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瑜光同尘034.如何不被定义?从《轻于鸿毛》聊人生主体性:一个男人死了,两个女人活了?
034.如何不被定义?从《轻于鸿毛》聊人生主体性:一个男人死了,两个女人活了?

034.如何不被定义?从《轻于鸿毛》聊人生主体性:一个男人死了,两个女人活了?

Update: 2025-09-15
Share

Description

双女主的荒诞与清醒,当代女性如何找自己?

上个周末去看了电影《轻于鸿毛》,这是一个从“消失的男人”引发的遗产纠葛,到双女主碰撞出救赎的故事。电影没有十分优秀,也没成为现象级话题,但不少细枝末节却能照见不同女性的选择。死亡是沉重的,但电影为何举重若轻?宋佳与佟丽娅的角色,如何映射当代女性的两种生命状态?我们如何在社会期待与自我主体性之间找到平衡?本期节目,从电影到现实,我们还延展聊了聊女性如何脱离母职焦虑、争取主权、建立支持系统。或许你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欢迎收听,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第一次争取主权」时刻。

本期关键字:轻于鸿毛/女性电影/自我成长/公路片/中年女性

本期嘉宾:唯钧,ENFP,多年金融从业者,理性乐观者

<figure></figure>

核心议题

  • 影片本身的多面解读:探讨《轻于鸿毛》“荒诞喜剧” 外壳下的现实内核,分析双女主(宋佳饰的 “硬朗派” 李鱼、佟丽娅饰的 “柔软派” 沈飞鸿)的性格对照与成长,以及 “轻与重” 的隐喻(男人眼中 “自我最重,他人最轻”,女性却在困境中活出 “轻的自由与重的担当”)。
  • 女性议题的延伸思考:从影片聊到真实生活 —— 当代女性如何打破原生家庭的规训(比如 “被要求吃保健品”“被规定起床时间”)、争取人生主权?如何面对 “母职焦虑” 与 “生育选择”?又该如何在社会压力下找到 “自洽的主体性”?
  • 同类作品与生活联结:对比《好东西》《出走的决心》《走走停停》等影片的女性叙事,结合书籍《露西亚逃离的 29 个春天》,探讨不同作品对 “生死”“女性困境” 的表达,同时分享 “运动找回身体掌控感”“做饭获得自我反馈” 等真实生活小确幸。

本期金句

  • 生命的迷人之处就是它允许我们的多种形态。当我们学会珍视那些轻的链接,那些重的方面便会自然生长出来。”
  • 女性如何找到主体性?先从接纳自我、打破他人的期待,然后寻找心流体验,建立支持系统开始,随后实践出自我的价值。”
  • 不要以为这件事情一定是坏的。只要你能从坏的事情中认识到自己、变得更好,那它就是帮助你体验人生的好助力。”
  • 我们东亚女性很难规避外界环境,但生命短暂,要把时间用在让自己开心的事上 —— 内核稳了,很多事情自然会变得舒服。”

【关于主播】Zhouyu

<figure></figure>
  • 80后,广告专业,base上海。
  • 在ISTP和ENFJ之间反复横跳。
  • 上海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
  • 前资深电影从业者,现半个退休闲散人。
  • 小红书:zhouyu  微博:yuzhou0204

【收听渠道】

<figure></figure>
  • 小宇宙、喜马拉雅FM、豆瓣、网易云音乐、
  • 苹果播客、QQ音乐、荔枝、微博音频、知乎、
<figure></figure>

【行动号召】

  • ✅添加主播微信加入‘精神股东群’(wx:zhouyu0204)。
<figure></figure>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034.如何不被定义?从《轻于鸿毛》聊人生主体性:一个男人死了,两个女人活了?

034.如何不被定义?从《轻于鸿毛》聊人生主体性:一个男人死了,两个女人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