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不方时间
不方时间
Author: 不方时间
Subscribed: 12Played: 178Subscribe
Share
© 不方时间 @喜马拉雅FM
Description
《不方时间》是一档由三位95后女生搭建的关于个人成长的播客,我们在生活、文化、社会现象等话题的地形图上漫步,轻装简行或探径幽深,分享综合性生命体验。“不方”不是圆滑和妥协,而是拒绝框架和定式,用舒展的姿态面对生活。
每月更新次数保二争三,喜欢您来~
【主播介绍】
小李:人大电影学硕士,杂学专业在读,一个划着生活的小桨激流勇进的悲观主义者
小陈:人大历史学硕士,沉溺访古,半业余地图画手,执着于看海和换猫猫头像的浪漫家
屈女士:北大硕士,学过四个专业,一级消费持续观察者,偶尔撒娇和脱轨的金牌说服师
135 Episodes
Reverse
本期是和Yuyan的聊天,一位北大研究生毕业两年还未上过班的同学。这可能是毕业后我们第一次聊这么长的天,不是以往在手机上偶尔深夜凌晨的七嘴八舌(虽然没有大纲仍然很七嘴八舌)。想了很久,我确实有很多想要和她讨论的问题,但我完全无感于讲述一个成功的或者另类的“不上班”的故事。人生不是旷野也不是轨道,生活不是按图索骥也不是撞大运,我们可以选择逃避自由或者去承担起自由的重量。以前我总觉得一个人自洽就好,现在觉得这个要求太高了,我们时刻面临生活的矛盾,反思反思的反思,问题解决了也会有新问题,自洽更像是个过程,很难成为结果。二十啷当岁,也可以先做因为下雨就会感到快乐的小孩。Notes:00:02:19不上班的人该如何自我介绍更准确00:11:08北大商科毕业选择不上班的过程:从内容创业开始00:17:19创业真是一条波诡云谲的路啊!00:20:43金钱观、消费观和物欲的变化00:27:30和对象一起经历不上班、创业到自由职业者的全过程,会被链接得更紧密吗00:30:46找个位置把自己放进去可能才是真正的“逃避自由”00:33:40习惯把人放在“格子”里来理解,去掉标签我们是谁00:42:35不上班也不在大城市,社交关系怎么搭建00:47:31越不上班,越感到时间的匮乏,难以被完全探索的世界00:51:08好好生活需要时间,很多东西是生活的实质,而非“废料”01:00:44工作中的“表演”时刻如何击倒打工人01:07:09为蓬勃爆发的兴趣去学习,但“任务化”思维仍在影响我们01:14:47聊聊看书和看电影,偶尔半途而废也还行吧01:21:51看不进去和看不懂的东西,没关系可以接受01:32:24如何进入“没有目的”的状态01:50:08聊聊旅行,solotrip及随机拾获01:58:26重新做因为下雨就会感到快乐的小孩MC:屈女士嘉宾:Yuyan编辑:屈女士Music:Sineterra - Ariele e CalibanoKelevein -All备注:VC为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一般指一级市场投资机构;FA为Financial Adviser,一般指协助一级市场公司向投资机构融资的专业服务机构;LP为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一般指基金的资金提供者,不参与基金日常管理和投资决策;GP为General Partner普通合伙人,一般指基金的管理者和运营者。Contact us:微博:@不方时间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相信许多朋友都看过一部韩国动画片——《奥林匹斯星传》,这也是了解希腊神话的入门之作。为什么我们对希腊神话如数家珍?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始于纳奥兹·麦克·斯威尼的新作《发明“西方”:十四个人生跨度的新历史》(郑昕远译,北大出版社,2025年)。这本书选取14位人物,从古希腊罗马到现代,向一个又一个传统西方叙事的靶子开战,否定纯粹性,否定欧洲即西方等等。我们以这本书为引子,想探究特洛伊这个堪称西方历史“大爆炸”的神话故事,如何塑造了人们对于希腊、罗马的认知,如何塑造近现代“西方”的历史定位与文化认同。为什么要重读特洛伊?在看到一部动画片的时候,如果仅是被动地接受,便往往会忽视了它的产品属性及其背后的“文化助产士”。或许,越去了解和阅读西方,越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Notes00:04:08 重写西方史:用14个“非典型”人物讲述不一样的西方00:12:42 发掘传统西方叙事中“消失”的女性00:19:10 “古典学才是最现代的”——古希腊悲剧所传递的切肤之痛00:20:27 童年回忆《奥林匹斯星传》00:23:00 一个“金苹果”引发的十年特洛伊之战00:26:40 希腊是从“Greek”翻译来的吗?00:29:40 阿伽门农、奥德修斯、阿喀琉斯vs.赫克托尔的英雄混战00:32:38 拉奥孔父子战蛇与木马进城00:34:32特洛伊的战败者怎么成了罗马的祖先?00:44:39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特洛伊是什么关系?00:49:49 “红颜祸水”叙事下一场对黄金的劫掠00:54:00 从荷马笔下的战争到普里阿摩斯的黄金01:01:06 “地中海街溜子”希罗多德及其《历史》01:04:29 所谓“野蛮人”:Barbarian一词的来源01:06:44 普鲁塔克的愤怒:“谎言之父”希罗多德01:11:14 维吉尔与《埃涅阿斯纪》:罗马文化的开创者01:15:58为“虔敬”(Pietas,Piety)而生的埃涅阿斯成为罗马的建国者01:20:57 近代西方溯源特洛伊的“血统政治”01:35:20 “去希腊中心化”的希腊史写作趋势01:36:16 神话作为一种文化权力环爱琴海的三大方言区,雅典属于Attic阿提卡方言,有些语言书会说这是从属于Ionic语下的一支。希腊联军和特洛伊联军的英雄家乡,红色是希腊联军(Achaea,阿该亚人),黄色是特洛伊联军。希沙利克Hissarlik遗址于公元1871年被海因里希・施里曼发现。《伊利亚特》里对这座城的称呼是“神圣的伊利昂”/“坚固的特洛伊”。前者神性、后者现实属性。也可以理解为,特洛伊指的是城市,伊利昂指的是城市及其周边所辐射的地区。希沙利克(Hisarlik)的考古遗址地图《埃涅阿斯奔离燃烧的特洛伊城》,菲德里克·巴洛奇在1598所画,现存于罗马的博尔盖塞美术馆。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彻底改写了特洛伊的命运——战败的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携带家神逃离,历经艰险后抵达意大利,其后代建立了罗马城。这一叙事将罗马塑造成“特洛伊文明的继承者”,既为罗马的起源赋予了神圣性,也为其后来的扩张提供了“文明延续” 的合法性依据。埃涅阿斯的流亡路线MC:屈女士、小李、小陈编辑:小陈Music:Yanni - One Man's Dreamgod - 올림포스 가디언 주제곡陈浩民,刘玉翠 - 封神Mentioned纳奥兹·麦克·斯威尼 著,郑昕远 译-《发明“西方”:十四个人生跨度的新历史》纳奥兹·麦克·斯威尼著,张馨译-《特洛伊:神话、城市、符号》[美]S.G.W.本杰明著,傅晓霞译-《特洛伊战争:传说、历史与文献》[英]贝塔妮·休斯著,曾小楚译-《特洛伊的海伦:女神、公主与荡妇》[美]巴里·施特劳斯著,王舒琴、杜萍译-《特洛伊战争:旧史新解》[美]埃里克·H.克莱因著,付满译-《特洛伊战争:牛津通识读本》[古希腊]荷马著,王焕生、罗念生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古希腊]荷马 著,王焕生译-《荷马史诗·奥德赛》译本推荐:荷马史诗的两个译本。1994年-1995年,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陈中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罗念生译出第一卷到第九卷,第二十四卷。古典韵味推荐罗本,最新注释推荐陈本。入门版本选罗。[古罗马]维吉尔 著,杨周翰 译-《埃涅阿斯纪》雅克·德里达 20世纪下半叶法国思想家,西方解构主义哲学代表人物。Contact us:微博:@不方时间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 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走进星露谷鹈鹕镇,成为一名老乡,你开始种地、下矿、养殖、钓鱼、交友……在这过程中,你不知不觉开始“627”的作息,但在星露谷,你可以自由地安排时间,或者说“做自己”。不管选择做“肝帝”还是当悠哉“街溜子”,没有人会对你做出评判。对于我来说,星露谷物语不仅是一款模拟经营类游戏,更是一个“人生模拟器”,你是什么样,你的农场、你的游戏生命就是什么样。星露谷给我很大治愈在于:我知道即便人生再来一次,也还是这样啊。希望听完这期节目,大家能够喜欢上星露谷这样一个美好的角落。友情提示:如果你不了解星露谷,可以从头开始收听;熟悉星露谷的老乡可以跳过故事主线和具体玩法部分,从00:20:02开始收听。欢迎各位听友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收听感受。如果你是老乡,期待看到你的游戏体验~节目发布后一周,我们会在评论区抽取两名幸运听友,送上好望水·薏米水一箱。感谢好望水对本期节目的支持!好望水的这款薏米水很不错,有淡淡椰香,配料表干净,很适合平时工作忙没时间照顾自己的早八打工人和注重养生的人,来作为日常水替。Notes:00:04:03故事主线:献祭流与joja流00:09:38具体玩法:当你成为一个老乡你可以做哪些事?00:20:02上头!为什么玩星露谷会停不下来?00:31:20摘不完的啤酒花,停不下来地干活——为什么现实里“996”到星露谷还要“627”?00:36:31财富自由是种什么体验?00:39:07游戏作者希望老乡们当肝帝吗?00:40:52玩星露谷要不要搜攻略?00:50:06星露谷里也逃不过的欲望与优绩主义00:59:16由“自动抚摸机”想到的:平衡好丰富的体验和责任是门艺术01:03:03星露谷中的人物线01:08:21传奇游戏作者ConcernedApe的故事01:15:19星露谷四大定理与星露谷悖论MC:小李、屈女士、小陈编辑:小李Music:Summer(Nature's Crescendo)-ConcernedApeGrandpa's Theme-ConcernedApeContact us: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 、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vol.135亲密关系大讨论:恋爱中如何平衡亲密与独立?谈恋爱之后失去自我,或者由于一段感情远离了自己的朋友,又或者关系到了一定程度就进入瓶颈,这似乎都是当代考虑是否进入亲密关系前很难不去追问的问题。今天我们请了一对couple来本台现身说法,究竟恋爱里的亲密性和独立性怎样去做平衡。我们带着许多预设开始这场聊天,但最后仍被他们理性言语后闪烁着的真诚爱意所感动。爱情是勇敢者的游戏,亲密关系似乎又要求智勇双全,但永远不要忘记,除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定义输赢,享受这场游戏,快乐就好!愿大家都拥有爱与自由。Notes:00:02:47恋爱前的讨论:(似乎)达成了某些共识00:10:53恋爱是做加法而不是减法 00:14:24身边情侣和朋友的相处模式:融入对方、一起隐居、各玩各的00:20:26如何融入对方的社交圈,男女存在性别差异吗?00:25:31 从初步的被“审视”,到去掉男女朋友的身份标签00:32:54能否和自己的好朋友玩到一起,是评价伴侣的标准之一吗?00:42:39伴侣是最好的朋友吗?00:45:10难道平衡亲密性和独立性是高能量E人才需面对的课题?00:50:39几个关于“独立性”的小观察:独自去club,分头赴约,各自买票(夸张版00:58:15恋爱初期的两次争吵:火车事件及德扑事件01:14:17在和许多朋友一起玩时,也不必随时随地都要彰显“couple感”01:16:14如何定义亲密性?01:24:06都说友情地久天长,爱情彩云易散,如何分配爱情与友情的权重?01:30:34如果让你在共度高光时刻和情绪托底中二选一,你怎么选?01:40:05有人眼中的高光时刻来自日常里的不寻常,有人来自强烈的可被定格的感受01:50:05被理解和被看见,在感情中无可替代MC:屈女士、小李嘉宾:Yifan、聪聪编辑:屈女士Music:Fayzz - People in Cycle落日飞车- Wind of TomorrowContact us:微博:@不方时间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闭上眼,可以选择不看,而声音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无法回避。用石头填满瓶子,仍可用沙子填满缝隙,声音就像沙子一样具有穿透力。从古代的晨钟暮鼓到疫情时代叫人们做核酸的大喇叭,声音背后有这什么样的权力运作机制?本期我们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孙岩,通过钟鼓楼与木铎巡行两个案例,和我们分享声音中的历史——古代有怎样的声教传统?声音中的历史背后的学术脉络是什么?听,历史正低声呢喃。Notes:00:04:20超越视觉中心主义,能从声音中看到历史的什么面向?00:09:13声音中的历史是政治的,也是文化的00:15:09突然响起的钟鼓之声为何被认为挑战了政治秩序?00:21:33钟鼓自鸣对古人来说意味着什么?00:26:08钟鼓声与夜禁制度如何操控人?00:28:15西方教堂的钟声和钟鼓之声的异同00:32:57明清时期皇帝的政教谕令怎么传到老百姓耳朵里?00:38:47作为宣讲员的“木铎老人”,工资多少? 怎么选人?00:44:43清末木铎声教传统有什么变化?00:48:06声音史研究的学术脉络00:52:58研究声音史可能受限于文本,怎么进入声音史研究?01:00:22声音史的经典文本推荐01:07:30“声音景观”声音外在的环境与身体感官的互动01:12:56 影视作品中的声音:通感与无声的暴力01:21:16 未来声音史研究的拓展空间Mentioned:[法] 阿兰·科尔班-《大地的钟声:19世纪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和感官文化》雷蒙德·默里·谢弗:加拿大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文化学者和环境思想家。 他在30年前突破音乐研究的限制,开始着手 “声音景观”、 “听觉生态” 理论及实践。Mark M·Smith-Listening to Nineteen-Century America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新史学》第十九卷:声音中的历史陈平原-《有声的中国:演说的魅力及其可能性》王敦编译-《听觉文化研究·译文集》《寂静之地》系列电影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音效剪辑(提名)嘉宾:孙岩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博士MC:小李、屈女士、小陈编辑:小李Music:聲無哀樂-闲人游灯会梦幻西游建邺城Contact us: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 、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上一次聊这种又虚又空的人生复盘是五年前,那是在2020年本科毕业的关口,我们记录下当时我们的想法,我们怎么看待自己和世界。这期播客我曾几次在迷茫和困惑的深夜里打开,衡量现在的自己和那时的自己的距离,也感慨曾经的挚友仍在身旁。现在,转眼间五年过去了,可能那时我们也没想到这个播客摇摇晃晃真的到了现在。我想人生需要这种关于想法和思绪的“照相机”时刻。27岁的我仍然有很多问题,想问问你,想和你聊聊。Notes:关于生活00:02:59 物欲和花销:长大后的你变了吗00:13:19恐惧成为无聊的大人的你,现在更会独处了吗00:21:21成为情绪稳定的大人了吗00:27:20在公园哭,在地铁哭,哭完又是一个完整的人了00:31:14现在的你还会对什么好奇00:36:00三分钟热度vs体系化的学,我们探索欲的重新安放关于变化及关于世界00:44:38五年过去,你的信条、相信、生活运转方式变化了吗00:55:33没有找到可以依循的经验,路要靠自己走吗00:57:2780年代的青年潘晓发问:“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现在的你怎么想01:01:46野心、欲望和目标: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什么吗01:11:02主动与宏大叙事做切割,应该这样吗01:13:54脱轨叙事成为主流了吗,祛了这个魅又魅上另一个01:19:30技术热潮来临了,怎么和它相处01:26:49普遍的死气沉沉和无力中,我们要怎样转化视角和重新认知关于我们仨01:34:04五年过去,进入新的生活阶段后,我们的关系变化了吗01:40:39你眼里的我变了吗MC:屈女士、小李、小陈编辑:屈女士谨以这期播客,送给五年后的我们。Music:按照顺序排序Still Corners - The ShipVladimir Ashkenazy - Nocturne No.2 in E Flat Op.9 No.2罗威- 11月30日,华山路的日落一瞬ReneAubry - ChaloupeeCigarettes After Sex - Truly安溥anpu -最好的时光Contact us:微博:@不方时间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控诉出轨的小作文、pdf层出不穷,人们对感情和婚姻里的背叛与不忠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但很难说得清出轨的缘由,是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还是欲壑难填?是自我缺失,还是关系破裂?不可否认出轨即掉入了道德的深渊,今天我们探究出轨这个话题不是为其辩护,而是或许可以从中看见人际关系的灰色地带,听见自我内心关于存在、自由和欲望的声音。Notes:00:03:09《昼颜》:出轨故事中的“纯爱”00:15:14《廊桥遗梦》:一个讨好了所有人的出轨故事00:20:22《花样年华》:带着遗憾戛然而止的感情00:24:20出轨是因为遇见爱情吗?00:36:10《包法利夫人》:出轨是因为膨胀的欲望驱动?00:42:03出轨是否满足了对自由的向往?00:46:58 “结婚是为了财富和地位,而恋爱是在结婚之后才开始的”00:49:43《三个朋友》:顺从流动的感情,无限趋近open relationship01:01:09是什么让两个人坚定地绑定在一起?01:05:05为什么文学经典里总是描写女性出轨?01:11:18扪心自问,你会不会出轨?伴侣出轨了怎么办?01:23:34朋友出轨了,你会怎么办?MC:小李、屈女士、小陈编辑:小李Music:中森明菜-OH NO! OH YES!张悬-两者Contact us: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 、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vol.131 吃饭是件正经事:人和食物关系大乱炖人一生吃六万顿饭,咱吃一顿少一顿。本期我们讨论食物,吃什么,记忆里的味道是什么,对一些食物的饮食人类学考察如何,电影里的饮食有哪些面向,食品工业化和商业化带来哪些新的叙事。无论经意还是随意,要尊重食物,好好吃饭!Notes:00:01:56从大家【今天的进食日记】开始00:09:06关于竹子和味蕾的故乡记忆00:12:17对食物的欲望和失败的代偿:当你今天就是想吃一个什么东西00:15:00贵州辣椒王国与糊辣椒的前世今生00:21:27吃竹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00:25:44回顾食辣的故事:当辣的味觉开始成为主导00:31:53本地人也会读错的甑糕源远流长00:35:57《巴贝特之宴》:美食盛宴、享乐节制和其构建的社群连接00:44:57《法式火锅》中吃小鸟的“纵欲”及如何对待饮食中的生态保护主义00:49:58《青木瓜之味》:食物对情欲的隐喻00:54:34陈英雄的两部食物大片,女性角色在其中的形象成长了吗00:57:46《小森林》:日本的风格是关注食物和日常中的小哲学01:04:47食品工业化及其相反的图景:吃时令、吃每一家小店都不一样的味道01:15:20商业化带来的食品掠夺性:血钻牛油果、愤怒的葡萄、单一的香蕉01:20:15捷克导演杨·史云梅耶的惊悚食物动画01:23:14《饮食男女》:含蓄中式表达的食物和欲01:27:00喜欢有饭张力的人,吃饭是正经事!MC:屈女士、小李、小陈编辑:屈女士Music:Ratatat - DriftDominique Fils-Aime - BirdsContact us:微博:@不方时间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一百多年前,一个徽州山区的普通乡民是怎样生活的,经历天平天国的冲击,他们家的生计活动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一个个例对十九世纪中国农村经济的研究有什么影响?这期,我们想跟大家分享新书《程允亨的19世纪: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微观史学的源起、发展脉络和代表作,探讨这本书的写作细节、研究价值、面临的争议,还对比了微观史与政治史研究的差异,强调二者互补的意义。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程允亨所记下的两副对联,一个是“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睦风”,另一个是“万物静观佳此得,四时皆兴与人同”。或许,与历史上曾存在过的人、所产生过的情感有一瞬的共鸣,就是意义所在。Notes00:06:20什么是微观史学?00:07:40年鉴学派的发展脉络与特点00:09:30微观史学的兴起与发展00:14:00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与代表作品一览00:17:28晚清徽州乡民家庭的日常记录与研究00:20:05 如何计算徽州乡民的识字率00:23:23历史学家的技艺:如何利用地方文献复原乡村世界00:37:00太平天国前后程家三代的发展00:39:40十九世纪中国乡村农民的生计危机与经济变迁00:43:07 用排日账验证“内卷化”“最低消费篮子”00:45:33微观史学如何与宏观研究对话00:53:43战争与日常生活的“蒙太奇”00:56:40幺女叫“爱女”,长女叫“引娣”01:00:00微观史学所面临的两大批评01:09:32 外国货币“英洋”在中国乡村的流行01:14:40微观史与政治史研究的价值与意义01:20:05普通人叙事是历史的温度MC:屈女士、小李、小陈编辑:小陈Music:TristanEckerson – KandinskyTristanEckerson - In OrdinaMentioned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卡洛·金兹堡:《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娜塔莉・泽蒙・戴维斯:《马丁盖尔归来》罗伯特・达恩顿:《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王笛:《显微镜下的成都》王笛:《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柯娇燕:《孤军:满人一家三代与清帝国的终结》乔治・杜比:《布汶的星期天:1214年7月27日》勒华拉杜里:《朗格多克的农民》刘永华:《程允亨的19世纪:一个徽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詹鸣铎:《我之小史》邱捷点校:《杜凤治日记》聂亦峰:《聂亦峰先生为宰公牍》Contactus:微博:@不方时间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 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成年之后,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式之一是回溯童年。既是记者、也是母亲的周轶君拍了两季《他乡的童年》,在11个国家的育儿实践中,我们看到了芬兰的教育自由度、新西兰的感知力培养、德国的婴幼儿音乐教育、法国的哲学与抽象思维、中国的答题思维、日本的集体主义教育理念……在了解、在赞赏、在担忧,也重新回到自己的童年,找寻小小的自己。当代有众多心理学流派阐释着童年经历对成人行为的影响,从精神分析到行为主义,从依恋理论到认知发展,我们的成长经历或多或少地可以套用这些理论来予以解释,但这些理论武装能否消解初为人父/人母的手足无措,我们也不得而知。无论如何,今天我们都成长为独一无二的自己,也要对童年的自己说——辛苦了。Notes00:07:04 泰国:一场父母托举的角逐00:11:07 新西兰:感知自然、抵御风险00:16:30 德国:音乐是一种素养而非一种技能00:22:17 法国:哲学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00:27:59 日本:把责任感与集体意识作为“训练”00:33:10 我们的童年关键词:听话/优绩/关注……00:34:10 “生日那天我边哭边练习古筝”00:36:40 无心插柳的品德教育是更有效的00:39:54 转学后,学习优秀变得理所应当00:48:00 “我始终很恐惧成为nobody”00:49:14 成年之后才有更多主动性学习00:51:40 做一个拥有“自由”的小孩00:55:28 如果成为家长,我不想通过某种方式驯服小孩00:59:07 如果成为家长,我会避免急躁沟通01:01:20 如果成为家长,我要做到能鼓励、不扫兴01:02:00 如果成为家长,我不会攀比01:09:56 “爸妈从来没告诉过我一个女孩应该是什么样”01:12:40 “我相信,孩子自己也会长得很好”MC:屈女士、小李、小陈编辑:小陈Music:Vitamin String Quartet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細野晴臣 - 冬越え《他乡的童年》拍摄地:芬兰、日本、印度、英国、以色列、中国、新加坡、德国、法国、泰国、新西兰Contact us:微博:@不方时间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 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美颜”并不是新事物,但前段时间,文旅女局长因为开美颜而道歉,又上了社会新闻,关于它的话题怎么也说不尽。技术、性别与心理需求等话题,在一张张中面孔“电子整形”背后浮现出来。“美颜”是那个我们不愿意醒来幻梦吗?当“美颜”越来越无孔不入,如何影响我们对容貌和美的看法?如果我们不能决定社会对美的标准,那么至少可以捍卫自身关于美的观念体系。Notes:00:01:58女局长应该为开美颜道歉吗?00:10:31简历上的证件照可能会影响简历筛选?00:15:18微型do脸:p了要像没p过00:28:31怎么别人p的完全不像我啊!00:32:06 p完图发出来到底是在传达什么?00:37:46他们为什么把自己p那么狠?00:44:32 社交媒体上关于“美颜”的怪现象00:50:50对美颜要求的性别差异00:56:07美颜无孔不入,我们走得太远了吗?01:02:06为了不受美颜过度影响我们能做什么?01:06:05应对容貌焦虑的3种策略:退出、适应、颠覆01:16:34那些觉得自己丑陋的时刻01:18:20美颜技术走得越远越好吗?01:24:48美颜技术可以成为平权工具吗?01:26:47不愿意从美颜的虚假中醒来的人类01:28:49究竟该怎么定义美?MC:小李、屈女士、小陈编辑:小李Music:Queen-Cool CatAshe-In Disguise (Explicit)Contact us: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 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 、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这期我们聊了聊大热的韩综思想验证区域,不得不说韩国人不仅可以在综艺里活一辈子,还可以在综艺里理解政治和世界。看节目的过程中,我们伴随着嘉宾一起面对那些仅存在于书本中的考验:是否相信他人的善意?是否能为了理想中的更好迈过程序正义?是否将人的功能性置为最先?自由受限制但看似安全的社区你会更接受吗?……无数的政治哲学问题涌入面前。大家的政治倾向各不相同,但对话总能搭建起桥梁,我们不妄想共情,但永不能放弃理解。本期含大量剧透,请谨慎选择收听。()中人名为本段提及的重要人物,人物较多,具体嘉宾背景可参考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177939/Notes:00:03:00 思想验证区域:政治主题生存游戏00:06:38节目组的留白:“公”vs“私”,集体战vs个人战00:11:26圆形监狱:当漠视节目规则并重建规则获得平静(Ted)00:17:12当有人(河马)被“杀死”时,潜意识中的理想社会崩塌00:19:59淘汰免除券的使用方式:领袖缺位(白熊)、规则混乱及私欲露出00:29:49如果是你在情境中,你会让出自己的淘汰免除券吗?00:38:16所谓的伪善:演戏也是给自己看?(Genie、高爱信)00:44:36在共建的社会中引入移民机制00:53:19机制是否正义:部分人能否有权力使用社区公款?00:59:15关于不良分子:不良分子(本杰明)真的不良吗?01:09:12如何理解背叛了社区的人?(Grey)01:13:14浅聊河马:受欢迎、包容、及示弱的合理性01:18:10节目后半段“卡住”的讨论,人们在迷茫时会更习惯服从01:20:48观念不同的人似乎也能和谐相处01:24:54没想到的反转:胜出者Sugar01:29:11我们不能妄想共情,但永远不能放弃理解Mentioned:MC:屈女士、小李、小陈编辑:屈女士Music:Jessica Pratt -Life IsAWOLNATION -Slam (Angel Miners)Contact us:微博:@不方时间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身边很多朋友都有环球旅行的梦想,当然,前面往往会加上条件限制:“等我有××了,我要去周游世界。”这次我们请来的嘉宾Jenny,或称流浪Jenny,已经在路上了。从人大毕业,工作,裸辞,而今,二十六岁的她已经从泰国到新加坡、印尼、格鲁吉亚、土耳其、埃及、美国、西班牙、墨西哥、哥伦比亚、古巴,到澳洲,再回到泰国,以工换宿、做新媒体,以数字游民的身份旅居世界。自由的同时,Jenny也面临着金钱困窘、求职难题和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未必人人都能成为Jenny,但希望人人都可以听到,原来抛下一切再挣得一切,也可以。00:07:28 护照被淋湿、信用卡被盗刷,旅行中的意外和挑战00:14:10 在美国入境时被关进小黑屋00:18:04 选择留在国内的人生不同走向00:24:31 Jenny如何看待工作的意义00:29:18 离职后,如何面对职业空窗期?00:35:12 播客和旅行中的自我价值实现00:42:17 义工经历中遇到的多元生活方式00:47:33 旅行中的社交体验与倦怠感00:54:53 未来是选择一个“人生重置点”01:02:53 拥有探索自我定位与不断尝试的可能性01:17:45 缺乏安全网的焦虑01:19:28 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幸福?MC:小李、小陈嘉宾:Jenny编辑:小陈
休息日,越来越多人不约而同选择了到山里去。在山中,空气里都是青草的香味,山花铺满山野,清新而湿润的山风抚平了夏日的燥热。我们好奇当下是否存在新的“山野文化”?本期节目,我们从自身走向山野的经历出发,也与大家分享我们阅读麦克法伦“荒野三部曲”之一的《念念远山》的体会。回顾人们对山的认识的变化,试图从中发现,当人们走向山野时,究竟在追寻什么?Notes:00:03:26 就爱刺激,就要玩一票大的 00:08:57 登山的疲惫带来了什么? 00:12:10 对登山的态度与我们的生活信条与行事风格00:17:12 沿途风景带来的诱惑00:22:40 托马斯•伯内特与“地球的神圣理论” 00:25:46 西方历史上对山的认知如何变化? 00:29:31 崇高体验:恐惧里生出的愉悦00:33:40 走向山野成为一种大众风尚00:38:34 登山事业中,群体与国家的扩张欲望00:42:36 登山者冒险登山是对爱ta的人不负责任吗?00:56:02 走向山野与寻找人生的意义有啥关系?01:06:27 在山里,听心里的声音Mentioned:(美)段义孚著,陆小璇译:《浪漫地理学:追求崇高景观》,译林出版社,2021年(英)罗伯特·麦克法伦著,杭海译:《念念远山》,南海出版公司,2024年刘宸君:《我所告诉你关于那座山的一切》,九州出版社,2024年纪录片:《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登山者》电影:《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2007《朝圣之路》The Way,2010《涉足荒野》Wild,2014《大地》Land,2021MC:小李、屈女士、小陈编辑:小李Music:liana flores - Rises The Moonbarnes blvd_ - intro (w rook1e)Contact us:微博: @不方时间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 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 、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晚学,从网红晚晚其人延伸而出,逐渐成为互联网上冲浪人的一门显学。晚晚的破防和晚学家的孜孜不倦共同构成了一种奇妙的现象,他逃他追,他插翅难飞。本期是小李作为晚学家的自述,我们复习了晚学经典课件(晚晚为何被嘲),也讨论了晚学家和晚晚孜孜不倦的攻防。最后想说的是,吐槽晚晚并非目的,晚学内不仅有情绪,如何自视自处才真正让人警惕。Notes:00:03:11 小陈和屈女士的晚学水平:经典课件回顾00:07:32 从自建房引发的晚学家团建00:14:09 晚晚和林瀚究竟啥背景?从资金来源说开去00:27:37 晚晚早年因审美而红,现在因黑红而红00:36:08 晚学家孜孜不倦的源动力是什么?00:42:36 群嘲的政治正确和对艺术贩卖生活方式的驱魅00:45:03 不事生产却故作高深,我们都有自己的晚晚时刻吗?00:49:03 自恋型人格:内核不稳与疯狂自证00:54:19 当事人是局中人吗,利用流量才是最终目的?00:58:08 当然也有一些朋友们“懒得看戏”01:00:19 晚学里延伸出的女性视角01:04:48 晚晚作为一个可讨论的对象是否也叠加了大家对同类人的负面感情MC:小李、屈女士、小陈编辑:屈女士Music:Jungle – WhatD'You Know About Me?Kris Bowers /Pierre Charles - I Want 281 Park播客介绍:《不方时间》是一档由三位95后女生搭建的关于个人成长的播客,我们在生活、文化、社会现象等话题的地形图上漫步,轻装简行或探径幽深,分享综合性生命体验。“不方”不是圆滑和妥协,而是拒绝框架和定式,用舒展的姿态面对生活。每月更新次数保二争三,喜欢您来小李:人大电影学硕士,杂学专业在读,一个划着生活的小桨激流勇进的悲观主义者小陈:人大历史学硕士,沉溺访古,半业余地图画手,执着于看海和换猫猫头像的浪漫家屈女士:北大硕士,学过四个专业,一级消费持续观察者,偶尔撒娇和脱轨的金牌说服师Contact us主播联系方式见播客简介微博: @不方时间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
vol.123 在世界这场假面舞会,学做偷感拉满的社会人如果社会化程度有一个进度条,你现在在什么位置?社会化程度,可以理解为懂得一套合乎情境的操作,一些对自己社会身份的熟稔,或者对情感和利益的平衡,走入工作的我们逐渐进入了社会化程度的大挑战和迭代期,偶会遭遇需要“演一演”的时刻,抑或是突然发现自己在同事反衬之下“有点呆”。社会化程度像是一场考验,我们的自我身份和社会身份互相交织,有时候需要做做人,有时候也需要放过自己,怎么说呢,任重而道远吧。 Notes:00:03:38 如何扮演一个谈笑风生的成熟职场人00:08:46 一种浓郁的偷感:为什么这么怕露怯自己刚毕业00:12:59 和体制内领导打平等的“交道”可能吗?00:17:12 年龄成为职场闯荡的一道门槛00:25:50 向社会化程度更高的人学习,也偶尔“利用”一下自己的年轻00:30:06 不得不承认:小道信息就是可以拉近距离00:32:15 社会化的起步期:参加学术会议终于带脑子啦!00:34:36 社会化使得我们开始学习处理杂糅情感和利益的关系00:40:09 经营一段关系和catch up更新关系网00:43:31 虽然但是,东亚文化中的含蓄和气节会影响社会化吗?00:46:41 为了更高的社会化,牺牲一些值得吗?00:48:40 世界是一个假面舞会,卸了面具大家又是谁00:52:50 在内心疯狂换牌: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合适?00:58:37 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一致,有可能让人羡慕,也可能使人感到油腻01:05:29 一些操作品评:究竟是“高情商”还是“有点过了” 01:11:50 工作以外遇见的社会化挑战:见家长01:19:13 逐渐厚黑化:从舔说开去01:25:25 社会化不应该被神化,也不应该被黑化01:32:01 尊重自己的社会化生长节奏MC:小李、小陈、屈女士编辑:屈女士Music:Hiroshi Yoshimura– Green卫兰 - Little MissJanice播客介绍:《不方时间》是一档由三位95后女生搭建的关于个人成长的播客,我们在生活、文化、社会现象等话题的地形图上漫步,轻装简行或探径幽深,分享综合性生命体验。“不方”不是圆滑和妥协,而是拒绝框架和定式,用舒展的姿态面对生活。每月更新次数保二争三,喜欢您来小李:人大电影学硕士,杂学专业在读,一个划着生活的小桨激流勇进的悲观主义者小陈:人大历史学硕士,沉溺访古,半业余地图画手,执着于看海和换猫猫头像的浪漫家屈女士:北大硕士,学过四个专业,一级消费持续观察者,偶尔撒娇和脱轨的金牌说服师Contact us主播联系方式见播客简介微博: @不方时间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
又到了毕业季,此前我们聊了考公选择,这次,我们来聊聊工作体验。Jojo和天汉一个已经结束两年驻村生活返回原单位,一个刚刚下乡,从最初面临语言、文化差异的挑战,到逐渐熟悉工作节奏,纵向联结原单位争取资源,横向与选调生交流互助学习乡村建设的经验方法,在一次次入户走访中慢慢与村民打成一片……只有经历这两年,才能真正“置身事内”地体验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或许,不经意的某一瞬间,也会成为照亮未来漫漫长路的那一束光。Notes:00:05:35 下乡初体验:住宿条件?语言不通?00:15:35 村庄的行政组织架构00:18:12 驻村工作三条线00:22:00 与村干部的关系如何?00:23:05 村支书是怎么选出来的?00:29:45 “什么工作都是看台账”00:35:20 “基层减负”真的是减负了吗?00:37:33 怎么把上级单位资源向下引?00:41:00 人居环境整治与迁坟冲突00:45:57 疫情期间的温暖时刻00:50:34 村里来了外国人?乡村流动人口管理00:56:23 “卷起来”的考核机制00:59:10 选调生的跨村交流互助01:00:45 农村趣味运动会01:05:51 乡村振兴的产业挑战01:14:19 谈谈初心:理想总是有的Mentioned: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嘉宾:Jojo 2020年南方城市选调生,驻村两年,已返回原单位;天汉 2023年某沿海城市选调生,驻村两个月MC:小李、小陈编辑:小陈Music:坂本慎太郎 - かすかな希望麻园诗人 - 来年我风中你播客介绍:《不方时间》是一档由三位95后女生搭建的关于个人成长的播客,我们在生活、文化、社会现象等话题的地形图上漫步,轻装简行或探径幽深,分享综合性生命体验。“不方”不是圆滑和妥协,而是拒绝框架和定式,用舒展的姿态面对生活。每月更新次数保二争三,喜欢您来小李:人大电影学硕士,杂学专业在读,一个划着生活的小桨激流勇进的悲观主义者小陈:人大历史学硕士,沉溺访古,半业余地图画手,执着于看海和换猫猫头像的浪漫家屈女士:北大硕士,学过四个专业,一级消费持续观察者,偶尔撒娇和脱轨的金牌说服师Contact us微博: @不方时间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 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还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配得感,不仅把所有的物品标好了价码,也把人装进了同步的标签体系。作为一个低配得感的人,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条件,乃至在取得成就时也选择贬低自己的成功,在一次次自我否定中滑向“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本台两低一高的配置,从消费、社交、感情、工作方方面面去展开我们对个人配得感的认知,尝试寻找各自的解法。或许,与其纠结于“配/不配”,不如叩问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己“想/不想”。Notes:00:01:30 买第一个LV:付款的瞬间配得感拉满了00:03:30 配得感高低影响消费选择吗00:15:44 过于优秀的同辈还能做朋友吗00:24:20 分手原因是我不配?00:29:13 冒充者综合征:过度准备或无限拖延00:32:05 他人评价的内化和自我定位00:44:40 配得感低,可能是缺乏成功的经验00:51:58 高配得感者的困扰01:07:23 克服不配得感的两条路径MC:屈女士、小李、小陈编辑:小陈Mentioned:米夏艾拉·穆迪兮:《冒名顶替综合征》Music:坂本慎太郎 - 幻とのつきあい方藤井風- 死ぬのがいいわ播客介绍:《不方时间》是一档由三位95后女生搭建的关于个人成长的播客,我们在生活、文化、社会现象等话题的地形图上漫步,轻装简行或探径幽深,分享综合性生命体验。“不方”不是圆滑和妥协,而是拒绝框架和定式,用舒展的姿态面对生活。每月更新次数保二争三,喜欢您来小李:人大电影学硕士,杂学专业在读,一个划着生活的小桨激流勇进的悲观主义者小陈:人大历史学硕士,沉溺访古,半业余地图画手,执着于看海和换猫猫头像的浪漫家屈女士:北大硕士,学过四个专业,一级消费持续观察者,偶尔撒娇和脱轨的金牌说服师Contact us微博: @不方时间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 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还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上期聊完之后,带着预想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我们邀请了三位男嘉宾,分别是有高中以来有近十段感情经历的雨轩、七年恋爱长跑仍然稳定在轨的逸峰、狭义上的母胎solo叶涛,有意无意间,我们选择了三个迥然不同而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在这场长达两个小时的对话中,我们沿着恋爱发生的轨迹,不断追问、想要拨清迷雾去抓住那个确定性,想要证明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相爱的人可以感叹一句“修成正果”、是要把某一瞬间迸发出来“我要和ta相伴一生”的选择定格,相信本就安定的东西会更加稳固,相信我们所缺失的在爱情中会得到弥补。在爱情中做勇者,意味着已然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会永恒不变,仍然选择追求永恒。Note00:05:33 与她共同塑造恋爱观00:06:36 “喜欢一个跟我完全不一样的人”00:10:40 互相欣赏是感情的基础00:15:46 感情中没有“用户画像”00:17:57 恋爱之初会考虑长久的适配性吗00:26:39 美满的感情是“长久”和“美好”00:27:24 若不能持续地相互包容、理解和关爱,便有充分的理由分开00:33:20 叶涛之问:什么叫谈恋爱、如何谈恋爱00:37:17 相似者的恋爱是“越熟悉、越安全”00:41:41 “饿了就吃饭,想爱就不必撒谎”00:42:20 爱是欲望、权利让渡,达成1+1>2的结果00:49:01 在不断扩展个人外延的过程中创造爱情新鲜感00:52:16 一段“无关爱情”的同居生活00:56:28 如何看待性与爱的关系01:03:30 恋爱是论迹、还是论心?01:17:33 何时进入婚姻,需要一个“锚点”吗?01:21:43 催婚不是结婚的理由、婚姻也不是感情的兜裆布01:28:13 在关系进行中探寻长久的爱01:37:02 婚姻中门当户对重要吗?01:41:35 对婚姻有畏惧吗?01:42:58 作为男性,“我愿意”回归家庭01:48:35 作为女性,“我希望”关系对等01:56:07 感情中需要绝对的真诚吗?嘉宾:雨轩、逸峰、叶涛MC:屈女士、小李、小陈剪辑:小陈Music:张晓松(演奏)-Dmitri Shostakovich:Waltz No.2播客介绍:《不方时间》是一档由三位95后女生搭建的关于个人成长的播客,我们在生活、文化、社会现象等话题的地形图上漫步,轻装简行或探径幽深,分享综合性生命体验。“不方”不是圆滑和妥协,而是拒绝框架和定式,用舒展的姿态面对生活。每月更新次数保二争三,喜欢您来小李:人大电影学硕士,杂学专业在读,一个划着生活的小桨激流勇进的悲观主义者小陈:人大历史学硕士,沉溺访古,半业余地图画手,执着于看海和换猫猫头像的浪漫家屈女士:北大硕士,学过四个专业,一级消费持续观察者,偶尔撒娇和脱轨的金牌说服师Contact us微博: @不方时间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 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你还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爱情、恋爱及婚姻,到底是几件事?本期是一场观念大碰撞,事实上正在经历一切的我们并没有正确答案,也时常被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问的哑口无言,想象中的、浪漫化的、抑或是神圣化悲剧化的爱情,处在中间地带的、可以短择也可以长择的恋爱,和制度捆绑、为利益共同体和安全感背书的婚姻,这些东西时而裹挟在一起,时而又分明;同样地,我们看似理性思考、审慎计算,关于合适的“告诫”不绝于耳,却还是会被那几个刹那吸引并打动。关于爱,我们没什么结论,但至少,爱是一种永不嫌多的体验,去爱,总没错。Notes:00:03:52 怎么这么突然,人生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00:07:53 长期关系 vs 婚姻:为何进入婚姻在当代显得更为艰难00:15:02 是亲密关系给予安全感,还是原生家庭,还是你自己00:24:56 爱情里是否有唯一或Mr.Right大讨论00:27:40 一起经历过的时间让这个人成为Mr.Right00:30:51 时间的沉没成本让你相信这个人是Mr.Right00:36:01 小陈两连问:是否想象过另一半?婚姻里面有爱情的存在吗?00:39:42 一种神圣而悲观的爱情想象:只有到了绝境、有割舍、才可验证00:41:31 如何区分,这份情感交互是角色的定义还是爱00:48:17 把爱情和婚姻联系起来,其实也是一件非常当代的事00:52:28 当代的门当户对概念似乎更加坚固了00:55:21 恋爱中的置换效应01:01:03 自创谈恋爱“合适理(暴)论”:长期短期、软实力硬实力、存量增量01:07:35 拒绝框架和计算的背后,也是拒绝“庸俗”和“随波逐流”01:18:32 每个人的爱情有每个人的不同小福利:阿里通义听悟AI助手,输入口令“不方时间”领取体验时长MC:屈女士、小李、小陈编辑:屈女士Music:王若琳 - The BestMistake I've Ever Made张悬 – 关于我爱你Mentioned:电影 – 《十二夜》[美]李海燕:《心灵革命:现代中国的爱情谱系》[法]伊娃·易洛思:《爱的终结:消极关系的社会学》[美]斯蒂芬妮·孔茨:《为爱成婚:婚姻与爱情的前世今生》播客介绍:《不方时间》是一档由三位95后女生搭建的关于个人成长的播客,我们在生活、文化、社会现象等话题的地形图上漫步,轻装简行或探径幽深,分享综合性生命体验。“不方”不是圆滑和妥协,而是拒绝框架和定式,用舒展的姿态面对生活。每月更新次数保二争三,喜欢您来小李:人大电影学硕士,杂学专业在读,一个划着生活的小桨激流勇进的悲观主义者小陈:人大历史学硕士,沉溺访古,半业余地图画手,执着于看海和换猫猫头像的浪漫家屈女士:北大硕士,学过四个专业,一级消费持续观察者,偶尔撒娇和脱轨的金牌说服师Contact us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 bufangshijianxzs进群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