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MFC 《如何成功导入与活用ERP系统》2018 08
Description
文|桑原喜代和
世界上有许多企业导入ERP系统,在中国导入ERP系统的公司也不少。在日本刚好碰上千禧虫危机的话题,也是第一次的导入高点,特别以SAP为代表,许多ERP系统由于广为人知而出现导入风潮。我的公司也曾检讨ERP系统的导入,由于认为千禧虫危机会产生很大的风险,因此直到解决千禧虫问题之后,才开始导入ERP系统。那时候,笔者身为计划负责人开始导入ERP系统,两年后才开始真正去使用。此外,由于笔者也参与过北京合资企业的计划,因此也有导入中国ERP系统的经验。
ERP系统从大企业到小公司,导入的范围非常广泛,另一方面,时常听到有超过60%以上的机率会导入失败,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此外,实际上从下游的成本管理和会计功能的运用为中心,以ERP系统的特长来说,有许多事例是从上游的MPS/MRP的计划来带动一连串的功能。我们可以从日本和北京的事例来看,导入、运用ERP系统的经验与中国企业的现状相比较,试着去思考若是要成功导入与活用,必须要怎么做会比较好?
导入ERP系统失败的问题点
一般来说,导入ERP系统失败的原因区分为导入前后与导入途中各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在导入前如果无法让整个公司了解执行目的,很容易因为现状而出现半途而废的状况,即使有一部份能确实执行,也无法让整体获得最佳化。另外,目标与导入效果没有定量化的话,不只是经营高层,也无法获得员工的支持,很容易出现中断的情况,无法提升导入后的效果。事前将目的与目标效果定量化,明确订定出成本效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选择ERP软体套件时,若是没有将功能需求与执行方法加以明确化,在导入途中容易遇到停滞,运行后也会出现很多不满的声浪。使用者对于软体的使用要求必须加以明确化。另外,功能需求与软体功能的磨合度不足时,在导入途中出现产生误差的状况,费用与排程时间会因此而大幅增加。因此在选择阶段时,必须确实地进行磨合,才能在短期内顺利使用软件。
在导入时,现状的业务分析与需求的选择取舍,若是没有与之后的执行方法深入检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分析现状、找出达成目标的要件,事前的准备相当重要,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软件功能与适性与差异分析。这时候,即使设定太高的目标,也无法立刻实现。因此一开始不要贪多,设定出达成目标的步骤,一步步确实地向上提升,最终将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导入ERP系统后,若是无法摆脱目前业务运作与管理方式,不仅无法顺利进行ERP的导入,也会背离标准功能、使增加改造与维护成本剧增,无法提升效果。近来软件本身的完成度很高,必须要努力使其符合标准功能。另外,若是没有了解软体功能、决定好运用方式,无法实现的项目也会变多,难以发挥导入效果。在开始运用的阶段,我们必须抱持着自己也是参与计划一份子的心情,让现场人员制作出代表最终成果的操作指南,就会距离成功更接近。
在以上各个阶段,若是无法发展出一套同时推动经营高层与现场人员的体制,无论花多久时间都无法实际运作,并浪费许多时间。另外,实际运作后没有提升士气,发生操作上的失误,管理水平没有提升,都无法产生导入效果。ERP系统的导入不只是信息系统,也必需要改革组织与业务。为此经营高层要拥有领导能力,让全体人员抱持共通的目标,以整个公司都能参与在其中为最重要的前提。导入ERP系统之后,若是没有出现成效,必须要回溯到刚导入的各阶段,找出失败的原因加以应对,才能将停滞的状态加以突破。
ERP系统的成功要素
在1960年代提倡MRP的奥利弗‧怀特(OliverW.Wight)定义出“MRP成功的六个要件”,由于ERP的核心是MPS与MRP,以下将ERP需要的六个要件介绍给大家。

一、适当的标准值
在各个相关部门当中,设定各个零件的批量尺寸、安排方式、前置期、安全库存的标准值与加工、组装的标准顺序,登录在ITEM(零件标准)或SR(工序标准)当中,而整顿ITEM、SR与BOM这三个主要标准就是以MPS/MRP作为前提。
二、正确的零件表
在MPS/MRP当中,BOM是以零件表为基础,安排全部的单元零件与产品。为了正确安排这些内容,要以BOM的精确度为前提,要求100%的精确度。只靠设计部门的努力非常困难,必须要靠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反馈才能达到目标。
三、库存高精确度
一般来说,为了让MPS/MRP成功必须要达到99.9%的库存精确度,库存资料不只是仓库的库存,也包含了已安排完成准备入库的零件。提升精确度时,不只是需要进行盘点,在进行出入库作业时也要随时确认现有的数量。
四、毫不迟缓的实绩报告
现场目前是什么情况,即使没有人员随时走动确认,让现有的情况立即可视化反应出来非常重要,必须能够及时反应实际情况、正确收集信息的体系。使用POP(Point Of Product、生产时点情报)实绩收集系统,能够获得成效。
五、实际使用者的理解与协助
所有部门共同协力才能完成一套系统,如果其中有部门偷工减料的话,会使所有的努力瞬间白费。因此不只是自身的部门,必须要让所有部门能够了解大家要为同样的事情一起努力。透过在现场制作使用手册,能让使用者更有愿意参加与投入。
六、经营高层的强力后援
为了能让系统成功运作,要使经营高层明确地支持为前提。若是高层漠不关心会影响到整个公司,大家对于操作使用不再产生紧张感,正确度无法维持下去,对于系统的信赖感也会逐渐消失。
今年春天,我访问了在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