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关系情报局 2 RelationshipEP03 @心动信号8:远离回避型依恋,亲密关系的第一课题
EP03 @心动信号8:远离回避型依恋,亲密关系的第一课题

EP03 @心动信号8:远离回避型依恋,亲密关系的第一课题

Update: 2025-10-15
Share

Description

00:00:36 卢远也是回避型

判断回避型的两个直观信号

  • 父母离婚者,大概率是回避型。
  • 上学时期长期住校者,也大概率是回避型。

熟悉感的陷阱:为什么她会爱上“同类”

  • 卢远爱上王乐晨,是因为他让她想起父亲。
  • 并不是所有人都渴望幸福,很多人只是延续熟悉的伤痛模式
  • 很多人情路坎坷,是因为他们爱的不是新人,而是旧伤的影子

住校经历与回避型的形成

  • 住校的两种截然不同情形:
    (正向)父母虽然让孩子住校,但经常探望、保持连接。→培养独立与信任。
    (负向)父母因忙碌或逃避陪伴而让孩子住校。→造成爱的缺席。
  • 爱的缺席带来的心理机制:
    孩子怀疑自己“不够好,才不被爱”。
    用成绩换取父母的关注与肯定。
    长大后,无法相信“无条件的爱”,只信“有条件的交换”。
  • 成人后的行为模式:
    “得不到,就不要了。”
    “依赖终将带来失望。”
    “那就干脆拒人千里。”
  • 回避型不是冷血,而是用距离保护自己免于再度被抛弃。

00:04:41 “我不说你也得懂”——是回避型最温柔的冷暴力。

  • 看似在渴望理解,实则在主动制造距离
  • 矛盾的核心:“我难过,但我不说。”

沉默的功能:攻击与防御。

  • 沉默其实是最强的攻击性。
  • 攻击的是那个“不回应自己需求的养育者”。
  • 同时,也保护自己不再受伤。

“不说”带来的第二层功能

  • 我不说 → 你就不懂。听起来矛盾,其实是一种防御机制。
  • 让对方不懂的目的:
    让对方无法靠近、无法被依赖。
    因为依赖 = 被抛弃。
    所以他们用“难过不说”来制造安全的距离。

心理循环逻辑

  • 当对方猜对 → “巧合”;
  • 当对方猜错 → “你不懂我”。 → 于是,他们得以心安理得地退后,保持距离。

理想化与防御

  • “自己不说、对方却能懂”,只存在于理想化伴侣。
  • 回避型会不断理想化伴侣, 为的是确保现实中的人永远达不到标准, 从而避免真正的依赖与暴露。

00:07:24 爱面子的背后

第一层逻辑:伪共情与情绪压制

  • 他没有共情你的痛苦,而是为伤害你的人找理由。
  • 这种“懂事”逻辑背后,是在要求你压抑情绪
  • “对方让你难过,一定有他的理由。” → 这是“情绪否定”的开端。

第二层逻辑:提前设定“免责声明”

  • 当他替“失职的父亲”找理由时,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将来的退缩和冷漠做铺垫。
  • 自曝其短 ≠ 坦诚,而是提前告知你要接受未来的伤害
  • “我提前说了——以后我这样做,你不能怪我。” → 这不是坦诚,而是操控性的免责策略

“爱面子”的潜台词

  • “爱面子”三字,看似平常,其实藏着深层逻辑:以后关系里,他不会哄你、不肯低头。
  • 因为他早就给自己找好了理由:“我就是这样的男人。”
  • 他让“面子 > 爱”,让“自尊 > 亲密”。 → 最终所有温度都会被“面子”冻住。

深层心理机制

  • 这不是“面子问题”,而是恐惧亲密的防御机制
  • 真正的共情、理解、低头,对他们而言意味着:先于对方表达依赖;承认自己在意;承认“我爱你”。

00:09:43 自卑

表象:看似可怜的“自卑”

  • 人都有自卑,但危险的是——把“我自卑”挂在嘴边的人。
  • 他们把“自卑”当作标签、当作保护色。
  • 听起来可怜、柔弱、需要安慰,但实际上,这种自卑会演化成情感操控的开端。

关系早期的信号

  • 当卢远随手送个小礼物,王乐晨却说“我压力很大”。 → 表面谦虚,实则在不配得感
  • “我不值得被爱,所以你得拼命证明我值得。”

关系深入后的模式

  • 一旦确认关系,他的“自卑”就变成了你的责任。
  • 你要不断地安抚、讨好、解释。
  • 他把“安全感”交给你保管——而那是个无底洞。

情感的扭曲逻辑

  • 普通的爱,对他不够强烈
  • 他需要你用痛苦、牺牲、顺从来证明。

本质:不配得感与控制欲

  • 真正的根源是——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00:10:52 回避型的模糊表达

他从不直接说“我在意你”,因为一旦承认,就意味着要面对爱与依赖,而那正是他最害怕的。他绕圈、模糊、退缩,用暧昧代替坦诚,用温柔包装疏离。所以你以为他爱得深沉,其实他只是防守得漂亮。

00:13:20 多多是安全型,如何判断自己遇到的人是安全型

安全型的特征:敢表达,也敢面对拒绝

  • 真诚的表达,本身就是成熟的勇敢。

回避型的对照:逃避、模糊、伪通透

判断标准:敢不敢面对情感与未来

  • 在亲密关系中,一个人敢不敢谈未来,是判断他是否安全的关键。
  • 敢想未来的人,是准备去爱的人;逃避未来的人,只是在消磨时间。
  • 连目标都不敢说的人,根本不适合进入长期关系。
Comments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EP03 @心动信号8:远离回避型依恋,亲密关系的第一课题

EP03 @心动信号8:远离回避型依恋,亲密关系的第一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