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瑛
Description
台中的白色恐怖故事前三集談到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台灣知名前輩作家楊逵、以及台中二二八事件當中的菁英盧伯毅。所謂的白色恐怖是1949年到1987年台灣實施戒嚴,因為政治問題被逮捕、判刑、甚至被槍決、或是逃亡流離失所的受害者,我們都稱為白色恐怖受害者。之前講的三位都是台灣本省籍,今天要談的這位是所謂的外省籍,他的名字叫顧瑛。
顧瑛是湖南省丹陽縣人,還未到台灣前就曾經做過學校校長,1945年、1946年時跟著當時被派駐到台灣的空軍上校叔叔顧森來到台灣,他在來台灣之前,在丹陽縣已經有位愛人韓家璧,顧瑛是1916年出生,兩人年紀相差12歲。顧瑛來到台灣的第二年,照了一張相片寄回湖南給韓家璧,上面寫著「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韓家璧看了就明白顧瑛是藉此表達對她的思念,因此,韓家璧在1946年也輾轉來到台灣,當時國共內戰的戰火已日益猛烈,她歷經艱苦來到台灣與顧瑛結為夫妻,並在台灣生活下來。
顧瑛在台灣是在政府單位公路局上班,擔任票據股的股長,後來又從台北被派到台中服務。兩夫妻雖然過得並不富裕,但鶼鰈情深,韓家璧回憶起短短的婚姻生活,顧瑛永遠那麼溫文儒雅,生活也相當單純,喜歡樂器與書法,往來的朋友不多,所以她從來無法想像1955年的一天,顧瑛告訴她,接到軍法局的來信,希望他到軍法局解釋一些他在中國大陸時的行蹤,他早上搭公路局的客運到台北,傍晚就會回來。可是韓家璧一直等到隔天清晨,顧瑛都沒有回來。那時聯繫不像現在這樣方便,她又這樣焦急等待了三天,開始到處打聽,但都沒有人知道顧瑛的下落。
差不多過了十天左右,韓家璧也接到了軍法局的傳票,希望她到軍法局說明她與顧瑛的婚姻生活中,顧瑛的行蹤。她說顧瑛的生活一直相當單純,但還是被留訊了一個晚上,她與顧瑛當時已有兩個孩子,長女四歲、兒子兩歲,他們母子三人就在軍法局的監獄裡陪顧瑛過了一夜。顧瑛非常從容的告訴她,不用擔心,不會有事,明天就可以帶孩子回去,結果,韓家璧隔天就被釋放。回台中後,一開始還可以收到顧瑛的信,後來就漸漸沒了訊息,她在台灣又人生地不熟,無法請人打聽,就這樣熬了兩年後,她終於收到了判決書,指出顧瑛因為涉及匪諜已被槍決,後面還寫著「顧瑛後事已代為處理,骨灰放在台北某個納骨塔」,並附上顧瑛的遺書,請她不必理會他的後事,一定要把兩個孩子拉拔長大。
接到判決書後沒幾天,就接獲要收回宿舍的通知。之前顧瑛雖然被抓,但每個月的薪水仍然匯進他的戶頭,一直等到判決確定被槍決後,就什麼都沒有了。在台灣舉目無親的韓家璧只好帶著六歲的女兒與四歲的兒子搬離宿舍,找尋安頓之處。顧瑛的叔叔也因為這個案件被判刑三年、撤消官職,自身難保,好在顧瑛的一位長官李課長,看到韓家璧帶著兩個孩子的慘況,找了四位同事,當時一位基層公務員每月的薪水大概兩百元,就一人拿出二十元,湊了一百元給她。韓家璧就帶著兩個孩子住在一間已經無人居住、只有六坪大的眷村宿舍,這個眷區在台中第五市場的旁邊。
原本以韓家璧在湖南的師範初級畢業學歷,可以教小學一到四年級,但是因為顧瑛的關係,她求職到處碰壁,無人敢用。她就為人修改衣服,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扶養長大。一直到白色恐怖的陰影比較消退後,她才能夠到托兒所去帶孩子,生活也才得到一些改善,但還是住在那六坪大的房子裡。到她兒子娶媳婦時,媳婦的家人來探門風,媳婦的媽媽看到他們所居住的房子當場發飆,說女兒要嫁的這個人,沒有爸爸、沒有房子、連廁所都沒有。因為當時他們的房子裡沒有私人廁所,只能使用眷村的公廁。令韓家璧比較欣慰的是兩個孩子很爭氣,大女兒台中女中畢業後考上師範大學,畢業後教書。兒子則讀了最頂尖的台北工專,所以雖然丈母娘對他的家境很不滿意,但是岳父仍支持女兒嫁給他,原因是台北工專畢業的,嫁給他絕對不會餓肚子。因為台北工專的學歷在當時是優秀工作的保證。
韓家璧一生顛沛流離、受盡煎熬,我們訪問她時,她總是眼眶含淚,她珍藏著一個鐵製的肥皂盒,裡面裝著他與顧瑛的照片,以及顧瑛被捕後寫給她的家書、以及顧瑛吹過的一支笛子,都保存良好,但是她一直沒有勇氣到台北的納骨塔去看顧瑛的骨灰,直到孩子都長大成人、結婚生子,才將顧瑛的骨灰移回台中。
顧瑛的故事被我們收進為台中市文化局所製作的第一本白色恐怖專書《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感動了很多人,也感動了總統蔡英文。蔡英文在2016年當選總統,還未就職之前,偶然間看到這本書,看到顧瑛的故事,第二天指示秘書連繫我,拜託我安排她與顧媽媽,也就是韓家璧女士見面。當我帶著蔡總統走進顧家大門時,一位五十幾歲的總統,與一位八十幾歲白髮蒼蒼的老人,兩人相擁、兩眼泛紅,蔡總統緊握顧媽媽的手,承諾她當總統後,台灣絕對不允許再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在旁邊聽到就接了一句,不僅台灣不能再發生,全世界都不能再發生、人類也不能再發生。
我們曾經去調了顧瑛的檔案,沒有一個證據可以證明他是匪諜,只是因為他在湖南丹陽縣擔任校長時,曾經出席共產黨進入丹陽縣的一次集會,就被指控加入共產黨的新四軍,來台灣吸收擴大組織的罪名。原本被判無期徒刑,但判決書送到總統府後,蔣介石總統批了四個字「請予複審」,也就是重新審判,結果改判死刑,很快就拉到刑場槍決。這是一個慘絕人寰的故事,卻是一個真實故事,也希望帶給大家永遠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