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市场异动,经济复苏?债市持续下行,要割肉?
Description
本期节目录制于25年7月28日,探讨了商品市场和债券市场最近异动原因。
商品暴涨与债市下行,经济复苏到来?(省流版)
近期很多人十分困惑,市场呢一边是沉寂已久的商品市场突然“暴涨”,以煤炭为代表的黑色系掀起一波凌厉的涨势 ;另一边,债券市场持续走低,让不少上“债主”们十分迷茫,到底该不该割肉 ?
这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不禁让人心生疑问:这到底是上游资源品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预示着一轮经济复苏的开启?还是仅仅是市场情绪推动下的短期脉冲? 这一切的背后,真正的驱动力究竟是什么?
要明白本次商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异动,我们或许需要跳出“非黑即白”的基本面分析框架。答案可能并不在于宏观经济是否已经强势复苏,而更多地隐藏在市场的“交易结构”之中 。简单来说,近期大部分市场的异动,本质上是一场由交易结构失衡引发的连锁反应。
要理解本轮商品期货的上涨,我们得采取一种“看长做短”的策略 。所谓“看长”,指的是“反内卷”这一政策风向的转变 ;而“做短”,则是指这次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是市场交易结构本身到了一个不得不修正的临界点 。
在这次大涨之前,商品市场究竟有多惨?在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里,当A股和港股市场在反复震荡、甚至已经收复部分失地时,商品市场却在不断创下新低。
市场悲观情绪弥漫,形成了一种极其特殊的“交易结构”——几乎没有多头了 。当市场上只剩下空头时,一个极其脆弱的结构就形成了。这就像一个房间里所有人都挤在了一侧,只要轻轻一推,就可能引发踩踏。过去三年,商品市场可能是45度角下跌;而近半年,虽然还在跌,但下跌斜率已经放缓到15度 。这看似平缓的下跌更具迷惑性,它让所有空头都聚集在这个狭窄的下跌通道里“内卷”,如同“池子里榨油”,不断加杠杆、利用期权等复杂工具,试图在最后一段行情里榨干利润 。
就在这样一个极度拥挤和脆弱的空头结构下,“反内卷”的政策提法横空出世,成为了点燃炸药桶的火星。
这次政策的提出,其“突发性”让市场始料未及。要知道,在“反内卷”被提出之前,市场的焦点还在于外部的贸易摩擦。大家普遍认为,在外部需求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内部政策不会有太大的紧缩性动作 。毕竟,要解决“内卷”,就意味着要限制一部分产能,这在短期内会对经济数据产生影响。
然而,政策就是这样超预期地出现了。对于一个所有人都挤在做空方向上的市场来说,基本面是否真的改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突发消息提供了一个让空头踩踏的理由。这就好比你家房子着火了,你不会先去研究房屋的耐火结构好不好,而是第一时间带着家人往外跑。
这场行情,与其说是基本面驱动,不如说是一场典型的“轧空”或“逼空”。当外部力量将价格猛地向上推升时,所有在狭窄区间内做空的头寸会同时爆仓,形成“卷包会”式的屠杀。这种由交易结构引发的踩踏,其猛烈程度远超普通的超跌反弹 。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本轮商品上涨有海外需求的功劳,比如德国的财政扩张和美国所谓的“大美丽法案”带来的海外需求扩张。这个逻辑听起来似乎很合理,但如果仔细辨别,就会发现它并不能解释当前的市场现象。做商品期货有两句老话:“有色链,中国定不了价;黑色链,外国定不了价。”
有色链,指的是铜、铝、锌等基本金属。它们的定价权在全球,与海外的工业生产、制造业景气度高度相关。如果真是海外财政扩张和再工业化需求拉动,那么领涨的应该是铜和铝 。
黑色链,则指钢铁、煤炭这些。它们的定价权主要在中国,是典型的“内需驱动”品种。海外的基建搞得再好,也拉动不了中国的焦煤价格 。
现在领涨的是焦煤等黑色系品种,却用海外需求来解释,这无疑是“风马牛不相及” 。真正能拉动黑色系的,是国内的基建需求,比如此前传闻的墨脱水电站项目,这才是对路的逻辑。
而且与其说海外是“再工业化”,不如称之为“再通胀交易” 。海外的财政扩张,更多是推高了名义增长,带来了温和的通胀,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体需求扩张 。这种环境,最受益的是那些海外业务敞口大、自身不内卷、股息率还高的有色股,比如港股的中国宏桥 。但它无法成为黑色系商品暴涨的核心理由。
所以,市场资金率先攻击黑色系。
与此同时呢,商品价格上涨,自然会让债券市场感到阵阵寒意。市场的担忧主要来自PPI回升可能带来的两种不利情景:一是PPI成功传导至CPI,引发复苏交易,利率需要上升;二是PPI无法传导,形成“滞胀”,经济承压,同样对债市不利 。
但这种宏观层面的担忧,或许只是表面理由。债市下跌的更深层次原因,同样是一个“交易结构”问题——机构在上半年的业绩压力太大了 。
今年上半年,尤其是1月份之后,利率债基本没怎么涨,陷入了长达半年的横盘 。那些在年初追高买入利率债的机构自营盘,如今可谓是“剃了光头”,几乎没有收益。与此同时,配置了信用债或者股票的同行们,业绩却遥遥领先 。
临近三季度末,年终考核的压力山大。为了保住今年的收益,甚至是为了避免在末位淘汰中出局,这些手握大量利率债的基金经理只有一个选择:割肉止损,将仓位调到收益更好的信用债或其它资产上 。于是,机构的集中抛售行为,造成了利率债价格的下跌。
所以,对于个体散户而言,此时需要保持清醒。机构的抛售是出于自身头寸和业绩压力的“被迫行为”,并非基于对未来经济会长期走坏的判断 。当这批“血筹”割肉完毕后,市场很可能会迎来一个不错的买点。在这个位置跟风“割肉”,很可能正中下怀,卖在阶段性的低点 。
所以将商品、债券市场的种种异动拼接在一起,我们会发现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
本次商品和债市的异动,归根结底都是交易结构的问题 。市场看似在交易“复苏”,实则上演的是一幕幕由拥挤交易、预期差和机构行为共同导演的结构性行情 。
本期节目要点:
00:50 商品,所有交易逻辑都围绕做空展开
10:00 期权在焦煤、碳锂等品种的暴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4:00 商品市场涨价原因的辨析
17:00 中国宏桥和紫金矿业等有色金属股票的上涨更符合海外扩张的逻辑,尤其是股息率高的有色股
22:00 商品空头主要挤压黑色系品种(如焦煤、动力煤、硅铁),因为这些行业的“反内卷”政策推行阻力较小
26:00 快递行业因电商行业的无序竞争而过度内卷,导致利润率极低
30:00 债市近期表现不佳,部分人担心PPI回升
35:00 对于被套牢的利率债投资者,千万不要割肉
40:00 当前商品、股票、债市各自的问题和反弹,共同构成了一个看似“复苏”的趋势,但实际上是由各自的交易结构问题偶然叠加而成,并非真正的全面复苏
节目主理人:君君
节目制作人:小安
剪辑:王果然
在全球市场波动性加剧、宏观与结构性因素交织演化的当下,传统的单一市场视角已难以捕捉资产价格的真实驱动力【投知君君】主要聚焦在以对冲基金的投资框架与交易逻辑为基础,横向比较美股、港股与A股三大市场,帮助投资者建立更具前瞻性、体系化的全球资产配置视角。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也欢迎听众朋友搜索添加我的微信:touzhijunjun,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