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回归不轻易加息传统,美港市场中长期怎么看?
Description
本期节目录制于25年8月25日,谈谈鲍威尔转鸽对全球市场中长期影响。
鲍威尔真的“转鸽”了吗?带你看懂背后的逻辑
最近市场最热的话题,就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的讲话。很多人说他“突然转鸽”,于是美股、港股甚至大宗商品都直线拉升。后台也有不少朋友来问:鲍威尔怎么突然变了?他是不是被特朗普逼的?这会不会引发全球市场的大行情?
但我今天想说的是,这件事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突然”。真正懂市场的人明白,这场转向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写进了市场的剧本。
首先,美联储的政策不是某个人一句话能决定的,而是FOMC通过投票来形成方向。关键的“风向标”是点阵图。今年5月28日,点阵图出现了关键性的变化:原本在队伍后面两个“死拖后腿”的票委突然转向了中间。结果整个点阵图的形状从“椭圆”变成了“三角”。这代表着原本市场对未来利率还有分歧,但从那天开始,更多人倾向于降息。换句话说,市场早已确定了加息周期结束,进入降息周期。鲍威尔讲话,只是延续了这个趋势,而不是突然掉头。
那为什么市场还在上周五反应那么大?原因在于,鲍威尔确认了一件大家原本不敢确定的事——恢复固定通胀目标制。过去16年,美国一直以“2%通胀”为锚,不到2%不加息,超过2%才动手。但2021年通胀飙升,美联储改成了“灵活目标制”。这次鲍威尔相当于承认灵活制有问题,要把机制调回去。这不仅是对自己任期的一个交代,也意味着未来利率环境会更稳定,金融条件会逐步回到正常状态。市场因此大涨,不是因为他突然转鸽,而是因为“不确定性”被消除了。
通常在投资里,很多人喜欢用“无风险利率+估值模型”去套公式,但这在现实市场里根本解释不通。为什么?因为这轮降息幅度顶多100个基点,从4%降到3.3%左右,理论上不足以撑起全球这么多资产翻倍上涨。真正的原因在于金融条件。只要美联储不加息,资金就不会流回去买债券,而是会继续留在股市、商品市场等风险资产里。全球的“水位”只要不下降,市场就会处于宽松状态。所以别纠结是降25个BP还是50个BP,真正要看的,是钱有没有被收回去。
很多投资者喜欢陷入所谓的“宏大叙事”,总觉得是特朗普逼宫、联储屈服,或者联储突然180度转弯。但实际上,推动市场的,是边际上的变化。比如5月28日点阵图的变形,这是趋势级别的大拐点;上周五鲍威尔讲话,不过是确认回归传统规则,是边际上的确认。市场不是被一锤子定音,而是被一点点边际变化推动的。炒股喜欢讲“预测”,但大类资产的逻辑不是靠预测,而是靠跟随趋势。
那这对资产意味着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基本面强的品种会更强,比如AI产业链里的业绩好的品种,就算大家觉得它们估值已经很高,不敢买,它们还是会涨,因为没有更好的替代品。而货币宽松时,流动性充裕的品种,比如小盘股、房地产、非银金融,也会阶段性受益。但要小心,这类行情往往是踏空资金的补仓,持续性没那么强,还有就是有色、稀土会是受益者;那具体关于A股,就要要看散户和国内政策,如果没有大规模散户资金冲进来,格局就不会轻易改写。总结一句话:强者恒强,别幻想全面扩散。
很多散户容易掉进一个误区,就是总想找到“新主线”。看到CPO、算力这些龙头涨了一大截,就觉得太贵不敢买,转身去找所谓低位补涨。但现实是,真正的主线三个月前就已经确定了。低位品种要走出来,必须有持续的舆情和催化,否则只能是一日游。你所谓的“扩散”,其实就是“先射箭再画靶子”。市场不可能因为你希望它扩散,它就真的扩散。
所以,真正的投资思维是什么?要跟随大概率,而不是天天幻想小概率事件。很多人看过电影《大空头》,沉迷于预测崩盘,但现实市场里赚钱的,从来是顺着群体预期走的大概率资金。别想着挑战市场,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跟着群体、跟着趋势走。
回过头来看,鲍威尔并没有“突然转鸽”,而是把规则恢复到了传统模式。市场大涨,不是因为他的个人表态,而是因为全球金融条件继续宽松,风险偏好上升。对于投资者来说,关键不是纠结降息多少BP,而是要看清楚,现在就是一个友好的金融环境,强者会更强,趋势已经在那里。不要每天幻想新的逻辑,主线早就摆在你眼前。
本期节目要点:
05:00 近期市场普遍关注的鲍威尔对货币政策态度的“突然”转变,实际上并非突然
10:00 降息周期的确立与金融环境的转变
15:00 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实际决策
20:00 美联储的“背书”和信用承诺意味着,即使数据出现短期波动,他们也会观察一个季度再行动,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调整投资组合的时间,而非立即转向
24:00 中国A股和港股市场由大类资产模式主导,而非微观选股
30:00 国内分母端(如券商)的持续性上涨,需要国内财政政策发力,而目前鲍威尔政策主要影响海外分母
35:00 大量散户资金涌入,能够迫使机构群体跟随。但目前A股和港股的生态并不支持这种大规模散户驱动
40:00 鲍威尔的举动是修复他任期内带来的问题,从“不轻易降息”回到“不轻易加息”的传统,让金融环境回归“正常状态”
节目主理人:君君
节目制作人:小安
剪辑:王果然
在全球市场波动性加剧、宏观与结构性因素交织演化的当下,传统的单一市场视角已难以捕捉资产价格的真实驱动力【投知君君】主要聚焦在以对冲基金的投资框架与交易逻辑为基础,横向比较美股、港股与A股三大市场,帮助投资者建立更具前瞻性、体系化的全球资产配置视角。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欢迎听众朋友搜索添加我的微信:touzhijunjun,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