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37 重读特洛伊:“西方”如何被书写?
Description
相信许多朋友都看过一部韩国动画片——《奥林匹斯星传》,这也是了解希腊神话的入门之作。为什么我们对希腊神话如数家珍?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始于纳奥兹·麦克·斯威尼的新作《发明“西方”:十四个人生跨度的新历史》(郑昕远译,北大出版社,2025年)。这本书选取14位人物,从古希腊罗马到现代,向一个又一个传统西方叙事的靶子开战,否定纯粹性,否定欧洲即西方等等。我们以这本书为引子,想探究特洛伊这个堪称西方历史“大爆炸”的神话故事,如何塑造了人们对于希腊、罗马的认知,如何塑造近现代“西方”的历史定位与文化认同。为什么要重读特洛伊?在看到一部动画片的时候,如果仅是被动地接受,便往往会忽视了它的产品属性及其背后的“文化助产士”。或许,越去了解和阅读西方,越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Notes
00:04:08 重写西方史:用14个“非典型”人物讲述不一样的西方
00:12:42 发掘传统西方叙事中“消失”的女性
00:19:10 “古典学才是最现代的”——古希腊悲剧所传递的切肤之痛
00:20:27 童年回忆《奥林匹斯星传》
00:23:00 一个“金苹果”引发的十年特洛伊之战
00:26:40 希腊是从“Greek”翻译来的吗?
00:29:40 阿伽门农、奥德修斯、阿喀琉斯vs.赫克托尔的英雄混战
00:32:38 拉奥孔父子战蛇与木马进城
00:34:32 特洛伊的战败者怎么成了罗马的祖先?
00:44:39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特洛伊是什么关系?
00:49:49 “红颜祸水”叙事下一场对黄金的劫掠
00:54:00 从荷马笔下的战争到普里阿摩斯的黄金
01:01:06 “地中海街溜子”希罗多德及其《历史》
01:04:29 所谓“野蛮人”:Barbarian一词的来源
01:06:44 普鲁塔克的愤怒:“谎言之父”希罗多德
01:11:14 维吉尔与《埃涅阿斯纪》:罗马文化的开创者
01:15:58 为“虔敬”(Pietas,Piety)而生的埃涅阿斯成为罗马的建国者
01:20:57 近代西方溯源特洛伊的“血统政治”
01:35:20 “去希腊中心化”的希腊史写作趋势
01:36:16 神话作为一种文化权力

环爱琴海的三大方言区,雅典属于Attic阿提卡方言,有些语言书会说这是从属于Ionic语下的一支。

希腊联军和特洛伊联军的英雄家乡,红色是希腊联军(Achaea,阿该亚人),黄色是特洛伊联军。希沙利克Hissarlik遗址于公元1871年被海因里希・施里曼发现。

《伊利亚特》里对这座城的称呼是“神圣的伊利昂”/“坚固的特洛伊”。前者神性、后者现实属性。也可以理解为,特洛伊指的是城市,伊利昂指的是城市及其周边所辐射的地区。

希沙利克(Hisarlik)的考古遗址地图

《埃涅阿斯奔离燃烧的特洛伊城》,菲德里克·巴洛奇在1598所画,现存于罗马的博尔盖塞美术馆。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彻底改写了特洛伊的命运——战败的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携带家神逃离,历经艰险后抵达意大利,其后代建立了罗马城。这一叙事将罗马塑造成“特洛伊文明的继承者”,既为罗马的起源赋予了神圣性,也为其后来的扩张提供了“文明延续” 的合法性依据。

埃涅阿斯的流亡路线
MC:屈女士、小李、小陈
编辑:小陈
Music:
Yanni - One Man's Dream
god - 올림포스 가디언 주제곡
陈浩民,刘玉翠 - 封神
Mentioned
纳奥兹·麦克·斯威尼 著,郑昕远 译-《发明“西方”:十四个人生跨度的新历史》
纳奥兹·麦克·斯威尼著,张馨译-《特洛伊:神话、城市、符号》
[美]S.G.W.本杰明著,傅晓霞译-《特洛伊战争:传说、历史与文献》
[英]贝塔妮·休斯著,曾小楚译-《特洛伊的海伦:女神、公主与荡妇》
[美]巴里·施特劳斯著,王舒琴、杜萍译-《特洛伊战争:旧史新解》
[美]埃里克·H.克莱因著,付满译-《特洛伊战争:牛津通识读本》
[古希腊]荷马著,王焕生、罗念生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古希腊]荷马 著,王焕生译-《荷马史诗·奥德赛》
译本推荐:荷马史诗的两个译本。1994年-1995年,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陈中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罗念生译出第一卷到第九卷,第二十四卷。古典韵味推荐罗本,最新注释推荐陈本。入门版本选罗。
[古罗马]维吉尔 著,杨周翰 译-《埃涅阿斯纪》
雅克·德里达 20世纪下半叶法国思想家,西方解构主义哲学代表人物。
Contact us:
微博:@不方时间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 bufangshijianxzs进群
邮箱:bufangshijian@163.com
你可以通过苹果Podcast、小宇宙、网易云、喜马拉雅、荔枝app、荔枝播客、QQ音乐收听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