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内核稳、能量高、源自心底的自信是什么感觉?
Description
“内核”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当下矫揉造作的新造词吗?像那英老师一样,咱们平日里最讨厌装B的人。情绪稳定就是情绪稳定,内心强大就是内心强大,内核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直到有一天自己经历了生活中的变故和痛苦,再回过头来想这个词,才发现“内核”是一个集合体,它其中附着了太多的内涵。
今天,我们希望用见见的个人经历和抽象叙述,以及明鸽的鲁豫式发问,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ps: 我一直都觉得鲁豫老师是有大智慧的,形容自己鲁豫式发问纯粹是玩梗)
02:30 内核稳定的人的一个表象——情绪稳定。将自己和自己的情绪进行分离,做自己情绪的旁观者。
05:50 道理我又懂了,但该如何实践?情绪稳定是天生的还是可以后天习得?
08:14 情绪稳定是我练习的后果——曾经是从想要融入社会而产生的被迫稳定,现在是我将其视为美好品质并想要主动追求的主动稳定。
08:40 方法分享——写日记。只要开始动笔了,就不用担心写不出来。只有写出来,才能看到自己思维逻辑的漏洞。
12:18 一大早上就起来写日记、刷马桶,你居然不玩手机?
13:55 不玩社交媒体,碎片时间如何填补?
14:58 内核稳定和远离社媒是件相辅相成的事情。
16:50 为什么社媒不在我生活中占有优先级,源于我的三个认知。
16:55 认知一:死亡。
17:55 认知二:We are all insects. 人类却总是自以为是,乐于创造自以为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
23:10 认知三:一切都会消亡。我不想过没有遭遇和挫折的人生,因为这是我们同理心的来源,亦是我们成长的动力。
26:00 失恋带给我成长,是我开始真正了解“内核”一词的契机。
29:55 内核犹如我们建造房子的地基,如果你的地基是依附于别人的,崩塌降临时你将无能为力。
31:20 被动成长源于“痛苦”。这种痛苦有两个阶段:第一是与父母分离,第二是生活发生变故。与痛苦同归于尽还是凤凰涅槃,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36:20 大楼坍塌,正是重建新楼的契机。我们都不要放弃自己。
38:10 积极的宿命论?还是对人生不带任何立场的感受?
41:30 理解自己就是在理解整个人类和这个世界。
42:50 我即众人,众人即我。荐书环节:推荐大家看看《赖声川的创意学》学习人生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