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齁甜齁咸Vol.09 对话回避型人格:是“无情机器人”还是“诚实笨拙者”?
Vol.09 对话回避型人格:是“无情机器人”还是“诚实笨拙者”?

Vol.09 对话回避型人格:是“无情机器人”还是“诚实笨拙者”?

Update: 2022-10-22
Share

Description

当“回避型人格”成为社交网络热词,我们真的理解标签背后的灵魂吗?




本期邀请资深回避者巴老师,与我们展开对话——


从《逃避可耻但有用》的“机器人式恋爱”,到现实中的「我知道该道歉,但不知为何要道歉」;从“语言不可信”的执念,到用“简单化”对抗复杂情感的生存策略……


我们试图解开这些谜题:为什么TA总在关键时刻沉默?贬低伴侣时,TA究竟在想什么?对回避者来说“信任”,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一场诊断,而是一次靠近——


看见防御机制下的笨拙诚实,也看见被激怒者背后的心碎痕迹。


或许答案藏在这句话里:


“他们用一生学习如何爱人,而我们用一生学习如何看懂他们的说明书。”






时间轴


00:02:11 为什么选择“回避型人格”而非“障碍”或“依恋”?


00:08:04 影视作品中的回避型人格原型


《逃避可耻但有用》《暖暖内含光》


争议点:未了解概念前,观众易误判为“直男癌”


00:18:20 巴老师自述:被标签后的自我接纳


“当女友说‘你就是回避型’时,我发现自己早已被定位”


关键心态:将特质“外在化”对抗,反而获得解脱感


00:25:22 回避型人格的亲密关系困境


“像与猫相处”“语言不可信”


00:35:43 核心特质深度剖析


机械化思维:用“不合适”简化一切关系矛盾


低感知力:音乐=背景音,往事=无意义流水账


羞耻感驱动:因能力落差(如情感处理)产生自卑性回避


无趣的真相:生活缺乏自我叙事加工,难提炼“故事性”


00:50:56 为什么改变如此困难?


巴老师:“我能做的最大努力是诚实——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好谢翔:回避者用“规则遵守”替代“自我创造”,导致僵固型思维


01:06:30 回避者激发的“焦虑反应”未必是你的错


01:20:01 终极矛盾:既渴望被理解,又不相信理解可能




主播微博:@好谢翔 @露露蛇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Vol.09 对话回避型人格:是“无情机器人”还是“诚实笨拙者”?

Vol.09 对话回避型人格:是“无情机器人”还是“诚实笨拙者”?

齁甜齁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