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i讀書#失控的焦慮世代 👉「手機奪走了童年?」 👉「我們的孩子病了」
#失控的焦慮世代 👉「手機奪走了童年?」    👉「我們的孩子病了」

#失控的焦慮世代 👉「手機奪走了童年?」 👉「我們的孩子病了」

Update: 2025-09-09
Share

Description

背景音樂[來滑]https://artists.landr.com/057829481084
焦慮世代的警鐘 
在這個訊息永遠不會停的年代,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快喘不過氣。手機螢幕亮起的一瞬間,好像有人拉住了我們的神經。紐約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強納森.海德特,把這股浪潮稱為「失控的焦慮世代」。他觀察到,在二○一○年代開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急速下滑——憂鬱症、焦慮症、自我傷害、自殺,數據一路飆升。這並不是某個家庭、某個學校的問題,而是一場全球性的危機。我們這一代人,或許正眼睜睜看著孩子們被推進一個前所未有的數位深淵。
 
過去的童年,是在外面奔跑、在田裡追逐、在街角跌倒爬起來;而現在的童年,卻更多是低著頭滑手機,用一則則短影音填滿每一分鐘。海德特直言,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正一步步改寫孩子的神經發展。他們少了真實互動,卻多了無止盡的比較和自我懷疑。睡眠被剝奪,專注力被切割,心靈也在演算法下逐漸脆弱。這樣的代價,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社群媒體對女孩的衝擊特別大。研究顯示,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外貌比較、同儕排擠的壓力。那些看似輕描淡寫的「讚」或「不回覆」,都可能變成深夜流淚的原因。至於男孩,則是慢慢退縮到虛擬世界,花更多時間沉迷遊戲、減少真實社交。他們或許避免了尷尬與衝突,但也錯過了人際磨合的必修課。這不僅是青春期的傷口,更是整個世代正在面對的「社交殘缺」。
 
海德特在書裡提出了一個迫切的問題:既然我們已經看見問題,那我們能做什麼?政府能不能立法規範?科技公司能不能放下流量思維?學校能不能替孩子守下一片無網的角落?而父母,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勇敢地和孩子談談「如何健康使用手機」?這些看似老生常談的話題,卻是唯一能讓孩子找回自由呼吸的鑰匙。
 
或許,這不只是孩子的戰場。我們大人自己,也早已被捲入焦慮的漩渦。多少次,我們一邊告訴孩子「不要一直滑手機」,一邊卻無法克制自己盯著訊息。當我們焦躁、失眠、無法專心,其實和孩子正在經歷同樣的困境。這本書提醒我們,不只是守護下一代,更是守護我們自己。畢竟,真正的解方,或許是一起放下手機,重新走回陽光下,去感受那份久違的真實。
 

#焦慮世代 #社群焦慮 #青少年心理健康 #失控的焦慮世代 #親子教育 #數位焦慮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78e39l9h360801y7dumfed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s78e39l9h360801y7dumfed/comments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失控的焦慮世代 👉「手機奪走了童年?」    👉「我們的孩子病了」

#失控的焦慮世代 👉「手機奪走了童年?」 👉「我們的孩子病了」

黃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