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建构:什么是正确的学习姿势?
Update: 2022-03-11
Description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羿射九日》,讲的是后羿射日的经典神话故事。前一段时间,这个故事因为一个小学生的困惑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原来,为了让二年级的小学生体会神话故事的魅力,教材编写专家对古老的神话做了浅白的白话文改编,内容是这样的: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一段会不会有什么疑问。福建省的一个小学生就对这一段中的描述产生了很大的困惑。前面一句写道“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但是,到了后面,羿又需要“蹚过九十九条大河”,于是,这个小学生就很困惑,便问家长:江河都蒸干了,哪儿来的河要蹚过去呢?
这个小学生的质疑很快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也引起了出版社的重视,出版社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一个声明:“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讨,会对教材进行适当的修改。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不禁要问,那么多学生和老师都读过这篇课文,为什么只有那个小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呢?
Comments
In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