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关雅荻·开放对话【采访播客】《三国的星空:第一部》要重拍、重映?事实、动机与逻辑分析 - 294
【采访播客】《三国的星空:第一部》要重拍、重映?事实、动机与逻辑分析 - 294

【采访播客】《三国的星空:第一部》要重拍、重映?事实、动机与逻辑分析 - 294

Update: 2025-10-15
Share

Description

第四届狂喜播客节「贰狂+」将于2025年11月1-2日在上海CMG融媒影城举办,微信公众号「狂喜播客节」最近会持续更新本届活动的最新动态、消息,下面是本届活动通票、套票和3C Studio会员计划的售票链接,期待大家的加入





【重要提醒】

1、「3C Studio」年度会员计划招募正式启动,详情见下面的详细招募说明

2、「狂喜播客节」从2026年开始,将每年举办三届,5月和11月分别在上海举办,8月中旬计划举办首次「狂喜播客节·北京站」,先已推出899元的「三场狂喜套票」,可在实名购票后18月之内,任意免费参加期间三场狂喜播客节活动,同样在上图扫码后,「贰狂+」和「3C Studio」报名页面选择899元套票选项进行报名






*本期录制于2025年10月15日,上海




本期主要内容:


在本期节目中,主持人、资深电影人关雅荻与财经记者小彭就影片《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在国庆档的市场表现、出品方国漫文化发布的复盘报告以及重拍、重映传闻展开了一场细致而理性的讨论。节目以财经与电影两种视角交错展开,一方面揭示了电影行业面对票房不振时的资本逻辑与舆论反应,另一方面也从创作与市场规律的角度分析了影片的得失与行业教训。


节目伊始,小彭介绍了事件的起因。作为一名财经媒体记者,她在浏览上市公司公告时注意到国漫文化发布的一则电话会议纪要,内容涉及公司对《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票房不理想的复盘。从公告披露的信息看,出品方认为影片票房未达预期的原因主要包括三点:档期选择不当、宣发周期过短以及作品缺乏爆款特质。此外,更引人关注的是公司透露将考虑补拍、重映甚至重制的可能性,这一信号在资本市场和影迷圈引发广泛讨论,也成为此次播客对话的核心议题。


针对这些观点,关雅荻首先从宏观视角进行了分析。他指出,2025年国庆档整体票房仅18亿多元,已回落到近十年前的水平,这一档期整体的低迷是行业性现象,不能简单归咎于单部影片的档期选择。他认为,选择国庆档本身并无错误,因为这是仅次于春节和暑期档的全国第三大黄金档期,只是在市场整体不振的情况下,任何影片都可能被动承压。至于宣发周期过短的问题,他指出近几年国产片普遍出现临时定档空降档期的现象,宣发时间压缩已成为行业趋势,而非个别影片的策略失误。宣发过早可能导致声量衰减,过晚又会影响热度积累,因此如何平衡节奏是复杂的行业问题。


在谈及作品非爆款的评价时,关雅荻结合自己作为首日观众的实际观影体验,做出了具体的评论。他认为影片在战争场面的动画表现上颇具亮点,无论是兵器设计还是战役呈现,都体现出优秀的制作水准,尤其官渡之战段落令人印象深刻。但他也坦言影片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存在明显分歧,尤其是易中天在影片中对曹操的枭雄形象与传统《三国演义》所塑造的奸雄之间产生了巨大张力,导致部分观众难以建立共情。关雅荻指出,《三国的星空》试图以独特的史学视角重新建构三国人物,但这种去经典化的叙事方法与大众长期形成的文化记忆存在冲突,使得其难以形成情感共鸣与商业票房的双赢局面。


在比较中,关雅荻特别提到《长安三万里》。他认为《长安三万里》同样是一部有强烈文化属性的历史动画,但其在结构和情感上更贴近主流观众。影片通过李白的生平讲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交织,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共情。这种家国一体的叙事模式,正是《三国的星空》在第一部中所欠缺的。后者虽然在历史考据和文化深度上值得肯定,但因选取叙事阶段较短,仅聚焦曹操早期的官渡之前,缺乏人物成长的情感曲线,从而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当话题转向是否重拍或重映的决策时,关雅荻表达了谨慎甚至怀疑的态度。他指出,补拍或重映在国内并非没有先例,如《蛟龙行动》的调整版在春节档再次上映,但最终反响有限。动画电影在技术上确实存在重绘、重配音的可行性,成本也低于真人片,但要想通过部分补拍来改善票房与口碑,实际上难以实现根本性转变。他认为,若影片在主体叙事和人物关系上存在先天性的结构问题,仅靠技术修补无法扭转内容接受度。此外,出品公司作为上市企业,其决策或许也受到股东压力与股价波动的影响,这一层资本逻辑的介入,让艺术创作与商业决策之间的张力暴露得尤为明显。


小彭进一步追问,这种为修补市场反应而重拍的行为究竟是负责任还是鲁莽的举动。关雅荻回应说,要从两个层面看待:一是对观众是否构成更高的观影价值补偿,二是对股东是否起到止损或回补的经济意义。他强调,这种复盘讨论与传统电影行业侧重创作层面不同,而是带有资本市场驱动的色彩。关雅荻引用了国外的案例,如《蝙蝠侠大战超人》与《天国王朝》的导演剪辑版,它们的重制多出于创作者对原版不满,希望恢复原始创作意图,而《三国的星空》的议题显然不同,其动机更偏向商业修补。动画项目在立项初期多经过严格分镜预审,前期创作确定性远高于真人片,因此如果此时提出重拍,背后就不是创作问题,而是资本层面的再利用逻辑。


随着讨论深入,关雅荻进一步揭示重拍方案的内部矛盾。他认为如果出品方在立项初期选择尊重易中天的原创史观,而如今又因市场反馈转向迎合观众,这实际上意味着自我否定。要改变作品的叙事视角,就势必要推翻原有框架和人物关系,而这等同于重新制作一部电影。即便多方出品人达成共识,在创作与执行上仍将面临巨大的操作难度。小彭补充说,电话会议纪要中提到新版影片计划与海外流媒体发行和IP衍生绑定收益,这让人怀疑公司确有推进新版本的打算。对此,关雅荻指出当前影片尚未正式进行海外发行,所谓海外好评缺乏明确来源,因此国内重拍、海外更好的逻辑并不成立。如果过度迎合国内市场的调整反而削弱了作品的独立性,可能连潜在的国际市场价值也将受损。


在节目的尾声,二人回到经验与教训层面的总结。关雅荻认为,《三国的星空》在历史考据、视觉呈现上的专业程度值得肯定,体现出动画团队的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然而,创作者和出品方在权衡教育性娱乐性时未能处理好主次关系。电影的首要任务仍是好看”——能够激发观众情绪、引发共情、带来观感愉悦。只有在娱乐性和情感感染建立之后,教育和文化价值才能自然显现。若强调过度的教育功能,则作品容易流于宣教化,失去电影的文学与叙事魅力。关雅荻指出,与《风林火山》等类型片相比,《三国的星空》虽然制作精良,但观众接受度仍取决于其叙事节奏和人物情感的构建。


最后,关雅荻总结说,电影项目是高风险投资,每一次创作都受制于复杂的市场、资本与创作者之间的互动。《三国的星空》的复盘折射出中国影视行业在艺术表达与商业逻辑之间的长期张力。作为业内观察者,他认为比结论更重要的是思考:未来如何在尊重创作者意图的前提下,兼顾观众体验与资本诉求,以更成熟的制作管理和市场策略避免类似的摇摆与内耗。节目以一种冷静而建设性的语气结束,既保持了对创作的敬意,也对资本冲动下的行业反应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


「3C Studio」会员招募计划正式启动




「3C Studio」线下空间实景照片,2025年11月2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p style="color: #333333; 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0px; font-family: Helvetica,Arial,s
Comments 
In Channel
loading
00:00
00:00
x

0.5x

0.8x

1.0x

1.25x

1.5x

2.0x

3.0x

Sleep Timer

Off

End of Episode

5 Minutes

10 Minutes

15 Minutes

30 Minutes

45 Minutes

60 Minutes

120 Minutes

【采访播客】《三国的星空:第一部》要重拍、重映?事实、动机与逻辑分析 - 294

【采访播客】《三国的星空:第一部》要重拍、重映?事实、动机与逻辑分析 - 294