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优牲忧郁85 哲学·文学·精神分析读书班导论 :主体及其破碎
85 哲学·文学·精神分析读书班导论 :主体及其破碎

85 哲学·文学·精神分析读书班导论 :主体及其破碎

Update: 2025-08-13
Share

Description

主播



  • 格陵兰,哲学临床工作者。

  • 亭植,不断感受,不断书写。

  • 傲群,从文学跳槽到了艺术学的家伙。

  • 如山清,但愿长睡不复醒。

  • 虹, 览遗籍以慷慨。

  • 森,中文系失业人士。

  • 不宣,文学男和金融男之间横跳。

  • 韫章,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时间轴



详细版时间轴



我介绍哲学家或一个理论,我会尽可能的找到一个和他对立的他的对手,让他们两个争辩起来,我觉得这样会更有意思


bilbil账号:鲸鱼沉睡格陵兰


小红书账号:沙丁鱼下潜五海里



  • 13:06 ">13:06 对于读书班,哲学意味着什么,哲学是什么


对我来说,哲学就像黑塞的《玻璃珠戏》


哲学会把各种各样的学科吸收进来,把它们变成自己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哲学对于我们这个读书班来说,又意味着一种主体的博物馆。关于这个博物馆最好的典范就是本雅明的“拱廊计划”



  • 15:42 ">15:42 不懂哲学可不可以参加哲学读书班


哲学究竟是不是一个基因化的学科


现代哲学,尤其是法国哲学里面有一种思潮,它的核心诉求是要求哲学去“精英化”


柏拉图的“走下来” VS 康德的“走出去”


启蒙就是人从咎由自取的受监护状态走出来。--《什么是启蒙》


我们想要做一个不那么需要哲学史基础的读书班。既然哲学是一个关涉到每一个人如何生活的问题,那么它就应该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可以理解,甚至的可以使用的


苏格拉底“向上走” VS 智者“向下走”


我们试图把哲学变成一个类似于“锤子”这样,,我们可以敲打使用的一个东西



  • 20:10 ">20:10 没有哲学史基础,我能够读懂哲学吗?


这个理论就是一个排斥的系统,让一个人面对一个巨大的哲学史,他发现他走不出去,哲学史把他排斥在外


哲学史变成了一种话语上的镇压工具


我们把哲学书当成一个工具,当成一个机器来处理,把它拿来用,拆掉它,磨损它,只要有需要就把它拆的七零八落。如果它没有用处,就把它扔开


对我们来说,读哲学重要的不是准确理解,而是能给你某种提示,或者能够让你发现,生活中某些不对劲的东西



读书班主题:主体&破碎


动物是不会有心理疾病的,只有人会有


犬儒主义


哲学家面临真理的时候,一定是有某种身体上的冲击的


我们试图去把真理变成一个,不是一种推论的东西,而是一种像闪电一样击中人的真理


福柯认为,世界上有两种真理,一种是推论的真理,一种是闪电的真理



文学和哲学的关系,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用哲学来给你上文学课的人,一种是试图用文学直接去写作哲学的人



不同类型的哲学书,有不同的方法


《存在与时间》



通过自己内在的某种破碎,来让自己成为主体的主体观 VS 萨特式的主体观


爱情中的自恋属性



它会把你一个人主体性的其它面都抹杀掉,留下最功利的一面



精神分析在电影领域,其实更像一个阐释工具,它去阐释整个电影中角色的动机,整个故事的结构等


要放弃学科之间严格的划分



书单书太多怎么办?


行走的人文通识课



如果说,人没有某种作恶的自由,他永远都是从“善”的方式去操作的话,那么其实就像康德说的,如果人不能够作恶,百分之百按照某种道德利益去生活,那么他其实是傀儡,那么对于一个傀儡来说,他反而是没有什么善恶


绝对的善反而毁灭掉了善


在失败之中获得某种拯救


我意识到我是一个可以作恶的存在


无意识不再是一种隐藏的东西,无意识是一种暴露出来的东西


堕落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拯救



教育体制的排序造成一个问题就是永远只有一个“第一名”,其他人都是失败者。那失败者经历了教育体系的失败后,他要如何去自处呢?


在这个教育经历里面受到的全是挫败,感觉已经变得不会学习了


学习其实是一个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的生物性本能


我们希望通过扩展大家的视野,让大家看到这种教育体制之外的一种可能性,来抚平大家在这种教育体系里面受到的挫折和伤害


我们生命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学习,学习这件事我们做了十几年,放在其他方面,你如果做饭做了十几年,你不可能说我不会做饭,你骑车起了十几年,你不会说不会汽车。但是大家学习了十几年,为什么会说不会学习或者说学习不好呢


婴儿是学习最努力的一群人了


你应该去一个配得上你的大学



人经常在逃避,你在逃避看到自己,你晚上为什么不肯睡觉,因为你害怕看到自己


爱,其实是一个可以主动感知的事情,感知爱是一个绝对可以选择的能力


甚至“爱你”这件事情,你会做的比别人都好,你最知道怎么样去爱你自己,你最知道怎么样鼓励你自己,你最知道你想要听到什么



痛苦是一个很好的动力


从幸福里面去找前进的动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自我厌恶里的自我真的是我吗?还是说他是某个人在我们身上塑造的一个形象


你当然会不会喜欢一个别人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形象


甚至于我们会说,这种自我厌恶,本身是一个让人兴奋的信号,那意味着你觉得这里有某种不对劲


有人会说,奴隶的痛苦是好的,或者说,一个仁慈的奴隶主,比一个暴烈的奴隶主坏得多。因为一个暴烈的奴隶主,他会让那些奴隶意识到自己身上有巨大的痛苦,奴隶感觉到这个地方不对劲,就会想摆脱这里。而一个很好的奴隶主,他会让奴隶感激自己,不会产生反叛的念头



环境的影响


家对每个人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具体的家



读书班是一个不会开第二次的列车


读书班不是一个天然存在的东西,它需要有很多人都需要听这个课,有一个机制,有一个结构,让读书班在空间里长出来,我们才很幸运的听到这个课


我们有相似的兴趣,相似的见解,或者相似的质地,我们被这些微小的东西吸引过来


直播会营造出一个氛围和空间,它会让你有一种约束感和责任感



你不一定跟身边的人有共同的话题,但是你在这个世界上,肯定是会有跟你有共同话题的人,你去找到他们就好



  • 01:51:11 ">01:51:11 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创伤或者是阴影,每每回想就哭泣,从这个角度,人从未成长吗?


如果你现在回想起到了你的创伤阴影,你想哭泣,就说明你到了一个比之前更加安全的环境,你的痛苦已经在开始释放了,在消散了


人不是只有一个自己



  • 01:54:54 ">01:54:54 大环境一直很坏,如何一直在这个环境里更大的爱自己


怎么构造出一个让你自己觉得舒服的场域


话语本身是有力量的


难道上了北大,就不允许有痛苦了吗?生命中就不准有任何刺痛你的东西了吗?


物质和精神的平衡


晚上不肯睡觉,是因为你舍不得身上的力气



这个问题应该要反过来说:为什么我喜欢哲学还要读理科


“你怎么证明你周围的这个世界它真实存在”


当你感觉到被爱的时候,这个爱就生成了


当你觉得一切都提不起兴趣的时候,当你觉得一切都很无聊的时候,你反而是在体验这个存在


活着有很多好的东西,而死了就没有了。是因为对活着的好的东西的眷恋,而不是对死了的恐怖世界的畏惧


我们为什么要喋喋不休的写字,它说是因为我的身体上有些地方在隐隐作痛,它使得我必须喋喋不休的不停的说话


孕育一颗珍珠


你有一种强大的欲望,但是你发现你没有这个天赋,人的尊严,就体现在这样一种不停的对峙上,你需要去重建,并且要忍受这种创伤


比起语文,更加好的东西是中文;比起中文,更加好的东西是读书



侦探学园要做一个总体的侦探学园



当代东亚青年的精神处境


当代东亚流行文化的精神分析,当代青年的生存困境



期末情侣



体验一下20世纪初的中国及它与世界的联系



如果说从某个原理出发,必然会推导出哲学是有用的,但是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是矛盾的


哲学所拥有的就是话语


哲学或许是有颜色的


精神分析在哲学上有它的合法性


哲学里面自我辩护的维度


写在最后



  • 剪辑:阿黠



  • 时间轴:阿黠



  • 策划:亭植 & 格陵兰



  • 伴奏:only one that really - 萝卜 (原创曲目)



  • logo 设计:商隐



  • 我们的网站:ysyy.typlog.io



  • 公众号:侦知棒



  • 听友群:(微信)zhentanxueyuan233



Comments 
loading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85 哲学·文学·精神分析读书班导论 :主体及其破碎

85 哲学·文学·精神分析读书班导论 :主体及其破碎

侦探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