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1:对话房产律师徐斌:买房or租房?年轻人决定买房前需要知道的20件事。
Description

过去的五年内,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深度调整。曾经人潮涌动的售楼处,如今变得冷清寂寥。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要不要买房、买什么样的房”,仍然是当下常常困扰在心头的现实命题。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资深房地产律师徐斌,他在房地产领域深耕多年,见证了行业的起伏与转折。在这期节目中,徐律师带我们梳理了当下房地产市场的真实走向与背后逻辑,解释为什么年轻一代的购房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他结合多年的房产法律从业经验,提醒初次置业者最容易掉进的陷阱,并给出切实可行的避坑方法。与此同时,我们也会聊到如何判断一个楼盘的质量,避免陷入“收房即维权”的困境;为什么物业服务常常被忽视,却在长期居住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最后,徐律师还为不同类型的购房者:刚需、改善型、投资型,提供了各自值得参考的思路与建议。
我们希望,这期节目不仅仅是一份购房指南,而是一次帮你放下焦虑、重获理性的思考。因为唯有穿透迷雾,才能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确定性。
「本期主播」
梁州:撰稿人,新浪微博@梁州Zz
Amelia:新浪微博@Amelia_阿米莉娅
「本期嘉宾」
徐斌,房地产律师,长期关注商品房交易、业主维权与房地产市场政策演变。新浪微博@徐斌房产律师
「本期shownotes」
00:08 开场:当下年轻人是否还能买房?现在是否是购房的好时机?
02:03 徐律师直言"想不开才买房":如今年轻人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后普遍选择暂不购房
02:37 购房决策过程:平均要看25套房才会下单,在这个过程中会接收到来自中介、销售、亲友等各种信息的影响
03:25 当前市场环境下,售楼处门可罗雀的现状如何影响人们的购房意愿
05:12 看房人数多但实际成交极少,新盘老盘挤在一起
06:42 揭秘售楼处的"氛围骗局":在售楼处内感觉良好,离开后迅速冷静,冲动购房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
08:32 从小城市视角看年轻人买房梦:结婚刚需、六个钱包凑首付、父母支持还贷的地方特色购房模式
09:34 销量腰斩的真正原因:刚需消失导致置换链条断裂,改善型需求无法被激活的市场困境
10:14 老破小无人接盘的深层原因:年轻人居住习惯改变,拒绝先上车后换房的传统思路
12:16 就业市场变化对购房的影响:企业不招新人,年轻人收入预期下降,无法承担月供的现实压力
14:02 近年新房质量普遍下降,维权成为收房后的常态
15:07 徐律师建议:不要买新房,只看二手房。为什么二手房是更安全的选择?
15:53 收房即贬值的现实:花7万/平买的新房实际品质不如4万/平的十年二手房
16:10 买家为何看不出差别:期房看不见实物,现房对比才知差距,3万差价背后的质量鸿沟
17:06 开发商降本增效的具体手段:从绿化缩减到防水工程偷工减料,全面压缩成本的行业现状
17:53 法律维权的困境:法院不支持"大门太丑"等主观诉求,美丑无标准成为开发商免责借口
18:28 如何判断二手房质量?先去地下室看是否漏水,这个简单方法能避开很多坑
19:38 买房悖论:原本为保值而买房,却发现需要不断折腾置换才能维持资产价值
21:04 新房隐藏的质量隐患:电梯井漏水导致金属锈蚀,维修费用天价,业主难以承担
22:10 业主自治的困境:99%的小区无法组织起来筹集维修资金,导致小区品质持续下降
22:53 北京上海早已进入以二手房为主的市场阶段,新房只是点缀
23:31 买房逻辑的根本性改变:从看重学区、地段到关注质量、物业,购房价值观的重塑
26:47 维权实操指南:第一步是敲邻居的门,众筹经费选代表找律师,组织才是维权基础
28:13 政策刺激为什么无效:通缩预期、抛售潮、刚需消失三重压力下的市场现实
29:10 房价上涨的两个必要前提:经济基本面好转或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30:35 物业费的重要性:5元/平是底线,物业费越高小区越保值
31:15 好小区的评判标准:十年后仍然保持如新的状态,维护水平决定长期价值
33:39 物业的真实作用不是提供微笑服务,而是实实在在的花钱维护硬件设施
34:06 恶性循环案例:物业费没人交导致服务下降,进一步促使更多人拒交物业费
36:38 土地出让金对二手房市场的扭曲:占房价40%-60%的土地成本如何影响定价逻辑
37:27 好房子的标准由二手房买家决定,市场最终会教育所有人什么是真正的好房子
38:38 租房市场的变化趋势:品质敌不过便宜,没有客厅的房子反而更好租
41:12 北京楼市的独特性:像地质峡谷一样包含各个年代的建筑,形成复杂的市场生态
42:45 二线城市终将重复北京的老路:北京的房价是中国未来所有房价的指南针
43:53 长沙租售比神话的剖析:为什么这个模式在其他城市难以复制
46:37 中外租售比差异根源:土地出让金导致国内租售比天然扭曲
48:37 二房东生意的高风险性:看似可行实则隐患重重
49:30 法拍房的机遇与陷阱:只有专业人士能玩转的游戏
50:20 经济下滑期的投资警示:最忌讳"脑子一热",应该专注擅长领域
51:23 保障房政策的现实困境:选址偏远、申请困难、社区隔离等
53:23 人才房:房价上涨时发现要与政府分享收益的合同条款争议
54:45 给仍想买房年轻人的实用建议:关注房子换房子,不要过分在意价格波动
56:00 保值的真正含义:不是绝对价格的涨跌,而是相对同类房产的优势保持
「本期节目提到的关键信息」
相关术语解释:
六个钱包:指年轻人买房时动用父母、祖父母双方家庭的积蓄支持。
改善型住房:指已经拥有基本住房后,为提升居住品质而再次购房。
期房预售制度:开发商未建成房屋即对外销售,导致交付品质不可控。
租售比:月租金与房价之间的比例,用于衡量房产投资回报。
保障性住房(含人才房、安置房等):政府支持建设的低价住房,限制流通,存在产权、回购条款。
法拍房:法院拍卖的司法处置房产,风险大但价格低,需专业判断。
买房实用建议:
- 优先考虑二手房,避开期房交付风险;
- 重点查看地下室是否漏水,判断楼盘施工是否扎实;
- 物业费区间建议:5-10元/㎡最佳,低于3元极易陷入管理失序;
- 判断小区保值力关键指标:看10年后是否依旧整洁有序;
- 不要冲动买新房样板间或“叠墅”:销售话术不代表实景品质;
- 买房时房子比房子,不是比价格:只要你的小区比周边更好,则更容易保值。
播客节目:
《知行小酒馆》E187 豪宅卖脱销,普房没人要,冰火两重天的2025房市,怎样买/卖不踩坑?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开头曲:Ciper(机密)- 时空储蓄罐
结尾曲:Porcelain - Faouzia
「本期制作人」
梁州、Amelia
「关于《梁州令》」
微博:中文播客梁州令
公众号:梁州令
小红书:梁州令
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苹果Podcasts:梁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