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投知君君从美股到港股到A股,AI结构性机会在哪
从美股到港股到A股,AI结构性机会在哪

从美股到港股到A股,AI结构性机会在哪

Update: 2025-09-24
Share

Description

本期节目录制于9月22日,君君老师为大家拆解一下当前全球市场的边际变化和机构投资逻辑。

在人工智能驱动下,全球股市的结构正经历一场深刻的重塑。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资金配置的重心转移,也体现在产业链各环节估值逻辑的重新编排。整体而言,市场正在从单一依赖超大型科技企业的模式,逐渐扩散到更多中盘公司和细分环节。

美股市场依然是核心驱动力。

过去几年,纳斯达克的上涨主要依赖于M7(七大科技巨头),形成了“抱团取暖”的集体上涨格局。但近期情况开始出现分化。英伟达等头部公司股价进入盘整期,然而指数依旧保持上升,其背后的推动力来自中盘股的崛起。数据显示,当下纳指的涨幅有三至六成来自中盘股贡献,这与以往高度依赖巨头的模式已经不同。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许多中盘公司在AI应用层面逐渐显露突破潜力。例如部分广告和营销平台,在引入AI后实现业绩超预期增长,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信心大幅提升。资金在此背景下逐步从巨头转向中盘股,一方面降低了集中度风险,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资本对应用端落地的期待。

在产业链环节,美股也出现了新的估值修复逻辑。算力资本开支的边际预期趋于平稳,短期缺乏进一步加速的迹象,但存储板块成为亮点。HBM的大规模投产推高了DDR4/DDR5价格,使得长期被低估的存储厂商迎来价值重估。此外,与算力趋势间接相关的小盘方向,如核电、量子计算等,也因存在预期差而获得资金青睐。

港股市场则呈现出结构化机会。

整体而言,港股节奏落后于美股,但依旧在局部板块展现潜力。核心变量来自几家互联网巨头的AI进展。字节跳动的战略调整值得关注。TikTok出售后,公司能够以更轻盈的姿态加快AI研发,并利用海外渠道获取算力资源。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其技术迭代速度,也为国内推理端应用注入新动力,由此有望带动国产算力板块的估值修复。

阿里巴巴同样受到市场关注。长期以来,阿里云在全球六大云厂商中处于相对弱势,但其收入正在加速增长,战略重心也逐渐聚焦于云服务等核心业务。资本市场普遍认为,阿里仍处于中盘股估值区间,未来具备较大修复空间。与此同时,美团凭借早期AI技术积累,若能利用AI提升效率、优化商业模式,其估值也可能迎来改善。至于腾讯,市场普遍认为缺乏明确的AI催化剂,因此更多被视为稳健配置的选择。

A股市场则更多依赖传导和情绪。

不同于美股和港股的逻辑,A股在AI领域尚未形成独立的估值体系。其表现更多是对外部市场行情的传导。例如,美股存储板块走强,A股对应的存储企业便会跟涨;字节跳动若在AI领域加速投入,国内算力概念股也会随之受益。

不过,A股也存在独特的运作模式。缺乏系统性突破的背景下,个股往往通过“单兵突进”获得超额收益。例如部分公司因接到新增订单或业绩出现明显改善而短期走强。但同时,A股的独立主线往往受到情绪驱动,市场容易形成短期热点,如液冷、电源或CPO等。这类题材具有一定投机属性,波动性明显高于海外市场。

总体来看,AI正在推动全球股市进入新的阶段。

从依赖少数科技巨头的“算力故事”,到更强调应用落地和中盘企业业绩兑现,再到产业链后排环节的价值修复,资本市场的逻辑正在逐步演化。美股引领方向,港股在局部追赶,A股则在情绪和传导中寻找突破口。

这意味着,未来的AI行情将不再只是巨头独角戏,而是更多企业、更多细分板块共同参与的长期过程。对于市场而言,这种扩散效应或许才是真正的长期机遇所在。

节目主理人:君君

节目制作人:小安

剪辑:王果然

在全球市场波动性加剧、宏观与结构性因素交织演化的当下,传统的单一市场视角已难以捕捉资产价格的真实驱动力【投知君君】主要聚焦在以对冲基金的投资框架与交易逻辑为基础,横向比较美股、港股与A股三大市场,帮助投资者建立更具前瞻性、体系化的全球资产配置视角。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欢迎听众朋友搜索添加我的微信:touzhijunjun,聊聊你的看法。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从美股到港股到A股,AI结构性机会在哪

从美股到港股到A股,AI结构性机会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