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77 当人类凝视自然:艺术中的神圣山水、蘑菇宇宙和山谷图景
Description
在遥远的过去有这么一个瞬间,人类突然望向星空或大地,开始有意识地审视这一切,同时思索我们自身的存在——这一刻宣告人类意识的觉醒 —— 从此我们与自然相分离,开始依照自己想法塑造自然。在望向自然的同时,我们也不断向自然提出问题:何为真实?何为不朽?何为神圣?深沉的渴望、情绪与意识,被投射到山川草木、日月星辰之中,凝结成意味深长的自然艺术。
本期节目,我们将沿着东西方艺术史的脉络,展开一场穿越古今、跨越文明的自然艺术之旅:古代东方,人们在山水中寄托了长生不老的追求,在艺术里蕴藏了道法自然、以山比德的理想。西方世界,自然被视为与理想对立的物质存在;中世纪教会以“闭锁的园”与“千朵繁花”象征圣母的贞洁与神圣;文艺复兴开启了对自然价值的重新发现;到了浪漫主义与表现主义时代,自然越来越多地与人类的情绪共鸣。 最终在当代艺术中,东西方的自然意识合流,我们在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的作品中看到山谷、河流、动物、植物、菌类等自然之物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和意义。但仔细倾听,我们也能从这些当代图像中,听见来自古老时代的回声,为我们揭示人类在不断回到原点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成长脉络。
我们特别邀请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于润生老师,带我们踏上一段悠长的自然图像之旅,为我们揭示几千年来,人类如何发现自然、理解自然、不断重构与自然的关系。
内容包括
04:10 自然是至高无上的本源,也是卑下的物质
11:51 图像源于丧葬:先民试图抓住虚无缥缈之物
21:52 与自然相分离,标志了人类的诞生
26:33 以山比德,灵魂永生:中国人的两种山水意识
38:51 身心与山水同构:修仙的基本原理
44:24 神圣自然:从天国的耶路撒冷到闭锁的园
48:23 风景画和地理大发现:拿着旧地图找到新世界
52:31 文艺复兴:对于人和自然的重新发现
57:38 迟至19世纪,西方哲学家才赋予自然独立的价值
64:54 伊贝尔的山谷:融汇东西方两种自然意识的活体雕塑
77:29 从熊出没、风之谷到伊贝尔的山谷: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
82:56 呈现自然的不同路径:解析一些伊贝尔的作品
92:44 列宁是蘑菇?菌类默默改变人类的命运
99:50 顺势疗法和类器官:伪科学与前沿科学的自洽
111:02 观念的艺术vs行动的艺术:何为伊贝尔真正的作品
- 制作团队 –
美术设计子鹤
后期制作孙称
“从山谷中来”(…de la vallée)
2025年4月2日至6月29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携手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举办法国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的个人展览 “从山谷中来”(… de la vallée),集中展示了艺术家20世纪90年代至今创作的七十余件代表作,以及他为上海展览特别创作的新作品。
展览以艺术家生活与工作的法国西部乡村为名,在隐喻与实体之间将伊贝尔的家乡带到上海。这里,观众将带着好奇心,深入探索他多元创作图景的源处。展览宛如一座梦幻花园,观众们在此休憩、阅读、习得与探究伊贝尔的津津兴味——自然、宇宙、数学、建筑、诗歌……展览也是一间新形态学校,观展之路即是学习之旅,由此通往无限的可能。

图为:展览信息;艺术家:法布里斯·伊贝尔
仙山与永生
向山中寻求长生不死或灵魂永生,是中国文化中一种源远流长的自然观。从昆仑山与西王母的神话、蓬莱仙岛的信仰,到道教的洞天福地理论与内丹修炼,再到众多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这一观念贯穿了中国古代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与想象。

图为:1968 年出土于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的错金熏炉;陕西定边郝滩壁画墓《拜谒西王母乐舞图》
山水与身心同构
在中国古代,山水不仅被看作自然景观,更被哲学化为人体的隐喻。石为骨、水为血,大山象征肉体,溪流象征经络气脉——自然万物与人身循环彼此对应。人体如果以自身为炉鼎,将精气在体内炼化为“丹药”和“内胎”,是否也能如山川般不朽,迈向成仙?
这种“身心与山水同构”的观念也深藏于许多传世山水画中。比如,《溪山行旅图》的构图就被认为源自《体象阴阳升降图》,展现内丹修炼的能量流动;而《富春山居图》中,山是骨、水是血、峰峦如脊椎、溪流如经络、云雾如呼吸——整幅画既是山水之形,也是身体之象。画中之境,正是身中之境。
图为:《溪山行旅图》与《体象阴阳升降图》的图示对比
西方早期风景画
不同于中国将自然视为价值与意义的来源,西方世界的自然观起初并不赋予风景以崇高地位。最初的风景图像常常用于地理标注与空间识别,是一种实用性的再现工具。
后来古希腊人提出理念世界高于感官世界的二元论,自然被归入低等的物质层级。这一观念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使得自然风景长期缺乏独立价值。风景画在艺术中也因此被边缘化,更多地与装饰、娱乐相关联。

图为:美索不达米亚的纳拉姆辛纪功碑;庞贝壁画幻觉类型的景观
基督教时代的风景
尽管一度被贬低,在基督教艺术里,自然景观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天国的耶路撒冷”这一母题,常以田园牧歌式的风景来描绘乐园时代的宁静与和谐。另一个经典图像是“闭锁的园”:一个被围墙环绕的花园,园中奇花异草、神兽环绕,而圣母安坐其中。这一意象象征圣母的贞洁无暇,是对“童贞女怀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