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有一家公司#5 Jellycat:贩卖可爱,保持神秘
#5 Jellycat:贩卖可爱,保持神秘

#5 Jellycat:贩卖可爱,保持神秘

Update: 2025-07-17
Share

Description

在准备这期节目之前,我对Jellycat的印象就是一个很火的网红玩具。但是当我真的开始收集资料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公司实在是太低调了……低调到有一点神秘。

团队几乎不接受采访,创始人更加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能在网上找到的官方信息少的可怜。所以今天这期节目可能不会有那种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创业故事,也没有什么创始人亲自讲述的成功学,而是从三个我自己感到好奇的问题出发,尝试从那些零散的线索里拼出这个玩具帝国背后的秘密。

▲ 本期共聊嘉宾:经纶,资深Jellycat爱好者

收听指南

01:24 问题一:Jellycat到底卖给谁?它的用户忠诚度哪里来的?

故事始于1999年,Jellycat成立之初,定位就十分非常清晰——做给新生儿的安抚玩具。凭借极致柔软的面料和严苛的安全标准,迅速在家长圈子里建立了口碑。

但当欧洲的“婴儿潮”红利消失,天花板显现时,Jellycat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品牌转向更广阔的全年龄段高端礼品市场。转型是说转就能转的吗?但是Jellycat做到了,借助名人效应和对“送礼”场景的精准洞察,成功地将玩具卖给了所有人。

13:27 问题二:为什么Jellycat坚持20年不做营销?然后…又开始做了?

创始人曾说:“我们希望人们购买Jellycat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因为被告知要购买。”

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Jellycat都保持着极度的低调。本部分将揭秘它“安静”的底气来自何方:从KOL的自发分享,到高端买手店的战略性渠道铺设,看它如何将“用户的口碑”变成自己最强的护城河。

同时,我们也将分析,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如Squishmallows)和TikTok的病毒式传播,Jellycat最终拥抱社交媒体,同时坚持自己“无真人出镜”的独特内容风格。

27:04 问题三:成年人为什么愿意花大几百甚至上千元买一个毛绒玩具?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目光投向用户,从多个真实的用户故事中寻找Jellycat能够提供独特“情绪价值”的答案。

一些关键线索:“Kidult”现象的兴起;“重新养育自己”的心理需求;“退休机制”带来的稀缺感和二手市场的繁荣……

你将看见,人们购买的早已不是玩具本身,而是一种治愈、一种陪伴和一种心照不宣的身份认同。

39:41 可爱背后的商业:迭代与稀缺

每年推出数百款新品,同时又让数百款玩偶“光荣退休”,这是Jellycat维持新鲜感和品牌价值的核心。前有经典失败案例Beanie Babies,但Jellycat的退休机制却能成功催生繁荣的二手市场,而非沦为投机泡沫。同时,再来聊聊,它和泡泡玛特的产品有什么异同。

<figure></figure>

网友总结Jellycat热门榜,来源:小红薯网友-biubiu

<figure></figure>

网友自制茄总表情包,来源:小红书网友-猫猫不吃鱼的日常

<figure></figure>

Squishmallows玩偶

<figure></figure>

Squishmallows巴菲特&芒格玩偶

关于主播:

主播玉竹,曾任职科技媒体,在早期美元投资机构工作负责过品牌公关,也曾作为出海营销机构合伙人帮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甲方乙方视角的转变,让我看待商业故事的角度更加多元。我希望能把复杂变简单,把故事讲有趣,为你还原一家公司在关键节点的抉择、挣扎与智慧。

制作人:玉竹

内容剪辑:小朱

片头制作:语铄

留言邮箱:dilys5915@gmail.com

收听渠道

小宇宙 | 苹果podcast | Spotify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QQ音乐

加入听友群

加入听友群,第一时间获取节目更新。还可以参与选题共创,想听哪家公司的故事尽管提,说不定下一期就讲它!PS:群里会根据每期选题产品,不定期放送福利抽奖。

<figure></figure>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5 Jellycat:贩卖可爱,保持神秘

#5 Jellycat:贩卖可爱,保持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