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MSAI营销科学∞艺术EP.71 生成式AI主导营销生产力革命:三大核心能力的重构路径与未来方向 -《生成》解读 8
EP.71 生成式AI主导营销生产力革命:三大核心能力的重构路径与未来方向 -《生成》解读 8

EP.71 生成式AI主导营销生产力革命:三大核心能力的重构路径与未来方向 -《生成》解读 8

Update: 2025-08-24
Share

Description

在营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不再是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对营销生产力的根本性重构。

本期播客为《生成:AI生产力重构营销新范式》新书解读第八章,我们可清晰看到,生成式 AI 正从洞察、创意、媒介三大核心能力切入,打破传统营销的效率瓶颈,推动行业从 “资源驱动型” 生产力向 “心智驱动型” 生产力跨越,同时引发工作模式、分工体系与核心竞争力的深层变革。


共谈嘉宾:

谭北平 — 营销科学家 MSAI联合主播 / 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
钱峻 — 营销科学家 MSAI 联合主播 / MSAI M360 创+平台创始人

SHOWNOTES

0:32   《生成》第八章:生产力重构洞察创意和媒介能力的狂飙。,

2:34   生成式人工智能加持之后,营销会变成一种叫心智生产力。

6:40   生成式人工智能革新营销生产力:洞察、创意与媒介沟通的全面升级

9:09   痛点挖掘就是识别消费者在使用产品和服务时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不满。

12:13   媒介沟通能力是营销生产力的重要构成。

15:47   AIGC赋能内容生产:从BGC到PUGC的效率革命

20:13   人工智能洞察能力:从情绪识别到客户体验管理的全面升级

24:13   人工智能重塑个性化服务与营销生产

29:53   生成式AI深刻改变营销领域的生产力,提升了效率同时重构了工作流程。

33:35   在设计领域,AI既可能取代普通设计工作,也是设计师提升效率和创新的工具。

35:49   学校教育作为预科性质,不能直接获得职场技能,持续学习和独立练习很重要。

一、营销生产力的本质:三大核心能力构筑行业基石

要理解生成式 AI 的变革价值,首先需明确营销生产力的核心构成。根据经济学中 “生产力” 的定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强调分工与专业化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营销生产力可界定为 “企业在特定时间内创造营销活动的数量与质量”—— 相同资源投入下,能完成更多高质量、高转化营销活动的企业,其生产力更具优势。

而支撑营销生产力的关键,是三大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这三大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企业营销成效:

  1. 洞察能力:营销的 “决策大脑”,指通过数据、信息分析,挖掘消费者需求、趋势、痛点与情感的能力。例如对 “消费者为何喝牛奶” 的洞察,可从 “日常食品” 深入到 “补钙育儿”“节日礼品” 等深层需求,为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2. 创意能力:营销的 “内容引擎”,涵盖广告构思、文案撰写、视觉设计等内容生产能力。传统模式下,创意依赖专业人员经验与复杂工具,且需耗费大量时间(如品牌生产内容 BGC 需几周至数月)。
  3. 媒介能力:营销的 “传播桥梁”,包括媒介渠道运营、目标受众触达与沟通互动能力。现代营销 90% 的预算投向媒介,但传统媒介沟通存在单向性、人力成本高、触达精度低等问题。

二、生成式 AI 的颠覆性价值:三大能力的效率革命与体验升级

生成式 AI 对营销生产力的重构,并非简单提升效率,而是从 “流程优化” 到 “能力重塑” 的全面突破,其影响贯穿三大核心能力的全链条。

(一)洞察能力:从 “耗时分析” 到 “实时智能”,精准度与颗粒度双提升

传统营销洞察存在 “数据处理慢、分析维度浅、人力成本高” 的痛点 —— 一份月度行业竞争报告需分析师数天完成案头研究与数据整理。而生成式 AI 通过 “智能体(Agent)协同” 模式,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 效率飞跃:借助 AI,分析师可在几分钟内读取海量社交媒体数据,生成趋势、竞争对比等多维度报告;智能体技术进一步将报告生成时间压缩至 10-30 分钟(如分工明确的 AI 分别承担资料查找、质量检查、报告撰写任务)。
  • 深度升级:AI 能精准识别消费者情绪与场景差异,例如在 “小明见妈妈哭泣” 案例中,AI 可区分 “见到妈妈本人的喜悦兴奋” 与 “见到妈妈照片的思念悲痛”,为情感营销提供精细化依据。
  • 场景落地:在客服领域,Salesforce 的 Service GPT 可自动理解客户查询意图并生成精准回复;腾讯飞书会议系统能实时总结会议要点、分析参会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实现 “洞察即服务”。
(二)创意能力:从 “专业垄断” 到 “全民赋能”,内容生产效率 10 倍提升

传统创意生产存在 “门槛高、周期长、质量不稳定” 的问题 —— 非专业人员难以参与,专业人员一天仅能完成 1-2 个设计作品。生成式 AI 打破了 “创意专属权”,实现 “专业与大众双赋能”:

  • 专业人员效率倍增:专业美工借助 AI 工具,工作量可提升至过去的 10 倍,且能探索超现实美学等新风格(如可口可乐 “美术馆广告” 中,AI 让名画人物与现实交互,大幅降低动画制作成本)。
  • 普通人员创意觉醒:缺乏文案、设计能力的店长、服务人员,可通过 AI 制作客户答谢卡片、感恩视频;大学生借助 AI 开展的奥运主题营销活动中,70 人周期内发帖 1200 条,总互动 23 万,爆帖率达 15%(小红书单帖最高互动超 7 万)。
  • 模式迭代:内容生产从 “BGC(品牌生产)→PUGC(专业用户生产)” 转向 “AIGC(AI 生产)”,生成时间从几周缩短至几分钟,且质量可控,无需品牌方大量人力审查。
(三)媒介能力:从 “单向传播” 到 “个性互动”,实现 “24 小时无间断服务”

传统媒介沟通存在 “人力极限、触达粗放、体验单一” 的瓶颈 —— 一个主播最多照看 2 个账号,每天直播 7-8 小时;电话客服因外包导致口音问题,影响用户体验。生成式 AI 通过 “数字人 + 智能交互” 模式,重构媒介能力:

  • 效率突破:借助 AI 数字人,一个人可同时照看 20 个直播账号,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直播;AI 客服可第一时间响应美团、淘宝等平台的客户需求,远超人工响应速度。
  • 体验升级:实现 “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如家乐福的 Hopla 聊天机器人可根据客户预算、饮食偏好推荐产品并制定膳食计划;屈臣氏借助 AI 辅助美丽顾问(BA)管理线上私域社群,维系消费者关系。
  • 成本优化:无需依赖海外外包客服,AI 可生成自然语音与个性化回复,既降低成本,又避免 “口音体验差” 的问题。

三、深层重构:不止效率提升,更是营销生态的全面变革

生成式 AI 对营销生产力的影响,远超 “工具升级” 层面,而是引发 “工作流程、分工体系、核心竞争力” 的深层变革,这也是 “生产力重构” 的核心内涵。

(一)工作流程:从 “线性分工” 到 “人机协同”

传统营销流程呈 “线性递进” 模式(如拍摄短剧需层层分包给组织公司、演员工会、剧本团队),环节多、沟通成本高。而 AI 可整合多环节工作,例如企业无需外包即可通过 AI 完成剧本生成、视觉设计、视频剪辑,流程从 “多环节协作” 转向 “人机实时协同”,大幅缩短项目周期。

(二)分工体系:从 “垂直专业” 到 “能力重组”

传统营销行业分工高度垂直(如媒介人员仅对接媒介总监,无法参与品牌决策),而 AI 让 “跨领域能力整合” 成为可能。例如媒介人员借助 AI 可同时具备基础创意生成、消费者洞察分析能力,传统 “专业壁垒” 被打破;部分低价值重复性工作(如基础修图、文案初稿)可能被 AI 替代,行业将涌现 “AI + 专业” 的新型岗位(如 AI 创意指导、AI 媒介策略师)。

(三)核心竞争力:从 “技能依赖” 到 “创新驱动”

过去,营销人员的核心竞争力依赖 “工具技能”(如 PS 修图、数据分析软件操作),而 AI 让这些基础技能贬值(如手机 AI 可自动完成修图)。未来,核心竞争力将转向 “AI 无法替代的创新能力”—— 例如设计师需探索 AI 难以实现的独特风格,营销人员需结合 AI 洞察制定差异化策略,“创新 + AI 应用能力” 将成为职场核心壁垒。


四、应对变革:个人与企业的破局之道

生成式 AI 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是 “不进则退” 的竞争压力。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主动拥抱变革,才能在生产力重构中立足。

(一)个人:从 “技能学习者” 到 “AI 协同者”
  • 摒弃 “工具依赖”:基础技能(如文案撰写、简单设计)需与 AI 结合,提升效率;重点培养 “AI 无法替代的能力”(如策略思考、情感洞察、创新构思)。
  • 保持 “持续学习”:学校教育更多是 “预科性质”(如课本中的 AI 知识可能滞后半年以上),需主动学习智能体、AIGC 新工具,在实践中提升 AI 应用能力。
(二)企业:从 “资源投入” 到 “能力重构”
  • 重构营销团队:打破传统部门壁垒,培养 “洞察 + 创意 + 媒介” 的复合型团队,让 AI 工具贯穿营销全流程;
  • 聚焦 “心智生产力”:借助 AI 深入挖掘消费者心智需求,从 “大规模传播” 转向 “个性化体验”,例如通过 AI 实现 “一人一策” 的私域运营,提升客户忠诚度。

生成式 AI 对营销生产力的重构,是行业从 “传统粗放” 向 “智能精细” 转型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让洞察、创意、媒介能力实现效率飞跃,更推动营销生态从 “资源驱动” 转向 “创新驱动”。对于营销人而言,唯有将 AI 视为 “能力放大器” 而非 “替代者”,主动探索 “人机协同” 的新模式,才能在这场生产力狂飙中抓住机遇,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TAKEAWAY

1、营销生产力核心由洞察、创意、媒介三大能力构成,其水平取决于特定时间内营销活动的数量与质量。

2、生成式 AI 打破营销三大核心能力瓶颈,推动营销生产力从 “资源驱动” 向 “心智驱动” 跨越。

3、生成式 AI(含智能体技术)让营销洞察效率大幅提升,报告生成时间从数天缩短至 10-30 分钟,还能精准识别消费者情绪与场景差异。

4、生成式 AI 赋能创意生产,专业人员工作量可提升 10 倍,普通人员也能参与创意,内容生产模式从 BGC、PUGC 转向 AIGC,周期缩至几分钟到几小时。

5、生成式 AI 革新媒介能力,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直播、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突破人工服务的人力与成本极限。

6、生成式 AI 对营销的影响不止效率提升,更重构工作流程,使线性分工转向人机协同,缩短项目周期。

7、生成式 AI 打破营销行业垂直分工壁垒,推动分工体系从专业细分向能力重组转变,催生 “AI + 专业” 新型岗位。

8、营销核心竞争力从依赖工具技能转向创新驱动,“创新 + AI 应用能力” 成为个人与企业的关键壁垒。

9、个人应对变革需摒弃工具依赖,培养 AI 难替代的能力,并持续学习 AI 新工具,学校教育更多是基础认知铺垫。

10、企业需重构复合型营销团队,借助 AI 聚焦心智生产力,从大规模传播转向个性化体验,实现可持续增长。

思考点

1、生成式 AI 推动营销洞察、创意、媒介能力效率提升的同时,对营销行业传统工作流程的具体重构路径有哪些?

2、面对生成式 AI 带来的营销核心竞争力从 “工具技能” 向 “创新 + AI 应用能力” 的转变,营销从业者需重点培养哪些 AI 难以替代的能力?

3、企业在借助生成式 AI 聚焦 “心智生产力”、转向个性化营销时,可能面临哪些实践挑战,又该如何突破?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EP.71 生成式AI主导营销生产力革命:三大核心能力的重构路径与未来方向 -《生成》解读 8

EP.71 生成式AI主导营销生产力革命:三大核心能力的重构路径与未来方向 -《生成》解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