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改了3份简历,总结了19条建议,你听听看,希望有用
Update: 2025-09-19
Description
在做播客之前,我的副业是简历写作一对一辅导。后来我发现,这份副业之所以我能做三年多时间,不全是因为赚钱,更主要的是因为我喜欢看简历,也喜欢改简历。很久不做这份副业了,难免技痒。上周找了几个听友群发了一个小征集,邀请听友给我发简历,我来改。然后,就有了这么一期节目。
节目录好以后,我请deepseek帮忙总结了一下,这位主播在节目中提出了哪些简历写作的建议。deepseek总结得挺好,我就直接粘贴过来了,一共19条——
一、基础格式与排版规范
- 1. 避免无效信息:删除“个人简历”“Personal Resume”等冗余标题,节省版面空间。
- 2. 精简基本信息:仅保留姓名、学校、专业、联系方式、毕业时间等关键信息,省略民族、政治面貌等非筛选性内容。
- 3. 统一格式对齐:时间、公司名称、职位等同类信息保持对齐方式一致(如全部左对齐或右对齐)。
- 4. 慎用彩色模板:优先使用黑白模板,避免打印时出现色差或显示问题。
- 5. 字体选择:避免使用微软雅黑,推荐中文用宋体、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保证行距稳定且专业。
- 6. 控制行距与页边距:避免行距过大或页边距过小,确保内容紧凑且打印完整。
- 7. 避免使用图片符号:如必须使用项目符号(●),用 Word 自带功能而非插入图片,避免清晰度问题。
二、内容组织与结构设计
- 8. 分区逻辑清晰:可以按“教育背景-实习经历-项目经历-校园经历-技能证书”顺序组织。
- 9. 教育背景写法:包括时间、学校、专业、层次;主修课程选3门与求职岗位相关的;荣誉奖项(如奖学金、竞赛名次)可合并在此部分。
- 10. 项目经历补充实习空白:若无实习经验,可将课程项目、商赛、社会实践等写入“项目经历”,描述问题、方法、结论。
- 11. 校园经历重质不重量:最多写2段,选择最体现能力或与岗位相关的经历(如社团负责人、大型活动组织)。
- 12. 技能证书归类整合:英语、软件技能等放入“技能证书”;学术成绩、奖学金等移至“教育背景”。
- 13. 自我评价可省略:如必须写,放在简历末尾,避免占用首屏注意力。
三、写作技巧与表达方法
- 14. 每点加小标题:用6~10字概括该段内容,便于面试官快速抓取信息。
- 15. 量化成果:用数字体现工作成效(如“整理500+份资料”“撰写2万字报告”)。
- 16. 避免空泛描述:拒绝“培养了组织能力”等泛泛而谈,替换为具体行动和成果。
- 17. 使用“三段式结构”:每段经历按“为什么做-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展开:
a) 为什么做:痛点或目标(例如“品牌声量不足”)
b) 做了什么:方法论(例如“趋势洞察+竞品对标+人群细分”)
c) 结果如何:量化成果或影响(例如“推动客户投放20万预算”)
- 18. 建立细节素材库:实习中随时记录具体工作内容、数据、洞察,便于后期筛选和组合。
- 19. 确保内容不可复制:写出独特细节(如“低糖概念搜索量+52%”),体现真实性和思考深度。
最重要的是,特别感谢马同学、程同学、袁同学三位听友,感谢你们同意授权我使用你们的简历作为讲解素材,也希望我的建议对你们有帮助。
第一份简历(来自马同学)——
<figure>
第二份简历(来自程同学)——
<figure>
第三份简历(来自袁同学)——
<figure>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figure>
Comments
In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