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齁甜齁咸Vol.23 如何在“被讨厌”中成长:他们为什么讨厌我?
Vol.23 如何在“被讨厌”中成长:他们为什么讨厌我?

Vol.23 如何在“被讨厌”中成长:他们为什么讨厌我?

Update: 2025-06-30
Share

Description

当"被讨厌"成为常态,我们如何破局?


围绕「被讨厌」的具体经历,破解「被讨厌」的深层原因!从职场排斥、社交碰壁、童年回忆到自我认同危机,揭示「被讨厌」背后的认知差异与人性逻辑


◆ 为什么有人初见喜欢你,稍加了解后却急速下头?


◆ 职场中"隐型讨厌"的生存危机感是怎么产生的?


◆ "美学思维"与"理论思维"的天然互斥是怎么回事?


◆ 集体人必备的"股票式关系平衡术"是自我消耗吗?


撕开"被讨厌"的模糊表皮,直指人心真相!




讨厌一个人的深层机制


心中有骄傲的人,常以自己骄傲之标准衡量他人,其弊是标准单一易生偏见;心中无骄傲的人,态度更具相对性,能平视不同的人,但难有眼光之高度。


童年溯源


当代家庭教育的“礼教压抑”(读书至上、性别规训)


严苛环境导致「客体化思维」,模糊自我主体性


成长突破点


从「纵向比较」到「横向平视」:接纳多元价值,停止单一标尺评判


建立「主体性」:把他人眼中的「杂音」转化为自我特质优势


警惕「第一印象暴政」:成熟是看穿表象的迷惑性




时间轴


00:00-05:25 被讨厌的典型场景


职场隐性排斥:敏感却难溯源


初印象好→朋友圈减分→冷淡断联?


听众提问:是否因朋友圈暴露真实自我被「下头」?


05:26-17:19 为什么他们明明说喜欢我很快就不喜欢了呢?


关键矛盾:美学思维者(重感觉/反理论)vs 文字思维者(重分析)


设计师删好友事件:文字表达触发美术创作者排斥


17:20-29:13 职场霸凌现场还原


同事当众给我脸色


29:14-38:07 童年创伤与主体性缺失


当代礼教阴影:家属院监视、因与男生站立被父亲掌掴


核心矛盾:外部标准与自我天性的撕裂


38:08-48:08 讨厌的认知心理学


骄傲者模式:用自身优势作单一评判标尺(如时尚/成绩)


平视者模式:不以己度人,不会轻易差评他人


48:09-结尾 成长路径总结


被讨厌 ≠ 自身缺陷:可能是他人「标准狭隘」的投射


破解方案:


建立主体性:将「杂音」转化为独特优势


警惕第一印象:深度认知优于瞬间直觉


拥抱平视思维:在纵向标准中增加横向维度


终极目标:不被爱憎支配的安全感




「骄傲者用单一标尺丈量世界,平视者在混沌中看见完整的人」


「当你体内的杂音成为你的武器,才是主体性的诞生」




主播微博:@好谢翔 @露露蛇


小红书:不听话设计工作室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Vol.23 如何在“被讨厌”中成长:他们为什么讨厌我?

Vol.23 如何在“被讨厌”中成长:他们为什么讨厌我?

齁甜齁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