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轻刀快马110.比起“清北崇拜”,「感恩文化」才真正令人不适
110.比起“清北崇拜”,「感恩文化」才真正令人不适

110.比起“清北崇拜”,「感恩文化」才真正令人不适

Update: 2025-07-09
Share

Description

这是一期临时加更,聊聊最近引发热议的“班主任因3名学生未填报清北而失望解散微信群”事件。

事情本身并不复杂。简单回顾一下: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有3位学生的分数有机会冲击清北,但大概率是擦线,可供选择的专业不多,或者不够理想。权衡之下,学生决定放弃清北,填报其他顶尖名校更热门的专业。这一举动引发了班主任的失望和不满,在微信群点名批评了3位学生,并表示——

“……从初升高成绩出来我们一路相伴,从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白了头烙下病,我们从未停止追求清北的脚步,但在填报志愿时,孩子们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家长无奈、老师无语,将我们所有的感情都归化为零,我表示班主任教育的失职、职业教育的失败,对不住所有为22209班付出的领导和老师……”
“……也提醒所有XX班同学永远要记住学校为你们的亲情付出和老师们满怀的期待,学校无好坏专业无高低,永远要记住母校为你们提供了多少便利与帮助,老师为你们付出了多少心血与代价……”

上述群聊内容以截图形式流出之后,引发舆论热议。

本期节目我们不聊高考,也不聊志愿填报,聊聊这张群聊截图所传递出的「感恩文化」。

在我看来,年轻人之所以如此厌恶“感恩文化”,原因有三:

10:04 “恩”与“感恩”,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

  • 关于什么是“恩”、哪些行为是“恩情”的定义,从来都是由(文化)权力上位者所掌握
  • 年轻世代借助网络流行语(例如没苦硬吃、PUA、画饼)创造出一种跳出既有话语权力结构的可能性
  • 社会变迁加剧了共识崩解,“恩”的定义与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万事万物,皆可感恩”)

17:23 “感恩文化”背后是情感的商品化、工具化

  • “恩”与“报”相联系。
  • 报恩的本质是“永久性情感债务”,施恩者获得道德权威,受恩者陷入无限偿还循环
  • 中国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依赖恩情的工具化,用伦理温情掩盖资源分配不公

22:31 关于“感恩”的道德双轨制

  • 两种逻辑:现代个体的竞争效率、优绩主义(市场逻辑)vs.传统恩情、道义索取无条件服从(非市场逻辑)
  • 建立在优绩主义基础之上的恩情逻辑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110.比起“清北崇拜”,「感恩文化」才真正令人不适

110.比起“清北崇拜”,「感恩文化」才真正令人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