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对话鲁豫:我终于开始正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Description
「女性创作者访谈」系列回归,这一期我们请到了媒体人、主持人鲁豫。
今年年初,导演贾玲在接受鲁豫采访时说过一句话:“从此以后我要正视自己的才华。”这也成为影响鲁豫的一个重要时刻。她这两年才开始作为译者翻译书籍,此前她从没有主动去告诉别人她可以、也愿意做这件事情——尽管她一早就知道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
直到最近,她才终于可以特别坦然地说:“其实我是有一些才华的。”现在她可以全然地接受能力范围内的除了主持以外的其他事情,包括翻译、播客制作人或是脱口秀嘉宾。
她也开始更多地表达自己,去“教别人点什么”。当她发现其实别人很真诚的愿意从她身上学到一点什么的时候,她也是很真诚地愿意给到这样的一些帮助。但在以前,这是她完全不敢想,也不愿意去想的。
鲁豫是少有的穿越了各个媒体周期的媒体人。从最初的电视直播记者,到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再到如今的播客主播,她在每一种媒体类型上都跟上了时代。她说这跟她对生活的好奇心有关系,也跟她特别能学东西有关。还有很特别的一点是,她说自己对“年龄”没什么概念,“年龄是一种感觉,而我连这种感觉都没有。”
早期在新闻行业的职业训练给她带来了专业、冷静,还有特别强的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她觉得,自己最大的天赋还是在于“敏感”和“表达”。她知道怎么把一件事讲得吸引人。她在节目中非常具象地描述了脑海中的画面——好像有三个人在上空指挥,她知道要讲几个模块,这几个模块可以在台上瞬间变换位置。她本来按12345这样的顺序讲述,但也可能瞬间决定要把模块5挪到前边,或者模块4忘记说了,但没关系,可以后面再说。这就是她的才能。
鲁豫现在也特别想跟年轻的女性创作者说一句话:别害怕走那条难的路。很多时候,看起来简单的路反而要更小心,而那个看起来更难走的路,可能最后才会把你带到一个真正美好的地方。
Shownotes
01:15 “我开始正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04:37 4岁的时候,我大概预见了自己未来能够走到哪里
07:04 “最好的年纪是47岁”,之后这几年,我主观意识清晰地走在一条可行的路上
09:38 不要把表达变成表演行为,第一控制量,第二做充分的准确
13:23 刻苦程度随时间递增:工作比学习时代刻苦,现在比过去刻苦
第一部分:做播客
14:03 旧的方法,新的表达
21:36 《岩中花述》嘉宾选择的标准
33:09 如何理解“嘉宾精英化”的反馈,“某种程度不是反抗精英叙事,而是反抗莫名的压力”
35:07 她们的故事依旧值得被倾听,未来节目要用新的讲述方式跨越“相对的特权”
40:16 观众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一个人,是节目所能达成的特别好的状态
44:37 贾玲说,“我现在缓过来了姐姐,我又活过来了”,内心感动之余,还有一些苍凉。但你明白这种悲壮感是她们所必须要经历的
57:08 我可能有一个先天优势:被采访者对于我的信任,但强烈的边界感也会带来局限
1:03:48 多年来面对外界声音,“我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恐惧”,“按照我的节奏努力做事”
1:06:56 从电视到播客再到脱口秀节目,在不同的媒介形式之间“穿越周期”
第二部分:时代变化与“穿越周期”
1:14:43 “我不接受我是仰视的,也不接受完全迎合,平视是我一直以来的基调”
1:18:57 “我依然是一个克制的人,没有太多外在情绪,但相信观众能够看到我内在的情绪是饱满的,是真诚的”
1:22:39 如何确立自己的语言?来自《凤凰早班车》“说新闻”的自发摸索和职业训练
1:25:33 饱满的职业训练带来好的职业道德:“这个事只要我答应做了,就会很好地完成,我的身体也会很配合”
1:28:59 《鲁豫有约》是资料库一样的存在,人物访谈是一个时代的记录
1:32:18 播客这种形式吸引我的地方
1:38:00 非常渴望采访的人物:三毛
第三部分:谈谈自己
1:41:30 到现在这个年纪才发现我可以教别人点什么
1:43:16 我可能用尽了全部力气抵抗被他人和世界改变
1:48:38 做电视采访,一直依赖困惑是达不到文字采访的深度
1:55:22 对于衰老,唯一不爽的是害怕记忆力变差
1:59:43 “我不能纯玩儿的”
2:04:33 当听到老朋友“不够进步”的发言,会怼回去,既要传递我的态度,同时希望一个谈话场它是更流动的、更松弛的
2:09:48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