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5《农妇与画家》之农妇系列(下)— 竭尽所能,当下向你认定的方向跳去
Description
【本期节目主题】信念之跃:竭尽所能,在当下向你的心认定的样子跳到下一步
本期的嘉宾Jill(李晶),用Vivienne的原话描述,是一位“集理性的睿智与感性的柔光于一身,既有出世的阔达与无畏,又有入世的牙尖与精明”的良师益友。听完这期播客,相信你也会同意,这一评价并不是一种夸张的表达。
为了让听友们更友好的享受内容,这次播客被剪辑为上下两集。在上集里,我们听到Jill的修行之旅与创业故事。
在这一期里,Jill将会聊到她在瑞典雅纳社区深度学习的经历,也深入展开分享了农耕、育儿、亲密关系、与在尘世生活中持续修行所会面对的挑战以及信心。持续抖出了更多醍醐灌顶之感的“金句”:
“我们(我和伴侣)的关系对彼此最大的帮助,是允许对方自己身体里特别向往的部分长出来。”
你只能通过“临在”这把钥匙进入“觉性之海”,才能开始下载匹配你当下“最对最好”的“觉性之海”。
“信念不来自于你可以算出来你未来可以走的一百步,而是这一步竭尽了全部所能,向你的心认定最有可能长出来你的样子的方向跳过去。”
所有的“冥想练习”最重要的不是“垫上打坐”而是“垫下练习”,一旦可以把“垫上打坐”的意识状态融入生活中去应用,在生活的每个对镜下去实践,“意识扩大”的效果则可以变得快和有效。
冥想的第一课,老师鼓励我们睁开眼睛练习,它意味着我们要清晰的与这个世界链接,而不是逃避或者躲开;可以更充分鲜活的发挥出我们这一世独特的天赋与使命,同时也不局限于这个独立的个体,而本身就是这个广阔的“意识之海”。
这些高光片段似乎也不能充分传递与呈现这场对话带来的触动。也许这一期节目,我们想带给你的不仅是一期音频对话,更是一场沉浸式的灵性漫游。
【本期嘉宾】
Jill:一位3个男孩的妈妈,资深互联网产品人,Parent Lab创始人,人智学者。
【本期主持】
Vivienne: 一位两岁宝宝的母亲,热爱自然、艺术与茶的科技瑜伽行者;
哈梨冥想(Heartly Lab)正念生活方式品牌的创始人及CEO;
前Uber中国,抖音和Tik Tok以及字节跳动的早期核心成员之一。
【一份暗含剧透的时间轴】
在瑞典雅纳社区的深度学习
3:20 什么是治疗教育 (Curative education)?
4:10 西医有限:只能干预,让急性变慢性;如果家长和家庭模式没变,往往会继续发展;愈演愈烈后,直到进入神经科用药阶段,阶段症状虽消失,但还会产生新问题;
07:00 这世界上还有其他方法?人智学 VS 禅修,以及我自己孩子的康复都拟合且验证了我所相信的理论:特别是大儿子在西方医学里诊断为学习残疾,实际后期证明能学得又快又好;
雅纳的灵性和生态生活社区带来的体验性收获
11:10 社区有70年历史,拥有16个有机互动的机构;社区的建立背景是在二战后,第一批2个老师跟随有自闭症的孩子回到中立国瑞典,后续有一批犹太难民来瑞典庇护,他们大部分具备2个特征:自有创伤需要疗愈、需要劳动参与社区活动;
13:30 自闭症在西医里是不治之症,但在社区中得到很好的疗效;不同病症,逐渐细化分类去对治;同时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建立起成熟的幼儿园、小学到高中体系,再到可以参与符合不同病症成年人群的工作环境。
18:00 无论是厨师、参与花卉草药提取工作,还是在乐器厂打磨莱雅琴的工种,“只要是个人就一定能找到他的位置”
18:50 关于“想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将人智学与佛法结合的生活方式带回了农场,去耕作和养育
24:20 因为二儿子去上了一个“农场学校”所呈现出来的健康与智慧状态,和在人智学中对自然的持续学习,决定开始耕种自己的农场,去理解“三元四体”在植物、动物、人身上的体现,从而深入每一种个体的内在。
28:00 结合生物动力农法和中国传统农耕,比如《齐民要术》等经典的精髓;从自己种出的果实中,观察和感受“元神”与“格物致知”,植物或者人入世的生长周期,与宇宙星辰和八字等真实且精妙的关系。
30:50 农场是一个生命展开的全过程,过程的结构性,都是极好的学习场域,可以更了解人和人的健康。中医与瑞士的顺势疗法,都是去深入理解生命进程中特定的品质以及其如何作用的。
32:20 儿童接触原始信息,与接受人工信息的差别:自然里有宇宙的原型(河流、叶片);孩子在生命早期接触到宇宙的原型,与接触到电子汽车或者塑料玩具的品质很不一样;三儿子用整个身体模拟羊和花摇曳动态,自然感觉到“花”很开心;
<p style="co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