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齁甜齁咸Vol.11 对话回避型人格(二):解码机器人的“恋爱程序”
Vol.11 对话回避型人格(二):解码机器人的“恋爱程序”

Vol.11 对话回避型人格(二):解码机器人的“恋爱程序”

Update: 2022-12-11
Share

Description

本期典型回避者巴老师继续现身说法,剖析自身对情感交流的抵触、对“稳定”的执念,以及“若即若离”言行背后的逻辑。我们通过对回避型人格的深度探讨,聚焦亲密关系中的核心矛盾:




为何回避者抗拒深度交流?


他们如何理解“情绪价值”?


择偶观背后的“HR思维”:要合适,不要心动?




关键洞见:


“回避型人格的感知力是受限而非缺失——像被封印的容器,只在安全时解锁。”


“他们的爱是‘没有你也行’:爱情可弃,舒适难违。




时间轴:


00:00:13 开场:回避型人格主题回归,嘉宾特殊性(愿自我剖析的回避者)


00:01:51 回避型核心定义:回避的是“关乎关系的深度交流”,非日常琐事


00:04:07 亲密关系场景模拟:当伴侣试图沟通矛盾时,回避者的自责与无能为力感


00:07:31 回避者视角:伴侣的倾诉=“对我提要求”,情绪表达=负担


00:11:09 交流错位:焦虑型“求帮助” vs 回避型“被指责”


00:13:47 DSM诊断标准补充: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负面评价敏感


00:15:12 争议点:回避型是否缺乏艺术感知力?(音乐/绘画的“香薰理论”)


00:18:17 回避者听歌逻辑:节奏>情感共鸣,“避免自我代入歌词”


00:24:59 关键类比:主持人对父母的回避行为≈回避者对世界的常态


00:32:16 回避者分手逻辑:“长痛不如短痛”是解题公式,无关情感浓度


00:37:59 行为进化论:回避者如何像“输入程序的机器人”习得社交技能


00:40:18 深聊的本质:回避者眼里的“信息交换” vs 常人眼里的“情感共振”


00:44:52 理想伴侣画像:心灵感应(!)、确定性、情绪稳定——“别让我猜”


00:53:01 回避型择偶真相:像HR招人,“合适性>吸引力”,怕心动引发失控


01:01:20 关系中的隐性PUA:回避者如何制造“单方情绪责任制”


01:17:22 择偶观大揭秘:可以放弃“最喜欢”,不能放弃“最安全”


01:25:38 回避者如何看待“成长”?“稳定活着>关系进化”


01:28:53 对现任的坦白:节目内容将成为关系的“预警说明书”


01:31:19 结语:当爱成为非必需品,人生会流向何处?




延伸思考


若回避者是“情感机器人”,谁编写了初始程序?


当稳定成为最高纲领,爱情是否注定工具化?




评论区探讨话题:破解回避型“感知力封印”的钥匙——过度紧张从何而来?




主播微博:@好谢翔 @露露蛇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Vol.11 对话回避型人格(二):解码机器人的“恋爱程序”

Vol.11 对话回避型人格(二):解码机器人的“恋爱程序”

齁甜齁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