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傾聽音樂【移動的樂聲】ChoroFun樂團團長彭書禹在巴西音樂雨林的成長故事
【移動的樂聲】ChoroFun樂團團長彭書禹在巴西音樂雨林的成長故事

【移動的樂聲】ChoroFun樂團團長彭書禹在巴西音樂雨林的成長故事

Update: 2024-12-28
Share

Description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gp4r8rk5utt0812gvl5i3e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gp4r8rk5utt0812gvl5i3ew/comments

跨越南半球 從熱愛音樂到與巴西「咻樂」的共鳴
ChoroFun樂團團長彭書禹 談他在巴西音樂雨林的成長故事

在台灣,許多人因巴西樂種「咻樂」而認識了他。他是彭書禹,是ChoroFun樂團創始人之一及團長,跨足了不同音樂領域,如今甚至還沉浸在教學現場,擅長七弦吉他和創作不同風格的曲子,眾所皆知是一名全方位的音樂工作者。過去的日子,他帶著全家大小到日本長住,直到最近一兩年才回到台灣,本集節目書禹將親臨空中,與我們聊聊他與世界不同樂種相遇的奇妙故事。

書禹畢業於理工相關科系,最早進入職場是擔任一名資訊工程師。不過,當時的他會利用一些時間做音樂,像是紀錄片配樂、編曲、錄音等。後來他坦言意識到人生苦短,不想就此留下遺憾,用了許多時間和家人們溝通,慢慢地書禹放下了自己看似穩定能自由徜徉的工作,成為全職音樂人。

談到巴西音樂與書禹的緣分,他分享自己還在台大音樂研究所當助理時,在老師一次的邀請下來到了巴西薩爾瓦多做田野和錄音。他坦言,那一次的接觸後使他「一發不可收拾」,原本彈古典吉他的書禹,在當地遇到了在地的吉他手親自分享許多Choro樂種的彈奏技巧。雖然過程中是參與老師的錄音重建工作,但他深深體驗到Choro樂種彈奏的精髓,點燃他心中對Choro音樂的火熱。

書禹分享,彈南美洲吉他時不能再把自己當成是一把吉他,而是需把自己當成是打擊樂。他提到,Choro音樂很多概念、節奏或演繹的方法都是模仿打擊樂手,對比起古典吉他壓和弦等速度變換都會集中在左手,彈奏Choro音樂時重點都是放在右手上,比如說拇指要學大鼓的聲音,其他手指則扮演沙鈴、小手鼓的角色。而本集節目的亮點,書禹更是把他的珍藏器樂帶到錄音室,現場示範Choro音樂的獨特演繹方式,用樂器來和我們述說他如何通透自己的巴西音樂,並好好地詮釋他過程所學到的功課。

書禹分享除了巴西里約,日本也成為他音樂養分收集的重要之地。前往日本的那幾年,書禹有機會和志同道合的朋友長時間學習並交流音樂,對他而言幫助很深。日本人對於自己所學的非常在乎於是否「原汁原味」,不只是音樂,文化、思考方式、老師們都堅持遵從最正統的方式學習、排練並演出,導致每一次和他們的合作,書禹同樣地得面對日本人的高標準要求,對他來說雖然壓力,但仍滿滿收穫。

總的來說,巴西音樂的精髓就是先掌握其節奏性,便能感受到巴西音樂在你我生命的流動。因為巴西音樂的專業,他分享身為音樂創作者的他,很多時候自己在聽不同的樂種時往往會不經意去注意到很多細節,導致自己無法沉浸其中好好享受。他透露,只要有這樣的觀察便會試圖去轉移自己注意力,去聽聽其他樂器以「緩衝」這樣的糾結。因他相信創作者要先學會享受,才能把自己喜歡的樂種帶給更多人去感受。

如今,書禹在業界闖蕩了好幾年的時間,後來的他也到北藝大任教。這幾年一次邀請了巴西戲劇團來台的合作演出,客家人的他將客家民謠和巴西老歌的改編,讓他看見了音樂如何在跨文化中對話,陸續也做了很多類似音樂文化性上的改變改編創作。當然書禹也相信,跨界並不是硬湊,過程得經過許多深思熟慮,以確保整個音樂配置的流暢。未來,書禹也期待有更多跨界作品與大家分享,一起與大家感受巴西音樂與不同文化音樂的相遇美好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Comments 
loading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移動的樂聲】ChoroFun樂團團長彭書禹在巴西音樂雨林的成長故事

【移動的樂聲】ChoroFun樂團團長彭書禹在巴西音樂雨林的成長故事

咖啡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