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57 佛像的蜕变:探访丝绸之路上的佛窟遗址与文明流动
Description
被誉为“影像艺术之父“的韩裔艺术家白南准,在50多年前推出了重要的艺术系列《电视佛》。这套作品包含佛像、电视和摄像机三个元素:佛像在静坐,摄像机拍摄佛像,拍摄的画面又呈现在佛像对面的电视上,让佛与自己的影像进行对视。所以这个对视,同时具有观照、对峙和谈判的意味—— 既是实体与影像的相对,也是东方古老宗教和西方前沿科技的相对,还是传统信仰中的偶像崇拜与现代景观社会影像崇拜的相对。而佛陀在沉思,观看自己,也观看众生,似乎暗示或许存在着某种超越性的智慧,可以打破对峙的僵局,连接东方和西方,连接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半个世纪过去,《电视佛》超前的观念和融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特质在今天仍然颇具先锋性。但有趣的是,这种先锋性并非白南准的独创,而是佛像艺术共有的基因。事实上,从近2000年前第一尊佛像诞生以来,无数的人们就在其中倾注了每一个时代的领先科技和前沿观念,并且承载了东西方文明流动的血液。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造像之美:从犍陀罗到龙兴寺的佛造像艺术》一书的主编王凯老师,跟随佛像的线索走上丝绸之路: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出发;前往第一尊佛像的诞生之地健陀罗;再经过阿富汗,新疆、甘肃,到达山西;走进河南、河北的中原腹地,最后到达山东的海滨,远眺日本和朝鲜半岛。和大家一起寻访阿旃陀、巴米扬、克孜尔、天梯山、麦积山、莫高窟、云冈、龙门、响堂山、龙兴寺等等这这一路上的佛窟和佛寺的遗址。我们将看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如何随着技术的传播,人口的迁徙,信仰的变化、政治的需要,在佛像中点点滴滴地注入属于自己的创造,成就璀璨的造像之美。
内容包括:
03:49 “邪命外道”的修行窟:荟萃古老印度的哲学与信仰
07:42 阿旃陀奇观和佛窟的几种功能
15:02 亚历山大东征与第一尊佛像的诞生
23:57 商人与佛教:佛像如何由犍陀罗传遍世界
26:29 战火的残留:巴米扬大佛和绍托尔佛寺遗址
38:05 从希腊爱神到佛教飞天:米兰佛寺的图像嬗变
43:18 克孜尔石窟:进入华夏的重要第一站
55:32 信仰在五胡十六国的黑暗时代树立
61:35 天梯山、炳灵寺和凉州模式:华夏首个佛窟范式
74:28 鲜卑汉化:动荡政局酝酿了石窟的绚烂高峰
85:23 云冈:昙曜五窟开启神佛与帝王的交汇
102:06 迁都洛阳:龙门石窟的几个巅峰
114:37 莫高窟的由来:东方创造的反向辐射
122:58 麦积山的“东方微笑”:佛像中的人类感情
129:47 资治通鉴记载响堂山的秘密灵柩竟然真实存在?
144:27 从犍陀罗到龙兴寺印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
- 制作团队 -
美术设计 子鹤
后期制作 孙称
《造像之美:从犍陀罗到龙兴寺的佛造像艺术》
《造像之美:从犍陀罗到龙兴寺的佛造像艺术》是嘉宾王凯老师和他的团队花费7年,走访海内外50多个石窟和博物馆,所打造的书籍。为大家梳理了以佛像为载体的东西方文明互鉴。本书的内容包括:第一尊佛像如何诞生;佛像怎么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东传;一直到北朝晚期,又如何在民族化的过程中发生各种艺术演变等。
佛像的替代
印度最古老的石窟开凿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位于现代印度东北部恒河流域比哈尔邦的巴拉巴尔山石窟。这些古老的石窟是古印度生活派(被佛教称为“邪命外道”)僧侣的修行窟。后来佛教徒逐步接受了生活派这种在风景秀美、远离尘嚣、清静无扰的山中开窟修行和礼拜的做法,形成了早期佛窟。
早期的佛教徒在佛窟的四壁,以绘画和雕塑为装饰,他们遵从佛陀本人的要求,不对佛进行塑像,而使用脚印、菩提、金刚座、法轮等符号和窣堵坡(塔的前身)来代表佛的存在。
图为:脚印、菩提树、窣堵坡
希腊化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开启了希腊化时代。希腊的文化、审美和技艺因此流传到印度东北部的犍陀罗地区。希腊特有的雕塑技艺随后被应用在佛教造像上。除了希腊化的面庞五官和衣着纹饰这些表层特征,犍陀罗佛像更从西方引进了带有古典几何学特征的度量和塑像美学。
<p style="color:#333333;font-weight:normal;font-size:16px;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