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Fireside | 剪燭西窗19 劍橋大學工程學系學生林綽宏先生、DSE狀元聖保羅男女中學
19 劍橋大學工程學系學生林綽宏先生、DSE狀元聖保羅男女中學

19 劍橋大學工程學系學生林綽宏先生、DSE狀元聖保羅男女中學

Update: 2021-04-25
Share

Description

Mr Woody Lam, Engineering Student at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PCC DSE Topscorer @ Fireside

採訪者:蔣沛芸,吳業澧

Interviewer: Wendy Chong, Lawrence Ng

Q: 今天是 dse 開考的第一天,我們也看見了你昨晚在 instagram 那裏 post 了 story 提醒大家要戴口罩和帶准考證等等,很溫暖,請問你爲什麽會這樣做?你覺得是一種聖保羅精神的傳承,還是你想起了去年的今日?又或者可以分享一下你上年考dse時的心情嗎?

A: 我覺得是這樣的,這兩年在疫情及社會環境下會令大家難以專注在讀書上,尤其是在過去這一年,雖然我現在離開了香港,但也能看見大家上學有時候要上實體課,有時候要上網課,有很多變化,很多 uncertainties。雖然大家有一個正式的一個月的 study leave, 但心情上也很容易被很多事情打擾,例如現在社會上新聞自由的問題,可能會令學生有很多憂慮。所以我覺得現在開考了,雖然很多人覺得這個考試的成績不代表人生的成功或失敗,但無可否認的是,這個成績的確很大程度上會對你的未來的路向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想跟,不一定是聖保羅的師弟妹,也包括其他學校認識的考生說,到了這一刻,大家就要收拾心情,專注在考試上,好好地做好每一份卷,之後有什麽想法,或在社會事務及其他議題上有意見等等,可以考完再去做。始終這個考試是你人生中,雖然不是非常重要,考得差就世界末日,不是這個意思,但依然是一個值得大家去好好專注做好的一件事。所以我是以這樣一個目的、心態去和大家打打氣,提醒大家要先專注在考試上,之後有什麽想做就等考完試才做。

Q: 想請問你一些關於大學的問題,我們知道你現在在劍橋讀書,相信是我們很多人夢寐以求想進的學校。想請問你一開始爲何會選擇這間名校?

A: 我從小學開始就在聖保羅念書,過去十八年的人生都在香港度過,十二年都在聖保羅這個環境下長大,很少接觸其他地方的人和事。如果我去HKU讀書,HKU很多都是聖保羅的同學,自己好像依然在同一個環境下生活。我想借大學這個機會,接觸更多不同的人,不只是香港裏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是在英國裏不同的人,甚至是不同國家的學生,彼此在文化上、成長背景上交流,令我開闊眼界,對於不只是香港,而是整個世界的不同地方能有更深入的認知。至於劍橋本身,明顯地劍橋是一個知名學府,有很悠長的歷史,亦一直受人贊譽,所以我希望自己能有幸享受這裏的學習氛圍,瞭解這所大學這麽有名,能產生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政治人物的原因。

Q: 請問你是否考DSE之前便已經被劍橋取錄?

A: 這其實不是什麽秘密,整個申請程序就是說,在聖保羅的説法就是你要很早開始準備,例如中五下學期就要預備,然後中六年頭就要報名,10月15號要交好所有資料,要填不同的表格,完成入學考試,十二月參加面試,所以大概一月頭就會得到結果。所以這不是我個人的秘密,每個申請者都會在一個特定時間内知道結果。

Q: 那你在收到錄取通知後,會否覺得可以比較輕鬆地應考DSE,還是依然會很積極地考好DSE?

A: 我覺得這個要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因爲他們不是無條件取錄我,也要有一個成績的要求。劍橋是學院制,不同學院可能同一科的收生條件也有不同。所以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考量,你有錄取通知不代表你不用努力考好試。第二就是其實我也有一個個人目標,一些熟悉我的朋友也知道,大家高中的目標可能是拿5,但我自己的心態是我要做到最好,不應該失的分我就不應該失,或者我有不明白的地方,雖然我的分數是能穩妥奪得5,但我依然想知道爲什麽會錯,爲什麽那是一個不可接受的答案。所以我想做到最好,不是5**這麽簡單,而是我覺得我的能力能到達這個水平,我就應該好好準備,把握這個機會證明自己,做到最好,看一下究竟自己真正的能力到哪裏。

Q: 我們要報五所英國大學,請問除了劍橋之外,你有沒有申請其他學校的建議或貼士能和我們分享?

A: 我雖然報了五間學校,包括劍橋,Imperial,Edinburgh,Bristol 和 Southampston ,但我只去了劍橋和 Imperial 的面試。可能大家會覺得牛津劍橋就是最高等級的大學,這些大學和在倫敦的大學都需要面試,其他不在倫敦的就可能不用面試。他們比較看重的是你的personal statement, predicted grades等等,這些是你在報名的時候就應該要準備好的東西。如果報英國大學,做這些準備功夫就更重要。

Q: 狀元的背後一定是寒窗苦讀的結果,你覺得你是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你會否曾經也對自己很苛刻?

A: 的確是的,我覺得你的理解非常好。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對身邊和我一起做事的人要求也很高。例如當時我做prefect的時候,有和老師聊天的機會,老師問了我一個問題,我當時未必有很深刻反省過,但他們對我説,你對自己的要求固然很高,但你會不會意識到這樣會對你身邊的人造成壓力?我後來一想,也真的是,表面上我好像有很大成就,成績很好,但我確實對自己和身邊的朋友也構成很大壓力。所以在這裏我想謝謝陪伴了我很多年的朋友一直忍受我這麽高的要求。

Q: 你是狀元,現在又可以在劍橋念書,你覺得自己是不是無堅不摧?還是你偶爾也會像我們中學生一樣會覺得迷茫,焦慮,找不到方向?

A: 由始至終,我都不認爲自己是一個完美的人,我會想追求完美,雖然我學術方面比較好,但我在其他範疇,例如運動、唱歌跳舞方面不是那麽好。但在這個社會上,你不是幹這行的,你怎麽會重視自己唱歌、跳舞、運動好不好。在德智體群美的全人發展下,我也會想自己會不會在有興趣的方面有進步。很自然地,我知道自己并非完美,也有很多缺點,在這個充斥著不同價值觀的社會之下,我的不完美的地方可能就是大家不那麽重視的地方,但當然不代表那些事情不重要,我就很完美,不會有這樣的存在。至於我會不會迷茫,我覺得吧,雖然聽起來大家會覺得我在炫耀,但如果你能力不那麽好的時候,你可能沒有那麽多的選擇,不用想那麽多。但在我這裏,我對文理都有興趣和能力,我在選科時也會想自己究竟選文科還是理科比較好,這也是我曾經比較迷失的地方。直到現在,雖然我已經差不多讀完一年,我也會想,如果我當初選了另一科,會不會有不同的經驗、發展。未來我想做什麽,我念完工程我是不是就應該找一份工程工作?還是可能我對法律有興趣,會不會在念一個法律學位,再找一份和法律有關的工作?所以其實我在這些方面也會比較迷茫。

Q: 你現在在香港還是在英國?

A: 我現在在英國,但我有很多同學是之前聖誕節的時候回去了香港。我們有三個學期,聖誕節之前第一個,聖誕至復活節中間第二個,復活節之後第三個。有同學聖誕回去了之後,第二個學期不能回來,就只能在香港上課。這個學期以考試爲主,所以很多同學會選擇繼續留在香港,下年再回去。

Q: 聽説劍橋課程很學術性,你覺得你讀書會不會很辛苦,很大壓力?

A: 看你念什麽科吧,我有朋友念HSPS,關於政治、社會、科學的研究,他們可能一個星期寫兩三篇文,至於我念工程系,主要做一些題目,做實驗,聽講座這樣。我覺得是比較密集的學習過程,但我覺得和中學比較是一個不同的體驗。中學裏你要讀很多科,即便我讀理科,也要寫作文。但我現在讀工程,可能一年才有一篇文章要寫,其他時間我只做計數方面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是一個不同的鋪排,不會特別更加辛苦,但也不會特別休閑。

Q: 可以分享一下你是如何準備DSE的嗎?

A: 我認爲準備DSE不是學習要有的心態,但無可避免的是你要瞭解游戲規則。例如中文作文,記敘文一定要有對比,首尾呼應,要有意象或象徵,頭尾感情要有聯繫才能拿到5**。這是一些考試規矩,是成文地寫在答案上,也可能是不成文的,需要大家摸索清楚,在這一套規則下準備考試。這個是中四中五時需要留心看清楚的。但同時你也應該要爲自己未來的學習準備這個考試,例如我大學想念理科,修讀物理、化學、生物。那麽這三科除了是要念完去考試之外,也是在建構一個只是基礎。所以除了為考試二念書,也應該對科目本身有追求探索。有的人可能會是只爲了讀自己有興趣的科,不理會考試如何考,考試很低分,就問老師爲什麽這個不對,其實是因爲你沒有運用恰切的考試技巧。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會不求甚解,只爲了拿高分,只背答案但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麽。這兩方面可能都很極端,但假如你真心喜歡這一科,想追求學問...

因字數限制請在此閲讀完整文本:

https://bit.ly/3xpKp1H

編輯:黃嘉玥

Editor: Claire Wong

Comments 
loading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19 劍橋大學工程學系學生林綽宏先生、DSE狀元聖保羅男女中學

19 劍橋大學工程學系學生林綽宏先生、DSE狀元聖保羅男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