成一個難民一樣,赤腳行走三年,他就成為一個活的講章。凡是看見他,他就告訴人,這就是預告著埃及、古實有一天也要如此的下場。 神對猶大提出警告,你們“仰望“古實,“誇耀”埃及,卻不依靠神,所以神要讓你們“驚惶羞愧“。連住在沿海一帶的居民」也是倚靠埃及,認為埃及可幫助他們脫離亞述的威脅。先知指出這都是徒然的,因為埃及與古實也自身難保,會成為被擄者,猶大怎能逃脫滅亡呢? 埃及強大到無法拯救亞實突,埃及的羞辱也必成為猶大的羞辱,先知在質問猶大:為何還要信靠埃及?那只會以羞辱作結束先知在質問猶大:為何還要信靠埃及?那只會以羞辱作結束。 先知的露身赤腳行走,很可能是脫去外衣和內袍,只剩腰間的遮羞麻布,這在一個看重舉止有度的社會,是會令人不恥,但也會吸引人注目的。以賽亞的行動劇,裝扮行走三年,發揮預兆的功用,證明埃及是不值得信靠的,唯有上帝是唯一當投靠的對象。證明耶和華是獨一的真神。   《信息要點》 (1) 當我們把盼望和榮耀寄託不對的事上,而不是放在耶和華神身上時,神會讓我們嘗到失望,甚至羞辱的苦頭,就像他警告猶大不要寄希望於古實和埃及一樣。 這個世界的價值觀,會不斷地引誘我們,去將盼望和榮耀寄託在無定的錢財,地位,或是名人、偉人身上,成為我們素所仰慕的。如果我們不警醒,神會讓我們知道這些都“不過如此”,根本就靠不住。 (2)我們與當年的猶大人都應該明白,倚靠君王、財富、勢力都是枉然的,因為環境實在不可靠,聖經也說,我們不是靠馬的力大,也不是靠車子跑得快,我們依靠上帝一路路的帶領,才不至羞愧。   (3)神所使用的僕人以賽亞,如此順服、謙卑,用自己的苦行,來成就神在他身上的託付,這是一個受苦僕人的樣貌。《以賽亞書》有好多段落,其實描寫主耶穌是受苦的僕人的,而先知以賽亞自己其實就在他的事奉生涯裡面,先作成了一位順服主、受苦僕人的角色。   今天你我在世上跟從主的道路,有時候有一些的帶領,可能我們沒辦法瞭解的,讓我們甘心順服,神有更高的旨意。。    (4) 今天對我們的基督徒來說,我們是否真的順服神像以賽亞那樣?是否在意別人的觀感,或是屈服於普世的價值論點,而將所知道的上帝的話語打些折扣?我們是蒙救贖的人和也是主的真僕人,當活出上帝的信息,影響這世代直到主再來的日子。   禱告回應。 惟有上帝是我們所仰望的,從亙古到永遠都眷顧我們,當敬畏祂仰望祂。一生單單倚靠祂,不靠自己或是任何的勢力才能,因為這些都是靠不住的,惟有上帝才是世界和歷史的主宰。求主幫助我們效法先知以賽亞的順服,不畏困難,看輕羞辱,在上帝所托咐給我們的事上盡心竭力,帶出影響力。   金句 以賽亞書二十章6節   那時,這沿海一帶的居民必說:看哪,我們素所仰望的,就是我們為脫離亞述王逃往求救的,不過是如此!我們怎能逃脫呢?    以 順服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除神之外沒有可依靠的 經文:以賽亞書十九章1~15節 《經文釋義》 在上一章神要責罰古實,古實等於今天的蘇丹和衣素比亞。當時的古實統治埃及,所以先知的說話是對古實講,也對埃及講。這ㄧ章是上帝對第七個國家埃及的宣告,埃及的謀略將被敗壞和神要責罰埃及。 當時猶大想與埃及結盟,聯合對抗亞述。當時的埃及被稱為富強又文明的國家,所以埃及就驕傲,並稱自己是太陽神之子,神用「耶和華乘駕快雲,臨到埃及(v.1),這句話告訴埃及,耶和華要在埃及之上來審判他,因為耶和華是至高超乎全地的神。 先知以賽亞看見神的審判,祂怎樣擊打埃及。首先,神使埃及裡面自己亂起來,彼此攻伐。當然,一個國家這樣子做,肯定是帶來分崩離析(v.2)! 第二,破壞他的謀略。埃及人有謀略,不過神的謀略比他更高(v.3)。外患,神不只能夠使他內部分裂,不只能夠敗壞他的謀略,神也能夠興起他的敵人,使一個殘忍的敵人來審判埃及(v.4)。 神還用其他的方法來審判,祂擊打他們所有錯誤的依靠,使這些依靠都變成虛空。尼羅河沿岸,農業、漁業、織布業等,都是靠著這條河來供應的,現在所以尼羅河就成變成乾涸,農作物與漁獲也都不再效力,經濟將要斷絕(v5~9)。 還有他們賴以生存的命脈、根基,神要來打碎,埃及百姓將無所依靠(v10)。 神要使素來倚靠的術士謀臣都被迷惑,失去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他們手所作的毫無果效(14~15)。 《屬靈信息》 (1)上帝以「看哪,耶和華乘駕快雲,臨到埃及」開始,上帝以這方式出現,強調祂對大自然的至高主權,是超越埃及地上的諸神,也是那位不可被宗教儀式操控的至高神。這是埃及人非常需要的,也是我們需要的。 (2)不管上帝是要審判那一個國家,通常都會透過先知事先發出警告,細數其罪,好讓列國知道耶和華是神,祂所做之事都有道理。即使通常這些警告都不會被採納、被聽信,但上帝仍然樂意饒恕罪孽,施恩賜福。 (3)今天先知的角色,就由聖靈取代,聖靈內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用微小的聲音、內心的平安、神的話語、良心的功能、肢體的提醒、環境的印證來顯出祂的帶領,或是警戒我們的罪行。如果我們順服聖靈的感動而行,就必蒙福。 反之如果我們一再消滅聖靈的感動,叫聖靈的心擔憂,拒絕聖靈的提醒聲音,那麼我們就要擔當一切的後果了。   上帝總是樂意給我們機會,寬容忍耐,領我們悔改,就像舊約先知對列國的聲音一樣。如果堅持不悔改,就真的不能怪上帝,只能怪自己咎由自取了。    (4)當埃及拒絕上帝的聲音,不肯聽話順服,就必接受上帝的審判。這段經文提到上帝許多審判作為,可是埃及偏偏不聽上帝的話,一心倚靠自己國家的驕傲,這一切所倚靠的就成為上帝的仇敵,成為被毀滅原因。我們倚靠任何的偶像,如果我們不肯回過頭來專心倚靠神的話,上帝遲早會出手除滅的       禱告回應。 今天的經文讓我們看到,唯有耶和華是至高的神,在人的一切智慧、自我倚靠和假神之上,祂統管萬有,掌管整個歷史的走向。這給我們很大的提醒,我們頭腦中都知道神是至高的、全能的,我們當把神放在至高的位置上,神的心意是要我們每個人都歸向祂。   金句   以賽亞書十九章12節   你的智慧人在哪裡呢?萬軍之耶和華向埃及所定的旨意,他們可以知道,可以告訴你吧!也必賜給你。」   以 有一位神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安靜觀看上帝的作為 經文:以賽亞書第十八章 《經文釋義》 這ㄧ章是上帝對第六個國家埃及的審判。古實是古實人,古實人代表的就是埃及。古實人有兩個特色(v.1–2),使用「蒲草(蘆葦)船」,「蒲草」是當地盛產的一種水草,用這種水草作成船,只要經過正確的編織的手法,船跑得好快,代表當時科技發展好先進。 還有,高大光滑的人。「高大」形容人雄壯、威武,長得很好;「光滑」指的是埃及的祭司們,都是把身上的毛髮剃光,代表他們的信仰的表達,宗教儀式興盛。 這描寫埃及科技發達,宗教的信仰非常堅固。埃及在當時是一個強國,與當時的另一個強國亞述,就一南一北的彼此對抗。 先知以賽亞說,要百姓安靜、觀察(v.4)。夏天收割之前天氣熱很不舒服,但有助於葡萄成長,等時機成熟了,神就要來收割。 以色列人在葡萄收割之後,就需要砍掉蔓延的枝條,讓葡萄樹進入冬季的休眠,剪下的枝條,當作柴火燃燒,或給鳥獸築巢。等候成熟的時機來到,祂收割的鐮刀必開始行動(v.5) ,祂要剪除埃及,它必會淪亡(v.6)。 神說經歷了這些,必有一日,連古實人也將被神得著!神差遣先知以賽亞鼓勵猶大,不要害怕仇敵,也不要依靠古實,因為神要親自為他們而戰!他們會到錫安向耶和華獻上禮物,見證唯有祂才是真正最偉大的強者,是世人所當唯一投靠的,萬民都要被祂所吸引,前來敬拜祂(v.7)。   《屬靈信息》 (1) 我們每天從新聞看到也是一樣,環境、人物、時事… 各種的現象,有時候會迷惑了我們的心,我們需要安靜,就好像先知以賽亞提醒的:安靜、觀看、思想,看看神真理給我們帶出的真相是什麼。 (2)在時候應許到來之前,神要祂的子民等候──不要用自己的手去「抓」!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會立即看見神伸手拯救的跡象,卻仍要耐心等待,不要讓眼目被環境所吸引而離開神!  (3) 還有,神在應允我們的禱告以前,祂時常要我們等候祂。但是,當我們看不見神的作為,我們的反應是什麼呢?是忍耐等候呢?還是走另一條自己所規畫的路呢?但願我們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面對多少的壓力,都能耐心等候神的工作,全心期盼祂的旨意成全!  (4)神說,《我要安靜,在我的居所觀看》!我們相信上帝起出的神,也是末世的神,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握中,上帝不急躁,也不慌張,到了合適的時機,上帝必親自為我們而戰! 在等候的過程,即便我們看不見上帝的作為,我們仍然相信祂,我們要抬頭仰望祂!當我們抬頭,就必看見祂用笑臉幫助我們!不再依靠自己的小聰明,不再自己四處尋找各種的靠山,因為除上帝以外,別無他神,別無依靠!我們一生跟定祂!   禱告回應。 求主賜給我一顆願意等候的心,更多透過禱告將生命的需要交託在上帝的手中,並且全心仰望上帝的時間來到! 同時,求主幫助我們基督徒有先知性的眼光,凡事學習先從神的眼光角度去看事情,過一個合神心意的生活型態。   金句 以賽亞書十八章4節   耶和華對我這樣說:我要安靜,在我的居所觀看,如同日光中的清熱,又如露水的雲霧在收割的熱天。   以 眼光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經文:以賽亞書十七章 主題:當仰望我們的主 《經文釋義》 這ㄧ章是上帝對第五個國家亞蘭國大馬士革的審判。 大馬士革是亞蘭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亞羅珥是亞蘭重要的軍事和商業中心,當以賽亞宣告這樣兩個重要的城市都變做了亂堆,變成了荒場,國家的命運就不言而喻了吧! 大馬色本來是一個繁榮的城市,不過,當審判來臨,這個繁榮的城市,最後成為好像一片牧場一樣。羊在那邊走來走去,根本沒有人打攪,意思就是荒廢了。 第二個對比講到一棵大果樹,應該是結實纍纍的結出果子,但在上面只找到零零星星的果子,這種對比就襯托出一種荒涼的意境。 大馬色為何遇到審判?大馬色引入了偶像的崇拜。這裡的偶像崇拜,我們又看見一個對比了,這個對比是一棵很好的樹,明明長得茂盛繁密的,不過人偏偏要把一棵別種樹,插在這個樹上面,這個不是插枝的農業技術,是用這一種的異象來表達明明是一個好的信仰,偏偏要把一個偶像插入這個美好的信仰當中,就用這個對比來描寫受審判的原因,那就是,創造偶像,跟從了偶像。 審判下場悲慘,大水衝擊的聲音(v. 12),代表著眾民的熱烈,不過這些聲音很快就要過去了,審判來臨,再熱烈、再雄壯,都要過去。糠秕再多也沒用,風一來,全部吹散;或者第二個比喻-旋風土,土再推起來再高也沒用,因為當旋風一來,再高再多的土都被捲走。用兩個大自然的現象來描述百姓再多、再熱烈,當上帝來審判時,都要散去。 《屬靈教訓》 (1) 這一章先知以賽亞用各種的對比的說法,使得猶大國的人瞭解,大馬色 (也就是亞蘭國) 也不可靠的,來到主耶和華面前,能依靠的只有神本身。現在,這個也不能靠,那個也不能靠。先知舉出這麽多國際情勢,其實就是只有一個目的,讓百姓不是依靠環境,專心依靠主,這是對每一位屬神的兒女一個重要的提醒。 (2)北國以色列選擇亞蘭聯手,對付南國猶大,結果這兩國就成了亡國。猶大本來想選擇亞述,來對抗以法蓮與亞蘭的進逼,結果不可一世的亞述,最後上帝興起巴比倫毀滅他,這讓日後的猶大國百姓很大的警告。 地上的歷史就是如此循環,世界強權不提供任何安全保障,唯有掌管歷史和萬國的上帝才是我們的倚靠。   (3)今天我們在現實的生活中,不管是在職場、或是人際各樣關係、或是人生的目標、或是自己所珍視的人事物、或是各種遭逢的處境,我們必須看清,這些是否已變成我們的偶像?我們是否如同以色列,忘記祂是我們能力的磐石?我們是否從世人的眼光,來觀看現今國際局勢,並做出常人的抉擇,還是從上帝的視角,來判定現勢的抉擇呢? (4)不知以賽亞傳遞這種信息有沒有哭泣?他早已預見到這一切,心必定也是在哭泣!但願我們每一位能感受到以賽亞的心聲呼喊,感受到他的痛心疾首,在這個末世的時代, 張開我們的眼睛,豎起我們的耳朵,心裡明白迴轉到神面前,神的醫治就會臨到,神的救贖也是如此! 禱告回應。 神著先知以賽亞的口告誡我們,離開了神,我們不能做什麼;忘記了神,我們荒涼的結局便注定了。求主憐憫,幫助我們從這個世界上的各種各類偶像崇拜當中擺脫出來,讓我們的心轉向上帝,單單仰望祂,讓祂成為我們唯一的拯救和隨時的幫助。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第十七章7節   當那日,人必仰望造他們的主,眼目重看以色列的聖者。   以 單單仰望主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經文:以賽亞書十六章1~14節 主題:摩押哀歌(下) 《經文釋義》 上ㄧ章摩押遭遇大難,連逃脫的民和餘剩的人都被獅子追上。 摩押人苦不堪言,無路可逃。 先知為他們指明一條道路。 “羊羔”通常用來獻祭,先知明確告訴摩押人,他們應當帶著他們的祭物,經過曠野,到錫安城的山,也就是耶路撒冷,永生神的聖殿所在,向這位神獻祭,求告他的名(v.1)。 羔羊的血可以洗淨以色列人的罪,也可以洗淨外邦人的罪。 先知告訴他們,應該向神求告什麼。 求神:庇護摩押的難民; 容納摩押的百姓; 接受他們歸回神的舉動; 拯救摩押脫離被毀的命運; 在摩押全境施行公平和公義(v.4)。你們若能離棄假神,悔改歸向耶和華,你們必得拯救(v.5)。 這位神是慈愛的神,是信實的神,是公平和公義的神。 摩押人聽見先知呼喊要回轉歸向耶和華,他們的反應卻是「驕傲」(v6),完全拒絕神的救恩!他們自以為自己的葡萄樹很好,先知卻說要為他們的葡萄樹哀哭;他們以為可以歡喜快樂,其實已有交戰的聲音臨到,因為一切都歸於無有。先知為他們哀哭,因為他們對先知的聲音充耳不聞(v.7)。 神也從前就提醒過他們,給他們機會,但是他們沒有抓住。三年之內,這些事都會發生,他們的榮耀會退去,審判、滅絕、追趕必臨到他們,他們的一切都所餘無幾(v.14)。   《屬靈教訓》 (1) 摩押的命運就像是大多數國家的命運。 他們驕傲狂妄,拒絕神的救恩。 至終必然被審判,走向滅亡。 因此,我們需要舉起我們神聖的右手,為我們所處的周邊國家和世界禱告,求神的公義和憐憫彰顯,積極努力傳福音,讓更多的人聽見神的道,悔改自己的罪,進入神所賜的永生。 (2)對我們今天教會時代,上帝仍然向我們說話,台灣的環境非常錯綜複雜,就在錯綜複雜之中,求主恩待,讓我們認識這個真理,那就是轉眼仰望天上的主,尋求祂的帶領,在錯綜複雜之中,祂一定為我們在曠野開一條道路,在沙漠中開一條江河。 (3) 神當時列國所發的預言,有兩個目的:第一,讓我們知道,列國雖然曾經風光一時,但是,假如人的心靈不願意臣服在上帝的面前,仍然狂傲自恃,認為自己比神還厲害,那麼下場就非常的悲慘了。 第二,我們是神的子民,外邦諸多國家都是不堪一擊的,神的百姓唯一可以依靠的,不是這些環境,而是單單依靠耶和華。這個訊息在以賽亞時代是真理,今天國際風雲變幻令人難以預測,今天訊息的確是非常切合實際的。 (4) 驕傲不是有錢有勢者的專利,而是每一個罪人墮落的罪性。有時候反而是那些最自卑自憐的人自我防衛更嚴重,因過度的自卑與防衛反而演變成為更加自我中心的驕傲。驕傲使人堅持作自己,使人與神隔絕,使人沈淪滅亡。 禱告回應。 我們要特別為美國和中國,世界局勢禱告。 相信上帝在全地掌權!上帝是萬國萬邦的神! 求主改變當局者的心意,奪回他們的心思意念,謙卑來到上帝的面前,認自己的罪,離開邪惡的道路,以公平和公義治理國度。 求聖靈的大能與我們眾人同在,將福音傳給更多的人。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第十六章5節   必有寶座因慈愛堅立;必有一位誠誠實實坐在其上,在大衛帳幕中施行審判,尋求公平,速行公義。   以 一個謙卑的心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經文:以賽亞書十五章1~9節 主題:摩押哀歌(上) 《經文釋義》 先知預言巴比倫、亞述、非利士將被神審判之後,就預言亞述人也傾毀摩押,這一章便是說摩押人逃亡的情形,摩押是第四個審判對象。摩押位於死海東部,二國時常交戰。神借亞述向摩押進行的審判,一夜之間,摩押的亞珥變為荒廢,歸於無有。 這審判是迅速的(v1),亞珥,是摩押的都城,和基珥,摩押南部的要塞,都“變為荒廢”、“歸於無有”。 雖然亞珥與基珥相距40公里,卻在同一夜陷落了,難民逃到遠至死海南端的瑣珥(v5)。  「巴益」的意思是神廟,「底本」和「高處」都是指摩押人敬拜偶像的地方,經文說明了摩押人所拜的偶像不能拯救他們(v.2)。 「房頂上」和「寬闊處」也是同樣的意思(v.3)。就是摩押人平日所仰賴的財富,也不能救他們,甚至被擄掠歸於別人。  神的審判從北方而來,擴展至全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被毀。摩押人賴以生存的水源被堵住,田野荒蕪。「瑣珥」是以前羅得逃離所多瑪後,所到達的地方,代表歸回最初蒙恩得救之處。瑣珥位處南方,表示人民因戰爭的緣故,從北方逃亡至南方,隨走隨哭。 然而,因神的審判,摩押四境哀號,神為摩押感到悲哀,可見神的心情複雜,與祂要徹底剷除巴比倫國的心情截然不同,神對摩押的感情很特別。 神的心也因為摩押的溪流乾涸、土地枯乾而難過悲哀(v.6)。祂雖感到難過,卻又加增災難。神又使摩押人的血染紅了底們的水,還有獅子來追趕摩押逃脫的民,表達神的憤怒。     《屬靈教訓》 (1)審判信息輪到猶大的另一個鄰國摩押,摩押人是亞伯拉罕的侄子羅得的後裔,神並未因此滅絕摩押,反而因著羅得的緣故恩待這個國家。摩押人雖是以色列人的遠親,但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友好。然而神仍然因羅得的緣故眷顧摩押。他們所處的地方,土地肥沃,草場豐富,水源充足。神的眷顧並沒有讓摩押人悔改認識神。神任憑他們拜自己邪惡的偶像,活在罪中,直到神宣告的審判來臨。  摩押的悲慘景象是否讓你覺得畏懼?我們多麼希望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在我們的國家! 但我們也知道,在末世的時候,世界和其上的王都會如此被神審判。 我們這些在其中的人,也必因自己的行為,或善或惡受審。 盼望我們悔改自己的罪,不要效法摩押的妥協,持守信仰,仰望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在末世審判的日子靠主站立得住。 (2) 神藉著以賽亞向摩押宣告的默示,讓我們看見一個不信神的國家,其結局將是如何悲慘。雖然審判是來自於上帝,但是上帝讓我們看到祂的心意,是要外邦的國家也能認識上帝,得著救恩。求主幫助我們每一位在上帝面前忠心的人,持守我們所相信的,在末世作主榮耀的見證。同時,也要為中國禱告希望大陸教會復興,使他們成為敬拜上帝的國家,脫離無神論主義。 (3)我們擁有上帝的恩典與賜福,但假如我們輕看恩典,把一切當作理所當然,便會跌進摩押的光景,一夜之間失去神的恩典。我們感恩祂的恩典,同時也要更深明白祂的公義,學習更深地敬畏神。 禱告回應。 這章是摩押哀歌的上集,以賽亞透過異象來警告摩押,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和出路,脫離審判。同樣的,今天神也把這個機會給了我們每個人,神已把禍福陳明在我們面前,將來在審判台前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來向神交帳。今天,我們也要像以賽亞一樣,為那些仍沉倫在罪中的人去哭泣禱告,讓他們能夠領受救恩,將來可以脫離罪的審判,因為這是神的心意。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第十五章1節   論摩押的默示:一夜之間,摩押的亞珥變為荒廢,歸於無有;一夜之間,摩押的基珥變為荒廢,歸於無有。   以 有一位神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經文:以賽亞書十四章1~27節 主題:上帝定意必成就 《屬靈教訓》 先知預言巴比倫、亞述、非利士雖壓迫以色列、雅各家,但他們都會神被折斷,會墜落、敗亡,因為神揀選雅各家,這是神的心意(v.1-3)。 將來神的選民必向巴比倫王唱輓歌,指的是悼念他,對選民來說,這是一個得勝的凱歌。過去以色列被巴比倫欺壓,現在反過來悼念欺壓他們的巴比倫王,現在巴比倫王已經敗落(v.3-4)。 以賽亞對巴比倫王的審判有三部分。 ①神要折斷惡人巴比倫王的杖(v.4-8),欺壓人和強暴的事都會止息,因此帶來大地的安息享平靜,全地進入安息,不再被侵略。 ② 驕傲的王墜落陰間 (v.9-15)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這一段喻表撒旦,牠驕傲要升到天上與神同等,但是神的手一揮牠就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這也是指巴比倫最後一個王,也會如此滅亡。 當驕傲的巴比倫王墜落到陰間,在陰間裡面被巴比倫所欺壓的首領都恥笑他,「你也變得跟我們一樣軟弱」。意思說,無論地上的國有多強,到最後的結局就是死亡。。 ③ 神興起剪除惡淨盡 (v.16-23)巴比倫王死在荒野,不得風光大葬,他死後連他的後裔也被剪除淨盡,他的後代也不能被興起,這是巴比倫王的結局。將來選民要唱這首輓歌,表示巴比倫是完全的滅亡,這是神已經定好的結局。 亞述是當時猶大國的威脅,神也要折打亞述,將他踐踏,他們不能再奴役以色列,這是神的定意。 神通過以賽亞提醒非利士人,不要因為亞述前一任王死了就開心,之後繼位的新王是更兇殘,對他們的壓制會更深,這是對非利士人的警告。   《經文釋義》 (1)以巴比倫王為例,包括撒但、墮落的天使,甚至是犯罪的人,都會跟巴比倫王是一樣的。當我們想要「自己作決定,而不必理會上帝」,我們其實就是在當神了。要成為神,不一定要有錢、有權,像巴比倫一樣,就連剛懂事的小孩子,都想要自已決定一切,掌控一切的慾望。   無論我們身分,同樣都需要具備「謙卑、倚靠、順服…」的特質,因為這些是我們進天國的基本品格。 (2) 驕傲是一切欺壓、搶奪和毀滅的根源,這在人際間是如此,在國際間也何嘗不是這樣。當人不願將榮耀與權柄,歸給那賜恩給我們的神,我們自然失去正確使用,祂所賜給我們的各樣資源和能力,也失去祂賜這些給我們的用意和祝福別人的召命,以至於在自私自傲的驅動下,行出錯誤的治理或是任意對人的惡待,認為這是強者對弱者的合理行為,製造群體間的無窮的撕裂和鬥爭。 可見驕傲自大表面上是自比為優越者,可以轄制別人,有權侵吞別人,但至終卻要吞吃自己。 (3) 我們也看見神在歷史中一直掌權,祂不僅是猶大的主,也是列邦萬民的王;這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就是唯有祂當受敬拜,也唯有祂是我們在各樣環境中所當倚靠的對象。不要相信與這些權勢結盟會有保障,而是要將目光投向,那位至高的上帝! 禱告回應。 錫安是指錫安山,也就是聖殿所在之地,是神的主權、能力、榮耀所在之處。錫安有時也指整個耶路撒冷城。可以說,在今天,教會就是錫安,是神親自建立的,神的百姓在其中可以得蒙保守。 上帝全然有主權審判萬邦,我們不用畏懼強權,不用擔心受欺壓,我們只要單單的信靠神、順服神,神就會建立我們、保守我們。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第十四章12節   12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   以 凡事都有神的美意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經文:以賽亞書十三章 主題:預言巴比倫的敗亡 《經文釋義》 在以賽亞的時候,以色列面對到亞述帝國強烈的軍事威脅,面對這極大的威脅時,就很想借助於巴比倫的力量與亞述帝國來抗衡。此時以賽亞得默示論巴比倫(v.1)。看見耶和華的軍隊,軍容非常的壯盛(v.1–5),讓百姓瞭解耶和華的大能、大力,以及大權柄,當上帝的大能顯現在人間時,不管是巴比倫也好,或者其他的國家也好,都要臣服在這個大權柄之下。 這個大權柄是怎麼樣的實踐在人間(v.6–16),耶和華神是掌管天地的,以宇宙論的語言,譬如,天要變黑了、月亮不放光了;天要震動了、地要震動了… 等等,這些不是人間軍隊的策略或者力量所能達到的,是這位創造天地的主,才能這樣表達的。   當時巴比倫是個小城,以賽亞預言巴比倫會興起,將成為「迦勒底人所矜誇的華美」(19節),但巴比倫將被徹底廢棄,「世世代代無人居住」,連在沙漠遊牧的「阿拉伯人也不在那裡支搭帳棚」(20節)。這些預言都在150年以後實現。 當時神的百姓希望依靠的這個巴比倫的力量,先知說他也是要瓦解,。如同所多瑪、蛾摩拉一樣完全的陷落(17–22),日後歷史證明巴比倫帝國完全消失! 日子是在神的手中,不但以色列、猶大的日子在神的手中,巴比倫的日子也在神的手中,好人歹人的日子也都在神的手中。 願世人從驕傲背逆的道路上回轉,謙卑地尋求耶和華神。 《屬靈教訓》 (1)神要我們走在神的道路上,不是依靠環境的力量、外國的力量、軍事的力量,而是徹底悔改,來到神面前,按照神的旨意,過一個公義、蒙神悅納的生活。個人如此、社群如此、國家如此,那麼自然而然就可從神那裏,得來保護和力量,同時也成為屬神的國度。 (2) 今天經文,也提醒每一位基督徒,不只是心中有神就好,還要尊上帝為真神,我們更要行出神要我們所做的生活實踐。求主帶領,我們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聰明,乃是依靠主的帶領,走人生的道路。 (3)對當今台灣來說,這經文也強調只有上帝對地上任何權勢(國家、經濟體、城市與個人)的興衰有主權,暗示神的百姓不要相信與這些權勢結盟會有保障,而是要將目光投向那位至高的上帝! (4) 人類不可能期待憑著自己的力量,製造出各種科技、文化、藝術等事物,直到遍滿全地,享受美好生活,卻將神拒絕於在外,甚至公然地抗拒祂;當人如此行時,會發現一次又一次的戰爭和搶奪來到,饑荒與瘟疫層出不窮,人的富足自豪,會被自己的驕傲貪婪所吃盡,這幅巴比倫的圖畫,隨著今日全球化變得越來越鮮明,全地必充滿的不是神的榮耀,而是人類的榮耀。我們若學不會這個功課,最終會走向巴比倫的路 (5) 每當我們看到世界各的城市的毀滅、國家的災難和王權的傾覆時,讓我們記住這些預言,以便我們可以在上帝的懲罰下謙卑,可以學習從他人的痛苦中汲取智慧,並可以祈禱減輕我們自己的悲傷。」。   禱告回應。 上帝實在是大而可畏的神,祂痛恨驕傲和罪惡,必向行這些大惡的人和列邦施行審判。如今我們也處在一個邪惡的巴比倫世代中,求神興起我們成為一支極大的軍隊,與祂一同去爭戰得勝,讓神的國早日降臨,讓充滿世界平安。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第十三章11節   看「我必因邪惡刑罰世界,因罪孽刑罰惡人,使驕傲人的狂妄止息,制伏強暴人的狂傲。」   以 蒙福的奧秘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經文:以賽亞書十二章1~6 主題:從救恩的泉源取水 這段經文有兩首詩歌,第一首是從 1 到 3 節,之後是 4 到 6 節。兩首詩歌的開始,都有這個用詞,就是「到那日」。「到那日」當然是一個將來的指稱,等到那一天來臨,神的救恩來到,因為祂拯救你,帶領你離開苦難等等。 這個「你」當然是指神的百姓、讀者,這個「祂」,當然就是指神的拯救,耶和華的拯救。 「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v.3),以色列不再為自己找破裂的池子,而是飲於不斷湧流出來的生命活泉;在舊約中,水經常被用做救恩的象徵,在以色列這樣乾旱的土地上,人們是非常容易理解這理。 過去神的怒氣是基於祂是公義的神,當犯罪者受懲罰和罪被除去後,神的安慰與扶持才會來到。   4~5 節的「到那日」,是講「你們」。「你們」當然就是一個群體, 從個體的救恩經驗,轉為向普世分享這救恩。從此,以色列不再倚賴外邦來獲致自己的拯救,而是要成為列邦萬民,能夠得著救恩之神的途徑。 以色列百姓蒙救贖得喜樂,其根源是以色列神聖的上帝,住在以色列人民當中(v.6)。因為萬有中唯一的聖者,就是以色列的神耶和華。祂與各種偶像截然不同,祂全然正直、清潔、信實、慈愛和全能。只有這位聖潔的上帝才是罪人唯一的盼望。 這一章是一個得救的頌歌,由一個人發展到一群人,一群人發展到外邦,萬國萬民,這才是神拯救人的心意!   《屬靈教訓》 (1) 我們時時刻刻都要向上帝感恩,不是神需要這些,也不祂是好大喜功或是喜怒無常的神,當我們單單為感謝祂而讚美;這樣我們才能將注意力,聚焦在是從祂領受恩典,而非自己能力所得,如此才能避免自我滿足而驕傲自大。 (2) 以賽亞時代,百姓蒙恩,可以在他們的國家之中,在那個環境裡面蒙神保守;新約時代,教會時代,我們的蒙恩,使我們從罪惡中得到釋放,在不同景況的蒙恩得就,同時也領受了不同層面的託付,向萬國萬民傳揚主耶穌永恆的救恩,這是今天每一個教會時代的神的兒女,從神而來的使命。 個人性的恩典,組成了群體性的恩典;群體性的恩典,就帶來一個群體的動力,一起向更多人、萬邦萬國萬民傳揚福音,使得神的心意落實在個人上,落實在群體上,更落實在萬民之中。 (4) 當信徒不願意尋求神,不願意接受神的愛與旨意,不願意走向神為他預備的,人生道路而選擇偏行己路,都會惹動上帝的忿怒。但是,什麼時候,人只要願意回頭,尋求神的面、接受神的愛並且愛神、信靠神、聆聽神的話、順服神的旨意,天父永遠都是敞開雙臂等候歡迎我們「回家」的。 (5) 當我們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表示我們倚靠神、去順服神,就得神的拯救、醫治、纏裹、裝備,到那日必成為上帝手中聖潔貴重的器皿。 禱告回應。 思想我們從前的光景,怎樣得著神的安慰及拯救,因著神的怒氣轉眼就已消失,因得著祂的恩典要感恩。要來到神面前,一同支取神的能力,並求神從天降下活水,充滿我們,讓我們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歡然取水就是聖靈的充滿(參約7),靠著聖靈的能力才有力量去做事,並不是靠自己,力量是從神而來。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第十二章2節   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並不懼怕。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 以 歡然取水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經文:以賽亞書十一章1~16 主題:預言彌賽亞作王時的和諧  耶西的本,原文是耶西的「樹墩」,指一棵樹被砍伐之後,剩下的樹墩。雖然看似已死,但其實仍然有生命,因為樹根還在,只是其上的樹幹和所有的樹枝與葉子全都被砍伐了。神審判以色列國,仍剩下樹墩,並沒有連根拔起(v.1)。。 以色列亡國時,就如同一棵樹只剩下「樹墩」。就在淒涼絕望的光景,此樹墩竟然生出一根嫩芽,而且還結果實!以賽亞看見的是一根嫩芽,是單數,不是複數,指那一位即將來臨的彌賽亞! 祂將以正義治理;他要以信實施政(v.5)。 在祂治理下的國度,最軟弱無助的,要與最強壯貪婪的和平相處,而且是最強壯貪婪的,要倚賴那最軟弱無助的來生活,牠們也都要依賴一位,最不具有能力的孩童來引領(v.6,7),死亡與各樣的危險和恐懼也盡被除去(v.:8);充滿單純、良善、信心與和好。 這是因為彌賽亞的治理,帶來人認識神和祂的道路,以至於產生一個可 以彼此接納、相互尊重、信任和委身的環境(v.9)。 到時,大衛家的猶大與以色列,他們不再分裂和彼此相爭(v.13),他們也不再活在鄰國的威脅,和對這些國族的懼怕中,這些外族都要歸順彌賽亞君王,而與他們同為大衛家的國民(v.14)。 從前神擊打紅海,使百姓不脫鞋可以走過;現今祂也必擊打幼發拉底河,預備一條大路,使百姓從亞述歸回(v.15-16)。   《屬靈教訓》 (1) 今天我們可以看見彌賽亞就在耶穌基督身上完全彰顯出來,當列國向祂蜂擁而來時,神就為世人敞開一條進入祂同在的大道。這位至高的主能夠從世上的任何強權手中,將祂的百姓拯救出來,即使他們被當時世上最強大的亞述或埃及,分別擄至亞述治下或埃及國境的各地,神都能夠將他們領回(11-12)。 (2) 這彌賽亞和祂國度的啟示在告訴我們:世人唯一的出路與盼望,就在於彌賽亞耶穌,這位神恩典的預備;只有透過祂我們才有一條歸回神的道路,耶穌才是上帝為世人所預備的真理和生命的道路(約翰福音14:6),也唯有順服在祂的治理下,我們才能認識神並重回伊甸園那種平安與豐盛的世界。 (4)10~16 這位彌賽亞,不但拯救剩餘的餘民歸回,連萬邦萬靈都要歸向主。這個景象在耶穌基督來了之後,的的確確已經逐漸成真。耶穌基督的救恩,帶出超越了地理、國族、和血統的限制,使得今天以信耶穌基督為救主的人,心靈更新,於與上帝和好,也成為上帝的子民,進入上帝的國度。這是一個何等大的恩典。 (5) 當公義出現、萬民歸向、百姓復興,這一幅圖畫已在教會時代已經逐漸彰顯了,當然,還沒有到完全。等耶穌基督再來,完全的圖畫就要成真,我們堅持我們的信仰和盼望,總能看見主的話語終於成真。這是一個信心的功課,也是一條信心的道路。 禱告回應。 對舊約的以色列人來說,期待彌賽亞君王必要出現,但對今天的我們來說,彌賽亞耶穌基督君王已經出現,是否按著這位彌賽亞君王的屬性來做事?我們要帶著極大的盼望,預備好自己,迎接他的再來!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第十一章2節   耶和華的靈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聰明的靈,謀略和能力的靈,知識和敬畏耶和華的靈。」   以 願神國度降臨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經文:以賽亞書十章20~34 主題:亞述盛極到衰敗 《經文釋義》 這段經文聚焦在〝餘民〞,〝餘民〞同時具有正面和負面的含義;「餘民歸回(施亞雅述)」這名字應用於亞哈斯王有審判,是有負面的含義,它指向一次毀滅,但正面含意是在百姓中,它只有一部分能夠歸回;,這些人存活下來(20)。; 猶大愚蠢地信靠亞述,因為亞述並不在意猶大的國家利益;當亞述吞吃他們的時候,他們才明白當信靠上帝,並要向祂堅實地委身的重要,因此審判是必然的過程,但所定的雖是毀滅不是終局、也非徹底滅絕,是要使他們,可以在行公義中與神同行(v20~23)。 同時,也提供一個盼望,如同當年埃及人的壓迫,神的大能拯救他們;如今,亞述人的壓迫也將如是,因此將臨到的災禍必定是毀滅,但這不是讓他們絕望,卻要成為他們盼望的理由; 先知在此回溯神,對祂百姓仇敵怒氣的歷史,他舉出上帝在紅海處置埃及,也藉著基甸在俄立磐石處置米甸人,猶大未來盼望的根據,是上帝過去曾在歷史中種種的行動;上帝必將使猶大脫去亞述所施加的重軛,並轉換為被神賜福到,如同牛隻吃得太豐富,肥壯到將頸上的軛給折斷(24~27)。 亞述經過城市居民盡都驚逃。現在亞述大大軍停駐在耶路撒冷附近的挪伯,得意洋洋地站在制高點上,向耶路撒冷拋擲嘲諷,看似無人可以拯救耶路撒冷脫離他的手(28~34)。。   《屬靈教訓》 (1) 對我們今天來説,不要懼怕和倚靠世界的強權,有些是神手中怒氣的杖,不論誰興起,在背後都有神掌權。我們作為神的子民,要順服在神的權柄之下,追求真理,彼此相愛,因為耶和華神是高於任何政權、偶像及列國的至高者 (2)以色列人最大的倚靠,不是亞述;也不是埃及,因為答案都是上帝。我們不需要害怕任何的人,因為該怕的是有沒有順服上帝,人要順服上帝。 (3)基督徒要從以色列人學到教訓,我們也是一樣,最大的倚靠,不是這個世界,不是世上的人,只能夠唯一是上帝,否則的話,上帝就會成為我們最大的敵人,興起這世界的人來攻擊我們,或者是說來「煉淨我們裏面不屬天國的老我成份」,使我們最後就像「精金」一般的寶貴純淨,合神心意。 (4)我們好好敬畏神、愛神、追求順服神、倚靠神,那麼在這世上,我們便毫無所懼,甚至也毫無所求。因為我們一切的好處,都包含在耶穌基督裏面。這讓我得著新的眼光、新的信心,感到新的自由,新的釋放,感謝讚美神! (5)在亞述人自己眼中,這一切都來自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13節),我所成就的事是靠我手的能力和我的智慧,我本有聰明。 神鼓勵我們成功,就像當初祝福所羅門王一樣,但首先是要謙卑而遵從神的帶領。先知以賽亞清楚地看到,亞述自高自大迷失自己,就好像一根棍子想要勝過舉起棍子的人。無論怎樣鋒利,一把斧子想要超過揮動斧子的樵夫,最終只能自取滅亡。 禱告回應。 今天的經文,從憐憫孤兒寡婦開始,過渡到對統治者的警告,又轉換到對侵略者的審判,中間穿插了對神的子民的應許,可算是豐富多彩。在字裡行間,我們看到了神的作為,也看到了他的僕人先知以賽亞的工作。願我們能善用神的恩典,善用周圍的資源,像以賽亞一樣心懷天下,做神的器皿,在這個世代做光做鹽。   今日金句 以賽亞書第十章20-21節      「到那日,以色列所剩下的和雅各家所逃脫的,不再倚靠那擊打他們的,卻要誠實倚靠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所剩下的,就是雅各家所剩下的,必歸回全能的神。」   以 神掌權 來回應今天信息     弟兄姐妹,謝謝您的收聽,願神賜你美好的一天,不論你在哪裡,神的恩惠平安與你和你的家人同在。再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loadi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