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7 双11的第16年:可以买贵的,但不可以买贵了
Description
今年的双11被称为史上最长双11,各大平台也都比以往更加积极地提前布局,迎接一年一度的消费盛宴。早在10月中上旬,双11活动便陆续开启,预售、现货、定金、返场,每个阶段都为消费者准备各具特色的优惠与福利。现在双11落下帷幕,各个品牌与平台的战报出炉,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今天客座来此知势的是亿邦动力总编、播客【明天更漫长】主播二爷与Flywheel飞未数字零售洞察专家邹邹,我们将和大家一起谈谈理性消费潮影响下的双11——消费环境的晴雨表。
|嘉宾
二爷
亿邦动力总编、播客【明天更漫长】主播
邹邹
Flywheel飞未数字零售洞察专家
|主持人
Demi
Flywheel飞未市场部
|选题
林小满(Flywheel飞未)
|后期
小韩(播客公社)
|视觉
董静(Flywheel飞未)
火大客(播客公社)
|监制
蛋挞(播客公社)
子瑶(Flywheel飞未市场部)
|报告撰写
秋秋(Flywheel飞未市场部)
|内容摘要
02:38 在史上最长双11的多平台选择:嘉宾左手淘宝右手闲鱼,会比价=省钱
07:15 预售机制影响促销力度,且达人直播间的预售机制各异,双十一和奥数没有区别
11:20 商家难、消费者难、平台难,如何看待家家都难的双十一
18:49 面对双11我好像一个刚学会智能手机的老人,好在社媒总有最低价攻略可以抄作业
23:18 即便大促日常化,双11依旧是国民记忆和社媒热点,品牌和平台需要以此抢占注意力
29:22 折扣决定大促的下限,体验决定大促的上限,背后是平台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端水艺术
35:36 怎么看双11是否真的有价格优势,最直观的办法就是去看自己之前的购买记录
38:25 性价比都不够了?消费者需求的演变:从低价到性价比,下一步情价比
43:40 当竞争与制衡倒逼平台和商家找到长板,卷不一定是坏事
54:06 品牌更需要核心价值,而不只是着眼同品类之间的份额
55:32 白牌和品牌肯定不是零和博弈;渠道品牌未来可能发挥更大价值
57:55 凡勃伦效应的应用:定价高并非毫无逻辑,破价往往背刺用户,商家送小样等于正品的背后原因是权衡卖货和品牌
01:01:57 搞抽象的直播间:不看难受一时,看了被硬控一天;主播的同理心催生转化
01:09:25 很多直播间都在宣扬让男性消费者低成本享受高端生活,不论性别没有人能走出这类直播间
01:12:02 透过今年双11,熟牌心智、喜新尝鲜、多元快充、银发崛起或为新的消费趋势
01:20:22 消费需求一直在,供给侧能否抓住变化规律,才是长久之策
01:23:12 省钱建议:除了确定刚需和朋友间分工找羊毛,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是少刷手机
|参考资料
-Flywheel飞未数据库;
以下报告节选自《2024双11电商消费回顾及趋势总结报告》,作者Flywheel飞未,关注微信公众号【Flywheel飞未】即可获取68页完整报告。

宏观经济环境:
整体经济平稳复苏,中国零售市场前景广阔,线上消费需要挖掘细分机会点

平台生态概览:
综合电商(淘宝天猫、京东)持续发力内容,打造价格竞争力
内容电商(抖音、快手、拼多多、小红书、视频号)深入货架场建设,搭建内容+货架全域营销模式
双11大促回顾:
各平台节奏:周期普遍拉长、恢复预售机制、分品类专场
分平台策略:优惠模式、营销玩法、商家扶持
分平台战报:全周期数据、重点品类表现
<p style="color: #333333; font-weight: normal; f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