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梁州令EP11:对话房产律师徐斌:买房or租房?年轻人决定买房前需要知道的20件事。
EP11:对话房产律师徐斌:买房or租房?年轻人决定买房前需要知道的20件事。

EP11:对话房产律师徐斌:买房or租房?年轻人决定买房前需要知道的20件事。

Update: 2025-08-29
Share

Description

<figure></figure>

过去的五年内,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曾经人潮涌动的售楼处,如今变得冷清寂寥。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要不要买房、买什么样的房”,仍然是当下常常困扰在心头的现实命题。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资深房地产律师徐斌,他在房地产领域深耕多年,见证了行业的起伏与转折。在这期节目中,徐律师带我们梳理了当下房地产市场的真实走向与背后逻辑,解释为什么年轻一代的购房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他结合多年的房产法律从业经验,提醒初次置业者最容易掉进的陷阱,并给出切实可行的避坑方法。与此同时,我们也会聊到如何判断一个楼盘的质量,避免陷入“收房即维权”的困境;为什么物业服务常常被忽视,却在长期居住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最后,徐律师还为不同类型的购房者:刚需、改善型、投资型,提供了各自值得参考的思路与建议。

我们希望,这期节目不仅仅是一份购房指南,而是一次帮你放下焦虑、重获理性的思考。因为唯有穿透迷雾,才能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确定性。

「本期主播」

梁州:撰稿人,新浪微博@梁州Zz

Amelia:新浪微博@Amelia_阿米莉娅

「本期嘉宾」

徐斌,房地产律师,长期关注商品房交易、业主维权与房地产市场政策演变。新浪微博@徐斌房产律师

「本期shownotes」

00:08 开场:当下年轻人是否还能买房?现在是否是购房的好时机?

02:03 徐律师直言"想不开才买房":如今年轻人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后普遍选择暂不购房

02:37 购房决策过程:平均要看25套房才会下单,在这个过程中会接收到来自中介、销售、亲友等各种信息的影响

03:25 当前市场环境下,售楼处门可罗雀的现状如何影响人们的购房意愿

05:12 看房人数多但实际成交极少,新盘老盘挤在一起

06:42 揭秘售楼处的"氛围骗局":在售楼处内感觉良好,离开后迅速冷静,冲动购房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

08:32 从小城市视角看年轻人买房梦:结婚刚需、六个钱包凑首付、父母支持还贷的地方特色购房模式

09:34 销量腰斩的真正原因:刚需消失导致置换链条断裂,改善型需求无法被激活的市场困境

10:14 老破小无人接盘的深层原因:年轻人居住习惯改变,拒绝先上车后换房的传统思路

12:16 就业市场变化对购房的影响:企业不招新人,年轻人收入预期下降,无法承担月供的现实压力

14:02 近年新房质量普遍下降,维权成为收房后的常态

15:07 徐律师建议:不要买新房,只看二手房。为什么二手房是更安全的选择?

15:53 收房即贬值的现实:花7万/平买的新房实际品质不如4万/平的十年二手房

16:10 买家为何看不出差别:期房看不见实物,现房对比才知差距,3万差价背后的质量鸿沟

17:06 开发商降本增效的具体手段:从绿化缩减到防水工程偷工减料,全面压缩成本的行业现状

17:53 法律维权的困境:法院不支持"大门太丑"等主观诉求,美丑无标准成为开发商免责借口

18:28 如何判断二手房质量?先去地下室看是否漏水,这个简单方法能避开很多坑

19:38 买房悖论:原本为保值而买房,却发现需要不断折腾置换才能维持资产价值

21:04 新房隐藏的质量隐患:电梯井漏水导致金属锈蚀,维修费用天价,业主难以承担

22:10 业主自治的困境:99%的小区无法组织起来筹集维修资金,导致小区品质持续下降

22:53 北京上海早已进入以二手房为主的市场阶段,新房只是点缀

23:31 买房逻辑的根本性改变:从看重学区、地段到关注质量、物业,购房价值观的重塑

26:47 维权实操指南:第一步是敲邻居的门,众筹经费选代表找律师,组织才是维权基础

28:13 政策刺激为什么无效:通缩预期、抛售潮、刚需消失三重压力下的市场现实

29:10 房价上涨的两个必要前提:经济基本面好转或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30:35 物业费的重要性:5元/平是底线,物业费越高小区越保值

31:15 好小区的评判标准:十年后仍然保持如新的状态,维护水平决定长期价值

33:39 物业的真实作用不是提供微笑服务,而是实实在在的花钱维护硬件设施

34:06 恶性循环案例:物业费没人交导致服务下降,进一步促使更多人拒交物业费

36:38 土地出让金对二手房市场的扭曲:占房价40%-60%的土地成本如何影响定价逻辑

37:27 好房子的标准由二手房买家决定,市场最终会教育所有人什么是真正的好房子

38:38 租房市场的变化趋势:品质敌不过便宜,没有客厅的房子反而更好租

41:12 北京楼市的独特性:像地质峡谷一样包含各个年代的建筑,形成复杂的市场生态

42:45 二线城市终将重复北京的老路:北京的房价是中国未来所有房价的指南针

43:53 长沙租售比神话的剖析:为什么这个模式在其他城市难以复制

46:37 中外租售比差异根源:土地出让金导致国内租售比天然扭曲

48:37 二房东生意的高风险性:看似可行实则隐患重重

49:30 法拍房的机遇与陷阱:只有专业人士能玩转的游戏

50:20 经济下滑期的投资警示:最忌讳"脑子一热",应该专注擅长领域

51:23 保障房政策的现实困境:选址偏远、申请困难、社区隔离等

53:23 人才房:房价上涨时发现要与政府分享收益的合同条款争议

54:45 给仍想买房年轻人的实用建议:关注房子换房子,不要过分在意价格波动

56:00 保值的真正含义:不是绝对价格的涨跌,而是相对同类房产的优势保持

「本期节目提到的关键信息」

相关术语解释:

六个钱包:指年轻人买房时动用父母、祖父母双方家庭的积蓄支持。

改善型住房:指已经拥有基本住房后,为提升居住品质而再次购房。

期房预售制度:开发商未建成房屋即对外销售,导致交付品质不可控。

租售比:月租金与房价之间的比例,用于衡量房产投资回报。

保障性住房(含人才房、安置房等):政府支持建设的低价住房,限制流通,存在产权、回购条款。

法拍房:法院拍卖的司法处置房产,风险大但价格低,需专业判断。

买房实用建议:

  • 优先考虑二手房,避开期房交付风险;
  • 重点查看地下室是否漏水,判断楼盘施工是否扎实;
  • 物业费区间建议:5-10元/㎡最佳,低于3元极易陷入管理失序;
  • 判断小区保值力关键指标:看10年后是否依旧整洁有序;
  • 不要冲动买新房样板间或“叠墅”:销售话术不代表实景品质;
  • 买房时房子比房子,不是比价格:只要你的小区比周边更好,则更容易保值。

播客节目:

《知行小酒馆》E187 豪宅卖脱销,普房没人要,冰火两重天的2025房市,怎样买/卖不踩坑?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开头曲:Ciper(机密)- 时空储蓄罐

结尾曲:Porcelain - Faouzia

「本期制作人」

梁州、Amelia

「关于《梁州令》」

微博:中文播客梁州令

公众号:梁州令

小红书:梁州令

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苹果Podcasts:梁州令

Comments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EP11:对话房产律师徐斌:买房or租房?年轻人决定买房前需要知道的20件事。

EP11:对话房产律师徐斌:买房or租房?年轻人决定买房前需要知道的20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