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00 味蕾大挑戰:未來肉、植物奶味道好嗎?一集聽懂全球千億美元的餐桌革命!
Update: 2025-10-10
Description
新感覺夾心土司,多種口味隨心挑選
讓你隨時隨地都有好心情
甜蜜口感草莓夾心、顆粒層次花生夾心、濃郁滑順可可夾心
主廚監製鮪魚沙拉、精選原料金黃蛋沙拉
輕巧美味帶著走,迎接多變的每一天
7-Eleven多種口味販售中
https://sofm.pse.is/87zf8y
----以上為 SoundOn 動態廣告----
探討了全球價值千億美元的「未來食物」革命,從國際案例到台灣本土的商業策略,解析了這個新興產業的樣貌、挑戰與機會。
1. 國際指標:Beyond Meat 的崛起與困境
- 成功引爆點:美國品牌 Beyond Meat 透過鎖定「肉食者」而非傳統素食者,以科技還原肉的口感與風味,成功上市並引發全球熱潮。
- 當前挑戰:儘管初期成功,但近年因價格高於真肉、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接受度仍待提升等因素,面臨股價雪崩、營收下滑的困境。這顯示了革命性產品從爆紅到成為主流,仍有漫漫長路。
2. 台灣戰場:四種截然不同的商業策略
節目歸納出台灣廠商應對這股浪潮的四種主要策略模式:
- 巨人的覺醒(大成集團):傳統雞肉龍頭投入10億成立品牌「Neo Foods」,不僅是防禦性策略,更巧妙地利用植物肉突破台灣加工肉品因動物疫病難以外銷的困境 。同時,開設實體餐廳作為「研發實驗室」,直接獲取市場第一手數據 。
- 代工廠的轉身(弘陽生技):資深素食代工廠推出自有品牌「VVeat」,透過「通路區隔」(主攻現代化通路如美式賣場、超商),避免與既有的傳統素食通路客戶競爭,並精準瞄準新興的「彈性素食」客群 。
- 品牌信任的延伸(台畜):肉品大廠「NO MEATING 一植肉」將新食材與消費者熟悉的味道結合,例如強調其植物肉燥使用「近60年老師傅的秘方老滷」,用品牌累積的信任感降低消費者嘗試門檻 。
- 來自實驗室的秘密武器(Lypid):科技新創不直接做終端產品,而是專注解決產業核心痛點。其專利植物脂肪「PhytoFat™」能模擬動物脂肪的多汁口感與高溫烹調特性,以B2B模式成為路易莎、IKEA等品牌的關鍵原料供應商 。
3. 味蕾大挑戰:到底像不像?好不好吃?
- 植物肉:在漢堡排、肉燥等「非原型」食品上,相似度已極高。主要挑戰在於複製「肉味」的複雜性及「整塊肉」的肌肉纖維口感。Lypid 等脂肪技術的突破,顯著提升了多汁感(juiciness)。
- 植物奶(燕麥奶):比植物肉更早進入主流,關鍵是透過咖啡廳作為市場切入點。OATLY、OATSIDE 等品牌推出適合打奶泡的「咖啡師版本」,讓消費者在高頻、低門檻的場景中(喝拿鐵)習慣了新產品 。其風味與牛奶的主要差異在於穀物基底的麥香。
4. 台灣的機會與未來
- 整合性機會:未來食物趨勢完美結合了農業(新蛋白質來源)、商業(多元策略)、創業(科技創新)與社會企業(永續環保)四大面向 。
- 終極考驗:「價格」與「口味」仍是能否全面普及的關鍵。產業的目標應從「模仿」進化到創造出「本身就很好吃」的全新食物選擇 。
- 文化思辨:科技的演進挑戰了我們對「傳統」與「美味」的定義,也開啟了台灣在半導體之外,是否能在「食物科技」領域找到新世界級定位的想像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Comments
In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