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的樂聲】跨海學笛的吹笛人—林世唐的音樂故事
Description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gp4r8rk5utt0812gvl5i3e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gp4r8rk5utt0812gvl5i3ew/comments
跨海學笛的吹笛人—林世唐的音樂故事
在愛爾蘭音樂的推廣路上 吹響自己的人生樂章
跨海學習笛子的吹笛人—林世唐(小唐老師),為台灣北歐與愛爾蘭音樂的推廣者,常常帶著異國器樂四處移動演出。因電影中聽見凱爾特風格的美妙笛聲,打開了自己對於凱爾特器樂的探索,愛上了凱爾特文化。本集節目小唐老師將與我們分享他跨海學習北歐音樂的點滴,述說他在台灣推廣愛爾蘭音樂的點滴故事。
小唐老師從小即熱愛音樂,但始終沒把音樂工作視為自己的志業。大學時念化工,研究到資管所深造,都與音樂毫不相干。直到研究所參與了國樂團,原本拉二胡的他卻受其國樂團老師—陶笛阿志的影響接觸了陶笛,並邀請他一起加入推廣陶笛的工作,讓他初踏音樂人之路。
但,小唐老師發現陶笛無法成為自己專精的樂器,於是開始尋覓另一條他更適合他的音樂路。剛好有位朋友從歐洲帶回了錫口笛,為一種凱爾特器樂,開啟了他不一樣的音樂看見。從此,他迷上了傳統的愛爾蘭音樂,研究它的起源與文化之餘,更決定在台灣推廣凱爾特音樂文化,也就是我們普遍認識的愛爾蘭音樂。
一開始,小唐老師指出並不容易,有過許多的懷疑聲,但過程中小唐老師也更明白自己不喜歡朝九晚五的辦公室工作,他形容自己能很有耐心地在琴房練琴,卻無法每天在電腦面前打程式,帶著這樣的相信,其凱爾特音樂推廣之路也越發明朗,在台灣還成立了小愛爾蘭音樂推廣中心。
對小唐老師而言,喜歡一種音樂,不只是學某種樂器,而得更多理解音樂背後不同的歷史脈絡與相連關係。對於學習北歐凱爾特文化,小唐老師形容猶如瞎子摸象,因他相信始終還有很多地方值得繼續被探索和學習,而他也樂在其中,並希望把更多收穫和故事與不同的朋友分享。
小唐老師的音樂故事蘊藏了許多甘苦,但能每天和自己喜歡的音樂膩在一塊,小唐老師非常享受這樣的日常,是他生命中甜蜜的負擔。節目中小唐老師還現場示範了一首用凱爾特傳統器樂演奏的舞曲,還有很多小唐老師與凱爾特器樂和文化的點滴,歡迎您一起聆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