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当游戏入侵网文:Z世代为何在虚构世界里交付真心
Description
根据报告,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经达到5.75亿人,早已成为一种主流的文化娱乐方式,但我们却好像很少讨论它。
所以我们今天想聊一个既有趣、又重要的的话题:为什么现在的很多网络文学,看起来越来越像游戏?
这个话题源于我们对网络文学市场的观察。在主流网文平台的排行榜中,例如番茄小说的巅峰榜,前五部最受欢迎的作品里有三部都以“游戏世界”为核心推动叙事。它们的作者既有传统的男频作者,也有传统的女频作者,但在这类题材上,它们却呈现了某种相似性——就像《游戏入侵》的书名一样,网文世界的心智游戏潮流已经蔚然成风。
本期节目,我们也请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的副研究员王玉玊,一起聊了聊“游戏化向度”的网文为什么在当今这个时代广受欢迎?她的著作《编码新世界: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也是我们深入理解数码原住民一代思维底层逻辑的一个入口——为什么这一代人会如此依赖“设定”,为什么他们能在明知虚构的世界里付出真心,以及为什么游戏化已经成了他们叙事和想象的基本方式。
“游戏化向度”的网文里面有个关键词,叫“设定”。它不是单纯的背景故事,而是一种“私人欲望的公共形式”。就是大家可以把自己想要的世界、想要的关系,用一个虚拟的规则系统写出来,然后邀请别人进入。它既不需要和现实一一对应,也不必遵守传统价值观,重点是——它能让人暂时从现实的束缚里脱身。
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这其实特别重要。因为我们这一代,从小面对的是一种很新的处境:宏大叙事消失了,“真”和“实”之间分开了,终极价值也找不到了。那怎么办?大家就开始用“设定”来重新搭建一种公共叙事。你会发现,很多人明明知道这是假的,却还是愿意全情投入,把它当成某种“真实的体验”。
这时候,网络文学、游戏、剧本杀、密室逃脱和《鱿鱼游戏》这样的影视作品,一起构成了年轻人的“生存实验室”——在这些虚拟设定中他们不断协商价值和演练规则,去回应现实中那些无法回避的不确定性。
在王玉玊看来,她最核心的研究对象“既不是电子游戏,也不是网络文学,而是人的经验的变迁。”她始终关切的是人如何理解自身与世界,如何看待文学与叙事。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也是数码原住民一代给上一辈、给这个世界的回答。
Shownotes
阅读经验
04:25 我的文学审美并非按照主流经典价值序列所塑造,上大学我才知道一个词叫“看闲书”
08:03 世界像一个深坑,人物是投掷的石子,深坑的回响是文学的秘密
14:56 为什么现在的很多网络文学,看起来越来越像游戏?
“游戏化”网文
19:24 什么是无限流?为什么无限流会在网络文学中越来越流行?
21:51 以数值化方式设定世界,以打怪升级为情节主线,用换地图来划分情节段落,这一基本框架使得网络文学的超长篇创作成为可能
36:03 为什么“大逃杀”和“死亡游戏”这种类型格外受Z世代读者欢迎?
38:29 《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关于自我如何与世界相连;《游戏入侵》关于一个人不断完成自我确立的过程
45:20 为什么在角色塑造上,这类网文作品都偏向/独狼/无CP/断情绝欲?
51:53 羁绊是一种有着极高情感强度的宿命般的联结,比世间一切都更深刻
1:06:34 “游戏化”网文的爽点是什么?
1:11:33 对数码原住民来说,为什么设定如此重要?为什么说“设定的本质是私人欲望的公共形式”?
1:17:48 如果你想了解“游戏化”网文,可以选择《十日终焉》作为入口
1:20:08 “第四天灾”与“克苏鲁”的流行,呼应了怎样的时代情绪和读者心理?
1:28:49 为什么“游戏化”网文适合女性成长的推演和探索?
Z世代如何理解自身与世界
1:34:57 为什么网文与流行文化的联系要大于与文学的联系?什么是数码人工环境?
1:39:19 如今对创作者而言,画面感不在于描述能力,而在于调取能力
1:45:33 短剧是视频化的网络文学,是一种粗糙但精确调取的艺术形式
1:51:05 Z世代的真假质问:真实具有最高价值?虚拟无意义?
1:55:53 宏大叙事崩解后,我们一边尴尬冷笑,一边偷偷哭泣
2:03:01 康王洞读《编码新世界》时,偷偷哭泣的三段话
2:17:03 幻想类影视作品的春天要来了吗?
2:23:37 王玉玊的个人私藏网文推荐,及入门网文推介
本期节目提到的作品:
【书籍和网络文学】
《编码新世界——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王玉玊)
《00年代的想象力》(宇野常宽)
《游戏入侵:我要这个这个还有这个》(番茄小说,猫不秃,2024)
《十日终焉》(番茄小说,杀虫队队员,2022)
《诸神愚戏》(番茄小说,一月九十秋,2024)
《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晋江文学城,桉柏,2021)
《快穿之打脸狂魔》(晋江文学城,风流书呆,2015)
《无限恐怖》(起点中文网,zhttty,2007)
《砸锅卖铁去上学》(晋江文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