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十分吸引Vol.43 创造性破坏与产业周期: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投资范式的演化
Vol.43 创造性破坏与产业周期: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投资范式的演化

Vol.43 创造性破坏与产业周期: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投资范式的演化

Update: 2025-11-24
Share

Description

本期节目我们聊聊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又远远不止于讨论诺奖理论。

我们将会穿越200年间从铁路到AI的进程,探讨知识怎样与技术结合?什么样的制度能够带来持续创新?而创新又在如何改变社会?是破坏还是增长?

而在创新的结果之后,在不同的产业周期中,我们作为投资者,应该采用什么样不同的投资范式?

在强大的人工智能竞争面前,我们人类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本期有活动:优质评论可换取Alice系统账号一个月免费使用权限。一周内点赞最多的前10名即可获此奖项,大家加油评论吧!

=================================

本期主播:

本期文字稿:创造性破坏与产业周期: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投资范式的演化

加听友群请联系小助理微信:TheAttractor_szzl

===============时间线==============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莫吉尔、阿吉温和豪伊特,总奖金1100万瑞典克朗,其中莫吉尔获一半,阿吉温和豪伊特共享另一半。

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从历史溯源和机制建模维度揭开创新与增长的深层关联。

一、莫吉尔的经济史研究

03:36 增长的文化基础

  • 知识生态系统:莫吉尔通过研究经济史发现,持续增长依赖知识和技术自我生成、积累的生态系统,基于科学的知识文化土壤为工业革命后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石。
  • 重要著作观点:《增长的文化》提到1500年后欧洲形成坚信知识改善物质生活的社会信念,为科技发展创造条件;《启蒙经济》认为启蒙运动催生启蒙经济,理性精神为技术革新提供文化和制度激励。

07:15 知识分类与正反馈

  • 知识类型:莫吉尔将有用知识分为命题型知识(know-why)和规定型知识(know-how),即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经验。
  • 正反馈机制:前工业革命时代增长无法持续的关键是两种知识间缺乏有效正反馈循环,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是正反馈的典型案例。

二、案例分析(正面/反面)

10:15 爱尔兰大饥荒

莫吉尔在《饥饿的爱尔兰》中指出,1800-1850年爱尔兰因投资机制短路、缺乏资源利用激励、投资者风险厌恶等,错失发展机遇,1845-1850年爆发大饥荒。

19:32 晚清中国洋务运动失败

以中国引入火车和铁路为例,晚清社会环境缺乏技术创新土壤,如慈禧因风水等原因多次阻碍铁路建设,反映出清政府在不变革深层制度前提下嫁接技术工具的局限性。

30:32 日本引入铁路

1853-1854年日本接触蒸汽机车模型,1872年开通东京到横滨的铁路,虽建设初期有官员反对,但明治天皇和大久保利通等体验后支持铁路发展。

33:46 英国铁路发展

1830年英国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开通,虽发生议员死亡事故,但未阻止铁路技术发展,说明技术应由市场选择,市场回报可克服困难。

三、阿吉翁和豪伊特的理论建模

36:53 打开传统理论黑箱

阿吉翁和豪伊特在1992年发表《一个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增长的模型》,将约瑟夫·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思想转化为严谨的可论证的数学模型,打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视为外生变量的黑箱。

创新动力之争:经济学界对创新动力存在对立观点,熊彼特认为垄断者有创新动力,KennethArrow认为竞争者更有创新动力,阿吉翁和豪伊特的模型为解决争议提供基础。

39:44 竞争与创新的倒U型关系

● 模型机制:在他们的模型中,经济由多个平行市场组成,垄断者掌握最优技术和产品质量,潜在进入者投入研发,成功后取代垄断者,推动经济发展。

● 关键发现:竞争与创新呈倒U型关系,竞争过低时垄断者缺乏创新动力,竞争过强时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适度竞争能激励企业投入研发。

42:33 创新阶段与社会影响

● 创新三阶段:阿吉翁认为创新过程存在创新被漠视、破坏大于创造、创造大于破坏三个阶段。

● 社会动荡风险:若社会在上一技术时代末期分配不均,新技术时代加剧分化,政府强调效率刺激发展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美国当前情况存在类似风险。

四、投资范式与产业周期

53:46 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投资范式与策略,必须清楚匹配当下的产业周期:

1.创造性毁灭阶段(技术导入期)

  • 投资特点:对应技术导入期,技术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新市场天花板和资本看法重要,技术完善程度相对次要。
  • 投资策略:投资类似一级市场的VC资金,属于高盈亏比、低胜率投资,需判断大方向,分散投资标的,多元化适应,小步快走,果断止损。

2.创造性积累阶段(成长期)

  • 投资特点:新技术和新产品对传统市场渗透率达10%-20%,进入成长型投资范式,以赛道天花板估值,以折扣率为安全边际。
  • 投资策略:新兴产业成长,旧产业被毁灭,如人工智能产业可能处于此阶段初期,投资需动作快,有积累性护城河。

3.价值投资阶段(成熟期)

  • 投资特点:对应创造性积累后期,行业成熟,增速低于GDP,企业产生充足自由现金流,采用巴菲特的GARP策略,以合理价格买入成长股。
  • 收益来源:收益来自价值回归和成长潜力释放。

4.类债股投资阶段(成熟后期)

  • 行业增速低,生态位稳定,卡住关键位置的企业成为类债股,投资要求稳,注重生态位结构稳定和护城河宽度,表现为自由现金流稳定。

5.周期品投资阶段(衰退/转型期)

  • 行业进入白热化竞争,无关键生态位和稳定现金流,只能赚取供需错配带来的库存价值波动的钱,衰退期应停止投资,等待行业出清后进行困境反转投资。

投资决策要点:

我们作为投资者,必须学会系统化洞察行业和产业格局,判断产业所处阶段,再根据阶段选择合适投资范式,抓住主要矛盾,找到线索。

五、人类价值与技术进步

62:06 在AI强大的技术进步面前,人类的价值如何体现?

  • 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当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是模仿人类大脑神经网络,通过学习互联网语言文字素材组织信息,只能替代成熟工作模式,无法替代人类的原创性和探索试错能力。
  • 人类价值的体现:人类价值源于创造、选择创新方向和控制创造过程,即系统化洞察、多元化适应、创造选项、试错迭代和控制成本,同时应回归人文主义,以人作为万物尺度。
  • 我创造,故我存在。

66:21 本期推荐书藉:

  • 《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  作者:演化经济学家 卡萝塔·佩蕾丝
  • 《技术与文明》 作者:历史学者 张笑宇
<figure></figure>
Comments 
loading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1.0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Vol.43 创造性破坏与产业周期: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投资范式的演化

Vol.43 创造性破坏与产业周期: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投资范式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