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友连线系列6-多币种理财,你的收益率该定多少?
Description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一位专业理财师贝蒂同学,一起探讨了在多种货币(港币、人民币、美元)并存的复杂情况下,如何基于无风险收益率(如国债收益率)来制定合理的收益目标。
贝蒂同学是一名独立理财顾问(IFA),她更喜欢称呼自己“理财买手”也就是在市场中筛选优质产品和确定性高的“羊毛”机会,推荐给合适的客户,目前正处于职业升级转型期:目标是从单纯销售单一理财产品,升级为与客户共同设定人生目标&财务目标,并据此倒推构建理财方案。
如何根据个人财务状况和经济周期,设定跨币种的合理投资回报率目标?
1. 评估您的跨币种财务状况: 像独立理财顾问(IFA)贝蒂同学这样,收入来源是港币,支出在内地使用人民币,而理财投资又采用美元的情况,代表了一大类中产偏上人群的复杂财务状况。这种情况下,您的货币环境是支出为人民币,投资为美元,收入来源可能更复杂,例如港币。
2. 设立基于利差的投资回报率目标: 在设定投资回报率目标时,应考虑您的支出货币环境(人民币)和理财收入货币环境(美元)之间存在的「利差」空间。这个利差是指您的理财收益来源于美元利率,而您的支出价格主要受人民币利率影响。目前,人民币的利率相对稳定,长期中期利率可能稳定在1.8%左右。美元利率在4.2%到4.3%左右。因此,目前的利差约为2点多(4.3% - 1.8%)。这个利差可以视为您相对安全的「无风险收益率」基础。
3. 无风险收益率的倍数设定(2到3倍): 主持人指出,将目标设定为利差的两倍到三倍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两倍(约等于平均水平): 这代表了一个普通投资者,如果理财经验一般,时间精力投入不多,资产量也不大,可能达到的「及格线」水平。这通常是指在债性资产配置中相对稳健的收益。无风险利率代表了实体经济向金融体系借贷成本的下限,任何借贷成本都会高于此,因为国债是国家信用背书。两倍的无风险收益率(例如6%左右,基于中国市场)代表了正常情况下,企业面向结构性经济增长环境下愿意支付的借贷成本,例如一些能源性企业的债券收益。
三倍(约等于优秀水平): 如果您对交易非常感兴趣,愿意投入更多仓位进行股票或权益类市场投资,并能够进行「信用下沉」(即投资信用等级较低但收益率较高的企业债券),那么目标收益率可以提升到三倍。例如,在中国市场,摆脱集体通缩状态的上市公司,其复合年回报率约在6%左右,约为无风险利率的三倍。然而,这种收益需要通过「精选个券」或「结构性挑选权益资产」的能力来实现。
4. 根据经济周期动态调整目标: 两到三倍的倍数仅限于未来一到两年。投资回报率的锚点应随著经济周期的变化而调整。中国经济周期: 中国目前正在走出整体性通缩,进入结构性通缩阶段。在这种环境下,设定两到三倍的回报率是比较合理的。
美国经济周期: 美国目前处于通胀粘性较高、刚进入结构性衰退的阶段。在这种高无风险利率但宏观经济承压的环境下,即使是DM(发达)国家,获得高额超额收益也相对困难,可能需要更精准的资产选择或另类投资。这意味著,即使是两倍的美元无风险收益率,也可能不那么容易达到。
5. 关于汇率风险的考量:汇率变动的主导因素: 汇率的第一要素是国家购买力平价或产品的有效生产率,而非金融资本的流动。中国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保障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因此中央银行会努力控制汇率稳定,避免大幅贬值或升值。央行控制汇率的能力: 中央银行有能力管控汇率,尤其是人民币升值。由于中国有离岸和在岸两个市场,央行可以通过发行货币等手段平抑炒作性升值。因此,过度担忧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预期意义不大。
6. 非理性因素在决策中的权重: 除了理性的收益率计算,非理性因素在投资决策中也占有重要位置,甚至可能排位靠前。「不争是争」的哲学: 这些非理性因素通常体现在不主动争取最高资本利得,而是考虑传承、应对未来的健康挑战、心理安全感等。例如,购买黄金传给下一代,或是投资流动性较差但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商住写字楼作为养老储备。避免麻烦和追求舒适: 如果追求更高的收益率会让您感觉不舒服,那么降低一些预期收益率以避免麻烦,提升生活舒适度,这也是「搞钱是为了活著」的本质。这是一种「道」的层面,超越了单纯「数」的计算。主持人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反馈,每个人最终都会意识到赚钱是为了活著,只是时间和过程不同。
总结而言,可以这样设定跨币种的投资回报率目标:计算当前利差: 基于您的美元投资和人民币支出,计算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无风险利率利差(目前约2点多)。
设定基础目标: 以这个利差为基础,将您的理财目标设定在利差的2到2.5倍左右,这是一个相对稳健且合理的区间。依据风险偏好调整: 如果您有较高的交易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可以考虑更多配置权益类资产或进行信用下沉,将目标上调至接近利差的三倍。但这需要精选资产和对市场有更深入的理解。动态调整与经济周期挂钩: 随时关注中美两国的经济周期变化,特别是通胀、利率政策和产业结构性增长。这些因素会影响不同资产类别的实际回报,并指导您调整目标和资产配置。纳入非理性考量: 在追求收益的同时,考虑投资的长期意义,例如家庭责任、传承、养老规划以及个人对生活舒适度的追求。有时,为避免未来的麻烦或实现情感诉求,接受较低的收益率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这种综合性的考量,能让您在理性的财务目标和个人的生活质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本期节目重点:
05:00 复杂货币环境下的理财目标设定
07:00 基于利差的投资回报率目标设定
10:00 将目标设定为利差的两倍到三倍左右是合理的
15:00 最终的目标收益率取决于股债配置比例,债性资产多偏向两倍,股性资产多偏向三倍
20:00 不同货币资产的目标差异与经济周期影响
25:00 不同货币资产的目标差异与经济周期影响
30:00 非理性因素在投资决策中的权重
35:00 「不争是争」的哲学
40:00 搞钱是为了活著,为了活得舒服一点
45:00 不应过度追求短期交易,而应确定大方向
50:00 2到3倍无风险收益率的构成,以及经济周期对投资回报率的影响
55:00 相信央行有能力维持人民币稳定
本节目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节目主理人:君君
嘉宾:贝蒂
节目制作人:小安
剪辑:王果然
【投知君君】是一档用金融视角解读世界底层逻辑的播客。我们相信,金融不仅是一堆数字和图表,它是全球经济脉搏的真实写照,是背后权力、欲望和趋势的投影。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欢迎听众朋友搜索添加我的微信:touzhijunjun,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