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牛欄戰役
Description
我是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執行長陳彥斌,「斌山一角」主要講述的是1947年228事件的台中。台中當時組成一支民間武裝部隊叫二七部隊,為了台中市免於戰火洗禮,3月12日把軍隊撤退到埔里山區。上集談到,12日撤退到埔里,13日謝雪紅展開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講,鼓舞士氣,要求大家共同決一死戰。但令人難以想像的是14日晚上她居然宣布要解散二七部隊,她的理由是接到了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的秘令,要求她「保存實力、就地解散」,這件事她一直到死都無法解釋清楚。15日謝雪紅和部隊長鍾逸人離開埔里,有些人也相繼離開。不過,當初撤退到埔里的兩百多人,當天晚上至少還有一百五十多人留下,他們突襲魚池派出所以及日月潭小部隊,16日回到埔里,指揮所設在武德殿,武德殿現在已經拆除,現在是埔里鎮公所。
他們來到指揮所看到還有不少人堅守崗位,其中最嚴謹的是由黃金島所率領的警備部隊,駐紮在中潭公路進入埔里的愛蘭橋,以前叫烏牛欄橋,當時是一條可供車輛通行的吊橋,橋下的溪是烏溪上游,叫南烘溪,旁邊有座廟宇叫醒靈寺,這裡就是進入埔里的隘口,由當時21歲的黃金島率領著30-40位學生軍駐守。3月16日清晨大約六點左右,哨兵聽到部隊前來的聲音,馬上示警。黃金島從聲音判斷部隊已經非常接近,他馬上叫醒大家,抱著手榴彈埋伏在烏牛欄橋的道路邊坡上,等著整編21師大約100-200位先遣部隊。黃金島後來回憶表示,當初整編21師的指揮官判斷錯誤,因為當時他們看到烏牛欄吊橋接近埔里那一頭的醒靈寺下方,有民軍走動,因此研判主力隊伍在另一側,忽略吊橋另一端有人埋伏在山坡上準備伏擊。結果等到先遣部隊走到他們埋伏邊坡的下方時,黃金島他們就開始丟擲手榴彈,黃金島本人就丟了三顆,造成先遣部隊很大傷亡。
黃金島說,為了讓手榴彈能在空中爆炸,以造成對方更大傷亡,原本數到三就要丟出,數到七就會爆炸的手榴彈,他們硬是數到六才把手榴彈丟出。到底造成多少傷亡?根據已故民俗專家洪敏麟的研究,從軍方的資料顯示,烏牛欄戰役造成11死、9傷。當然21師也馬上反擊,黃金島就率領學生軍與先遣部隊戰鬥,當古瑞雲和陳明忠帶人從埔里的武德殿來到醒靈寺下方時,雙方已在激戰,不過,眼看21師武器精良,且部隊源源不絕,感到勢不可為,因此要求黃金島快點解散。
黃金島他們在餓著肚子、彈盡援絕的情況下,大約撐到11點,他就帶著幾位學生潛入南烘溪,避開橋上的戰火與軍隊,快步跑回指揮所武德殿,然而到了武德殿後他們非常絕望,因為已經空無一人。整個二七部隊在開戰的晚上還士氣高昂地接收派出所與小部隊,但是清晨打起來後,因為雙方兵力實在不成比例,無奈只好解散,從那一刻起,二七部隊最後一股抵抗力量也完全消失,二七部隊成員就開始分頭逃亡。
他們逃亡的路線很多,有的是從埔里經過國姓到谷關然後到白冷,再度過大安溪到苗栗卓蘭,繞了一大圈再回到台中。謝雪紅和楊克煌15日離開後,從魚池走到竹山,到竹山後發現局勢已十分緊張,原本她想去嘉義小梅投靠當地武器部隊,但已無法前往,只好轉往田中、彰化,再到台中大肚的鄉下藏匿。鍾逸人則是從埔里到五城蓮花池,再從中寮到集集,後來到彰化與他的未婚妻會合。他當時逃亡時請了一位高山嚮導,後來在被追捕的過程中也擔任他的耳目,幫忙對外聯絡。二七部隊就這樣全面渙散。
烏牛欄戰役學生軍的傷亡情況,並沒有任何資料,我們做了當地口訪調查,得知最少有五位陣亡,橫屍在烏牛欄附近,當地人協助就地掩埋。二七部隊最後只打了烏牛欄戰役,但為了與21師對抗,他們還挖了壕溝,相隔七十年,當初壕溝的樣貌已不復見、雜草叢生,但仍可看出那裡是居高臨下的戰略要地,顯示二七部隊雖然是民軍,卻也做好作戰的基本準備,只是實力相差太懸殊、寡不敵眾,加上精神領袖與實質領導人,還未戰就先離開,造成士氣渙散。即使如此,二七部隊仍然打了一場非常激烈的烏牛欄戰役。整個228事件,台灣人民與正規軍隊的正式戰鬥也只有這一場。
烏牛欄之役從清晨打到下午,二七部隊相繼解散,我們問當地人,他們說當天非常緊張,風聲鶴唳、槍聲不斷。當我問到是否知道是什麼軍隊在戰爭,他們則說是謝雪紅的軍隊,所以雖然叫二七部隊,大家還是認為是由謝雪紅所率領,只是謝雪紅15日就離開,並沒有參與這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