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ghtly Open 173|那些年我们上过的课 (SO x飘飘)
Description
成年以后,“上课”不再是应试教育下的规训,而是变成了一种兴趣投资、身份实验,甚至是中产焦虑的出口。我们开始自愿花钱走进各色课堂,花时间、花精力、花感情,去体验那些带有“人生意义”的课程:从帆船、考古、咖啡、清酒、化妆、自由潜、演讲到捆绑……这些课程,到底是深度的自我探索?还是“高级焦虑”的一种缓解?
这一期,我们和返场嘉宾大飘飘一起,从“你上过最奇怪的一门课是什么”聊起,一路聊到那些上着上着你自己成了“老师”的课程。哪门课带来了命运的转折?哪门课让你当场破防?还有那种上到一半就想跑路的课……
这期是一次关于自主学习的回望,也是一场关于自我认知的追问。
时间轴:
00:00 |大飘回归!“小飘”进阶为“大飘飘”
薇薇:“飘既是我们的老师,也是一起上课的搭子”。这期聊聊我们上过的课,和上课的我们。
01:49 |我们都上过哪些奇怪又好玩的课?
Coco梳理出自己的“课程分类法”:从自由潜、帆船到清酒、插花、钢琴、化妆,连清酒都认真上课。薇薇感慨:“这些课的学费,有一半我都陪你花了。”
03:30 |上课“成瘾”的背后,是不是从不爱学习的反差人生?
飘:“我是成绩最差、天天逃课的那个。”结果现在最爱上课,还成了老师。真正改变他的,是心理学。
04:30 |心理学:从应试的“二级证书”到疗愈性的深度学习
“我选了超个人心理学这个流派,它尊重人的完整性,也尊重个体的独特。”还有德国的性课程、美国的人类性学,让她大开眼界。
06:10 |“用身体当教具”之后,我才知道自己还做不到
薇薇听完直呼:“不能把自己当教具。” 飘则强调,BDSM的课程并不只是猎奇,而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式。
09:00 |舞动课程:肢体是面镜子,照出对自我的误解
“我一直以为自己很放得开,结果第一个练习我就想钻地缝。”身体的羞耻感,原来根深蒂固。
12:00 |知识有了,接下来是体悟
“心理学已经学得差不多了,18年之后我开始找‘体悟’。”课程也从左脑的学习走向右脑的感受。
14:40 |带着羞耻去练习,才是对“自恋性格”的觉察
“我们习惯用大脑学习,其实身体练习才是真正照见念头和评判的过程。”
16:40 |Coco:“现代舞让我开始学会‘坍塌’”
从配合到抵抗,再到放下羞耻,“我终于可以不优雅地满地打滚。”
19:40 |“那些没上完的课,才最让我念念不忘”
Coco回忆起现代舞课,一直没能坚持下来,但念念不忘那种坍塌与松动的身体感受。
21:30 |哪些课是“没啥用但有转变”的?
薇薇说:“很多课在实用主义视角下看没用,但上完你真的变了。”她提到即兴喜剧带来的松弛和自我接纳。
23:00 |“也有那种交了钱就想走的课”
三人坦言都有上过“特别出戏”的课,比如老师自己状态不在线、团体氛围不舒服——大飘说:“那个场域就是不对。”
24:45 |其实没必要每门课都变成输出
大飘:“我们太习惯立刻产出,变现、做讲座……但有些课,是为了自己活着。”也反思“把自己上成老师”的现象。
26:20 |如果给你无限时间和金钱,你还会上什么课?
薇薇:“我想上‘丧尸学’!《行尸走肉》的跨学科课程;”Coco:想学表演和现代诗朗读;大飘:系统性学佛法。
28:35 |“成年人的学习,更像一种身份的练习”
三人总结:这些课带来的,也许不是技能,而是关于“我是谁”的思考,是成人世界里重建身份、抵抗内卷的一种方式。
29:40 |有些课,值得一上再上
Coco说她反复回到现代舞,因为身体的松动是一个“慢得很真实”的过程。薇薇也分享自己在科学探索类课程中“上瘾般”的沉浸感。
30:30 |“有些课我上不完,但我愿意一直上”
大飘说有些课你永远不会成为“专家”,但它就像种子一样埋在你身体里,影响你看世界的方式。
32:00 |课堂是人生的隐喻:不断学习、失败、再试
薇薇:“也许我们不是在上课,我们是在练习以自己不熟悉的方式活着。”课堂是一个练习场,是认错和调整的安全空间。
33:20 |上课也是对抗无聊与空虚的方式
“当你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去哪的时候,上课给你一种明确的行动感。”
35:00 |成年人的“学”不是为了“会”,而是为了“动”
不一定非要成为某个技能的专家,而是让身体、情绪、思维先动起来。
36:40 | “我想当个会朗读诗的漂亮姐姐”
Coco:表演、朗诵这些课,是她自我身份的一种实践,哪怕从未拿来谋生。
38:00 |课程如何成为人生的拐点?
大飘:“我觉得我就是在某几门课上,被重塑了。”不是内容重塑,而是“我是谁”被重新理解。
40:00 |三人各自的“课程关键词”
薇薇:好奇与探险;Coco:感官与体验;大飘:身心整合与疗愈。
42:00 |“真正重要的课,未必记得老师是谁”
但你永远记得那节课上的转变、当下的热泪、那个被看见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