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投知君君M7财报季:为何亚马逊有利空也不怕,英伟达已脱离基本面?
M7财报季:为何亚马逊有利空也不怕,英伟达已脱离基本面?

M7财报季:为何亚马逊有利空也不怕,英伟达已脱离基本面?

Update: 2025-07-22
Share

Description

本期节目录制于2025年7月22日,主要探讨了接下来美股财报季,七姐妹的业绩该怎么看以及墨脱项目背后的出海布局。

美股财报季高潮到来?七姐妹该押注什么?(省流版)

第一,在目前高股价、高预期的环境下,科技巨头的当期业绩绝不能出现任何瑕疵 。任何一点小问题都可能引发市场的剧烈反应。

以财报季先行的奈飞为例,其业绩公布后股价不涨反跌 。深究其原因,其营收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美元贬值带来的“会计幻觉”,即海外订阅收入因汇率变化而增加。市场真正关心的是其核心驱动力——订阅用户的实际增长情况,特别是在美国本土消费能力有所放缓的背景下,海外市场的真实扩张速度就成了关键 。当投资者看到其海外订阅数只是个位数增长时,这种“耍流氓”式的增长显然无法令人信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互联网应用公司,比如美图。市场原本预期其上半年订阅收入能有40%到50%的增长就算很不错了,结果公司交出了一份同比增长70%的亮眼答卷。在全球范围内“比美”的时代,奈飞这样的业绩在全球横向比较中就显得黯然失色,被市场抛弃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当前节点,业绩不仅要增长,还必须是高质量的、能进入全球第一梯队的增长。如果一家公司在宏观经济总体向好的“金发女郎”状态下,业绩还不达预期,甚至是负增长,那么市场会毫不犹豫地给予惩罚。可以预见,如果本轮财报季有公司出现超过10%的业绩“miss”,其股价很可能会遭遇“20厘米”级别的暴跌。因为在多头强势、空头难寻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业绩暴雷的公司会立刻成为所有对冲基金“无脑做空”的完美标的。

第二,除了当期业绩,市场对公司三季度的业绩指引也极为关注。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软着陆”进程中,但着陆的“斜率”至关重要 。是15度的平缓下滑,还是70度的断崖式下跌,结果截然不同。

一个有趣的宏观背景是,当前中美博弈后的关税格局,使得美国的通胀中枢正在缓慢上行。这种“温和通胀”环境其实对企业是有利的 。它既能避免严重通缩导致消费者延迟消费,也能防止性通胀扰乱企业的生产和库存周期。在一个从消费端、中间商到生产端都比较平滑、没有过多摩擦成本的环境中,企业更容易获取盈利。

正因为市场普遍预期三季度宏观环境依然不错,所以如果此时有某家巨头给出了悲观的业绩指引,市场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宏观经济出了问题,而会认为是这家公司自身出了问题,同样会遭到严厉抛售。

那到具体公司,我们怎么看?我们通过亚马逊和谷歌两个典型案例来具体说明。

亚马逊很可能是M7中唯一业绩会“miss”的公司 。其电商业务面临两大压力:首先,一季度为应对贸易战而大量囤货,如今关税风险缓和,这部分库存需要进行财务冲回,导致货值下降 ;其次,为了维持供应链稳定,亚马逊为中国供应商分担了相当一部分的关税成本 。

然而,市场对这些利空因素已经有了相当的预期。亚马逊的股价能否稳住,关键在于其另一核心业务——云计算的表现。AWS的业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堪称完美,其全球业务收入仍在良性增长。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中国之前的AI热潮中,亚马逊的云服务营收甚至可能超过了阿里云,这反映出其在全球云服务市场,包括在中国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因此,对于亚马逊的财报,市场会进行一种“对冲”式的解读。只要其电商业务的下滑在预期之内,同时AWS业务能给出一个强劲的增长指引,那么股价很可能会在短暂下探后被迅速拉回 。

谷歌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市场对它主要有两个争议点。

第一个争议是,其核心的搜索业务是否会被OpenAI等新兴AI应用所颠覆。这是一个从AI诞生之初就存在的争论。但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尽管竞争激烈,谷歌的搜索份额似乎并未受到严重侵蚀 。这背后的逻辑谬误在于,大家只看到了竞争对手的AI产品在进步,却忽略了谷歌自身的AI也在进化,并且谷歌对搜索业务的理解远非OpenAI能比。更重要的是,AI的发展实际上扩大了整个搜索市场的蛋糕。当全球搜索业务总量因为AI的赋能而增长了8%,即使谷歌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其业务本身依然在增长,这让做空者无从下手。

第二个争议是谷歌在AI战略上的“摇摆不定”——既做开源,又做闭源,但似乎两边都未做到极致。市场希望它能明确一个方向,以便给予清晰的估值。然而,当你翻开它的财报,会发现其闭源和开源业务都在增长,形成了一种积极的耦合。如果你是谷歌的CEO,当两边都能赚钱时,又何必急于做出抉择呢?

因此,对于谷歌,市场可能会看到一份非常“平衡”的业绩指引:全球搜索市场在增长,我们的份额没有掉;闭源业务对业绩提升显著;开源业务用户在扩张并与闭源业务产生积极耦合。一旦这三句话出来,只要财报没有大的纰漏,就足以堵上所有人的嘴,推动股价上涨。

与亚马逊、谷歌这类受宏观经济和行业竞争影响较深的“软”资产不同,以英伟达、AMD为代表的“硬”件公司,其当前的股价逻辑已经有所不同。

它们的上涨动力更多来自于一个超越短期业绩的宏观叙事——“主权AI” 。随着美国对高端芯片出口管制的缓和,以及全球各国,如中东国家对建设本国算力中心的强烈需求,形成了一股“饥不择食”的采购潮 。这些主权基金什么卡都买,英伟达、AMD甚至华为的芯片都在他们的采购清单里。

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行业内部的逻辑套利策略失灵了。例如,理论上博通在美国AI周期中的业绩增速优于英伟达,做多博通、做空英伟达的策略应该能赚钱,但事实是没人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利。同样,做多英伟达、做空AMD的策略也不赚钱 。原因在于,这是一个普涨的“贝塔”行情,而不是个股的“阿尔法”行情。

在这种情绪驱动的贝塔行情下,这些硬件公司的业绩指引本身已不那么重要 。它们的股价涨跌,可能更多地与特朗普的某条推文、某项关税政策等情绪面因素挂钩,而不是基本面数据 。只要多空策略无法从基本面差异中获利,就证明市场是由情绪主导的。

总的来说,看懂这轮财报季,得学会“看人下菜”。软件公司,咱们还得老老实实看基本面和业绩质量;而硬件公司,则更多是看市场情绪和背后的大故事。抓准了这些不同的逻辑,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的脉搏。

A股下半场深度解析:抛开传闻,读懂政策“新棋局”

近期市场消息纷繁,尤其是关于特朗普可能访华的传闻,吸引了大量眼球。然而,对于真正想在A股和港股市场把握机会的投资者而言,与其把精力耗费在这些不确定的外部因素上,不如将目光转向我们内部即将发生的、确定性更高的大事——政治局会议 。这不仅是一次常规会议,更可能为下半年的经济和投资逻辑定下关键的基调。

当前A股市场正处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大家都在屏息以待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的展望和部署。

很多人一提到政策刺激,脑海里还是浮现出“地产、家电、生二胎”这“老三样” 。但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政策工具箱远不止这些。如果真要走这条老路,政策早就该落地了,不必等到现在。当前的市场不需要“大水漫灌”式的普涨行情,因为那样的总量上涨反而可能是短期见顶的信号 。

这次会议的看点在于,财政和货币政策上会不会有新的、更具效率的扩张方向,现在的市场不缺资金,缺的是信心和高效的资产。只要政策能在关键领域给一点“阳光”,市场就能立刻“灿烂”起来 。

而要理解财政扩张的新思路,西藏墨脱水电站项目是一个教科书级别的案例。它完美诠释了什么是“有效率、有效能的基建方向”。

一些人总喜欢用地缘斗争的思维,将这个项目解读为“卡东南亚脖子”的工具 。这种想法格局太小了。这个项目的真正目的,是为整个东南亚的电力网络提供一次质的飞跃,保障其能源安全 。这就像当年的三峡大坝之于中国南方电网,是一个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

我们为什么要帮助东南亚发展?因为这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庞大的制造业产能需要“出海”,服务业也需要寻找新的市场。但你不能把工厂建在一个电力供应都不稳定的地方 。只有帮助东南亚把基础设施搞好,把他们的人口红利激发出来,创造出中国本土以外的第二个庞大消费市场,我们的“出海”战略才能真正成功,才能解决我们自身的产能过剩问题。

墨脱项目仅仅是冰山一角,它背后是中国正在布局的一套更宏大、更系统的“出海”战略,这套打法与当年日本成功的出海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主要包含三大支柱:

1、产能出海:将我们内卷后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模式和制造业能力向海外输出。

2、能源基建出海:以墨脱水电站为代表,通过帮助目标市场建设强大的能源基础设施,为产能落地创造先决条件 。

3、金融能力出海:这是点睛之笔。当年日本依靠日元贬值为出海助力 。而我们现在可以探索新的方式,比如利用香港的离岸市场地位和稳定币等金融工具,在不造成本币剧烈贬值的情况下,建立人民币在东南亚的“第二流通货币”体系,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交易便利性,扩大人民币的流通范围 。近期香港本地券商股的强势,背后也隐含着对这一逻辑的预期。

总结来说,当前A股的投资,应从关注宏大叙事和外部传闻,转向聚焦于内部的结构性变化和政策新动向。即将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是重要的观察窗口。而墨脱水电站这类项目,则揭示了我们财政发力的方向——不再是简单的内部刺激,而是服务于“出海”大战略的、更具长远眼光的有效投资。看懂了这个逻辑,才能真正把握住下半年的核心机会。

本期节目要点:

05:00 美股财报季重点该看什么

10:00 美股财报季与金发女郎状态分析

13:00 美国经济软弱的数据模型符合软着陆的研究样本

16:00 AI对亚马逊电商和搜索业务的影响分析

20:00 谷歌的业绩我们该怎么看

23:00 谷歌开源与闭源业务的发展与挑战

26:00 英伟达和AMD股价上涨背后真正的原因

30:00 特朗普访华对港股和A股的影响

34:00 政治局会议预期与基建投资展望

38:00 东南亚出海策略与制造业出海

42:00 人民币出海与稳定币的应用探索

节目主理人:君君

节目制作人:小安

剪辑:王果然

在全球市场波动性加剧、宏观与结构性因素交织演化的当下,传统的单一市场视角已难以捕捉资产价格的真实驱动力【投知君君】主要聚焦在以对冲基金的投资框架与交易逻辑为基础,横向比较美股、港股与A股三大市场,帮助投资者建立更具前瞻性、体系化的全球资产配置视角。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欢迎听众朋友搜索添加我的微信:touzhijunjun,聊聊你的看法。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M7财报季:为何亚马逊有利空也不怕,英伟达已脱离基本面?

M7财报季:为何亚马逊有利空也不怕,英伟达已脱离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