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83 不止推荐算法!AI穿透电商全链路:模式迭代、消费变革与未来机遇 -《生成》解读 16
Description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商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人工智能的崛起正为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
本期播客为《生成:AI生产力重构营销新范式》新书解读第十六章。从传统的人找货到智能的货找人,从计划性购买到体验式消费,AI 正在重构电商的商业模式、消费逻辑和应用场景,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共谈嘉宾:
谭北平 — 营销科学家 MSAI联合主播 / 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
钱峻 — 营销科学家 MSAI 联合主播 / MSAI M360 创+平台创始人
SHOWNOTES:
0:42 《生成》第十六章- AI和电商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应用、方向和改变。
2:05 中国电商主要模式:平台电商、社交、兴趣电商以及O2O电商。
6:45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一是从计划性购买转向体验式购买。
8:10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二是从‘人找货’转变为‘货找人’。
9:13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三是决策链条向前和向后延伸。
10:17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中数据技术成为关键驱动力。
11:38 AI在电商中的核心应用场景之一:AI导购助手。
14:39 AI对DTC(Direct-to-Consumer)电商模式的改造与升级。
18:18 AI在电商中的多元应用场景全景。
20:19 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驱动因素。
23:41 AI导购中的隐私与信任平衡。
25:00 资源有限下AI应用的优先级建议。

一、电商模式迭代:从单一交易场到多元生态体
中国电商市场的发展历程,本质是技术驱动下 “效率与体验” 持续优化的过程,四种主流模式分别对应不同阶段的消费需求。
(一)平台电商:电商的 “基础设施”作为电商行业的基石,平台电商以 “在线商场” 为核心定位,核心价值是连接海量商家与消费者,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以淘宝为代表,其模式特征是 “人找货”—— 消费者带着明确需求,通过搜索、筛选、比价完成购买,本质是解决 “供需匹配” 的基础问题,为电商行业搭建了规模化交易的基础设施。
(二)社交电商:用 “关系” 激活消费社交电商颠覆了传统交易逻辑,以 “货找人” 为核心,依托社交媒体和 UGC 内容,将消费行为嵌入社交场景。拼多多的成功并非偶然:通过 “拼团” 裂变激活社交关系,用 “砍价”“多多果园” 等娱乐化玩法提升用户粘性,再以数据驱动优化选品,让 “买东西” 变成 “分享中顺便买”,彻底降低了消费决策门槛。
(三)兴趣电商:用 “内容” 创造需求兴趣电商的核心是 “激发潜在需求”,区别于平台电商的 “满足已知需求”。抖音等平台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先向用户推送契合兴趣的内容(如宠物视频、家居改造教程),再自然关联相关商品(如自动吸猫毛工具、收纳好物),让消费者在 “无计划” 状态下完成购买,重新定义了 “冲动消费” 的商业价值。
(四)O2O 电商:打通 “线上线下” 最后一公里O2O 电商的关键是 “即时性体验”,通过整合线下实体店库存,实现 “线上下单、线下配送” 的高效衔接。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无需自建仓库,直接调用周边超市、便利店的资源,让消费者从 “下单到收货” 的时间缩短至几十分钟,完美适配 “应急需求”(如突然想喝啤酒)和 “即时体验”(如生鲜食材),填补了传统电商的即时性空白。

二、消费行为变革:AI 如何重塑 “购物逻辑”
电商模式的迭代背后,是消费者行为的深度转变,而 AI 正是推动这一转变的核心引擎,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
(一)从 “理性计划” 到 “感性体验”:购买决策的 “瞬时化”传统平台电商中,消费者的购买路径是 “有需求→列清单→查资料→比价→下单”,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天;而兴趣电商和 O2O 电商通过 AI 推荐的趣味内容、即时配送服务,让购买决策在 “瞬间” 完成。例如,用户刷到 “自动吸猫毛工具” 的视频,因好奇点击查看,再看到 “当日达” 的配送信息,立刻下单 —— 这种 “体验驱动” 的购买,让电商平台从 “交易场” 变成了 “生活场景入口”。
(二)从 “人找货” 到 “货找人”:需求触达的 “精准化”过去,消费者需要主动搜索才能找到商品,就像 “拿着清单逛超市”;如今,AI 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记录、社交互动、购买偏好,能精准预判潜在需求,主动推送相关商品。比如,用户频繁刷宠物视频,AI 会先推送 “猫咪日常” 内容,若用户停留时间长,再推送 “猫毛清理工具” 的直播切片,最后发放优惠券促成购买 —— 这种 “润物细无声” 的触达,比传统广告更高效,也更符合用户心理。
(三)从 “单点决策” 到 “全链路参与”:消费闭环的 “延伸化”传统电商的决策只集中在 “购买” 环节,而现在,消费决策贯穿 “事前 - 事中 - 事后” 全链路:事前,通过 KOL 测评、UGC 评价建立品牌认知;事中,通过 AI 导购获取个性化建议;事后,通过评价分享、复购优惠形成口碑传播。这种 “全链路参与” 让消费者从 “被动接受” 变成 “主动参与”,也让企业能更精准地把握用户需求。

三、AI 的核心应用:从 “工具赋能” 到 “生态重构”
AI 在电商中的应用早已超越 “推荐算法”,而是渗透到运营全链路,成为重构电商生态的关键力量,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
(一)AI 导购:重新定义 “购物体验”AI 导购的核心是 “理解需求 + 预判需求”,而非简单的 “商品推荐”。例如,瑞幸的 AI 点单系统,当用户说 “2 点有 8 人客户会议”,AI 会自动考虑 “下午易犯困” 的场景,推荐花香或浓郁口味的咖啡,并搭配适合多人分享的规格;值得买的 “小值” 则通过对话式交互,整合全网价格和口碑,为用户提供 “比价 + 推荐” 一站式服务。这种 “场景化导购” 让购物从 “被动挑选” 变成 “主动适配”,大幅提升用户粘性。
(二)DTC 电商改造:让 “品牌直达用户” 更高效DTC(直连消费者)模式的核心是 “省去中间环节,精准触达用户”,而 AI 让这一模式的效率实现质的飞跃:其一,个性化页面展示,不同用户进入品牌官网,会看到适配自身偏好的商品排序和内容;其二,7×24 小时智能客服,通过聊天机器人实时解答疑问,降低服务成本;其三,供应链反向赋能,AI 通过预测需求,帮助品牌优化库存,避免滞销或缺货。例如,Shein 开发的 AI 尺寸匹配工具,让消费者在线就能精准测量内衣尺寸,同时通过数据分析推出 “半码内衣”,满足细分需求。
(三)全链路场景覆盖:AI 渗透电商每一个环节除了导购和 DTC 改造,AI 已覆盖电商运营全链路:虚拟模特解决 “全球化本地化” 难题,无需实拍就能适配不同地区的审美;虚拟主播实现 “24 小时直播”,降低直播电商的人力成本;智能选品通过分析海外市场的文化和需求,帮助商家精准拓展跨境业务(如亚马逊用 AI 分析不同国家的消费偏好);物流优化则通过算法规划最优配送路线,提升配送效率。可以说,从 “选品 - 上架 - 营销 - 配送 - 售后”,AI 已成为电商运营的 “标配工具”。

四、行业挑战与未来展望:AI 如何引领电商走向新未来
AI 为电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突破,将决定电商行业的未来方向。
(一)隐私与信任:平衡 “精准” 与 “安全”用户对 AI 导购的核心顾虑是 “隐私泄露”,但目前主流平台的 AI 导购多通过 “主动交互” 获取需求(如用户口述场景),而非被动采集隐私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未来,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如数据脱敏)和制度保障(如隐私政策透明化),让用户在享受精准服务的同时,不用担心隐私安全,将是行业需要持续探索的方向。
(二)创业者优先级:AI 应用的 “务实选择”对于资源有限的电商创业者,AI 应用不必追求 “全面覆盖”:若做工具型创业,应避开已成熟的场景(如推荐算法),聚焦新需求(如跨境电商的文化适配工具);若做电商运营,应优先采用已落地的成熟工具(如 AI 客服、智能选品),替代传统人工,快速提升效率 ——“先解决核心痛点,再拓展场景”,才是务实的选择。
(三)未来趋势:从 “满足需求” 到 “创造需求”随着 AI 技术的持续进步,电商行业将从 “满足用户已知需求” 转向 “创造用户潜在需求”:AI 不仅能推荐 “用户想要的商品”,还能通过场景模拟、趋势预测,推荐 “用户没想到但需要的商品”;同时,AI 将进一步打通 “消费端与产业端”,实现 “按需生产”,让商品从 “批量制造” 变成 “个性化定制”。
从模式迭代到行为变革,从工具赋能到生态重构,AI 正在让电商行业告别 “流量竞争” 的粗放时代,进入 “体验竞争” 的精细化时代。对于企业而言,能否抓住 AI 带来的机遇,打造个性化、高效化的运营体系,将成为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而对于消费者,AI 将让购物更便捷、更贴合需求,真正实现 “以人为本” 的消费体验。
Takeaway
1、AI 是重构电商商业模式、消费逻辑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
2、中国电商已形成平台、社交、兴趣、O2O 四类主流模式,分别对应不同消费需求逻辑
3、消费者行为正从计划购买转向体验购买,决策更趋 “瞬时化”
4、电商供需匹配逻辑已从 “人找货” 升级为 AI 驱动的 “货找人”,精准触达潜在需求
5、消费决策链条向 “事前 - 事中 - 事后” 全链路延伸,不再局限于购买环节
6、AI 导购核心价值是 “理解 + 预判场景化需求”,而非单纯商品推荐
7、AI 为 DTC 电商赋能,实现个性化服务、智能客服与供应链反向优化
8、AI 已渗透电商选品、营销、物流、售后等全链路运营环节,成标配工具
9、平衡 AI 精准推荐与用户隐私安全、建立信任,是行业需持续解决的核心问题
10、未来电商将在 AI 推动下,从 “满足已知需求” 转向 “创造潜在需求”,走向精细化体验竞争
思考点
1、AI 驱动电商从 “人找货” 转向 “货找人”,企业需在哪些环节调整运营策略以适配这一逻辑转变?
2、面对消费决策全链路延伸的趋势,AI 如何助力企业打通 “事前 - 事后” 关键触点,提升用户粘性?
3、平衡 AI 精准服务与用户隐私安全时,需从技术、制度层面建立哪些核心保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